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子百家教給你幸福的四個秘訣

2019-12-30 09:38滿喜喜
學生天地·初中 2019年12期
關鍵詞:宋國溫潤楚王

滿喜喜

百家圣賢,千古名篇,這些既是中華文明的源泉,也是我們幸福人生的不二法門。只有領悟了儒、墨、法、道的智慧,才能達到至高至善的人生境界。

溫潤如儒家

儒家推崇君子,提倡自省、寬人,形容君子“溫潤如玉”。有這樣一個故事:

顏回走在集市上,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買布的人說:“三八二十三,你為什么收我二十四個錢!”顏回上前勸架:“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錯啦!別吵了!”買布的人不服氣,指著顏回說:“你算什么?我只聽孔子的,咱們找他評理去!”

顏回火冒三丈:“如果你錯了,怎么辦?”買布的人說: “那我就把腦袋給你。那你錯了又怎么辦?”顏回說:“我把帽子輸給你?!?/p>

兩人找到孔子,孔子問明情況,哈哈大笑,對顏回說:“三八就是二十三。顏回,你輸了,把帽子給人家吧?!鳖伝赜X得孔子老糊涂了,無奈地把帽子給了買布人。

見買布人拿了帽子高興地離開后,孔子才告訴顏回:“你輸了,只是輸一頂帽子,他輸了,可是一條人命??!你說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顏回大徹大悟:“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非,學生慚愧?!?/p>

一件小事顯露出孔子溫潤如玉、循循善誘的君子氣質??鬃映鲇谌柿x,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既保全了買布人的性命,又用言辭和行為教育了弟子顏回,一舉兩得,可以說是人際交往的范本。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被這樣的人驚艷:他們精于人情世故,為人處世圓融周到,遇到任何事都不會急躁、慌亂,總是能妥帖地解決問題。要成為這樣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難,且看《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

成為一個溫潤的人,只需要做到兩點:第一是寬容平和,面對別人的錯誤和缺點,要始終保持寬容平和,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要得理不饒人,做什么都斤斤計較,適當地放過別人其實也是放過自己;第二是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之前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找到彼此利益的平衡點,用最恰當的方式達到共贏,讓大家都舒服。

一個溫潤的人定是人群中最親切、人緣最好的,若能做到寬容平和、換位思考,那個人就會是你。

正直如墨家

墨家倡導社會平等,反對戰爭,是一個注重公平正義的學派。戰國初年,楚國決定攻打宋國,并委托魯班制造攻城器械。墨子聽說后,星夜兼程到達楚都,希望能阻止楚王攻宋。

墨子問楚王:“一個人丟掉自己的彩飾馬車,卻想偷鄰居的破車子;丟掉自己的華麗衣裳,卻想偷鄰居的粗布衣,這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個人一定有病吧!”

墨子趁機說:“楚國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而宋國疆域狹窄,資源貧困。兩相對比,正如彩車與破車、錦繡與破衣。大王攻打宋國,這不正如有病一樣?若攻宋,大王一定會喪失正義,并且一定會失敗?!背趵砬o窮,又見魯班的攻城器械被墨子一一破解,無可奈何之下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這就是“阻楚伐宋”,從這個故事里我們不僅能看到墨家“兼愛非攻”的思想,更能看到一種珍貴的正直。

楚國是大國,墨子一介布衣,卻不懼強權,犯言直諫,不僅沒有惹禍上身,還成功地消弭了戰爭,救黎民于水火,這正是因為他身上正直的力量。正直就是要不畏強權,有勇氣堅持自己的信念,并且能義無反顧地反對錯誤的東西。這種氣質會使人不可抗拒地被折服、被吸引,從而不由自主地產生認同感,就像墨子僅僅用言語就說服了楚王一樣。

生活中也是一樣,正直的人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敬,無論有什么事,大家都愿意詢問他們的意見。他們做大事不猶豫,做小事不糊弄,誠實堅韌,敢作敢當,令人信賴。

