?

中考英語人機對話考試及其與教學的關系

2019-12-28 07:35主持人蔣京麗
英語學習(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語篇口語考試

主持人/蔣京麗

參與討論嘉賓/陳春暉 李睿 李宇 張志淸 姚彬 萬紅紅 李珍珠

蔣京麗:各位老師好!感謝《英語學習》的信任,有幸為大家主持這一期千聊微信談——“中考英語人機對話考試及其與教學的關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省市開始在中考中引入人機對話考試,這不僅是中考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初中英語教學領域的一次關鍵性變革。截至2019 年6 月,北京、重慶、山東、江蘇、廣東、浙江、湖南等省市已經分別在省級或市級層面統一組織了中考人機對話考試,還有一些省市也即將在2 至3 年內采用這一考試形式。今天,我們就請來自上述幾個省市的教研員共同分享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也歡迎老師們參與本期討論。

各省市人機對話考試考查的總體情況

蔣京麗:首先,我將給大家介紹各省市人機對話考試的總體情況。我將從能力要求、話題分類和題型特點三方面展開。

各省市人機對話考試以交際性語言測試思想為理論基礎,以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準》)以及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每年頒布的《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為依據,參考各版本教材相關內容,并結合各地初中英語教學實際來實施。

在考查能力要求方面,人機對話考試旨在通過各種語言使用任務考查考生在聽和說兩個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嘉興市還提出了“做”的要求)。對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則滲透在各語言使用任務中。

匯總來看,各地對“聽”的能力考查項目共有10 條,分別是:

1.能獲取事實性具體信息(北京、青島);

2.能根據所獲取的信息進行簡單推斷(北京、青島、重慶);

3.能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北京、青島);

4.能理解所聽語段的主旨要義(北京、青島、重慶);

5.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容記錄簡單信息(北京、嘉興、青島、深圳、重慶);

6.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對話或獨白,并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嘉興、江蘇、深圳);

7.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嘉興、江蘇、深圳);

8.能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的故事和敘述,理解其因果關系(嘉興、江蘇、深圳);

9.能在聽的過程中用適當的方式做出反應(嘉興、深圳);

10.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說話者的意圖(嘉興、深圳)。

各地對“說”的能力考查項目共有13 條,分別是:

1.能與他人溝通所聽語段中的關鍵信息(北京、長沙、青島);

2.能傳達所聽語段中的相關信息(北京、長沙、青島);

3.能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完成朗讀(北京、長沙、青島、重慶);

4.能比較連貫地朗讀所學課文或難度略低于所學語言材料的短文(江蘇);

5.能根據所給的關鍵信息,就簡單的話題做較完整的表述,并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嘉興、深圳);

6.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嘉興、深圳);

7.能有效地詢問信息和請求幫助(嘉興、深圳);

8.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嘉興、深圳);

9.能根據情景提示用語回答問題(江蘇、深圳、重慶);

10.能就熟悉話題,根據所提供的信息,說一段話,不少于7 句(江蘇);

11.能用英語表演短?。ㄉ钲冢?;

12.能在口頭表達中進行適當的自我修正(北京、嘉興、長沙、青島、深圳、重慶);

13.能在口語活動中做到語音準確、語調自然、節奏適中(北京、嘉興、江蘇、長沙、青島、深圳、重慶)。

各地聽說試題均依據《英語課程標準》中的《功能意念項目表》和《話題項目表》確定考查的話題和功能。測試的分數在15 分至40 分不等,考試時間在10 分鐘至30 分鐘不等。題型主要有:聽后選擇、聽后回答、聽后匹配或者排序、聽后記錄、聽后轉述、詢問信息、模仿朗讀、短文(篇章)朗讀、情景問答、情景反應、交際問答、話題簡述、話題表達、口頭(口語)表達等。

各省市人機對話考試試題的語篇特征

蔣京麗:江蘇省的《考試說明》在聽的考查能力要求中還特別強調了“考查考生對英語語篇的理解能力”。那么,各地聽說考試所選擇使用的語篇分別具有什么樣的特征呢?請李睿、姚彬、萬紅紅、陳春暉四位老師為我們做相關的語篇分析。

李睿:首先,關于深圳中考英語聽說考試有三點說明:

第一,深圳中考在“人機對話”或者說“聽說考試”方面啟動較早,我今天所講的聽說考試指的是2016年及之后,即現在使用中的人機對話考試。

第二,深圳的聽說考試不再分單項的聽力和口語考試,所有題型都是Integrated task。

第三,深圳中考英語聽說考試體現了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教科院的改革精神,一批專家、學者為考試的設計與實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論證,如深圳市原初中英語教研員安鳳岐老師等,在此特別對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接下來,以深圳中考英語聽說考試樣題為例,我們一起看看各個題型語篇的特征。說明:以下樣題為題型示例。

第一部分:模仿朗讀的樣題語篇如下:

Have you ever wondered about stars?In some ways,the stars are like people.They are born,grow and die.As time goes by,a star grows and then begins to get smaller and smaller.When its light goes out,the star's life is over.

語篇特征分析:

(1)文本特征:是description,不是dialogue;

(2)話題特征:覆蓋初中24 個話題,本篇涉及“科普知識”話題——Stars;

(3)句式特征:以陳述句為主,少量問句,例如:Have you ever wondered about stars? 有語調變化;

(4)詞匯特征:均為常用詞匯,重在考查語音知識的運用;

(5)文本長度:50 詞左右。

具體主要包括以下類別讀音的考查:

第一類:基本讀音

(1)字母讀音;

(2)元音字母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

(3)常見的元音字母組合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

(4)常見的輔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

(5)輔音連綴的讀音;

(6)成節音的讀音。

第二類:重音

(1)單詞重音;

(2)句子重讀。

第三類:意群的讀音

(1)連讀和失去爆破;

(2)弱讀與同化。

第四類:語調與節奏

(1)語調(升調,降調);

(2)節奏。

第二部分:信息獲取

第一節:聽選信息

樣題如下。這部分共三段對話,各段后有兩個問題。下面,以其中一段對話為例進行分析:

M:What a lovely day! Let's go somewhere.

W:How about going on a picnic in the park?

M:I prefer to have a picnic on the beach.

M:Sounds great! How shall we get there?

W:We can take a bus.

W:OK! Let's go!

語篇特征分析:

(1)文本特征:是dialogue,不是monologue;

(2)話題特征:覆蓋初中24 個話題,本篇涉及“天氣、旅游與交通、個人興趣、娛樂活動、情感與情緒”等話題。真實的情景話題,涉及學生的社會體驗和生活、學習的經歷;考查學生是否能聽懂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

(3)句式特征:男女問答形式,句子較短,口語化表達;

(4)文本長度:本段共3 個話輪,約40-50 詞。

第二節:回答問題

樣題如下,共一段短文,配有四個問題: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many British students travel or take summer jobs.Mary spent her holiday in France with her family.Mary's friend,Peter,worked at a gas station.He sold gas there.He made a lot of money and saved nearly all of it.Peter is going to university next year.He needs money for his further study.

語篇特征分析:

(1)文本特征:是monologue,不是dialogue。是一篇接近自然語速的故事和敘述;

(2)話題特征:覆蓋初中24 個話題,本篇涉及“旅游、個人興趣、日常生活、節假日活動、計劃與安排”等話題;

(3)句式特征:包括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以中、長句為主。無問句;

(4)語法特征:描述包括人和物,例如:涉及到描述具體事件和具體行為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時間、地點及方位等。其中,涉及人稱變化、指代、時態、單復數、主謂一致等語法點;

(5)文本長度:60 詞左右。

第三部分:信息轉述及詢問

第一節:轉述信息

樣題語篇和題圖(圖1)如下:

My name is Thomas.I am an astronaut.I work in the space station.I come from Germany.During the day,I take care of all the machines.The work is hard but exciting.In the evening,I enjoy the sunset.Though I feel lonely sometimes,I love my job.

