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甬上宋元五家之一
——任士林著述考

2020-01-09 10:31張利軍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20年10期
關鍵詞:士林文集中庸

張利軍

(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 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宋末元初,江南著名文人任士林(1253—1309年),字叔實,號松鄉,浙江奉化(今浙江寧波)人,雖飽讀詩書,博學能文,卻命運坎坷,一生未曾登科、出仕,以授徒為業,主要活動范圍在今天浙江杭州一帶。晚年通過好友趙孟頫及當時任浙江儒學提舉郝天挺之舉薦,僅得湖州安定書院山長,且未及赴任就因病去世。士林與戴表元齊名,附入《元史·戴表元》傳尾,僅寥寥數語。生平事跡主要見元趙孟頫所撰《任叔實墓志銘并序》一文。筆者在研究和整理任士林詩文集之時,開始關注其著述情況,本文即對任士林著述情況進行考證和論述。

1 《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未刊已佚

一般之著作大都著錄任士林曾著有《中易》《論語指要》和《松鄉集》,只是《松鄉集》一書之名稱略有不同。

有關任士林著述情況最早之記載,見于元代趙孟頫為任士林所作《任叔實墓志銘并序》一文,文中言及士林“有《句章文集》、《論語指要》、《中易》藏于家”[1]卷首??芍?,到士林去世之時,此三種著作尚未刊刻。

入明,關于任士林著作之記載甚少。僅有明楊士奇《文淵閣書目》、明孫能傳《內閣藏書目錄》、明焦竑《國史經籍志》三書,所記載均為任士林之詩文集《松鄉集》,未曾記載《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的情況。

清代以來,關于任士林著作之記載較前代為多。然清金門詔《補三史藝文志》、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二書亦均沒有提到《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清黃虞稷等《補遼金元藝文志》雖記載了《論語指要》和《松鄉集》十卷,卻沒有記載《中易》。清代將任士林三部著作均予記載的首推錢大昕之《元史藝文志》一書。清錢大昕《元史藝文志》記載“任士林《中易》”、“任士林《論語指要》”、“任士林《松鄉文集》十卷”[2]131,146,213。

其后,清吳騫《四朝經籍志補》、清張繼才《補元史藝文志》、清魏源《元史新編》三書沿襲錢大昕之《元史藝文志》,亦并載任士林之三書。今人雒竹筠等《元史藝文志輯本》在沿襲錢《志》的基礎上,在《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之后均注出“佚”[3]字,將其存佚情況標注出來,將工作推進了一層。

除了歷代目錄學著作外,清代以來,其他著作亦有關于任士林著述情況之記載。清邵遠平《元史類編》:“嘗作《中易》,分為上下篇?!盵4]《元史類編》一書未曾言及《論語指要》,但指出《中易》為上下兩篇??论繌搿缎略贰罚骸皣L作《中易》,分為上下篇......《松鄉文集》十卷?!盵5]《新元史》一書亦未曾提到《論語指要》?!豆沤駡D書集成》記載:“《論語指要》?卷,任士林著?!盵6]59冊70466《宋元學案補遺》一書之附錄中,收錄民國張壽鏞所作《四明叢書第五集序》,也有關于任士林著作之記載,“松鄉(按:指任士林)有《中易》、《論語指要》及《松鄉集》十卷”[7]。邱樹森主編《中國歷代人名辭典》:“曾作《中易》上下篇,善為文,有《松鄉集》?!盵8]王樹林先生在為任士林所著之《松鄉文集》作提要時說:“著作除詩文集(按:當指《松鄉文集》)外,又有《論語指要》、《中易》等,已佚?!盵9]由以上可知,任士林確曾著有《中易》上下篇和《論語指要》二書,前者是探討易學和義理的,后者則是疏解《論語》的一般著作。任士林為南宋少師任希夷之后,而任希夷曾問學于理學大儒朱熹,篤信力行,深得朱熹稱贊,熹器之“伯起,開濟士也”。士林之撰寫《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亦繼承家學之淵源矣。然遍查史料,不見《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之刊刻和流傳,因此,結合上文之論述推測,此二書未曾刊刻和流傳,早已散佚。今《元松鄉先生文集》卷四《傳敘》中有《中易敘》[1]卷四一文,可證士林確曾撰寫《中易》;且士林曾為元初保八之易學著作撰寫《易體用敘》一文,可知士林于易學一途,確有研究。

