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

2020-01-14 02:36周國平
文苑·經典美文 2020年12期
關鍵詞:西塞羅愛默生培根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的天性中都蘊藏著大自然賦予的創造力。把這個觀點運用到讀書上,愛默生提倡一種“創造性的閱讀”。

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當作正文,把書籍當作注解;聽別人發言是為了使自己能說話;以一顆活躍的靈魂,為獲得靈感而讀書。

幾乎一切創造欲強烈的思想家都對書籍懷著本能的警惕。蒙田曾談到“文殛”,即因讀書過多而被文字之斧砍傷,喪失了創造力。

叔本華把讀書太濫譬作將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愛默生也說:“我寧愿從來沒有看見過一本書,而不愿意被它的吸力扭曲過來,把我完全拉到我的軌道外面,使我成為一顆衛星,而不是一個宇宙?!?/p>

許多人熱心地請教讀書方法,可是如何讀書其實是取決于整個人生態度的。開卷有益,也可能有害。過去的天才可以成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為壓抑自己的偶像。

愛默生俏皮地寫道:“溫順的青年人在圖書館里長大,他們相信他們的責任是應當接受西塞羅、洛克、培根的意見;他們忘了西塞羅、洛克與培根寫這些書的時候,也不過是圖書館里的青年人?!蔽乙由弦痪洌盒液媚菚r圖書館的藏書比現在少得多,否則他們也許成不了西塞羅、洛克、培根了。

好的書籍是朋友,但也僅僅是朋友。與好友會晤是快事,但必須自己有話可說,才能真正快樂。一個愚鈍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對他也是毫無用處的,他坐在一群才華橫溢的朋友中間,不過是一具木偶、一個諷刺、一種折磨。

每人都是一個神,然后才有奧林匹斯神界的歡聚。

我們讀一本書,讀到精彩處往往情不自禁地喊出聲來:這是我的思想,這正是我想說的,被他偷去了!有時候真是難以分清,哪是作者的本意,哪是自己的混入和添加。

沉睡的感受喚醒了,失落的記憶找回了,朦朧的思緒清晰了。其余一切,只是死的“知識”,也就是說,只是外在于靈魂有機生長過程的無機物。

我曾經計算過,盡我有生之年,每天讀一本書,連我自己的藏書也讀不完。何況還不斷購進新書,何況還有圖書館里難計其數的書。這真有點令人絕望??墒?,寫作沖動一上來,這一切全忘了。愛默生說得漂亮:“當一個人能夠直接閱讀上帝的時候,那時間太寶貴了,不能夠浪費在別人閱讀后的抄本上?!?/p>

只要自己有旺盛的創作欲,無暇讀別人寫的書也許是一種幸運。

摘自《周國平自選集》(海南出版社)

猜你喜歡
西塞羅愛默生培根
蔬果們的七七八八
由《美國學者》看愛默生的教育思想
愛默生的“尊嚴”
壞毛病中的小善舉
西塞羅掏鳥窩
國內期刊對愛默生的研究綜述
開封后的培根該如何保存?
西塞羅“爭議點”系統與博克“戲劇五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