正直更是一種心靈上的高貴,為人正直,內心也會是快樂和滿足的。就像雨果所說:“在很特殊的情況下,一個人才會成為圣人,但做一個正直的人是人生的正軌。盡管你們曾經犯錯,曾經迷惘,你們也應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一個正直的人?!?/p>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圣人,但人生的道路一定需要正直來導航。

自律如法家

法家對人性的研究深刻,認為好利惡害、趨利避害是人固有的本性,難以改變,所以主張用嚴格的刑罰把人們的行為限制在合理高效、合乎法度的范圍內。這與我們現在所提倡的自律有異曲同工之妙,無非是把管理的對象從許多人變成了自己一個人。

法家的兩位代表人物——韓非子和李斯都是靠著驚人的自律,才得以功成名就、青史流芳。韓非子是貴族子弟,生活優渥,李斯很早就當了“公務員”。他們的生活安逸,哪怕安于現狀,依然可以平穩度日。但他們不愿接受平庸,毅然決然地跳出舒適區,先后拜入荀子門下,志堅行苦地求學求知。

韓非子十幾年如一日地著書立說,用一本《韓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惹來秦王覬覦;李斯幾十年如一日地鉆研古籍、勤勉學習,成為秦朝一代名相,執掌天下政令。

用法家的思維方式管理自己,其實是達到自律的一條捷徑,既將自己視為監督者,又將自己視為被監督者。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明確自己的目標,建立相應的獎懲規則,自然就能對抗懶惰和誘惑。

李斯曾言:“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边@可以理解為,一天的自律沒什么稀奇,長期不輟的自律才真的了不起。當你因為自律而變得身體健康、內涵豐富,獲得更高的行動效率時,你會感謝那個在混沌生活中覺醒,開始自律的你。因為自律,你變得更加優秀,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且,學會自律的你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自由。正如沈從文先生所說:“征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p>

淡然如道家

道家認為大道無為,順應道法自然,是“出世”、“超脫”的代表。

一天,莊子正在垂釣,楚王派兩位大夫前往,請他做丞相:“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鼻f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我聽說楚國有只神龜,被殺死時有三千歲了。楚王將它以錦緞包裹,珍藏在竹箱里,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兩位,這龜是愿意死后留骨而貴,還是寧愿活著在泥水中游動呢?”

兩位大夫道:“自然是愿意活著在泥水中游?!鼻f子說:“二位請回吧,我也寧愿在爛泥里活著?!?/p>

面對丞相的高位,莊子不理不睬,他崇尚自由、淡泊名利的品格可見一斑。這種“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的淡然,是莊子最為后人所推崇敬仰的氣質。

面對功名利祿,很少有人能做到莊子的灑脫、豁達,所以我們總會陷于迷茫之中。人最大的困惑就是無法克制自己的欲望,總是被其牽絆。

我們擁有的越多,就越是難以放下,想要的越多,就活得越累。一味爭強好勝,就一定會和別人發生矛盾。但莊子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比嘶钪?,除了生命,沒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有舍才有得。

莊子還有一句:“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闭f的是欲望永遠不可能有窮盡。面對這個無底洞,莊子給出的方案是“無為謀府,無為事任”。意思是說,用無為的眼光看待世間種種誘惑,別想太多,端正內心,保持平和。就像《逍遙游》里的大鵬,淡然俯視著世界,隨心而動,不為世俗所擾,朝著自己的方向扶搖而上,一直飛翔。

只求活在當下,不去強求未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猜你喜歡
宋國溫潤楚王
溫潤之美說扣肉
鞭長莫及
楚王失弓新編
尚德董集 溫潤如春
鞭長莫及
楚王招賢
返鄉筆記何妨多些溫潤的詠唱
顏氏家訓千古傳
楚王圍宋(下)
愿做一支荷,配你青花瓷的溫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