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院校融入齊文化教育路徑研究

2020-01-14 04:14左進哲
職業·中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技工教育傳統文化人才培養

左進哲

摘 要:本文以筆者學校為例,探討技工院校融入齊文化的教育路徑,以期更好地傳承、發展齊文化,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高、全面發展的優秀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齊文化? ? 技工教育? ? 傳統文化? ? 人才培養

淄博市技師學院坐落于齊國大地,主要培養社會緊缺的技能型人才。充分發揮齊文化的影響力,將齊文化的傳承發展融入技工教育,是實現齊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的重要途徑,能更好地助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一、齊文化的豐富內涵及突出特征

齊文化從姜太公封齊建立政權開始,歷經太公治世、桓管改革、春秋爭霸、宣威盛世八百余年發展歷程,形成了以變革、開放、務實、包容為核心精神的齊文化,也成就了中國文化史上輝煌的“軸心時代”。齊文化主要有以下突出特征。

一是開放包容。齊地三面環海、多丘陵少平原且有大片鹽堿地,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齊地在政治、經濟、人文等各方面展現出海洋文化所特有的開放、外向、開拓性特征。在政治上,倡導不因姓氏、地域、國度的不同而拒絕采納良臣賢策,展現了齊人海納百川的開放胸懷。在經濟上重工商,發展外向型經濟,降低關稅,都城臨淄成為周邊最大的商業貿易中心。在文化上,重視與齊地傳統東夷文化的交流,簡化社會程式,使得“人民多歸于齊”。

二是改革創新。齊文化重創新,善于實踐。姜太公時代,創新吏治,尊賢尚能,重視個人德才與社會貢獻。后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在行政、軍事、經濟等各方面推行改革創新,推行了國野分治、增加商業稅收、“三選”制度、軍政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助推齊國實現快速發展。

三是崇德務實。齊重廉潔,崇尚修德,并最早提出道德的四維理論。在《管子》牧民篇中就提出了“禮、義、廉、恥”四個方面,倡議用德行教化民眾。同時,齊文化講究經世致用,與民風民情相適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二、齊文化融入技工教育的當代價值

技工院校承載著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有力技能型人才支撐的重任。技工院校學生不僅要掌握精湛的技術、技藝,還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礎,所以技工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應得到更多關注,這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一環。

(一)齊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要求是一致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及當代優秀社會文化的高度提煉概括,它所倡導的行為理念在齊文化代表性著作中均有體現。如《管子》形勢篇有“故國富兵強,則諸侯服其政,鄰敵畏其威”的說法,齊國的治國理政中講究“文明”區別于原始社會野蠻狀態,提倡惠民之政,關注民生。經濟上提出“四民分業定居”的思想,培養從業者的敬業精神、競爭精神等??梢钥闯?,以齊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精神追求是一致的。

(二)齊文化可為開展學生教育提供文化支撐

在學生中開展以齊文化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深入挖掘齊文化精髓,助推齊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以筆者學校為例,當前學生主要群體為“00”后,他們雖然思想開放、思維活躍、創新意識強,但在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掌握的基本知識不多,接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少,受熏陶滋養的機會也少,在技工院校對學生開展以齊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教育,既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積淀校園文化底蘊,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三)齊文化為學院提升綜合辦學實力提供豐富歷史借鑒

當前,技工院校要大膽借鑒齊文化中變革、經世致用的思想,堅持開放包容的辦學態度,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校城融合、校企合作項目中,在人才培養、實習實訓、師資力量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真正做到技工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推動科技人才學科優勢與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精準對接,從而不斷提升技工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三、技工院校融入齊文化教育路徑探索

(一)加強文化課程建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作用

將文化教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地域文化認同感的提升逐漸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不斷完善學生人格培養機制。一方面,重視思想政治課堂教育引導作用,將以齊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學生德育教育體系,積極開展齊文化國學經典誦讀學習活動,做到立德樹人與崇技尚能的統一。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齊文化區域優勢,深入挖掘齊文化以及商埠文化、陶琉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積極開發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不斷豐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二)加強傳統文化載體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以課堂為引領,充分發揮校園綜合實踐活動的輻射帶動作用,營造傳承經典的濃厚氛圍。利用好齊文化博物館、臨淄殉馬坑等齊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及齊文化遺址,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教育學習實踐活動。通過詩詞、書法、戲曲等興趣小組,把齊文化教育融入學生社團活動中。積極拓展學生活動和社會實踐渠道,通過開展經典誦讀、國學達人挑戰賽、漢字聽寫等主題活動,配合傳統節假日的主題教育活動和志愿者實踐活動,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中。

(三)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積極營造濃厚的校園傳統文化氛圍

注重知識教育、技術教育、德育等各方面平衡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擔當起文化強師、文化育人的重要任務。突出技工院校特色,將齊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同時在教學樓內、實訓場地以標語、標牌、展板、名人名言等形式,將齊文化融入校園景觀,形成齊文化特色長廊,既展示師生風采,又能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四)重視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工作的起點。應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在學生個人成長、為人處世、為學治學等方面加以引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積極探索家校合作育人機制,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家校交流群,定期舉行線上家長會,實現老師與學生家長無障礙溝通。舉辦學生“成人禮”活動,邀請家長出席,共同見證孩子成長。結合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節日,積極開展“孝文化”系列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感恩意識和孝行意識,真正形成“家校一體” 育人模式,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四、結語

齊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豐富內涵、鮮明特征和重要價值。技工院校只有發揮好校園文化教育主陣地作用,更好地傳承齊文化、發展齊文化,使齊文化融入學生日常教育中,才能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綜合素質高、全面發展的優秀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艷紅,陳一平,石艷玲.地方高校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實踐探索——以山東理工大學為例[J].管子學刊,2014(4).

[2]劉蕾.試論開展齊文化研究的現實意義[J].管子學刊,2011(3).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

猜你喜歡
技工教育傳統文化人才培養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欲成 “大家”, 先為 “小匠”
智能手機在技工教育中的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