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信息消費進行時

2019-12-30 01:38
中國信息化周報 2019年45期
關鍵詞:消費服務信息

透過屏幕,就能在線VR全景看房、選房,動動手指就能簽訂租房合同,直接拎包入住;通過手機,既能遠程控制冰箱隨意轉換儲鮮模式,也能上班途中一鍵操控洗衣機;足不出戶,就能在線問診,獲得優質醫療服務……當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不斷賦能產品、應用,我們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轉變。

2020年將帶動產出15萬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信息消費總規模約5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1%,約為GDP增速的2倍,在最終消費中占比超過10%。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預計將達6萬億元,實現年均增長11%以上,拉動相關領域產出有望達到15萬億元。

當前,我國正處于人均GDP從6000美元邁向10000美元的關鍵階段,消費結構呈現出向信息、文化等消費演變的趨勢。因此,正確把握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現狀、消費需求的變化趨勢,是當前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對引導居民消費、擴大內需、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可以看到,近年來,我國信息消費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信息消費層級不斷提升,消費結構加速轉型,以移動化、平臺化、智能化、服務化為特征的新型信息消費階段已然到來,已經成為當前有效拉動內需、助力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信息消費增長亮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消費電子產品迭代換新速度持續加快,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智能家居、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形態智能硬件平臺生態日益成熟,推動從硬件、軟件到互聯網服務的消費鏈的整體升級。

二是物聯網、大數據、在線支付、網上社交、網約車、網絡外賣、智能網聯汽車等移動平臺類應用集中爆發,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信息消費服務高速增長。

同時,信息消費服務替代信息產品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信息消費增長結構變化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一是電信業、互聯網和軟件業等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加豐富的信息服務內容供給,極大地釋放了居民信息消費潛力。

三是傳統服務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催生了無人超市、在線旅游、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大量新應用、新模式、 新業態,不斷激發大眾新的消費需求,推動信息服務消費快速增長。以電子商務為例,直播帶貨、工廠電商、社區零售等正在成為電商平臺消費的增長新亮點,淘寶直播平臺、拼多多快手直播、京東購物車接入抖音、網易考拉上線短視頻購物推薦頻道,都為平臺帶來新收益。

推進新型信息消費,在行動

推進新型信息消費,國家在行動。自2013年起,國家先后發布了一系列促進信息消費的政策措施,為解決制約信息消費發展的各種問題、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注入了強勁動力。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2號),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提出將信息消費分為信息服務、信息產品和基于信息平臺的電子商務、云服務等間接帶動消費三類。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的快速發展,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演進升級,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更加深入,消費從“信息的消費”擴展到“信息+消費”,實現從線上為主的消費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消費形態轉變,消費主體不斷增加、邊界逐步拓展、模式深刻調整,帶動其他領域消費快速增長。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40號),進一步拓展了信息消費的內涵和外延,將信息消費分為生活類、公共服務類、行業類、新型信息產品等四類信息消費。2018年7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部署了新型信息產品供給體系提質、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提升、信息消費者賦能、信息消費環境優化四大行動。2019年4月3日,工信部制定《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規范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管理內容。

推進新型信息消費,地方在行動。為落實國家政策,地方主管部門也都在積極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浙江、福建、河南、內蒙古、青海、四川、山東、江蘇、安徽等省份已經出臺了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或正加緊推進多部門聯動的工作協同推進機制、發展規劃、項目建設等工作,為信息消費向更好更快方向發展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同時,新型信息消費示范項目遴選工作持續開展,加快推動各類新應用、新業態的實踐推廣,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和升級。

推進新型信息消費,我們在行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40號)、《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鼓勵核心技術研發和服務模式創新,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向更多消費領域廣泛融合滲透,2018年底,工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首屆全國新型信息消費大賽。首屆全國新型信息消費大賽,從2018年11月啟動至今,歷時一年多,分初賽、復賽、決賽多個階段,大賽2200多個項目作品經過第一輪線上初賽評審,在8月進入復賽階段,共有來自31個省份的400多件優秀作品晉級復賽角逐決賽資格,最終120個項目入圍決賽,角逐最終獎項。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消費理念進一步升溫,信息消費氛圍進一步升華。

雖然不能以大賽數據定論全國新型信息消費形勢,但它卻是一個參考,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很多信息。從全國參賽數據看,深圳、廣東的確是創新發展前沿,這從技術、應用創新入圍項目數量分布的比較就可以得到印證,技術創新入圍項目排名前五的省市是廣東省、安徽省、北京市、上海市、山東省,應用創新方面廣東省領先。從入圍項目應用領域分布看,綜合系統集成服務、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醫療等各行業領域應用遍地開花。從重點省市入圍項目領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北京市綜合系統集成服務類應用位居前列,安徽省、浙江省生活服務/智能家居類信息消費應用廣泛,上海市數字文娛類信息消費比較活躍。

首屆全國新型信息消費大賽如火如荼,進展順利。全國信息消費發展形勢蒸蒸日上,形勢樂觀。信息消費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信息消費增長結構產生變化,信息消費服務逐漸占據主導地位。移動化、智能化、平臺化信息消費新生態加速形成,大眾參與、共享消費新模式廣泛普及,個性化精準消費新形態深入發展,數據驅動的信息消費活力正得到進一步釋放。

隨著普惠減稅的全面推進、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大幅調降、5G商用臨時牌照發放以及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等重磅利好政策逐步落地顯效,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提升,消費意愿大幅增強,新的消費紅利將加快釋放。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服務新應用,信息消費市場孕育巨大發展空間。

讓我們來通過專家的視角,企業的聲音和對重點領域的歸納分析,梳理新型信息消費。新型信息消費,大潮涌動千帆競,揚帆起航正當時。

專家觀點

信息消費是一個創新型的跨行業、跨部門領域。推動信息消費發展,必須加快信息消費指標體系建設,統計必須規范科學,這樣才能進一步解決信息消費的問題。而普及信息消費文化,重點應該是農村地區的農民和農業,解決低收入群體和低文化全體及少數民族群體的收入問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過程中,信息消費將關系到每一個人。

信息消費應該說是一個大的政策,對當前來講,可以拉動內需保增長,起到促進作用。從遠期講又可以提高消費結構、改善民生,滿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形成一些新的產業,包括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服務產業,對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都有深遠的影響。所以不管是從近期或從遠期看,信息消費這件事都是很有意義的事。

近百年來,世界經濟高地從鋼鐵煤炭,機械石油,汽車電子,進入房產金融階段。物質經濟在促進人類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經濟泡沫和社會病態。面對危機,人類必須選擇新經濟高地,同時要變革高污染、高能耗的生產方式,進一步擴大信息消費是必經之路。

猜你喜歡
消費服務信息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40年消費流變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訂閱信息
新消費ABC
展會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