語篇特征分析:

(1)文本特征:是monologue,不是dialogue。是一篇接近自然語速的敘述,重點突出邏輯關系和思維層級,有簡單的觀點和意見的表述;

(2)話題特征:覆蓋初中24 個話題,本篇涉及“個人情況、工作與職業、情感與情緒”等話題;

(3)句式特征:以簡單句和并列句為主,句長適中?;蛴懈袊@句,無問句;

(4)語法特征:描述包括人和物,例如:涉及到描述具體事件和具體行為的發生、發展過程,描述時間、地點及方位等。其中,涉及人稱變化、指代、時態、單復數、主謂一致等語法點;

(5)文本長度:約50-60 詞。

第二節:詢問信息

語篇同上,略。

圖1.深圳中考英語聽說樣題題圖

姚彬:目前嘉興的聽說考試共五節,兩節聽,兩節說,一節聽說結合。兩節聽與以前的聽力考試一致,話題主要參照《英語課程標準》所附的功能意念和話題項目表。第一節聽后選擇的五段小對話一般為一問一答一個話輪,文本長度約20-30 詞。對話內容涉及what、who、which、where、when、how、why 等具體信息。在考查的技能方面,大部分考題針對細節信息的辨聽,同時也關注考查對話的目的與主旨、對話場景與對話者身份的推斷等。

例如,針對以下這個對話:

M:Hi,Betty! You speak Chinese so well.How do you do it?

W:I watch CCTV news every evening and make some Chinese friends.

考查圍繞對話的主旨大意: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Watching TV.

B.Making friends.

C.Learning Chinese.

第二節仍為聽后選擇,第一個稍長對話一般有3-4 話輪,文本長度60-80 詞。第二個長對話有5-6 個話輪,長度100-120 詞。這部分的對話一般以一個比較大或寬泛的問題開始,如“Hi,Lisa.Do you have a plan for the future? ”接著由對話的主問方展開一些如what/when/why/how 的細節信息;或由對話雙方輪流對這個話題交流信息或發表看法,如“What about you?Do you want to be a teacher like your mother? ”這一節的對話往往圍繞一個主題,融合2-3 個相關話題。由于話輪多、篇幅長,考生需要快速分析文本結構,通過分析語篇的銜接和連貫手段來厘清話輪。

第三節“語篇朗讀”是基于外研版《英語》(新標準)的改編語段,長度在90-110 詞之間,無示范。該題型旨在鼓勵師生重視教材的教學,熟悉教材各個模塊的話題與語篇。在語段改編過程中,我們會融合一個模塊中幾個主要文本的內容,并圍繞模塊主題進行一定的拓展。

以外研版《英語》(新標準)Module 4 Planes,ships and trains 為例,基于對話和閱讀兩個主要理解性文本,結合模塊主題,我們編寫了如下語段:

Is modern traffic good or bad? It's hard to say.In the past,people lived a simple life.They did not have buses,cars or trains,so they often travelled around on foot or sometimes by bike.But now,we can drive our own cars or take a train.And we have the underground in many cities.Some of us even travel by plane very often,which is easy and comfortable.However,we walk and use our bikes less and do not take as much exercise as before.Also,a lot of traffic makes much pollution.Luckily,now we know more about medicine and can live longer than before.

改編后的語段意義結構完整,句式較為豐富,長短句結合,有疑問句、列舉、轉折等語言現象,便于考查考生的語音、語調、重音、連讀、弱讀、不完全爆破等。

第四節“聽對話回答問題”中有一段長對話和一段獨白,語篇特征與第二節相似,這里不做贅述。這一節測試不僅考查考生對所聽材料的理解、信息篩選和判斷的能力,還考查他們邊聽邊記錄關鍵信息,并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雖然考生可以用簡略方式回答問題,但滿分的要求是“信息正確、語法正確、語音正確”。

第五節“話題表述”主要考查考生用英語就常用話題進行表述,并簡單表達他們觀點和意見的能力。該題型有助于學生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試題有一定的開放性,在更大程度上為考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口語表達能力的平臺。在提供的話題和五個要點的提示下,考生要在兩分鐘內輸出意義和邏輯都相對完整的一個小語段。在表述過程中,考生不僅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條理性和邏輯性,也要注意正確的語音、語調、節奏等,并保持語速、音量的適中,對考生來說有較大的挑戰性。以一道樣題為例:

話題:My favourite animal

要點提示:1.pandas;2.black and white;eat bamboo;live in mountains;3.in danger.

從例題可見,試題限定了話題范疇,所提供的五個要點分三組呈現。從答題策略來看,一般要求考生結合話題和要點1 給出一句總起句,接著利用第二組的三個要點提供細節支撐,最后是一句結論句,考生可以結合話題簡單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態度。用英文提示的方式保證了考生無論處在什么起點或水平,都可以有一定的輸出。

萬紅紅:江蘇的聽力語篇分對話與獨白兩種,對話又分為一個回合的短對話和五、六個回合的長對話。

一個回合的短對話共有十段,前四段對話要求考生選擇合適的圖片,后六段對話要求考生選出能夠回答問題的選項;五—六個回合的長對話一段,對應兩個問題,需要考生選擇作答;獨白有兩篇,第一篇要求考生選擇完整信息表,即以表格的形式呈現給考生的是獨白語篇的結構,缺的三項信息需要考生在聽后選擇選項完成表格。第二篇獨白文本長度在150 詞左右,是聽力語篇中最長的一篇,對應五個問題,要求考生選出能夠回答問題的選項。

江蘇的聽力語篇特征有以下幾點:

1.對話與獨白的內容生活化。聽力的語篇反映的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如購買物品、談論天氣、點餐、問路等身邊經常發生的事,與考生的生活實際相關。

2.對話與獨白的語境清晰。如:對話發生在校園、家庭、賓館、醫院、公園、超市、街頭、圖書館等;獨白介紹日常起居、鄰里關系、家鄉的變化等。

3.對話與獨白的主題突出。如:周末活動的安排、節日禮物的準備、課外活動的討論、旅游景點的介紹等。

4.參與會話的人物關系多樣。如:患者與醫生、孩子與家長、學生與老師、售貨員與購買者、借閱圖書者與圖書管理員等。

5.語篇的上下文有邏輯性。如:對話完整,其中的“答”與“問”緊密相關;獨白的段落間有層次且有連貫性。語言貼切地道。

6.聽力的語篇基本遵循由短到長、信息量由少到多、難度由易到難的原則分布,照顧到考生的考試心理。

7.聽力錄音朗讀者的性別與語篇內容完全一致,利于考生判斷說話者的身份,方便答題。

江蘇的口語測試主要考查學生語音、語調是否自然,語氣是否恰當??谡Z測試分為朗讀短文、情景問答和話題簡述三項,接下來我詳細介紹各項特征。

1.朗讀短文的語篇特征

(1)各篇長度相當,100 詞略多。

(2)各篇難度相當。短文的詞匯量基于《英語課程標準》和教材,基本不含生詞。

(3)短文內容與教材關聯度大,體現教考結合。朗讀的語篇改編自教材上的閱讀文章,難度略低于所學過的語言材料,平時認真教、認真學,考試就沒有負擔。

(4)朗讀短文測試考生的語音、句子重音、連讀、不完全爆破、意群和停頓、升調和降調、流暢程度。而這些考查角度均是教材中Study skills板塊的學習內容。

2.情景問答的語篇特征

(1)情景問答考查對話能力。這一題型要求學生根據情景提示語回答問題??忌吹降氖乔榫暗奶崾菊Z,聽到的兩個問題與提示語內容相關,根據提示的內容和所聽到的問題作答。

(2)情景問答的提示語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情境,如:學校附近開了一家新餐館,昨天你去點了一碗餃子。這個提示語中有地點、時間、人物和事件,當然信息點會超出兩個,即有冗余信息??忌仨毦吐牭降膬蓚€問題,根據情景提示語作答,不可答非所問。