2 《松鄉集》不同書名考略

除《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外,任士林著作還有《句章集》《松鄉先生文集》《元松鄉先生文集》《任松鄉先生文集》《松鄉集》等不同著錄和說法。經考證,實際上都是指士林之詩文集,只是由于刊刻時間不同,名稱亦各有不同。

《句章集》之名,最早見于趙孟頫為士林所作之《墓志銘》中,稱“《句章文集》”。士林去世后,此《句章文集》歸其次子任耜。明貝瓊《清江貝先生文集》卷八《元故兩浙都轉運監使司照磨任公墓志銘》:“(任耜)惟取先生所著《句章集》藏之?!盵10]清王世禎《居易錄》:“元任士林《句章集》十卷,萬歷中鄞人孫能傳鈔館閣藏本?!盵11]言《句章集》者,概因任士林生前為自己詩文集所擬定之書名,且士林所居之奉化,古稱句章,其于詩文中亦常自稱“句章任士林”。因此,《句章集》系任士林詩文集最初稿本之名稱。

任士林去世后,其次子任耜(字子良)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將其父之詩文集刊刻出版,是為元刊本。明孫能傳題辭云:

萬歷乙巳春,予校閣中藏書,有任松鄉先生文集四帙,乃元至正四年浙江行中書省舊刻。為記四十一首,志銘九首,傳六首,敘二十一首,說引八首,賦十八首,雜著二十二首,詩三百六十八首,雜著二十三首,凡十卷。先生為予鄉先哲,今其集多亡闕不可得。幸藏在秘閣,巋然若魯靈光之獨存,亦予邑文虬之光也。同邑后學孫能傳識[12]。

另外,明孫能傳《內閣藏書目錄》亦記載:“《松鄉先生文集》全四冊?!盵13]由上可知,任士林詩文集元刊本之書名為《松鄉先生文集》。

明初,士林之玄孫任勉主持刊刻《元松鄉先生文集》,目前存世共三部,分藏中國國家圖書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和日本靜嘉堂文庫。實際系同一版本,只是三者版本鑒定之時間略有不同。中國國家圖書館名稱為《元松鄉先生文集》,鑒定為“明初刻本”;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名稱為《任松鄉先生文集》,此刻本系書商造假時,將“元”字剜刻改為“任”字,企圖冒充元刻本。李致忠先生《古書版本學概論》云:

且細審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此集,各卷所題《任松鄉先生文集》之“任”字,全部是剜補的,有的還歪斜不正。騰開書葉看背面,則挖補痕跡昭然若揭。足見此書是經過后人造偽了。這也進一步證明它絕非元刻本。這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造偽者深知,將“元”字挖改成“任”字,就使明朝人口吻消失,失去了時代制約[14]。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所藏此部《任松鄉先生文集》,鑒定為“明永樂三年刻本”;日本靜嘉堂文庫名稱為《元松鄉先生文集》,鑒定為“元刻本”。其實,此三部書具體之刊刻時間,經筆者考證為“明洪武末年”或“明建文元年”。由于此一問題涉及到明代任勉刊刻《元松鄉先生文集》一書之版本和刊刻流傳情況,牽涉甚廣,限于篇幅及本文討論之范圍,未能展開論述,筆者擬另著專文考釋之。

任士林裔孫任一鳴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主持刊刻之泰昌本詩文集,名稱為《松鄉先生文集》,是其詩文集在明代第二次之刊刻,目前存世僅一部六冊,藏于重慶圖書館,系海內孤本。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同為任士林之老鄉孫鏘(字玉仙),利用任氏祠堂中泰昌刻本留下之部分版片,并參校四庫本《松鄉集》修補而成,亦命名為《松鄉先生文集》,十卷。

清康熙年間,長洲顧嗣立選錄任士林詩四十首,編入《元詩選》二集丙中,成《松鄉集》一卷,此為任士林詩文集之節略本。乾隆年間,《四庫全書》收任士林詩文集,名《松鄉集》十卷,入集部別集類,惜將全書首尾歷代所作序跋盡數刪除。

