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設計單元教學,促進語言能力與思維品質同步發展*

2019-12-28 07:35焦世強關媛
英語學習(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語篇意義目標

文/焦世強 關媛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實施建議提出,教師要關注主題意義,制定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具體來說,教師要認真分析單元教學內容,梳理并概括與主題相關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確定教學重點,統籌安排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拓展主題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根據以上的建議,筆者依托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新教材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2 單元“Success”的教學內容,嘗試“以主題和內容為主線、以語言為暗線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環節。學生在理解語篇內容、探究語篇主題意義的過程中體驗語言的使用,感知語言的結構,嘗試運用所學語言”(程曉堂,2018)。在此過程中,實現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融合發展。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思路及步驟

1.分析各語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目的,確定單元主題意義探究方向

本單元的主題語境屬于《課標》提供的“人與自我”下的“認識自我,自我豐富,自我完善”。涉及的話題是“成功”。在設計時主要依據了以下幾個語篇:一個聽力語篇、兩個獨立的閱讀語篇及一個為寫作任務服務的短小的閱讀語篇。聽力語篇(Top Five Secrets of Success)具體介紹了如何成功的5 個秘訣,并相應列舉了幾個成功人物的例子。閱讀文本一(Getting to the Top)是英國鐵人三項賽奧運冠軍Lesley Paterson 寫的一篇英文博客,介紹了她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所經歷的困難和自己的人生選擇。閱讀文本二(A Material World)是一篇人物報道,介紹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學教授放棄普通人眼中代表成功的金錢財產和豐富的物質生活,去尋求精神世界的成功和簡單幸福的經歷。寫作語篇文章以“Iron Hammer”為標題,介紹郎平的主要經歷和成就,展示郎平作為運動員和教練員在排球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本單元的三個語篇都圍繞“成功”這個核心話題。通過對單元文本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目的的分析,本單元的主題意義探究主線比較清晰地顯現出來,如圖1 所示。

隨著單元學習內容的逐步推進,學生對“成功”這一話題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入,這就確定了單元學習目標的基礎。

2.根據單元整體主題意義確定單元學習目標

《課標》指出單元教學目標要以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程曉堂(2018)也指出教師要盡量圍繞主題和語境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該既包括基于主題的教學目標(如:學習有關某個主題的新知識、加深對某個主題的理解),也包括語言目標(如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方面的目標)。筆者針對本單元內容,先從宏觀設計了整體學習目標,然后對整體目標進行了分課時切分。

(1)制定基于主題的單元整體學習目標

主題意義探究要通過單元整體學習目標進行落實。根據圖1 內容,筆者認為本單元基于主題的學習目標是引導學生加深對“成功”的理解和再認識,即“如何成功?”“什么是真正意義的成功?”等。學生在對本單元三個語篇的逐一學習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語篇所涉及的具體人物和事例,首先獲取成功的秘訣(聽力語篇),其次分析和歸納成功的原因(聽力語篇及閱讀語篇一),再分析、判斷和比較成功人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閱讀語篇二),最后感受成功人士對社會的貢獻。這樣學生對“成功”這個常見但很“高大上”的概念的認識會變得立體、具象化,并逐步加深。這就是本話題下主題意義探究的主線。

基于此,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確定如表1 所示。

表中幾個單元學習的目標既體現了本單元幾個分課時的學習重點,又從整體上體現了單元意義探究的漸進性。

(2)根據單元整體學習目標,分解課時目標

通過分析本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方向制定了單元整體學習目標后,要將宏觀的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細化為每個課時可達成的微觀具體目標(見表2)。

3.分析各語篇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語言能力提升點

圖1.

表1.

