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志書質量的科學評價
——以學術期刊為例

2020-01-13 06:07
圖書館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編校評獎志書

(江西省圖書館,江西 南昌 330046)

陳奎元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三屆三次會議上指出,質量是志書的生命和價值所系。編寫地方志,一定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新一輪修志工作,從一開始就要強調質量問題,要把精品意識貫穿到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中去[1]。搞好質量評價是保證志書質量的重要措施。志書質量評價屬于社會監督與社會評價范疇,它將質量管理職能從出版社小系統延伸到社會大系統,借助社會力量來實施管理,包括對單本書的評議、圖書評論、整體評價、各種評獎等。而迄今為止,針對地方志書的各種方式和范圍的評獎評優均囿于定性評判,缺乏公信力,廣受詬病,因此亟須一個科學的質量評價標準,也就是呼喚一個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1 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必要性

1.1 志書質量評價的復雜性

什么叫質量?這是一個人們既熟悉又難以回答的問題——似乎誰都知道什么是質量,但又誰也說不清楚什么是質量。因為,長期以來我們缺少一個標準的質量界定。2000版ISO 9000族標準給出了質量的定義: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其中的特性是指可區分的特征,如物理方面的特征、感官上的特征、組織或行為的特征、功能性的特征等;要求則有指明的,也有隱含的或必須履行的。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質量特性,作為精神產品和物質產品結合體的圖書,其質量也有自己的評價特征和要求。圖書產品是通過交換能夠滿足讀者精神需求和利益的有形物體及無形服務的總和,由選題質量等六大要素組成;其中,選題質量、寫作質量和編校質量大致屬于內容質量,外觀質量屬于形式質量,而價格質量和市場質量屬于服務質量[2]5-10。

從總體上講,志書的質量及其組成要素也服從于上述界定;但是,志書的“官書”性質,志書特有的體例和行文規范,又使它的評價特征和要求與普通圖書有所不同。例如,由于編修方志是官職官責,大部分志書用于贈送給圖書館、方志館和各級機關,個人購買的比例很小,故“價格質量”和“市場質量”就顯得不那么重要。又如,新方志必須使用現代漢語記述體,綜合運用述、記、志、體、圖、表、錄和索引諸體,行文講究客觀公正,寓褒貶于記述之中,這些都是普通圖書評價中不可能出現的要求?!督K省地方志書審查驗收稿質量評估表》包括篇目、內容等六大項,也是這種反映。這一切,都給質量要素的確定帶來了困難。

其次,志書質量指標有的可以量化,有的無法量化,怎樣做到能量化的一定做定量分析,僅適合定性分析的做到精細化,還是需要探討的問題。馬克思曾明確指出:“一門科學只有當它達到了能夠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真正發展了?!币虼?,理想的質量評價體系,應當是可以運用數學量化的。但是,定量評價是志書質量評價中的難點。志界熟悉圖書量化評價的人不多,已經有比較成熟的量化指標的文字差錯等編校質量的評價,在不少志書評價活動中并未運用,而內容質量等難以進行量化評價,目前的定性分析則普遍過于籠統。

再次,志書編纂者能否接受科學而嚴格的評價結果,還是一個問題。正如文獻[3-4]等所指出,修志隊伍在理論修養、相關學科知識儲備、對志體特征的把握等方面存在欠缺,對學術研究的淡漠以及浮躁、趨時等不正之風影響了志界的價值追求,如果志書質量評價體系過于嚴苛,相當一部分修志人員很可能難以接受。這一點,從1998年志壇圍繞志書質量出現的“哭笑不得”風波即可看出:雙方尤其是“反擊”方多半仰賴定性判斷,缺少對志書質量的定量分析——所列舉的數據僅限于志書出版數、獲獎志書數等。

綜上所述,志書評價比一般圖書評價更加復雜。

1.2 現有評價機制的弊端

現有志書評價機制主要體現為官方的優秀志書評獎活動。全國范圍的有1993年和1997年兩次,還有省區市等地方性的評獎。這種對志書質量的總體檢驗和評估對提高三級志書的質量、促進地方志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第一,自愿申報并繳納評審費的做法使籌措不到參評經費和內部出版的志書,不得不放棄參與評價的機會,導致評價面的缺漏。作為一種社會監督機制,不管它們有無能力交費、是否主動申請以及正式出版還是內部出版,新修志書尤其是三級志書,都應當納入評價的范圍[5]18-19。