此二書取名《松鄉集》者,概因士林號“松鄉”,人稱“松鄉先生”?!稓v代賦話》卷十一《元》:“《松鄉集》十卷,先湖州安定書院山長,句章任士林撰,賦十八首?!盵15]另外,其詩文集也經常簡稱《松鄉集》。如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松鄉先生文集》“明初刻本”、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任松鄉先生文集》“永樂三年刻本”、以及日本靜嘉堂文庫藏《元松鄉先生文集》“元刻本”,于其“版心魚尾”處,均有“松鄉集卷幾”之字樣。

因此,《句章集》乃任士林詩文集最初稿本之名稱,是以寧波古地名“句章”命名;《元松鄉先生文集》乃明初任勉主持刊刻,是將朝代冠于文集之前;《任松鄉先生文集》系書商造假所為,是將姓氏冠于文集之前;《松鄉先生文集》乃元刻本、泰昌本、清補刻本之名稱,《松鄉集》乃元詩選本和四庫全書本之名稱,概因任士林號“松鄉”,人稱“松鄉先生”。綜上所述,通過任士林詩文集不同之名稱,可以大致判斷其刊刻時間和版本,且其詩文集皆可以簡稱為《松鄉集》或《松鄉文集》。

3 《中庸論語指要》為《中易》和《論語指要》之誤

除《中易》《論語指要》《松鄉集》三書之外,亦有部分史料和著作記載任士林著有《中庸論語指要》一書,下面詳列相關材料而考證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二百九十三《流寓》:“有《松鄉文集》及《中庸論語指要》?!盵16]《古今圖書集成》之《明倫匯編·氏族典》:“著有《中庸論語指要》及《松鄉文集》若干卷?!盵6]36冊44153

譚正璧《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士林著有《松鄉文集》十卷(四庫總目)又有《中庸論語指要》并傳于世?!盵17]《中國歷史人物辭典》:“任士林......著有《中庸論語指要》、《松鄉文集》?!盵18]

《浙江人物簡志》載有任士林簡略小傳,云:“著有《中庸論語指要》及《松鄉文集》?!盵19]《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于任士林簡介云:“著有《中庸論語指要》、《松鄉文集》?!盵20]黃開國主編《經學辭典》:“著作有《中庸論語指要》以及《松鄉文集》?!盵21]

《中外文學年表》:“任士林卒(生于1253年)。士林為元代散文作家,字叔實,號松鄉,奉化(今屬浙江)人。著有《松鄉文集》10卷與《中庸論語指要》?!盵22]俞金生編注《洞霄宮詩選》于任士林注釋中記載:“有《中庸論語指要》、《松鄉文集》?!盵23]

《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著有《中庸論語指要》、《松鄉文集》等?!盵24]徐元選編《歷代禽言詩選》:“著有《松鄉集》(一卷)、《中庸論語指要》?!盵25]陶振民主編《中國歷代建筑文萃》:“《中庸論語指要》、《松鄉文集》?!盵26]《浙江省教育志》記載士林著有:“《中易》(上下篇)、《中庸論語指要》?!盵27]傅炳熙選注《宋元明清詠岳飛選注》:“有《松鄉文筑》《中庸論語指要》?!盵28]陳廣恩《靜嘉堂所藏元刊本〈松鄉先生文集〉的文獻價值》:“他一生著有《松鄉先生文集》《中庸論語指要》《中易》等作品?!盵29]

由上述材料可知,上溯清代,下及現在,關于任士林著有《中庸論語指要》之記載,綿延不絕。然仔細分析上述十五條材料,發現有多達十三條材料列出《中庸論語指要》和《松鄉集》,但卻沒有再列出《中易》和《論語指要》,而前文經考證,《中易》和《論語指要》確屬任士林之著作。僅有《浙江省教育志》除列出《中庸論語指要》外,還列出《中易》(上下篇),卻沒有列出《松鄉集》。相較而言,陳廣恩教授所列任士林之著作最為全面,除《中庸論語指要》外,還列出《松鄉集》和《中易》,如果《中庸論語指要》是任士林之一種著作,那么依據前文考證,至少還缺《論語指要》。