(3)情景問答提示語的話題符合“課標”要求,學生在教材中都接觸過,難度不大。

3.話題簡述的語篇特征

(1)話題簡述考查口頭表達能力。這一題型要求考生能就熟悉話題,根據所提供的信息,說一段話,不少于7句。

(2)所需簡述的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學校生活、飲食習慣、人物介紹等。

(3)部分語篇體現學科育人功能,如保護動物、幫助他人、公共標志、自然災害等話題。

(4)口頭表達能力評分的四個方面科學合理:完整性、準確性、流利性和韻律性。其中完整性和準確性在評分中占比大,體現了兼顧絕大多數考生的測試理念。

陳春暉:下面我來從三個題型談談重慶人機對話考試的語篇特征。

1.短文朗讀

短文朗讀題型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語音、句子重讀、連讀、不完全爆破、意群和停頓、升調和降調、朗讀流暢程度等。語篇材料的難度相當于初中教材的難度,適當控制了多音節詞和復合句,不出現直接引語。該試題要求考生做到內容完整、意群停頓正確、語音正確、語調適當、朗讀速度與畫面同步等。

該試題均是原創或改編文段,文本長度在90 詞左右。話題涉及自然、環境、健康、科技、文化、地理、歷史、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涵蓋《英語課程標準》的“話題項目表”中所列的全部24 個話題。體裁以記敘文和說明文為主,詞匯均來自重慶市中考英語考試大綱,且多數為掌握詞匯,理解詞匯所占比例較低,屬于比較容易的文本。

該題型能夠有效反映考生的語音語調基礎水平,綜合考查了考生的基本讀音、單詞和句子重音、讀音變化(連讀、失去爆破、弱讀、同化)、語調和節奏(意群與停頓)等語音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況。

可以說,通過短文朗讀,考生的語音面貌能夠被很好地區分出來。短文朗讀題的評分主要分為三個維度:準確度、流暢度、完整度。

下面展示一道短文朗讀的樣題:

題例1:短文朗讀(8 分)

你將在屏幕上看到一篇短文并有1分鐘的準備時間,在聽到“嘟”的一聲提示音后,朗讀該短文。在2 分鐘內完成。

屏顯:

My pen friend Mary lives in London.She likes travelling with her family.Of all the places that Mary has visited,she likes Xi'an best,because she thinks it's a beautiful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She has also learned that there are many other popular places in China.So she is coming to China again with her parents.I'm happy to know that they will come to my hometown Chongqing this time.I'll show them around the city.I'm sure they'll have a good time.

2.情景反應

情景反應題目的是考查考生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會話和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靈活運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景反應題要求考生能根據所給情景準確回答問題。通常從個人情況、日常生活、家庭情況、學校情況、班級情況、學習情況、個人愛好等方面提問,需要考生合理作答。

該題型選材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與當前的社會現實相聯系,實用性較強,富有時代氣息。題目選材不拘泥于教材,不與任何版本的教材內容直接掛鉤,以課外讀物為主要來源。

該題第1—3 小題問題設置非常簡單,第4—6 小題適當轉小彎;提問所用的特殊疑問詞較為均勻,包含了what、where、when、why、how 幾個方面。試題的設計注重開放性,引導學生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

該題型中的情景設置雖然是虛擬的,但設置的情景都是考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基本具備了交際口試中必須具備的情景性和真實性的特點,一問一答的方式也具備交互性。情景反應題的評分主要分為兩個維度:語言維度和信息維度。

下面展示一道情景反應的樣題:

題例2:情景反應(每小題2 分,共12 分)

在回答每小題前,你將在屏幕上看到一個問題并聽到一個對話,對話讀兩遍。你有10 秒鐘的準備時間,在聽到“嘟”的一聲提示音后,回答該問題。在15 秒鐘內完成作答。

播放語音:Has Mike seen the movie before?

W:Mike,have you seen the movie before?

M:Yes,I have.

Q:Has Mike seen the movie before?

參考答案:Yes./Yes,he has.

3.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題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連續說話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按題目和提示要點連續說一段話,清楚地表達主要意思。題目和提示均是給定的提綱式要點,采用分段表述方式,要點呈現在3—5 點之間;要點表述既注重了簡潔性,也關注了可理解性,詞數在75 詞左右。

在編寫該題型時,命題者綜合考慮了語言交際能力的三個方面:語言能力、語篇能力、語用能力,能夠很好地測試學生表達想法和駕馭語言的能力。該題型設計目標明確、語言交際活動具有趣味性和真實性,讓學生通過學習和思考,運用英語表達個人思想、交流觀點、談論事件和解決問題??谡Z表達題的評分主要分為三個維度:內容、準確性和流暢性。

下面展示一道口語表達的樣題:

題例3:口語表達(10 分)

你將聽到一篇短文并在屏幕上看到該短文的中文要點,短文讀兩遍。你有1 分鐘的準備時間,在聽到“嘟”的一聲提示音后,根據中文要點和你所聽到的內容,進行復述(須包含所有要點)。在2 分鐘內完成復述。

話題:Some Advice Before Exams

要點:

第一,應有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第二,多吃蔬菜水果,多做運動;

第三,可聽音樂或與朋友交談;

第四,盡量放松,不必一直擔心考試。

起始句:Everybody wants to do well in exams,but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before them?

朗讀原文:

Everybody wants to do well in exams,but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before them?

First,you should have enough sleep.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Second,you can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You can also take more exercise.Third,you can listen to some music or talk with your friends.

Try to relax yourself.You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exams all the time.

人機對話考試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反撥作用

蔣京麗:感謝四位嘉賓結合各省市的試題為我們做了全面詳細的聽說測試的語篇分析。剛才我們聚焦聽說考試本身的一些考查要求和內容特點做了探討。那么,作為教學鏈條中的重要一環——測試,人機對話考試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具有什么樣的反撥作用呢?