《課標》指出英語語言能力構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程曉堂(2018)指出,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設計以語篇為基本學習材料,以語篇的內容和主題為中軸,輔之以聚焦語言知識學習的英語教學思路。因此,筆者在圍繞單元話題和主題意義探究進行分課時教學設計時,重點分析了每個文本核心內容的語言表達特點(這也是《課標》在“實施建議”一章中所提倡的做法),以及學生在理解語言上的難點。

下面筆者以閱讀語篇一為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是針對該語篇的文本分析:

該文是一篇博客,因此整體結構松散,主線不明顯。作者以內心的困擾為背景,對自己做出犧牲的原因進行闡述。開篇拋出一個問題“Why do Olympic athletes push themselves to the limit?”,雖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但在文章的層層拓展中闡明了她的觀點。

作者梳理自己努力的歷程時,首先用一些詞塊敘述了她缺失的生活,如:countless,ruin a family holiday,endless search for,list is endless。然后,以一組“I would”的排比句回憶了年少的她為獲得成功把自己推向極限的經歷,這種天性助就了她的成功,同時以較強的語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Call it unhealthy if you want,but that is the way I roll,no matter what it is I'm applying myself to。另外,文章用詞及表達方式非常地道,尤其是在介紹她為什么將自己推向極致時,用了一系列描寫,如:boil down,be born with an enormous amount of drive and determination,live my life to extremes,little extra thing,set you apart from,等等。當然,這相應地也給學生閱讀帶來了一些困難。

最后,作者以堅定的話鋒表達了對自己所選擇的體育運動的忠誠及奧運冠軍之路的無悔:Can this be overdone?Absolutely.But if your dream is to...,you had better be totally committed to your sport....are willing to do...,certainly not a balanced way...,be committed to,little extra bit,strive for greatness 等,并引用另一位英國運動員的話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選擇,“I'd prefer to have three or four outstanding years of winning stuff than having ten years of being average.”

如果要達成閱讀語篇一的前三個學習目標:獲取成功的秘訣、對成功的秘訣發表個人看法、介紹一位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訣并作出評價,學生必定需要將理解重點聚焦在以上分析出的語言上。這是教師設計學習理解類活動,即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基于語篇的學習活動的出發點。

4.合理設計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類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課標》指出,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因此,在設計本單元的分課時學習活動時,筆者力圖做到:第一,重視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和內化與主題意義相關的語言,為提升思維能力打好基礎;第二,設計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從低階到高階穩步發展。

比如:在聽力語篇的教學中,筆者設計的學習活動見表3。

可以看出,表中的活動都圍繞聽力文本的核心內容而設,學生在完成活動的過程中,對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深入。其中一個重要的聽力理解活動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成功人士如何成功的具體原因并分享。

閱讀語篇一的具體活動如表4 所示。

表2.單元分課時目標

表3.聽力語篇英語學習活動

“高中學生在語篇學習中能表現出較多的獨立性和深刻性,學習活動既表現為外顯的言語行為活動,也表現為內在的語言思維活動,是學生與語篇的深度對話和語篇全面重構的過程?!虒W過程中應注意主題、語篇、語言知識和技能、文化知識和學習策略的統整,注意把核心素養要素內嵌于學習活動之中;應提供高階思維參與、由理解向運用和創新等拾級而上的活動路徑,實現從表層意義的理解到深層內涵的領悟”(高洪德,2018)。綜上所述,這一探究的過程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教師針對每一個語篇設計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等有層次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工具和手段,比如思維導圖和信息結構圖,通過自主的合作方式進行理解與表達。