其實,《中庸論語指要》一書并非任士林之著作??贾T明清以來官私所修之目錄學著作,均未曾發現關于《中庸論語指要》一書之記載。古人一般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先后順序著錄書籍,則對于任士林之著作而言,《中易》屬于經部“易類”,排在最前;《論語指要》屬于經部“四書類”,排在中間;《松鄉集》則屬于集部“別集類”,排在最后。由于古書沒有句讀,所以著錄為“中易論語指要松鄉集”,由于任士林號松鄉,所以《松鄉集》很容易句讀,就剩下“中易論語指要”。古人在刊刻和傳抄之時,也許由于年代久遠,字跡模糊,很容易誤“中易”為“中庸”,而《中庸》作為“四書”之一,為儒家之經典;且查歷代公私目錄學著作,未曾見其他人著作名《中庸》者;此外,任士林作為一介儒士,一生以授徒為業,亦不可能將自己之著作取名與儒家經典重名。因此,《中庸》不可能是任士林之著作,所以誤認作《中庸論語指要》。這也就很容易解釋上述十三條材料,凡著錄《中庸論語指要》者,未曾再著錄《中易》和《論語指要》,而剩余兩條材料則屬于作者知道士林有《中易》這一著作,遂又著錄《中易》一書。

4 參與編撰《至元奉化縣志》

士林除著有《中易》《論語指要》《松鄉集》外,作為名動東南文壇之著名學者,還曾參與本邑奉化地方志——《至元奉化縣志》之編撰。

清錢大昕《元史藝文志》:“《奉化志》十卷。至元中縣尹丁濟屬邑人舒津、陳著撰,皇慶、延祐重修?!盵2]173錢《志》雖著錄此書,然不言任士林同撰。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三《經籍十三》:“《奉化志》十卷。至元壬辰邑令丁濟聘邑人舒津、陳著修,教諭嚴德元序?!盵30]此書只提及嚴德元曾為《奉化志》作序,然亦未曾言及任士林。

《光緒奉化縣志》卷三十四《藝文》,在列舉舒津著作時云:“《至元奉化縣志》十卷,與陳著、任士林同撰?!盵31]卷四十《舊志敘錄》載:“《至元奉化縣志》十卷,元縣尹丁濟主修,舒津、陳著、任士林同撰,教諭嚴德元編正?!盵31]指出任士林與舒、陳二人同撰,縣教諭嚴德元編正,并為此《志》作序。

今人龔烈沸所編《寧波古今方志錄要》記載:

《(至元)奉化縣志》10卷,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奉化知縣、高郵人丁濟主修,縣人舒津、陳著、任士林同纂。10卷,久佚。清錢大昕《補元史藝文志》著錄,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三也有記。清徐時棟《四明六志??庇洝肪砭乓灿杏沎32]。

此書雖將歷代關于記載《至元奉化縣志》之書籍列在一起,亦言及任士林同撰,卻未曾言及其實《補元史藝文志》和《浙江通志》二書只記載舒津和陳著同撰,沒有提到任士林。只有徐時棟《四明六志??庇洝?,才提及任士林同撰。

那么,為何有的書籍如錢大昕《元史藝文志》和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以及嚴德元之《序》中卻不載任士林同撰呢?其實,早在咸豐年間所刊行之《宋元四明六志??庇洝芬粫?,徐時棟就已經著錄任士林曾參與《至元奉化縣志》一書之編寫。清徐時棟《宋元四明六志??庇洝肪砭拧队嗫肌罚骸啊吨猎罨h志》十卷,右元奉化縣尹丁濟聘鄞陳著、奉化舒津、任士林同撰者也?!盵33]6140徐氏并對歷代著錄此志“實出舒陳二人之手”之說法有所懷疑??贾问苛帧对舌l先生文集》卷七《書后》有《題葉天師奉化鎮海圖》:

余居奉化,始從父老聞其事。既而與修縣志,及錄遺其事。今觀此圖,若信有其事者。天地間山川流峙,其性也。性也,其道也。易其性,則非道矣。宜乎葉君之為神也[1]卷七。

“既而與修縣志”等,清楚地表明任士林確曾參與奉化地方志之編寫工作??贾T元代奉化一共編纂三《志》,分別為:《至元奉化縣志》《皇慶奉化州志》《延祐奉化州志》。根據趙孟頫所撰《任叔實墓志銘》中記載任士林之生卒年,可知士林活動于至元、大德間,卒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至元(1264—1294年)為元世祖忽必烈年號,皇慶(1312—1313年)和延祐(1314—1320年)均為元仁宗年號,后兩志成于任士林卒后,加之嚴序作于“至元壬辰冬十月望”,大致當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可知任士林參與編纂就只能是《至元奉化縣志》。