萬紅紅:自江蘇省2009 年實施人機對話考試以來,聽力、口語均分及總均分的變化都能說明,全省初中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尤其是初中畢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有了提高,“啞巴英語”的現象得到改善。但是學生的口語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1.發音問題,主要包括清輔音發音太重、部分元音發音不準確、不按意群停頓、語調生硬不自然、語速過快、吞音、重音不準等。

2.朗讀短文中出現的不足體現在連讀、句子重音、句子意群劃分、語調、韻律節奏、流暢程度等方面。

針對這些問題,我有這樣一些思考:

1.英語教學要樹立全面、正確的語言學習觀

中小學階段的英語語言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要把語言知識落實于聽、說、讀、寫的英語教學實踐,提高聽、說、讀、寫的質量;要堅持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原則,改變過分重視講解傳授語法和詞匯知識的做法。同時,教師需要認真研究考試的形式、內容和依據,深刻領會《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激發和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參與程度以及聽和說的主動性。

2.英語教學要立足課堂,夯實學生語言基礎

考試結果顯示,不少考生的語言基礎不扎實、語言能力不強,語音問題尤為突出。在口語測試中不少考生語音方面存在問題,如:輔音發音太重、元音發音不準確、不按意群停頓、語調生硬不自然、語速過快、缺乏語感等。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日常教學的管理,改變課堂教學結構,抓聽力教學,重視口語訓練。初中起始年級尤其要重視語音教學,做好中小學語音教學銜接工作,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音基礎。語音教學是口語教學的基礎和必要前提。自然、規范的語音和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基礎。

3.考試內容和方式有待改進和完善

在目前的考試中,對考生語音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檢測是通過朗讀短文、聽力反應、情景反應、話題簡述等題型實現的??忌陔娔X前,戴上考試專用耳麥,對著話筒答題,電腦自動記錄考生的口語信息,再由自動閱卷專用服務器綜合各種特征給出評分。這種測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語言的互動性。在以往的“人人口試”(師生對話)中,除以上兩種題型外,還包括“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問題”“情景對話”等題型,在一定程度上具備較為真實的語言交際特點,考官和考生之間有互動,考官可以根據現場情景改變提問方式,與考生進行更全面的交流。

為了彌補現有考試方式的不足,人機對話考試中可以增加諸如聽后回答題、聽后轉述題、聽后提問題、情景對話等題型,就初中生學習過的話題,讓考生根據所聽錄音或屏幕上呈現的圖畫,針對具體問題或者日常交際情景作出正確反應,更為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中豐富的交際內容。

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理想的設計應該是既有聽說分開的部分,也有綜合考試,以兼顧考查考生的語言技能和語言運用能力。

4.發揮測試評價作用,促進英語教育教學

現有的自動化測試軟件具備自動生成省、市、縣(區)、校、班級、個人等不同級別的評估報告的功能,但目前通常提供的是省、市兩個級別的報告。今后可以根據需要,向學校、班級和個人提供評估報告,以便在更廣的層面讓教育部門、學校和個人清楚地了解、分析測試結果,并據此制定、調整本地區、學校和個人教或學的策略,真正發揮評價對英語教育教學的導向作用,使其不僅具備選拔功能,更成為初中英語日常教學的輔助手段,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過程性評價服務;教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要依據測試數據進行分析,并對本地區的中小學英語教學提出指導意見和整改方案,以逐步建立對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進行分析、反饋與指導的工作機制,探索基于實證數據的教學研究與提高學生學業質量的方法。

張志淸:我從聽說機考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反拔作用談一談青島市的情況。我市自英語人機對話考試實施(2012 年)以來,教師對學生學習英語在朗讀的量和質的目標要求上明顯提高,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步養成聽說和朗讀的好習慣。

一是對于聽說理解材料的真實交際性要求越來越高。例如:“交際應答”這個題目要求考生能用所學日常英語恰當理解和表達問候、介紹、感謝、告別等交際功能,對所提問題和要求作出正確反應,并說出正確答語。該題目大多以What、How 問句為主,要求考生對所聽到的問句作出正確判斷理解,在所給的ABC 三個選項中讀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是學生平時在課前、課中、課后朗讀的量越來越大,主要表現有三點:第一,教師對朗讀作業布置的頻次增加明顯;第二,學生對朗讀作業的完成度和質量越來越好;第三,課堂教學中朗讀已然成為學習英語的習慣,無論是英語課前還是在課中處處都有朗朗的讀書聲。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全文或重點段落,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發音的準確性和語言的節奏感。

青島市中考英語人機對話第二題考查的是短文朗讀,考查學生英語語音語調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從題目上看,這個題沒有難度,容易得分,命題所選朗讀語篇均出自人教版初中《英語》(Go for it!),目的是引起教師和學生對朗讀課文的重視,不拘泥于考試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眾所周知,朗讀是學習語言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朗讀有助于加深對所學單詞、句子、課文等的記憶;朗讀有助于培養語感;朗讀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生通過朗讀可以不斷地積累詞匯與句子。朗讀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從朗讀短文的考查標準上看,本題為平時教師訓練和評價學生朗讀提出了目標要求和依據。本題主要考查:

1.元音、輔音及元音字母組合和輔音字母組合的基本發音、重音、連讀、語調、節奏等。

2.各類詞形規則變化后的發音。例如:名詞復數的詞尾;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形容詞、副詞比較級以及最高級形式等。

3.語篇朗讀時,考查各種句型的基本語音、語調,語句連貫、自然、流利程度。

三是人機對話考試鍛煉了學生用英語表達觀點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書面表達水平的提高,讓學生從有話可說到有話可寫。例如,青島市中考英語人機對話考試第三題話題表達。根據所提問題和提示要求用英語進行表達??忌?20 秒的準備時間,當聽到提示音或看到屏幕下方“錄音中”的提示時,開始作答。

屏顯內容:Do you like P.E.class?Why (or why not)? 至少說出兩個理由。

題目的引領性非常清楚,留出讓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肯定或否定回答的空間。要求至少說出喜歡或不喜歡的2 個理由,這在表達的量上給出了要求,同時也體現出表達的順序和邏輯性的要求。

命題主要依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話題項目表”和教材中所涉及的話題,注重與初中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和初中學生熟悉的話題內容。大多數考生感到能根據要求和所給提示,用英語說出自己的理解和觀點。題目與平時所學內容緊密相關,考生能夠將在教材中學到的詞匯句子等應用到表達中。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每天布置1—2 個口語話題表達,利用課前2 分鐘讓學生進行演講,更或者可以將這一環節設計為課前引入。話題表達既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組織能力,又促進學生用英語語言思維的能力,力求從有話可說到有話可寫,很好地促進了學生書面表達水平的提高。

總之,初級中學學業水平考試英語人機對話考試通過計算機技術將口語和聽力合二為一進行,推動并解決了大規模(市域)英語聽說能力測評的公平、公正、高效問題,進而完善了整個英語評測體系,把英語學科的聽、說、讀、寫幾個維度的評測納入了規范、高效、實用的系統,促進了整個市域范圍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李 宇:反撥作 用(washback effect)是指測試對教學產生的作用。研究表明,語言測試具有顯著的反撥作用。反撥作用按其性質可分為積極的反撥作用和消極的反撥作用。調查發現,一方面,英語人機對話測試能促進師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英語教學和學習中,這有利于師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為應對英語人機對話測試,學生會花費大量時間做英語試題,導致了嚴重的應試教學,學生的壓力也大。我們英語教師要高度重視聽說考試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反撥作用,發揮其積極反撥作用,克服消極反撥作用,采取各種措施,推進英語聽說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在核心素養教育的大背景下,作為英語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不能穿新鞋,走老路(old wine,new bottle),要改變過去英語教師那種“一張嘴巴,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talk &chalk),要適應新的轉變,積極探索。

其次,英語教師本身的語言素養和個人功底,將直接影響到他們所教的學生。因此,我們英語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盡可能做到用流利、得體的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為學生起到示范作用。當然,有時也要根據學情,speak English if possible,and say Chinese when necessary。

聽說考試作為檢驗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能直接反映學生的英語水平。英語人機對話考試的實施,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能使英語教學更側重于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英語的能力。過去,我們的英語教學往往比較注重詞匯和語法等筆試層面,自人機對話考試實施以來,師生普遍比以前更加重視對英語口語的教學和學習了。

