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手動腦學地理
——探討智慧教育平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2020-01-10 05:06焦秀霜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 2019年24期
關鍵詞:等高線筆者智慧

焦秀霜

在多年的地理教學中,筆者一直有一個問題即如何提高學生動手的興趣,從而引起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而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無法做到這一點,學校引進智慧教育平臺以后,是否可以找到由興趣入手學習地理的切入點,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話題。

筆者從畫等高線、繪地形圖、畫水系圖等教學中探索,希望能以此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一、輕松學會等高線

過去的多講多練,已不適應課堂教學的要求,現在的課堂是智慧引領的課堂,要求教師以信息化的推進來實現高效率的智慧課堂。那么,在這個背景下,智慧教育平臺,就逐步展現它的優越性,特別是和地理相結合,簡直就是最佳搭檔,它能夠以立體直觀的方式將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具象化,拓寬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

例如,在等高線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的移動終端推送等高線示例圖及其畫法(如圖1所示),學生只需輕輕點擊平臺,就很容易知道什么叫等高線,并且明白等高線的畫法。這樣的學法,對比傳統的教師拼命講,學生依然云里霧里的課堂教學,智慧教育平臺初步顯現出了它的優勢。

圖1 等高線的畫法

學生學會了第一步的使用之后,再通過動畫展示(如圖2所示),教師把盆地、山峰以及鞍部、山脊、山谷等圖片一步步推送給學生,引導其觀察它們各自細微的區別。這樣把遠處的地理事物通過平臺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就能把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學生的空間思維和認知便被慢慢喚醒。

圖2 等高線的不同地表形態

二、智慧教育平臺代替“沙盤”繪出中國地形圖

在講述“地形復雜多樣”這一部分時,山脈多、地形區也不少,如果按照重復單調的常規教學方式組織課堂,不僅學生提不起興趣,就連教師自己也會覺得枯燥。那么,怎樣組織課堂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中變得愿學、樂學、主動學呢?這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傳統教學中教師會設計這樣的操作環節:學生在空白的34個省級行政區域圖上用橡皮泥做山脈,沙子(也可用小米、大米、豆子等)做地形區。在實際的操作體驗過程中,學生興趣高漲。但問題是這樣的教學方式需要師生提前準備大量的教具,往往上課時學生不是忘了帶沙子就是忘了帶橡皮泥,導致“人人實踐”變為“集體實踐”或“無法實踐”,學生體驗不充分、感受不充分,學習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在一對一數字化課堂中,智慧教育平臺的使用可以將操作環節情景化、虛擬化。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明確地形圖的繪制方法和原則:先繪山脈,即將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走向的山脈一一繪出。山脈好比地形的骨架,山脈繪好了,其間鑲嵌著地形區,用不同的顏色繪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地形區。再通過平臺推送操作情境到每名學生的終端,學生邊回顧過程邊操作。這樣,一幅幅中國地形圖(如圖3所示)就在每名學生的移動終端上繪制好了。

圖3 學生作品—中國地形圖

學生看著自己動手繪出的每一列山脈、每一個地形區,既印象深刻又有成就感。關鍵是教師還能通過回溯學生的作答過程,從源頭查找學生可能的出錯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該知識點上存在的問題。

三、“拼圖游戲”拼出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域

中國地理課程第一章的《行政區域》一節,內容包含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學習的目標之一是學生能夠記住每一個行政區域的名稱、簡稱、省會、輪廓及相對位置。這些內容的記憶讓很多學生都犯了難。于是筆者采用“課前預習”的方式在課前將34個省級行政區域圖和每個省份的輪廓圖推送給學生,要求其提前熟悉。課堂上,先是由筆者帶領學生熟悉整體行政區劃圖,再熟悉各個省份的名稱、輪廓及位置、省會。最后,通過移動終端給學生下發拼圖挑戰游戲—通過拖拽將各省份的輪廓圖與其名稱相對應。拼圖游戲可以小組對抗方式進行,小組之間進行比賽,選出優勝小組;也可以是個人爭霸賽,每個組決出冠軍,然后再爭奪全班的冠軍。

智慧教育平臺的使用將原本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轉化為游戲,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幫助其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記住了知識點。這種課堂組織方式改變了以往學生對地理課程的倦怠感,進而發現原來地理課堂也可以擺脫枯燥,激發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四、學生動手繪水系圖

地理學科的獨特之處在于識圖能力的培養,學生會讀圖、會析圖,就會學地理了。如果再學會繪圖,學過的知識就能扎根于心中,不容易忘記了。移動終端恰恰在讀圖、析圖和繪圖教學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使用移動終端,筆者帶領學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地理圖?,F在不光筆者能夠利用平板快速繪圖,所帶班級的學生也都能熟練操作。他們繪圖的內容廣泛,從世界地理中的經緯網圖、七大洲圖到中國地理的中國地形圖、長江黃河水系圖等應有盡有。

以下內容是某節課上筆者帶領學生繪制黃河水系圖(如圖4所示)的案例。

首先出示繪制黃河水系圖的流程和要求,然后再帶領學生一步一步繪制。

(1)先畫出黃河的主干,讓學生觀察其形狀,像“幾”字形;(2)發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分界點;(3)支流;(4)水電站及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兩個平原;(5)流經的省區及地形區。

畫圖時筆者先讓學生標序號,然后自己寫出名稱。一步步下來,學生對黃河水系的知識點就掌握得很好了。這樣一步步疊加,簡潔明了,方法、內容都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根據黃河水系圖的繪制流程,長江水系就完全可以交給學生獨立完成了。

圖4 學生作品—黃河水系圖

繪圖結束后,筆者再挑選出班級中畫得較好的學生作品和畫得不夠準確的作品進行對比分析,學生一眼就能分辨并且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分析其可圈可點之處以及需要改進之處。在移動終端的幫助下,學生在課堂中現場生成的資源也能成為很好的教學資源。

以上便是筆者使用智慧教育平臺改變傳統地理課堂教學的實際探索案例。原來教師絞盡腦汁地讓學生動手學地理,但往往力不從心,如“剪紙”學等高線、“沙盤”擺中國地形圖,都是用實物操作,但可操作性太差,教師不能關注到每個學生。使用智慧教育平臺以后,學生可以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地理知識,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其樂無窮。

五、結語

地理課堂有了智慧平臺,每名學生都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而教師也可以時刻關注學生。根據每名學生的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差異,以便推送適合其使用的個性化學習資源,激發學生對于學的的興趣,使每一名學習者都動手又動腦,在地理課堂學習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今后的探索中,筆者會更加充分地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成為地理學科教學的得力助手。

猜你喜歡
等高線筆者智慧
老師,別走……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應用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地形圖的閱讀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一種基于Fréchet距離的斷裂等高線內插算法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測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