此志之編寫緣起和經過,可參看嚴德元所作之《序》。清曹秉仁《雍正寧波府志》卷之九《學?!?,于“元教職”條,列入嚴德元[34]。結合其所作《序》可知,其人于元世祖至元間為奉化教諭?!度摹肥掌湮囊黄?,即此《序》,題目作《至元重修縣志序》。

根據嚴德元之《序》中記載,由于奉化“文獻散落久矣”,丁侯為邑,識大體,人多歸焉。鄉先生舒公津,陳公著,以先朝宿望,退老于家。丁侯有以致之,朝夕琴堂之上,搜羅故實,作為邑志。最后“疏為十卷,列七圖,其首目曰《奉化志》”。嚴德元此《序》寫于“至元壬辰冬十月望”,因此,此《志》被稱為“至元奉化志”。

《至元奉化縣志》其書凡十卷,冠以七圖,其書凡例略見嚴《序》中,可惜,此志早已散佚,未曾流傳下來。舒津、陳著和任士林三人均屬奉化人,前兩位都曾中南宋進士,士林雖年歲輩分稍低,然亦為飽學之士,詩文名動江南,被清代大學者全祖望稱為“宋元間明州(寧波)五家”之一。正如徐時棟所言:“三先生皆文章巨公,其所著作,今尚有傳者。合一時大手筆以成區區一縣之志,必非橫目二足之徒,操觚弄翰者所可望其肩背,而惜乎其不傳也?!盵33]6141

5 余論

清代著名學者全祖望曾說:“甬上(按:寧波之別稱)文統自樓宣獻公始為大家,而王尚書深寧繼之。深寧之徒為戴戶部剡源,剡源之徒為袁學士清容。其與剡源并起者為任山長松鄉,是稱宋元五家?!盵35]1197士林作為宋元易代之際東南文壇著名學者和文人,且被全祖望稱為“甬上宋元五家之一”,與南宋樓鑰、王應麟和元初戴表元、袁桷齊名。其所著《中易》和《論語指要》二書,未刊已佚。參與編撰之奉化地方志《至元奉化縣志》一書,亦未曾流傳至今。其詩文集元明清三代雖曾多次刊刻,然流布未廣。作為任士林之同鄉(都屬今天寧波人)后學全祖望,亦曾急切地向萬經打聽這位鄉賢文集之下落,全祖望《奉萬九沙先生問任士林〈松鄉集〉書》:

乃不知何故,四明新舊傳志并佚其名,惟堇山李司空《四明文獻志》中附載袁學士(案:袁桷)傳尾,然其鄉落、官爵、字號具不可考。愚少時讀謝皋父(按:謝翱,字皋父,號晞發子)《晞發集》,有士林所作《皋父傳》一篇,宋景廉極稱之。是后甚為留心書鈔類纂,求其片字不可得[35]1699-1700。

其實,不只清代全祖望看不到任士林之詩文集,據筆者調查,除元刊本散佚,以及版本價值不高之“元詩選本”和“四庫全書本”外,明初“任勉刊本”存世僅三部,卻分藏中國、美國和日本;“任一鳴泰昌刊本”存世僅一部,藏重慶圖書館;清代“孫鏘補刻本”刊刻距今不過百年,存世也有二十余部,分藏海內外。然到目前為止,浙江作為任士林之家鄉,全省也只有浙江圖書館藏有一部《松鄉先生文集》十卷清抄本;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只藏有一部《松鄉先生文集》“孫鏘補刻本”。從數量上來說,也是極少的。因此,詳細考證任士林之著述和存佚情況,對我們進一步研究其人和整理其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歡
士林文集中庸
甬上宋元五家之一
——任士林字號、籍貫考
《熊鐵基文集》出版
人的偉大
中庸自明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郭漢城文集》簡介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民主與科學文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