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效果

“教師組織單元學習的效果決定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水平”(劉月霞等,2018)。對于本教學設計,筆者帶領的團隊首先嘗試了在不同的學校,針對不同的學生層次,針對聽力語篇、閱讀語篇一和寫作語篇均進行了兩課時連貫授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圍繞主題的理解和表達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學生在進行閱讀語篇一的學習時,教師基于主題,引導學生初步獲取文章第一段內容的基本信息,將學生充分帶入情境,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鋪墊了個別生詞,如:Lesley,tri-athlete,push themselves to the limit,strive for greatness 等并引導學生對下文進行預測。然后,教師基于學生對作者的初步認識,以師生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作者的視角理解并分析作者的內心活動,學生通過推理判斷,給出了以下答案:She could be angry,but she wasn't.。隨后,教師基于學生對作者的內心活動的理解,引導學生閱讀其余的段落,梳理驅使作者做出如此的犧牲的深層原因。從學生梳理的思維圖(見圖2)可以看出,學生關注到了以下語言點:sacrifice,committed to,countless,list is endless,enormous amount of drive and determination,set you apart from your competitors 等,而這些內容又恰恰是教師在授課前進行文本分析時抓取的重點語言。

學生借助思維導圖(見圖2)進行口頭匯報是對重點語言的內化和應用。在參與角色扮演活動(Talk Show)時,學生分別從不同的人物角度(Lesley Paterson 的兒時伙伴、家人和教練)再現了作者getting to the top 的艱辛歷程,整合性運用語言進行靈活地表達。這些學習活動是對重點語言的再次內化和應用。

表4.閱讀語篇英語學習活動

圖2.學生作品筆跡原稿

2.圍繞主題的理解和表達促使學生呈現出多彩的思維活動和深刻的思考力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獲取、梳理并概括作者做出如此犧牲的心路歷程時,學生呈現出了不同的邏輯思維能力。如,從圖3 可以看出,該學生邏輯清晰,信息之間的層級關系表現出其很強的概括信息的能力,橫向和縱向的信息延展及信息之間的關聯表現了其清晰的信息組織能力。

在Talk Show 活動之后,教師基于學生對作者的全面了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并借助文本信息,推斷作者成功所具備的品質。同時,引導學生欣賞語篇的深層內涵,對作者一生的選擇作出理性的個人評價和正確的價值判斷。學生進行評價時使用了大量文本中的語言,如:She was determined to be…,beyond her limits,get to the top,同時根據自己的已知,對作者的人生選擇進行了有邏輯、有意義的評價,如:She is quite strong.,When we need a progress,a force against our limit i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ways.,A determined girl like her would not regret the choice of being a tri-athlete 等,提升了遷移創新的能力。

對單元整體教學的進一步思考

1.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要以語言能力的逐步提升為核心任務

英語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在對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離不開對核心語言的理解以及基于理解的內化、分析、判斷、遷移等思維活動。那么學生到底要學習哪些重點語言呢?選擇這些語言需要教師對每一個文本進行科學、詳細的分析,同時,針對每一個學習文本的分析又是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基礎。進行了文本的分析,教師才能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與表達觀點等語言實踐活動中,把信息的獲取、梳理與技能的發展融合在一起,才能讓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爱敶鷳谜Z言學主張讓學生接觸大量的英語口語與書面語語篇,……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獲得英語語言知識,根據交流情景整合性地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理解語篇意義,領會語篇的深層內涵,賞析有效表達意義所借助的語言手段;使用英語語言有效地交流信息和建立人際關系。這樣,方能逐漸培養運用語言的能力”(劉道義等,2015)。

2.以精心設計的問題鏈助力教師實施英語學習活動觀

圖3.

《課標》指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發展多元思維,培養文化意識,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在設計學習活動時,教師要善于設計具有縝密邏輯的問題鏈。例如,在本單元閱 讀文本一的閱讀課堂實踐中,學生活動主要是以教師設計的四個主要的問題為引領,這些問題鏈逐層引導學生感知并進入情境,隨后利用多種工具和手段整理、內化和應用語言,結合已知和新知,再現作者getting to the top 的艱辛歷程并作出自己的評價。整個閱讀學習的過程在問題鏈下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將語言、思維和文化相融合,促進了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

猜你喜歡
語篇意義目標
一件有意義的事
新聞語篇中被動化的認知話語分析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詩里有你
從語篇構建與回指解決看語篇話題
語篇特征探析
語篇填空訓練題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