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農業試驗基地開展農學專業研究性教學

2020-01-02 10:09胡發龍柴強于愛忠陳桂平謝軍紅樊志龍殷文
信陽農林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農學研究性基地

胡發龍,柴強,于愛忠,陳桂平,謝軍紅,樊志龍,殷文

(甘肅農業大學 農學院,蘭州 730070)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1]。近些年,各高校圍繞素質教育主題,展開了面向結果與教學并重、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師指導與學生學習并重、一般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并重等諸多教學改革的探索。然而,對于實踐性質教學的定位還不是很清晰,尤其對于實踐性教學開展形式的研究相對薄弱[2]。農業類高等院校中農學專業是研究與農作物生產領域相關的科學,其目的是培養以應用型為主、兼學術型的卓越農學人才,對于保障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3]。然而,受教學條件以及農業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影響,農學專業教學活動中實踐性教學環節多延用傳統的社會調查、參觀實習等形式開展,而對于如何系統性進行農學實踐方面的教學方法的探究常被忽視。本文通過闡述農學專業教學與實踐存在的問題以及研究性教學特征,探討依托農業科研實驗基地開展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分析,以期為實踐教學活動的方法選擇提供依據。

1 農業類高校農學專業教學與實踐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今天,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以應用型為主、兼學術型的卓越農學人才將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4]。然而,目前高等院校農學專業教學過程中,基礎理論教學幾乎成為唯一重點,這種模式盡管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農學知識,但在實際應用中很難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聯系起來,影響了最終的教學效果[5-6]。另外,農學專業課程中單純理論知識的教學難以提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7],更難使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特別在進行專業課程如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等教學中,學生對作物播種、田間管理、作物形態識別等生產常識并不了解,因而加重了其對課程知識體系理解的困難程度。

為了使學生具有一定專業背景,部分高校開設了綜合生產實習等實踐教學內容,以此來強化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并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消化的情況。但該種實踐教學往往滯后于理論教學,甚至與理論教學脫節,導致學生既有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及時應用于實踐,造成理論知識空洞、復雜和難于理解的情況普遍發生,因而在實踐教學環節中頻頻出現死記概念、理解不到位、分析不全面的現象。當然,有些高校在開設專業課程的時候也配套了相應的實驗課時,以此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和實驗技能的培訓加強知識“學”與“用”的結合。但由于試驗場地受限、學生出行不便和教學器材不易移動等困難,很多實驗內容僅設置在實驗室內,使學生實踐教學受到了限制,難于及時跟近作物生產各個環節,由此造成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碎片化、不系統的嚴重后果。

以理論聯系實踐并以實踐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與掌握,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欲望,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8];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提升農學專業教學質量,需要重視將理論與實踐創新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2 研究性教學內涵及其在實踐教學上的重要作用

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所以,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和促進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對于教育目的實現具有重要作用。就目前農學實踐活動目的而言,教學方法的選用需要滿足將教學的中心從教學內容轉到教學對象——學生上,并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讓學生主動地將知識的被動接受過程轉化到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上來。而研究性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9],符合實踐教學方法要求的條件。

研究性教學強調創設與現實相近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和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適應能力,并通過解決開放性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將教學活動從“以教為主”轉變成“以學為主”的過程,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0]。具體而言,研究性教學就是在教師指導下,將課程的內容轉變成生活、生產或科學中的實際問題,并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幫助下按照科學研究的模式來分析、解決這些問題,最終達到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教學過程[11]。

在農學實踐過程中,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積累為基礎,提出綜合性專題,引導學生自愿地確定研究方向,自覺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創造性地運用知識研究問題,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提高個人綜合能力[12]。就研究性教學的組織形式來說,可以選擇小組合作研究或者個人獨立研究等形式,學生根據需要到圖書館、實驗室、教研室等場所,或者深入試驗基地開展系統性研究工作。在研究性教學開展過程中,學生以實驗實習報告、科研訓練結題報告、課程論文等形式向指導教師提交“作業”,進一步促進學生提高思想覺悟、增強社會責任感、開拓知識視野、增長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3 依托農業科研試驗基地開展農學專業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針對農學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其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加強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而研究性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理念的運用,能夠進一步促進實踐教學成效轉化。開展研究性教學活動,除老師與學生參與外,教學場所選擇是制約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農業科研試驗基地是先進農業科技的集合中心[13],其科研項目實施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功能可為學生開展研究性教學提供重要保障。

3.1 為研究性教學開展提供場所

農業科研試驗基地與教學內容的結合,可為高校實踐教學提供優質的硬件和軟件服務。通過專業實習科目建設,增強學生參與式學習,使學生及時跟近田間物候、作物生長以及農事操作等關鍵生產環節,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學生通過在科研試驗基地的教學實習,可真正掌握教學內容,系統把握本專業特點,融會貫通所學知識,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與理論體系。因此,科研試驗基地是農學專業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平臺。

以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為例,面向農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實驗基地有3處,即甘肅農業大學旱作農業綜合實驗站、甘肅農業大學武威綠洲農業綜合試驗站以及作物生產實訓園,承擔旱作農業、循環農業、節水農業和農業生物技術等方面科研項目,年度可接納實習人數達到120人。2018-2019年農學專業本科生總人數為219人,其中83%的學生在科研試驗基地進行研究實踐。

3.2 聚焦學科前沿,保障研究性教學的創新性

研究性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需要指導教師引領學生了解最新科學成就、各種學術流派和學術觀點以及各學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這利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走近學科前沿,深入到學科研究領域,進而培養其創新和探索精神。農業科研試驗基地上眾多科研任務都聚焦農業生產的關鍵問題,可使學生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接近農業生產實際,深入農村和企業了解現代農村和企業的經濟、文化情況。學生通過參與科研試驗基地的研究任務,立足農業生產實際問題,改變自身思想,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研究性教學有力培植了學生利用專業技術服務農民的思想,增強了他們學農愛農為農的情懷,可促進新農村建設及和諧社會的構建。

3.3 有助于培養學生研究與實踐能力

學生通過參與農業試驗基地整個農事環節,對多種作物的生長過程、農田管理技巧進行掌握,可獲得豐富的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物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作物的觀測記錄、研究分析,可提高其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撰寫研究報告和課程論文,可提高其科技論文寫作水平。這樣使學生更具有積極性,并能加深對所學的知識技能的印象。此外,教師通過完善實踐課程教學體系,規范實踐課程各教學環節,改進實踐課程教學方法及考核標準,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研究和實踐技能。

4 展望

科研試驗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為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學生參與基地的科研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示范與推廣,可培養其勤奮、樸實、嚴謹、創新的學習作風,樹立學農、愛農、心系農村、獻身農業的思想,提高其適應生產、適應社會的能力。在科研基地上開展研究性教學,可使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自我管理意識、自信心、責任感得到增強。同時,科研基地上開展研究性教學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使學生不再局限于課本上的復雜操作方法,而是探索新的最佳操作方案。學生在試驗基地實踐活動中與同齡人或者老師交流時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展現自己才華;在解決某一問題時,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暢所欲言,形成一種蓬勃向上的良好學習氛圍,利于提高學生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猜你喜歡
農學研究性基地
《農學學報》入選“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流翔高鈣為黨建示范基地錦上添花
蒲松齡《農桑經》的農學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農學類專業校企協同育人的探索與實踐
實踐,讓研究性學習課堂精彩起來
《廣西農學報》投稿指南
研究性論文摘要的寫作方法
我的基地我的連
淺談“研究性”閱讀教學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