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研究

2020-01-06 03:34孫博
陜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信息技術

孫博

[摘? 要]作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類學科,音樂教學有著自身的發展局限和改進空間。社會生活、經濟發展、科技進步都可以成為探索高校音樂教學改進之路的重要契機和渠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人們接觸音樂和享受音樂的方式。在這種大環境下,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成為高校音樂教學的改進方向,可將信息技術的優勢轉化為優化高校音樂教學的助力,以提高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 信息技術? 融合路徑

高校音樂教學的規模隨著人們接觸音樂的便捷性和普遍性一再擴大,在高校教育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高校應培養一大批具有專業音樂知識和能力的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當前的音樂教學體系還不夠成熟,各高校的教學培養模式也不盡相同。信息技術的發展徹底改變人們對于音樂的態度和感受,在獲得便捷的同時,人們對音樂的質量要求也在提高。高校應將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的融合作為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利用人們接收信息的現代方式來改變和增強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方式,盡可能地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

當前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狀況

音樂教學隸屬于人文藝術學科,在高等教育中承擔著培養具備專業音樂鑒賞能力,擁有專業樂理知識、專業音樂表演能力的優秀人才的重大責任。我國高等音樂教育教學與西方相比起步較晚,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我們應深刻且細致地分析當前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發展水平和特點,以便更好地優化音樂教學。

1.課程內容設置重知識、輕素質

音樂課程的內容設置包含了我國當前音樂教育對教學的認識和思考,代表了音樂教學所認為最重要且必要的音樂知識和內容。從高校音樂教學的課程設置來看,基礎樂理、基礎聲樂、中外音樂歷史等擁有專業音樂知識的科目占了絕大部分。專業科目的學習當然是必要的,但音樂是一門需要學生具備感性素質的藝術學科,只擁有專業知識是無法成為優秀音樂人才的。人文學科的缺少使得音樂專業學生減少了文化和藝術素養的習得,長此以往,會極大限制音樂專業學生的發展。

2.學科教學取向重傳統、輕潮流

縱觀現今的我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其教學素材選取幾乎都是來自傳統或經典的樂曲片段,經受過文化和時間積淀的經典音樂知識可以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得到提升,但如果所有的學習都基于傳統和經典的資料就會縮小音樂學習的邊界。音樂的獨特魅力就在于它沒有如理工學科一般的明確規定和嚴格的系統。每個人對于音樂的感受力和欣賞力都是不同的,同一段曲風有的人會對它產生極大共鳴,但另一部分人可能會感覺平平無奇。因此,音樂世界需要汲取新鮮的血液,以不斷豐富和滋養自身。

3.學科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

在高等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音樂知識,還要重視其實踐能力的培養,如注重培養學生專業的表演能力和鑒賞能力。然而,當前大多數高校的音樂教育實踐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在實踐課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完備的音樂器材、因學生人數較多而無法實現一對一教學指導等。因此,如何提升實踐教學在高等音樂教育教學中的比例和實施力度,是大家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

“科技改變生活”,同樣科技也改變了人們接觸音樂的渠道及欣賞音樂的方式。大家不再如同過去一般,只能用厚重的卡帶或光盤等存儲手段來獲得想聽的音樂,音樂的數字化存儲讓一切都變得簡捷?;谶@種大環境,高校音樂教學也應該作出相應的改變,其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成為亟待探討的全新方向和領域。

1.信息技術的特性

信息技術的含義較廣,不同領域有著不同的定義。但不論在哪個領域里,信息技術都代表著人類獲取信息渠道的再度擴大,如當前流行的音頻、視頻直播等方式,人們不用再親身到某一個景點或事件的發生地點就能獲得相關信息,足不出戶即可知天下事。以往,人們的閱讀都是利用實體書籍,但如今電子書籍的出現改變了這一讀書方式,網絡的便捷可讓人們隨時隨地搜索和閱讀。信息技術的網絡化在于資源共享,它使得信息能得到最大擴充且讓更多人獲益。信息技術的數字化在于信息存儲的數字化,如音頻、視頻的存儲空間更少且操作更加便捷。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化在于信息呈現方式的多媒體化,各種電子產品都成為信息呈現的媒介,如手機、電腦、投影儀等。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在于信息呈現得更加合理和高效,它可以以最能讓人們接受的形式將信息排列呈現。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而這一過程恰是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

2.將信息技術融入音樂教學的優點

信息技術改變了人們學習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高等音樂教育教學應該利用這一優勢來改善自身不足,將信息技術的網絡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等特點都應用于音樂教學中,這樣既能豐富音樂素材和課堂內容的展現風格、形式,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快速吸收課程內容。