第二,評優與質量評價相脫離,獲獎志書并不一定在內容質量、編校質量、設計質量和印刷質量上都達標。為評優而評優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有些志人并不認可這種評優結果,甚至有人譏諷說:得獎的不是好志書,沒得獎的倒有好志書。只有把評優與質量檢驗結合起來,讓評優活動建立在科學、客觀的質量評價的基礎上,質量不合格的志書沒有資格參加評獎,并且以綜合各項評價的得分為依據來評定優劣,這樣的評獎才能真正起到促進編纂質量提高的激勵作用[5]1919。

第三,由于《地方志書質量規定》于2008年9月才公布,業界的學習貫徹落實工作做得又不夠,迄今為止的志書評價活動對某些質量要素重視不夠。例如,在兩輪修志中不斷提及志書要編制索引:1984年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要求在整理舊志時補編索引;1990年1月15日,胡喬木在對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負責人的談話中指出“志書作為一部工具書,索引是必不可少的”;1997年,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在《關于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規定》中提出“全書要附有索引”;2008年9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制定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將索引列為地方志書的八種體裁之一。但是,編制索引并未成為獲獎志書的必備條件。

第四,志書評價缺少量化,定性分析也比較籠統。在1993年和1997年進行的全國地方志書評獎活動中,在各地方舉辦的志書評獎活動中,普遍沒有引進量化評價方法,未進行編校差錯率的統計分析。實際上,志書評獎、評優活動應當請語文專家審讀,將判定為編校不合格的志書剔出評獎范圍才對?!稒z閱成果 總結經驗——全國地方志第二次評獎活動側記》一文洋洋灑灑萬余字,在談到“校對不細,差錯率比較大”時卻只有這么一個標題,沒有任何內容,更沒有用數據來說明問題[6]。而該文發表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機關刊物《中國地方志》上,作者時任該刊主編,文章的權威性不言而喻。顯然,字符差錯率統計沒有進入這次評獎組織者的視野。

1.3 建立全面質評體系的可行性

1.3.1 質量評價標準的實質進展

根據國務院《地方志書工作條例》的規定和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要求,從2007年4月中旬開始,著手質量評價核心標準的制訂。當年5月29日至6月3日,“志書質量標準研討會”在廣州市舉行,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理論研究室主任邱新立、廣東省地方史志辦領導以及18位志書主編和方志理論研究專家與會,集中研討制定《地方志書質量標準》的基本原則、標準的主體內容、政治觀點、體例標準、內容標準、有關板塊排序等相關問題,并形成了第六稿。2008年9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印發《地方志書質量規定》,這是志書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所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加上擬議中的《凡例通則》《行文規范通則》《志書記述事物基本分類通則》等配套文件,志書質量標準體系就比較完善了。這表明,志界對志書質量的評價,基本上取得了共識。

1.3.2 業已定型的新方志體例

經過20世紀八九十年代和21世紀這兩輪編修實踐,新方志的編纂體例已趨定型,其成果集中體現在《地方志書質量規定》第三章《體例》五個條款中。這為建立全面的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提供了實踐層面的良好基礎。

1.3.3 比較成熟的外部條件

針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錯不成書”的語文亂象,國家和地方新聞出版部門大力加強管理工作,修訂了《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制定了《圖書出版管理規定》《圖書編輯工作基本規程》《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管理規定》等,連續多年開展全國性圖書質量大檢查以及“出版物質量管理年”等活動,不僅有效遏制了文字亂象和語言失范,而且推出了一些開展圖書內容和編校質量檢查以及進行整體質量評價的規章制度和實施辦法。其中,《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的附件《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校對研究委員會制訂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修訂版)》以及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制訂的各類出版物內容和編校質量檢查辦法,圖書出版部門開展的各級各類圖書質量檢查和評獎工作及其所積累的寶貴經驗,均為我們建立全面、科學的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是我們研究制定這一體系的基本參照和依據。

2 評價指標體系構成

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應當以國家以及有關部門頒布的有關圖書質量的行政法規、規范標準為依據,參照一般圖書的質量評價方法,結合志書特殊的體例和要求來構建。鑒于這是學術研究層面,本文且以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為討論對象。

2.1 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

制定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依據應當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有關產品和圖書質量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二是圖書質量檢查法律規范;三是志書質量相關法規和規范。