譬如我們有個學校的英語老師,近年來一直堅持做了一件事(daily routine):每天上課前2 分鐘,安排1 名學生到講臺上做daily report(后來更名為iReport)。她最近告訴我說,幾年來,她的學生由開始的不敢開口,到后來的羞羞答答、磕磕巴巴,到現在能夠大膽地說一些話題:Chinese festivals、My favorite singer、My role model、Humorous jokes、An unforgettable day 等,還有的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講英語故事、唱英語歌曲、或做腦筋急轉彎(brain teasers)等。學生講完之后,這位老師每次都會給予客觀的評價和鼓勵,指出他們的亮點以及需改善的地方,幫他們樹立口語表達的信心,提高敢于表達的勇氣,develop their showmanship。

通過對考試結果的分析和反饋來指導教學,能發揮評價對教育教學的導向作用,使測試既為教學服務,又直接影響教學。

李睿:我和大家聊一聊深圳中考聽說人機對話考試對教學的反撥作用。人機對話考試分數占高中入學考試英語總分的15%,不僅是衡量學生是否符合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備受關注。

我將依據近期對深圳中學初中部的兩名英語教師(以下簡稱T1 和T2)的課堂觀察和訪談記錄分析教師在不同年級的人機對話考試認知和備課、授課行為,談談人機對話考試對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級的反撥效應,以及對英語課堂教學顯性和隱性的影響。

根據T1 的訪談記錄,初一聽說教學會非常注意學生的發音、語調以及如何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策略。進入初二后,教師會開始結合內容,鼓勵學生用更長、更高級的句子表達想法。到了初三,教學重點則轉為為學生創造英語環境。具體表現在不同年級的教學設計側重上。T1 認為初一應把讀和說作為閱讀后的活動之一;初二則通過聽來提高說的技巧;初三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下面,讓我們分年級了解一下。

初一的主要目標是“基礎培訓”。由于學生缺乏語言能力,導致他們對發音和語調產生了“矯正”的傾向,而這恰恰是考試的標準之一。值得關注的是,不管反撥程度如何,考試確實會影響教學。因此,初一階段的反撥效應存在,但卻是隱性的。

初二的教學目標已經轉變為語言輸入和輸出的結合,并與人機對話考試相聯系?!啊诔醵慕虒W設計中,我開始把聽說結合起來。我將使用聽力材料作為語言輸入,鼓勵學生用復雜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培訓的技能是‘學生在聽之前可以根據前面的關鍵詞預測答案?!崩蠋焸冋堊⒁猓哼@部分相當于人機對話考試中的“信息轉述”部分。人機對話考試對初二階段的課堂活動產生了具體的反撥作用。

“初三教學設計中每個活動都是人機對話考試的一個小型模擬測試?!睆睦蠋煹脑捴锌梢钥闯?,人機對話考試中的五個考試問題類型中有四個直接體現在教學設計中。T1 將大部分與考試相關的內容與初三課堂活動相結合,而在初一的教學中僅關聯到其中一項。

根據T2 的訪談記錄,從初一到初三他采用了三種教學方法:初一時他會“鼓勵學生多讀,在讀中模仿語氣和語調?!币荒旰?,他要求學生能夠記錄信息,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最后一年,他會組織學生分組合作,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復述能力。T2認為應針對人機對話考試,逐步進行分年級的課堂教學設計側重。對于初一學生“在開始階段最重要的是發音、興趣和信心?!睂τ诔醵W生,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更為關鍵。隨著學生的成績不斷提高,反撥效應越來越明顯,在考試臨近時,反撥效應達到頂峰。反撥效應對高年級學生尤其明顯,但對低年級學生的影響較小、多為隱性。

綜上我們發現:在初一階段,人機對話考試對教學的反撥效果并不明顯。教師通過組織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課堂的機會,但是這個階段所有的實踐都以基礎為導向,測試的概念還沒有形成。與之不同的是,在初二階段,反撥效應處于陡坡階段。學生開始熟悉考試的問題類型,并發展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策略來解決這些類型的問題。特別提示:建議老師們在初三之前,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這些技能。這一階段的反撥效應已經顯現,并且越來越明顯。

在初三階段,反撥效應達到頂峰。這一階段全面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首先,學生要牢牢記住問題類型和關鍵信息;其次,他們必須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在上一年級所學的知識、技能和策略來回答問題。進行模擬人機對話考試是幫助學生實踐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進行評價、了解問題的重要手段。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隱性反撥效應的具體表現,供在線的老師們開展聽說教學參考。

為了達到有效的課堂效果,T1 設計的初一聽說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新單詞和短語的用法,分為三個部分:(1)結合頭腦風暴準備主題;(2)閱讀課文;(3)討論反思。由于學生剛從小學升到初中,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還不夠強,需要老師的支持。因此,T1 最明確的要求是指導他們獲得語音知識,并有所練習和提高。這段時期的基本目標是“學習教材上的內容”和“快速找到信息”。這種考試技巧訓練驗證了人機對話考試在初一階段就產生反撥效應了,雖然在這一時期是隱性的。

初二的聽說技能訓練針對性更強、也更加集中。比如,初二課堂聽說教學重點之一是“提高學生在聽力和談話中掌握關鍵信息的能力”。這是應對人機對話考試“聽選信息”和“回答問題”部分的直接技巧,這里的反撥效應是通過提高學生處理與實際考試非常相似的問題的技巧來明確地呈現出來的,以便于他們在考試中獲得好分數。根據Alderson(1993)的觀點,“具有重要后果的考試就會有反撥效應”,作為一場重要到在某種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命運的考試,中考的反撥效應在初二如此明顯并不奇怪。

根據深中兩位老師的反饋,初三階段聽說教學的課堂活動基本上與人機對話考試相同,這個階段的反撥效應最強,而且最明顯和最直接。在教學設計中會進行包括連讀和語調在內的專門教學,這正是人機對話考試中模仿朗讀的考查內容。訪談中,教師也明確表示:初三的課堂就是直接為學生考試做準備。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老師的批改和面對面的指導,進行人機對話考試集體和個人備考。此外,學生需要在家完成在線聽說測試,這也是專門為人機對話考試設計的模擬測試。與托??荚囍苯記Q定一個學生是否能進入一所好的大學相似,人機對話考試對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對教學的反撥效應也相當明顯。

人機對話考試的局限性及其突破方法

蔣京麗:從老師們基于研究、觀察和思考的分享中可以看出,人機對話聽說測試的確對初中英語教學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除了上述優勢,人機對話考試又有哪些局限性?我們有什么突破這些局限性的方法呢?