(1)增加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音樂教學有著一定的藝術性,該學科有著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就是每位學生都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無論學生之前有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樂理知識,他們都有著從生活中積累的對音樂的審美。雖然有的學生選擇音樂作為專業是出于興趣使然,但傳統的樂理知識教學形式太過單一、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信息技術可豐富課堂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將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以電影、歌劇欣賞等形式授課,會大大增添音樂教學的趣味性。

(2)豐富音樂課堂教學的多樣性

信息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增加了信息傳播的方式,將這一特點應用于音樂教學,會使音樂課堂教學的形式更加豐富且多樣。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只能以錄音的形式展示教學材料,而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各類音頻、視頻資料豐富了教學資源,教師甚至可用音樂軟件進行現場制作的示范,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

(3)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信息技術還具有便捷性,將這一特點運用到高校音樂教學之中,會顯著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音樂教學作為一門講究體驗性和感受性的學科,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積淀自身對音樂的感受,這一過程就限定了傳統高校音樂教學的效率,而信息技術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技術可以改變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時間之外,學生也能通過云空間接收教師分享的學習資料,此舉能快速提高音樂教學的上課效率。同時,音樂專業學生還可以通過云空間提交并分享自己的課程作業,提高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得音樂教學更加高效。

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

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無論是在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還是在增添音樂教育教學的豐富度方面,以及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方面都有著不小的增益作用。因此,探索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路徑尤為關鍵。

1.設置豐富多樣的音樂教學資源和形式

信息技術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且內容更加多樣,因此,應在高等音樂教育教學中加大信息技術參與課堂教學的力度。一方面,音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精心準備音樂課件的形式提高課堂效率,這樣能極大地節省教師課堂板書所耗費的時間;另一方面,音樂教師可以增加使用多媒體軟件的頻率,如利用圖像、音頻、視頻等講解專業知識,以便于學生快速理解、吸收。當前,市場上有很多音樂制作軟件可以幫助教師使自己的講解更具體化、形象化。

2.改變現有音樂教學課程的形式

高校音樂教學的課程設置包含多門學科和內容,但總體任務是培養一批具有專業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演能力和專業樂理知識的優秀音樂人才。這一目標的達成需要音樂教師對每一門主要音樂課程進行精細化的分析,將信息技術與專項學科進行融合,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最大提升。

(1)理論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樂理知識等理論課程作為基礎必修課,幾乎是音樂專業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門重要課程,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專業的理論知識與音樂專業學生以往日常接觸的音樂知識全然不同,學生需要從理性的角度學習知識點。因此,學生的接受程度需要經過一個轉變,即以理性和專業的態度看待音樂。教師若是在這一過程中加入信息技術,就能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可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音樂鑒賞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音樂鑒賞課程是每一個音樂專業學生的基礎課,學生只有擁有了鑒賞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音樂鑒賞與大眾欣賞音樂不同,大眾欣賞音樂時,其所做出的喜惡判斷都是基于自身的感性認知,但音樂鑒賞則是出于專業樂理知識的分析與評判。在這一過程中,音樂教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尋找較多案例進行教學示范,信息技術的應用可幫助教師進行大數據搜索,以較快的速度找出合適的素材。在課堂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案例,并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或進行實踐展示,這是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

(3)視聽練耳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視聽練耳是系統增強音樂專業學生樂感的一門學科,學生通過不斷的視聽練習來學習和分辨音調的高低、音符的長短和音強的大小。只有學會“聽音識曲”才算是真正進入了音樂世界,視聽練耳旨在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感受力,將學生的專業樂理知識與實際樂曲相連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對于擁有絕對音感的學生而言,這門課的作用較小,有的學生天生可精細區分不同的音。但對于音感較弱的學生來說,這門課就十分必要。信息技術的加入可便于音樂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教師有了較多精力去輔導音感較弱的學生,并通過云空間為其分享資料,以擴充學生感受并學習音樂的時間。

3.設置形式多樣的音樂課程考核方式

音樂考核的形式因為信息技術的參與而更加多彩。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音樂展示的方式來考核學生的水平且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的展示存儲下來,把優秀的作品通過云空間分享給更多的學生,讓他們互相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用多種音樂軟件考核學生樂曲處理和制作的水平,

結? 語

信息技術的種種優點為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命力,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改進現有課程設置,使得課程變得鮮活、有趣,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和感受力。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增進與學生的交流,通過云空間分享有用的資源,促使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上課時間,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多樣性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進行考核,從多個層面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以便教師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偠灾?,高校音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之路是一條極具生命力且擁有美好發展前景的道路,值得人們一再摸索和探討。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J].課程·教材·教法,2014(2):59-60.

[2]楊宗凱.解讀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兼論信息化與教育變革[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1):4.

[3]曹莉芳.高校音樂學《基礎鋼琴》課多媒體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29).

[4]龔文莉.淺析多媒體在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9(8).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陜西西安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學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
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
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