有關產品和圖書質量的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出版管理條例》《圖書出版管理規定》《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圖書質量保障體系》《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GB 3259—92《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拼寫法》、GB 12450—90《圖書書名頁》、GB 12451—90《圖書在版編目數據》、GB/T 14706—1993《校對符號及其用法》等。圖書質量檢查法律規范主要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通用規范漢字表》《新舊字形對照表》《簡化字總表》、GB/T 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系列標準、《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修訂版)》以及新聞出版部門制訂的各種內容和編校質量檢查辦法。志書質量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則包括《地方志工作條例》《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定》《關于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規定》《地方志書質量規定》等。

2.2 體系建立原則及評價指標

建立科學、完善的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應當遵循四項原則:一是指標體系要能科學地、全面地反映志書內在的質量;二是指標體系要能體現綜合評價多種質量要素的作用;三是評價指標定義語言簡潔、概念清楚,不會產生歧義;四是指標體系要易于為評價者所掌握[7]。這四條原則本身就是辯證的統一體,它們既要求志書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涵蓋全面、綜合性強,又要求定義簡明、便于操作。把這些原則運用到志書評價指標體系建設中,并把一般圖書的評價指標和志書特殊的質量要求綜合起來,就可以得出一個既簡明適用、又科學全面的評價體系。

對于圖書質量評價指標,出版界經歷了一個認識過程。例如直到2005年,有人還認為圖書質量評價體系主要包括思想內容價值、文字質量價值和市場認可度三個方面[8]。而根據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圖書質量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包括內容質量、編校質量、設計質量和印制質量,是內容和形式的有機組合。四項均合格的圖書,其質量屬于合格;四項中有一項不合格,其質量屬于不合格[2]21。因此,對志書質量的評價也必須涵蓋上述諸要素并體現其評價原則。內容水準再好,出版過程出現嚴重失誤,不能算是一部好書;再精美的志書,如果內容失當,也只能是一堆華麗的“垃圾”[9]32。

志界有關質量標準的討論在兩輪修志中一直在進行,對志書的質量要求,同樣走過了從比較籠統到越來越明確、具體,從只言片語到比較系統、全面、科學,研討重點也逐步突出的認識過程。比如對志書體例,《關于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規定》比《新編地方志工作暫行規定》的提法更加科學,而《地方志書質量規定》更以四個條款,對志體特征、凡例、名稱、八種體裁以及篇目、結構和標題設置做出明確而嚴格的規定,又前進了一大步[10-12]。

綜合上述,本評價指標體系把內容質量、編校質量、設計質量和印制質量作為基礎,增加體現志書獨特體例和行文規范的記述要求,從而把內容標準、記述標準、編校標準和設計印制標準作為評價新方志的四大標準。

2.3 評價指標體系構成

下面,筆者依據以上觀點,吸收文獻[8-9,13-15]的研究成果,并參考北京市科技史志辦公室《地方科技志編纂若干理論和方法研究》和天津市科技史志辦公室《關于地方科技志編纂若干理論與方法研究》兩項研究成果,以100分為滿分,以內容標準、記述標準、編校標準和設計印制標準四大項為一級類目,以質量指標作為二級類目,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并最終均以分值表現質量的方法,通過表1給出一個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表1 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在表1中,設計了三種打分評價方法:凡標明“有無”的評價,“有”扣分,“無”得分;凡標明“程度”的評價,按“好、中、差”分別得滿分、得中值和全扣;編校標準中的行文規范情況則按照《圖書編校差錯認定規則》打分。具體評估方法解釋如下:

(1)“有無指導思想錯誤”,“有”扣10分,“無”得10分?!坝袩o政策性錯誤”是指有無《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七種違反政策情況,每有一種扣1分。

(2)記述標準中的“記述時限完整性程度”“資料全面系統性程度”等,編校標準中的“文風端正程度”以及設計印制標準中的“整體設計合格程度”“印制質量合格程度”等標明按“程度”評價的項目,檢查員認為好的得滿分,一般的得50%,差的不得分。

(3)編校差錯率由抽查正文中連續且不少于10萬字得出。按照《圖書編校差錯認定規則》打分后得出總的差錯個數,除以檢查總字數(總字數=每行字數×每面行數×總面數)再乘以10000,得出差錯萬分比率。然后按表2標準計算得分:

表2 編校差錯得分標準

(4)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評優資格:內容標準檢查中有扣分的;志書8種體裁有缺項的,例如未編制索引;字符差錯率超過萬分之一的。這應當成為志書評獎中的“一票否決”制度。