張志淸:任何方式都有長處和不足。人機對話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一種方式,應用到考試上,就是學生們面對屏幕,通過耳麥進行聽說,答題過程全部錄音備份。目前,交際應答、聽力選擇題、朗讀題已完全實現機器閱卷,并且機器還能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這體現了方便、快捷的優點,增加了客觀、公平的依據。雖然說學生避免了在測試過程中面對教師的緊張感,答題的注意力更集中,有利于考試發揮。但是,人機對話考試的局限性還是存在的。這些局限性突出表現在:

1.學生缺失了與教師面對面的情感交流,捕捉不到通過表情觀察、語言提示以及眼神交流等方式所表達的意義。

由于考試是人機對話形式,學生面對的是一個屏幕,從耳機里接受語言訊息,最終全憑學生的錄音內容進行評價。外語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意義的語言體系,學習外語必須在一定的語言情景中動腦、動嘴、動眼、動耳、動手,并通過各種感官的協調行動才能奏效。在現實英語口語交際中,學生一般邊想邊說,經常伴隨著一些非語言手段,如手勢、面部表情等,不斷重復自己的想法,還會將一些詞匯省略掉。

減少這種缺失的方法就是盡可能將試題設計得更具交際性,創設較為真實的語言情境;采用來自英語國家的native speakers 的錄音,使考生感受真實有情感的語言,而非機器智能語音合成(機械、無情感)。青島市一直堅持請native speakers 錄音。

2.人機對話的命題,特別是口語命題一般是題庫或題組的方式,由計算機隨機發放試題到每個考生的桌面,保證相鄰考生的考題不相同,避免作弊。但是試題內容不同就有可能存在難易度差異的問題(這里主要指口語題),一是文字本身的差異(單詞的長度直接影響發音的難易度等),二是語篇和話題內容不同,學生對不同語篇和話題的熟知度或背景知識的了解等因素的差異,三是試題的相對難易度控制一致(為了便于計算機閱卷而進行控制),有可能限制高水平學生的發揮。因此閱卷不能完全依賴計算機。

例如:青島市中考英語人機對話第三題話題表達要求考生根據所提問題和提示要求用英語進行表達:你有120 秒的準備時間,當聽到提示音或看到屏幕下方“錄音中”的提示時,開始作答。屏顯內容:What subject are you good at? How do you learn it?(說出至少兩個方面)。

這個題目,有一定的開放性,大多數學生能夠用3—6 句話回答并闡述自己喜歡的學科和喜歡的理由,但是高水平學生的語言邏輯和詞匯語法的使用可能在機器閱卷平臺難以得到凸顯。鑒于這個問題,青島市對本題采用機器閱卷與人工閱卷并重方式,有效避免了這個問題,使評價結果更真實有效、更公平。

李珍珠:北京市昌平區在市級教研及各級領導的關心與引領下,現已開展區域化人機對話英語測評四年,實踐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也切實遇到不少問題?,F就人機對話考試的局限性與突破這些局限性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目前來看,人機對話考試仍存在以下局限性:

1.對話場景因題型樣式及技術應用而受限制。

現有各地人機對話考試題型以聽后選擇、聽后回答、短文朗讀、單圖描述、多圖描述、聽后記錄、聽后轉述、話題敘述等為主,而這些題型場景并不能完全模擬現實世界中展現英語聽說能力的真實場景。

人機對話考試中的技術應用雖克服了測評主體的差異所帶來的影響,但并未體現出AI 技術在其他領域應用的明顯特點及測評的形象性?,F有人機對話考試未能通過運用智能裝置與模擬系統使測評更加生動、直觀,難以提高學生參加測評、考核的興趣和熱情。

2.人機對話場景有限,其評測點較為單一。

目前絕大多數的人機對話考試所測評的學生聽說能力有限,集中在聽力理解、口語表達、轉述、講述、朗讀等。但真實世界的聽說場景大都是多輪次、交互式的,對聽說能力的要求不僅僅涉及現行人機對話評測的能力要點,還需要學生有主動通過聽、說的方式獲取有效關鍵信息,積極維持聽說交際,在互動中達成預計目標等相關能力。因此,現行人機對話測評的能力點與具體實踐的能力需求仍有很大差異。

3.數字化應用的盲目使用,有潛在誤讀學生表現的風險。

當下,越來越多的工作轉化為數字化、符號化的選擇與圈點,測評世界越來越為這些物化的數字符號所制約、消融,測評雙方的互動隱退于這些數字符號背后,這些現象都很可能造成對測評主體的語言能力、思維創造能力乃至道德判斷與選擇力等不同程度的誤判。

基于以上人機對話考試的局限性,建議廣大師生:

重視測評軟件本身可能表現出來的問題,仔細和日常教學、練習軟件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甄別;

防止過分迷信測評軟件而忽略人與人的對話的傾向,要把傳統方法與智能方法結合起來,合力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

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聽說練習、互動模擬場景,切實提高聽說綜合能力,減少對固定題型的依賴及新題型帶來的沖擊;

提升教師自我數據分析、整合、解讀等能力,正確判斷學生的測評表現,及時發現、應對學生在聽說方面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面對單次的數據評價,長線做提升規劃。

陳春暉:我也來談談人機對話考試的局限性及突破局限性的方法。

1.硬件設施的局限。

一是資金投入不足。大量農村學?;蛘叱擎倢W校只能從初三后期才開始訓練,每次訓練只有幾個人或者十幾個人參與,平時沒有能夠訓練的設施、設備。訓練費用過高,軟件太貴,學校經費緊張購買數量有限,而且軟件購買后有效期只有一年。

二是考點設置不合理。部分區縣的考點少,布局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不少學校存在考生異地參考,不能完全做到送考到校,對考生的正常水平發揮有一定影響,也增加了考生、家長和學校的經濟負擔。

三是部分考點偶爾出現硬件與軟件適配問題,考試計算機與監考機失去連接,該考生只能重考。

2.考試方式的局限。

人機對話的口語測試模式雖然題型減少了,要求明確了,但畢竟是人與機器的對話,而且有些考場的設立在施考時也出現了影響其他考生的情況。

重慶市現有的短文朗讀、情景反應和口語表達三個題型,只有文字要求和時間呈現。這種考試缺少面對面的真實感,容易誤導學生,使其認為英語學習是單純的學習知識,不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內在的自主性。只有互動的考試,才能讓學生渴求交流,而不是簡單地應付考試。

3.教學方式的局限。

初一、初二沒有人機對話考評,導致教師平時重視度不夠。能重視口語課和每周開設一節專門的口語課的教師比較少,這說明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改變,沒有認識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提出的英語的聽說讀寫四要素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的,對口語教學不夠重視。

下面我再談談對如何解決以上問題的想法。

1.從硬件設施上改進。

一是更新考試設備。各區縣要加大各校機房建設的力度,及時更換陳舊設備,以適應英語智能測試的硬件要求。

二是改進和完善考試系統。努力優化測試程序,特別是在語音識別、語句判別、給分標準以及綜合評價等方面提高測試程序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穩定性。

2.從考試方法上改進。

自動化口語考試對于完成全市學生的口語考核是必要的,但為了完善考試的效果,可以做適當改善。

例如,在情景反應的屏幕上顯示對考生提問的考官,呈現人機友好界面,體現出考試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在口語表達的屏幕上增加動態的畫面,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講英語的興趣,而且有助于考生開闊思路。這些都會彌補人機對話所缺乏的真實性,提高計算機輔助英語聽說測試的質量,并且有利于緩解學生緊張不安的心理。

3.從教學方式上改進。

教師做好指導者,要重視口語課,每周開設一節口語課,并且設計好內容,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感受英語口語表達的樂趣,在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指導考試技巧,這對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來說是很重要的。

英語課堂全英教學,也是培養學生從思考到表達都用英文的一個很好的語境。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選擇全英文教學。

人機對話考試的復習和備考建議

蔣京麗:對于廣大畢業年級的老師和學生來說,做好復習和備考工作對于在考試中發揮水平、取得理想成績至關重要。今天的最后一個分議題,我們就有請李宇、李珍珠、姚彬三位老師為大家提供一些針對人機對話考試的復習和備考建議。

李宇: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應以課標為指導,以課堂為主陣地,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改進英語聽說教學。

1.熟悉評分系統。

當前的英語口語人機對話測試是完全電腦自動化(computerized),對口語的評價標準如下:

(1)完整性。短文朗讀題,能否順利地朗讀完原文;情景反應題,能否完整地回答交際性問題;口頭表達題,能否清楚完整地按題目要求和要點連續說話。

(2)準確性。單詞級評估,單詞發音的元音、輔音、重音準確性等。

(3)流利性。句子級評估,主要包括語速、語流、停頓、插入、連貫、不完全爆破等。

(4)韻律性。句子、段落級評估,主要包括意群停頓、重讀、弱讀、語氣、語調等。

通過對人機對話系統的分析和反饋,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口語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有待提升的方面。

2.加強語音教學。

初中英語教材有許多語音項目,如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拼讀規則、句子的重音、不完全爆破、意群、語調等,并配有相應的錄音材料。因此,我們教師平時應組織學生進行音標及字母組合發音的練習,并做到發音準確。學生只有把語音基礎打好了,才能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把單詞、句子及篇章讀得流暢。

3.培養模仿習慣。

充分利用教材錄音,引導學生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培養學生朗讀英語的習慣。利用早讀,模仿跟讀。課文錄音是純正標準的英語,利用磁帶讓學生進行模仿和訓練,培養學生的朗讀技巧,諸如語句重音、連讀、斷句及語調等。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新媒體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并且教師能在平臺上及時看到每位學生的練習時間及成績,使我們對學生的指導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

4.營造聽說氛圍。

抓住課堂40 分鐘,讓課堂成為學生練習口語的主陣地?,F有教材題材廣泛,每個單元話題貼近學生、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為學生的口語練習提供了各種形式的機會。學生可在理解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概括,再用自己的語言去復述課文內容;復述課文是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

教師要創造一個民主、融洽、寬松的課堂氛圍,減少學生學習的焦慮(lessen the anxiety),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給予他們口語表達的機會(loosen the tongue,break the ice),鼓勵他們大膽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學生在表達中所出現的語音或語法方面的一些小錯誤,只要不影響意義的表述和交流的正常進行,教師均應采取寬容的態度,要讓學生意識到犯錯誤是英語學習的正?,F象(making mistakes is a part of learning),并引導學生在犯錯和糾錯的過程中學習語言。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把聽說教學貫穿于整個英語課堂教學的始終,在課堂上創設各種情境,讓課堂氛圍靈動起來,充滿生機和活力(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lifeful)。

5.挖掘教材資源。

充分利用教材,通過聽、說、讀、看、寫的訓練,拓展學生的英語口語實踐,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對于教材上難度較大、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內容,教師可以重新設計成人機對話的題型,既降低難度,又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另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朗讀、背誦一些好的語句、片斷或文章,培養學生的語感。教師還應充分挖掘每個單元所包含的話題和功能意念項目,這些功能意念項目也是考試中最容易涉及到的。

當然,我們要反對那種一切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克服那種所謂“課堂考試化,考試中考化”的傾向。我們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Teaching is more than just test。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如果我們教師在這個時期能使學生的聽說水平提高,那么就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語口語人機對話測試的實現,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強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教師要充分利用考試的導向作用,挖掘教材資源,優化聽說教學,培養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上就是我對人機對話測試教學建議及備考策略的一些思考。

李珍珠:人機對話考試主要包括聽力和口語兩個部分,部分題型涉及聽說融合,但從測評技術及其原理上看,聽力和口語的測評其實不大相同。

聽力部分的測評相對機械客觀,答案相對唯一,人機對話測評時相對容易、準確和客觀。而口語部分和聽說融合部分的測評相對復雜,因大家的發音音質不同,差異明顯,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或環境下的發音也會有異,再考慮到語速、音調、音量等因素,測評答案不是唯一的。人機對話測評口語時,用的是基于邏輯分析的模糊測評,評分大數據上看是相對公平公正的,但在個體上會略有差異,需師生正確對待,并在考前有心理預計。

下面就各地師生共同面對的考前語言能力訓練問題與大家做簡要交流。

首先,建議教師日常教學中,堅持用英語授課,營造良好的英語氛圍,盡量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坝糜⒄Z教英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有利于向學生提供英語使用的示范,且便于學生模仿;有利于激發學生說英語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再有,大家都知道聽說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初一,甚至小學高年級開始系統規劃。建議大家考量以下三個小建議:

1.按能力遞進選擇材料。

練聽力就像是小孩學走路,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選擇聽力練習材料時,千萬不可掉進“越高難度的材料越有幫助”的誤區。如果一篇聽力材料通聽兩遍下來能聽懂70%,即是可以選用的。

2.聽說一起練習。

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單一的聽力練習效果往往大大低于預期。如果每次聽力練習時,都能養成事后朗讀聽力材料的習慣,增強文本感知,則會促進聽說綜合能力的提升。

3.反復聽懂、聽透同一個材料。

反復聽一個聽力材料是精聽,適當結合泛聽。一旦選擇好一個聽力材料,一定做好文本分析,設計好聽力問題,讓學生聽懂、聽透,不要似是而非,養成聽聽力時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與文本互動的好習慣,培養英文聽說邏輯思維。

第三,臨場測試時,謹記“聽力硬實力,口語要技巧”:

(1)聽力方面

①完成聽力題時要保持冷靜、放松,留意題目中可能會出現的誤導選項。聽力題三個選項中一般都會有一個答案跟正確答案非常接近,稍有大意,就會掉入陷阱。

②完成聽力題目時如遇上生詞,不要慌,盡量從整體句意上判斷選項。

③在瀏覽問題和選項時,要盡可能對文章內容和試題答案進行預測。

④在做聽力時,要充分利用兩題之間的停頓時間,快速有效地閱讀題目。這樣在聽錄音時就可以縮小注意的范圍,把注意力集中在跟所提問題有關的關鍵詞上,減少盲目性、加強針對性。例如:如果所提問題是有關時間的,就可以在聽錄音時特別注意出現的時間,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2)口語方面

①要求:朗讀時要完整清晰,語音語調正確,朗讀自然流利,語速適中,有節奏感;情景問答要意思明白,表達清楚,語調正確,語法規范;話題簡述要能完整準確地表達內容要點,語音語調正確,講述連貫,表達清楚;回答問題時,要關鍵詞語音正確。

②多數人機對話軟件在單項訓練時重點測評正確性和完整性,并兼顧流利度。

③速度:口語表達時,要做到語速平緩適中。標準速度為每分鐘100至120 個單詞,盡量不要超過160 個單詞;太慢時間不夠,太快影響系統測評。切記:說得快不代表說得好,口語好不代表說得快。

④停頓:斷句要清楚。句與句之間的停頓以不小于1 秒為宜,太短系統會將相連的二句誤認為一句,從而影響測評。

⑤補讀:讀錯了的,或者不滿意的部分,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補讀,但盡量以句為單位,因為系統測評一般是以句為單位。補讀可以在當前句之后,也可以在段尾,系統測評時同句高分會覆蓋低分。

切記:會讀的單詞要讀準,不會讀的單詞也要讀,只有讀出來才有可能得分,不讀肯定不會得分。

⑥時機:回答問題、朗讀短文和話題簡述時,千萬不要搶答。聽到“開始錄音”的提示、看到麥克風圖標和錄音進度條后,再開始答題。如果搶答,將會影響分數。讀完和補讀完之后,不要再發出跟錄音無關的聲音,否則會影響評分,因為這個時間段仍在錄音。