(5)在100分之外,再增加10分鼓勵創新和特色,創新體例、篇目、內容、載體等表現突出的可加5分,記述形成時代特色、地方特色、行業特色方面表現突出的亦可加5分。

(6)把每一部志書的上述各項得分加起來,就成為該志書的總得分;在剔除(4)項所規定的不具備評獎資格的志書的基礎上,對參加評價的所有志書按得分排序,并按比例(如1997年全國第二次評獎的獲獎志書為出版總數的10%強)從高分到低分得出獲獎志書名單。

3 評價實證

《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第十二條規定,對圖書質量實施的檢查包括以下各項:圖書的封面、扉頁、版權頁、前言或序、目錄、插圖及其文字說明,內容或頁碼連續且不少于10萬字的正文。筆者遵照上述規定,根據前述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檢查方法,對《××縣志(1989~2000)》這部續修志書做一次質量評估,以檢驗上述評價指標體系的適用性。

3.1 差錯舉隅

(1)記述不合志體。一是違反通典不錄原則:“1998年,省物價局根據財政部、國家計委《關于公布取消第二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精神,降低了收費標準?!笨墒窍挛臎]有本縣的有關記載,該條記述顯得多余;二是在志文中發表評論:“后奉文殊、普賢與慈航普度群塑,均為造型端莊形神兼備之作?!比窃谥疚闹姓`用總結報告句式:“為了規范房地產市場,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四是在志文中誤用時態表述:“遭火待建”“分別懸掛著元代梵琦……楹聯”“二樓珍藏著雍正龍藏”。

(2)字詞差錯。多字:“既保護了旅游資源,又提高了天臺山的地位”;《表11-4 城區公房分布情況》的“入賬年份”欄下多13個“年”字。少字:“獅鼻洞恰似雄獅的兩(缺“個”)鼻孔”;“有塊巖(少“石”)東看似達摩打坐,西看若麒麟送子”。錯別字:“撲伏(當為“匍匐”)而臥的獅象”;“殿宇侖(輪)奐”;“素麗之(至)極”。

(3)語序顛倒:“參禪打坐的大佛巖”應為“打坐參禪的大佛巖”;“由第九遮……晉榧樹。經專家鑒定……稀有古樹,晉榧高27米,胸圍……每年結果”,畫線部分應放在“經專家鑒定……稀有古樹”的前面。

(4)標點符號差錯:“更兼中方廣的對聯:‘風聲、水聲……有色皆空?!瘜懕M月夜觀瀑的感受?!碑嬀€冒號須刪去,后一處改為“’,”;“代表性設計項目有:城建大廈(12層)、……蒼山中學教學樓、農貿市場A、B樓、人事勞動局就業管理處、水利局辦公樓等”,畫線處須改為“A樓和B樓”。

(5)數字用法有誤:“二孔石拱(少“橋”),長22米,高25米,寬1米”,畫線處當為“高2.5米”;“二十四節氣”須改為“二十四節氣”;“據梁《高僧傳》卷12記載”,畫線處須改為“卷十二”。

3.2 質量評價統計

按照“表1 志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分項目計算,《××縣志(1989~2000)》的得分情況如表3所示。

3.3 結論

經檢查《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第十二條所規定的有關內容(正文為第333~408頁,中間扣除兩個標題頁),該志的質量總體是好的,尤其是志首《×××文化》和《要事紀略》很有特色,650個字的《序》惜墨如金、言簡意賅,隨文圖照增強了可讀性,獲得了特色加分?!丁痢量h志(1989~2000)》聘請了一位知名方志學家做顧問,業界普遍認為它是一部編纂得好的志書。上述檢查給予這部志書86分,驗證了其質量確實較好,但認為由于字符差錯率超標而不得參加評獎,說明本文提出的評價指標體系能夠對志書質量做出科學、公正的評價。

表3 《××縣志(1989~2000)》質量評價結果統計

猜你喜歡
編校評獎志書
ABSTRACTS
第三屆“日知世界史獎”評獎公告
第二屆“重宇杯”世界華文閃小說大賽評獎揭曉
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召開特色志書編纂專題會議
試論地方志書質量與市場的關系
取消“熱鬧的評獎”是文化回歸
淺談提高第二輪志書的可讀性
編校手冊
“概述”是一本志書的概述還是一地總貌的概述
[迎接中國關工委成立二十周年征文]評獎揭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