⑦情景問答:此部分可以簡答,可以復讀。簡答即可以得分,但在日常練習時,多數軟件基于后臺測評方法,不易給出高分,但在大規??荚囍?,簡答不影響得分。

姚彬:盡管現在各地中考聽說考試的形式與分數比重各不相同,但從總體上,“人機對話”式的聽說考試改變了以往單一聽力技能考查的方式,學生需要在具體的語境中,圍繞特定的主題,運用語言技能去獲取、梳理、整合關鍵信息,在理解的基礎上摘錄信息、回答問題或做信息轉述,并針對某一主題進行表達性語言輸出。這一改革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聽說評價趨勢。

但目前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尚未跟上評價改革的步伐,還存在不少問題。從教學方式看,教學表層化、碎片化等現象突出。有不少教師遵循固有的“聽錄音—對答案—模仿朗讀”的聽說教學模式,忽視設計運用語言進行課堂交際的活動,只關注以考試為導向的內容設計教學活動。也有不少教師以考前突擊訓練為主,把上機訓練作為主要的聽說訓練方式,用“人機對話”代替“人人對話”,給學生造成較大的應試壓力,也不利于發展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我們的主張是教師要堅守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把聽說訓練落實到日常教學中,使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循序漸進地提升聽說能力。針對外研版初中英語教材聽說單元聽力任務多、語篇篇幅長的特點,我們提出的改進策略是把聽說單元分兩個課時完成,把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兩種側重不同的聽說課型相結合,以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同時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

課型I 以聽為主,教學集中在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探究,即,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理解類學習活動提取和整合語篇關鍵信息并梳理語篇核心主線,形成結構化知識,深化對該主題的理解和認識,使他們獲得語篇功能性和結構性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英語實踐類活動過程中訓練聽力技能,基于語篇內容作適度的語言輸出,并培養文化意識和提高思維品質。

課型II 以說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在復聽的基礎上根據結構化知識導圖復述語篇內容,關注語篇的語用知識,進行語言的內化,并在聽語音、語調等模仿朗讀的活動中滲透交際策略,如發起談話、維持交談、話輪轉換、重復、解釋等。最后創設真實語境,設計遷移創新類活動,引導學生就相關主題作內容較為豐富、邏輯相對清晰的語言輸出,提高表達能力。

總之,教師要在深入研讀聽力語篇的基礎上,圍繞主題語境抓住主線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活動,努力挖掘聽力語篇所承載的主題意義,確保學生在相關主題之下有充分的語言輸入、內化并作有效表達。

蔣京麗:我想對備考階段再補充三條教學建議,供老師們參考:

1.能力養成要持之以恒,不要局限于聽說課型,而要在各種聽說活動中保證學生具有足量的聽說體驗和訓練累積,例如課上回答問題、(跟錄音)朗讀課文、角色扮演、復述、口譯、討論、評價、口頭分享習作等。

2.幫助學生培養和形成語感,保持對語音變化、語速快慢、語調抑揚、語氣急緩、話題詞匯、功能句式和語篇信息組織結構的熟悉度和敏感度。

3.指導學生刷題時要合理調配時間和精力,分析應答較為薄弱的題型所需要的能力,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選擇訓練題目時,適當減少僅涉及表層事實性細節信息的題目,酌情增加需要對所提取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和整合方能解答的題目。

結語

蔣京麗:最后,請允許我對過去兩小時的討論做個簡單的小結。對于今天的話題,我們達成了如下共識:

第一,人機對話考試是大勢所趨,老師們應本著“未來已來”的原則幫助學生積極應對,克服焦慮,以平常心切實做好知識、技能、能力和技術等多方面的積累和準備;

第二,老師們應思考、設計、實踐和改善語言學習活動,為學生創造盡可能多和好的用英語進行聽說交際的任務和機會,保障學生聽說英語的頻度和熟練度;

第三,老師們應研究、梳理、指導和分享各種行之有效的英語聽說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科學高效地提升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效益,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期待老師們在未來的教學和教研工作中積淀更多的成果、分享更好的經驗。

問答環節

Q:在應試技巧和命題過程中被動接受現有技術的不成熟,對于扣分的同學豈不是很難受?

萬紅紅回復:江蘇省為了讓考生熟悉考試流程、操作方法,考試題型與作答方式,每年會組織一次模擬測試,模擬考試一般在正式考試的前一個月進行。

Q:關于話題闡述的題目,由于比較開放,同學們一些是用很樸素的句子完整表達,還有一些是用復雜的句式,這兩種情況都給高分嗎?

姚彬回復:只要符合要求,這兩種情況都屬于高分段,但語言更豐富、語音面貌更好的學生會拿到更高的分數,或者滿分。

Q:若沒有人機對話的設備,如何檢測學生的聽說能力?

萬紅紅回復:江蘇省在2009 年前組織實施“人人對話”測試,即教師與考生面對面的測試;聽力測試在各大市中考試卷上呈現,考場上播放聽力錄音讓考生作答。

蔣京麗回復:可以由老師面對面進行測試,當然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資源的優勢,北京就有學校嘗試過由學生報名參加考官考試,通過考試后再作為考官測試其他同學的方式,孩子們積極性非常高,效果也不錯。

Q:我有個問題請教老師,目前看來試題比較簡單,如何體現區分度呢?

萬紅紅回復:聽力試題并不是完全沒有區分度??谡Z有一小部分的權重是流利性和韻律性,因此,也有一定區分度。

李珍珠回復:現今各地聽說考試發展程度不一,不知老師在意的區分度是否是要激發、促進尖子生的英文聽說能力的提升?如果是這個意圖,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比如其他社會化等級考試,真實語言任務等協助達成目的。促進學生內驅力的成長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測評成績只是學生評價中的一小部分。

圖2.

Q:從評分標準來看,情景問答題只要內容回答對,即便用最簡潔的句式(譬如一個詞),也要拿滿分的吧?機器不評滿分應該算失誤。

李珍珠回復:事實上是內容答對即給滿分的。這里提到的簡答不易得高分,是機評單閱時,即學生日常用軟件練習時,有時看到得不到滿分的情況。而區域性考試,都是雙評,會認可內容正確,即滿分。

萬紅紅補充:有老師問如何訓練口語,我覺得訓練口語需要從語音抓起。我市絕大多數教師統一對七年級上冊教材中Study skills 的內容進行整合,相對集中地教授48 個音標,大多在一到一個半月內完成。教師將48 個音標按照類別排列介紹給學生,讓學生既有整體感,又能發現規律,消除學習的畏難情緒和心理障礙。用對稱排列法(張思中,2006)整體呈現給學生,學生就能從中發現一些規律,這些規律將引領學生很快入門。大家可以看看這張圖(圖2)。

同時,教師要采用多樣的語音訓練形式,激發學習興趣。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認為,孩子活潑好動,注意的持久力較差,思維中具體形象的成分占優勢。因此,教師在選擇和運用音標教學方法時要注意直觀形象性和游戲活動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如“聽音示卡”“同伴成隊”“最佳拍檔”等游戲。歌曲、歌謠、繞口令也是很好的激發學習語音興趣的方法。

教師還要根據測試反饋,及時糾正學生聽說錯誤。為了考生熟悉考試的流程、熟練考試操作,全省每年在正式進行人機對話考試前一個月左右組織模擬考試,每次考試的分析報告中都包含發音錯誤的統計以及聽力口語涉及到的話題的得分情況。針對性的反饋有助于糾正錯誤率高的語音問題、突出訓練學生掌握欠佳的功能與話題。

以上回復的完整版在《英語學習》2015 年11 月刊登載過。

猜你喜歡
語篇口語考試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酒中的口語詩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提高口語Level 讓你語出驚人
口語對對碰
你考試焦慮嗎?
準備考試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練習口語的一些小提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