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洛衛夫人》中的女性主義意識論分析

2020-01-18 23:58陳柳青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衛夫人伍爾夫彼得

陳柳青

(嘉應學院梅州師范分院,廣東 梅州 514087)

引言

弗吉尼亞·伍爾夫是20世紀英國文壇上杰出的女性主義作家和女權主義者,是西方女性主義批評的先驅,她不僅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的女性主義思想在西方文論史上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對她的作品的研究一直有著極大的熱忱,研究的視角也逐漸拓寬。近年來,西方對于伍爾夫的研究,在繼承傳統女性主義研究的視角以外,在人類學、倫理學、空間政治、現代主義和心理學等研究視角方面拓開了新的局面。國內對伍爾夫小說的研究在形式主題、小說理論、女性主義、后現代主義、比較文學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作為一名女性主義作家,伍爾夫具有女性特有的敏感與細膩,她特別關注婦女的家庭地位和歷史地位,在作品中塑造了眾多鮮活的女性形象。她最具意識流特色的小說《達洛衛夫人》自問世以來被國內外學者從多種角度進行了分析,大多數學者將研究的重點聚焦于該小說的意識流技巧和死亡主題等方面?!哆_洛衛夫人》被認為“促進新女權運動實現的第一步,并在戰爭期間開始喚醒人們的女性意識”[1]。本文旨在從女性主義的角度來分析達洛衛夫人的內心世界,展現女性對自由、獨立、平等與和平的追求,運用女性主義的方法分析女主人公對婚姻、戰爭和死亡的態度,體現伍爾夫對實現男女平等與世界和平的渴望。

一、天使與自由

在少女時代,達洛衛夫人就體現出強烈的女性自我意識。當她回憶起在布爾頓莊園的夏日晨光的時候,我們都能感受到青春跳躍的音符,生活是如此的美好愜意。她最愛讀赫克斯利和延德爾的作品,也會和薩利一起閱讀柏拉圖或莫里斯的哲學著作,按鐘點念雪萊的詩。她熱愛跳舞、騎馬,與戀人彼得一起享受著生機勃勃、樂趣無限的生活,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向往。同時,她與放浪不羈的薩利也有著特殊的情誼,她欣賞薩利與眾不同、肆無忌憚的個性,深深為她著迷,當然這種成年女性之間的情誼在保守的維多利亞時代是離經叛道,為世俗不齒的。她對薩利的感情純潔忠誠,毫無私心,但是這種感情始終是帶保護性的,因為她有一種預感,仿佛什么東西,比如婚姻必然會把她倆拆散。在傳統保守的父權社會環境下,克拉麗莎最終只能面對現實,放棄了年少時的夢想和追求。她拒絕了彼得的求婚,嫁給了身份顯赫的國會議員達洛衛,成為了真正的達洛衛夫人,成功躋身于上流社會,過上了世俗人眼中養尊處優、安定幸福的婚姻生活。她小心翼翼地扮演著溫順、謙卑、賢惠而美麗的“房中的天使”的角色,終日圍繞在丈夫和孩子的身邊,操持家務,周旋于各大宴會、酒席之間,與上流社會形形色色的貴族們打交道,日子如流水一般平淡地過著。

婚后過著富足優渥生活的達洛衛夫人并沒有完全淪為“沒有靈魂的主婦”,她的內心深處還是向往著自由獨立。在傳統父權社會的壓迫下,達洛衛夫人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獨立的經濟基礎,需要依附于丈夫,用達洛衛的眼光去觀察社會、對待事物,在婚姻中處于屈從地位,為了生活失去自我。她為了丈夫不得不一直忙著參加宴會和舉行宴會,接觸上流社會的人們。一方面她陶醉于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一方面她又向往簡單、自由而快樂的鄉下生活。她依靠丈夫而活,與丈夫相敬如賓,但是并沒有把丈夫作為最終的感情歸宿。在夫妻關系中,她渴求隱私、獨立,有著強烈的反抗被控制的意識,希望擁有一點自由權、自主權。她拒絕彼得一方面是由于彼得500英鎊的年收入不能給她提供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彼得不能像達洛衛先生一樣給她一定的私人情感空間。彼得有時候很難相處,他不能忍受克拉麗莎有一點點的獨立自主權,非得把每件事都攤開,而且常常評論她,嘲笑她天生具有平庸的氣質,限制其做事情的自由,這一切的過分親密令她長時間窒息。彼得的嫉妒心和控制欲使克拉麗莎不得不與他分手,她深信要不然他倆都會毀掉。多年來她私下里忍受了放棄這份感情的悲傷和苦惱,猶如利箭鉆心,不過她仍然不后悔她當初的決定。她認為夫妻之間必須要有自由,必須要有自主權:“凡是人都有一份尊嚴,都有獨處的生活,即使夫妻之間也不容干擾,必須尊重這種權利?!盵2]116雖然,與達洛衛的婚姻中,克拉麗莎處于被動的地位,但是她擁有一定的自由和自主權。不僅如此,她還擁有一個獨立的空間——閣樓,在那里她能卸下偽裝,自由地展現自我,去思索,去感悟。達洛衛夫人對待戀情和婚姻的態度,體現出她是個具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女性,她反對男性的控制、向往自由、追求獨立自我的人格,充分體現了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即渴望建立一種男女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諧的兩性關系。

二、戰爭與撫慰

除了構建和諧的兩性關系外,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也體現在她對于戰爭與和平的見解方面。伍爾夫雖然沒有在小說中直接描寫戰爭是怎樣的殘酷、血腥,但是戰后人們普遍感到的孤獨感、恐懼感、虛無感卻是無處不在的。她用簡短跳躍的文字平靜地述說了戰爭給普通人帶來的巨大災難。雖然戰爭對達洛衛夫人的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仍然是平靜富足,但是走在倫敦的大街上,她仍能感覺到大戰留給人們的痛苦:??怂箍肆_夫特太太的好兒子已陣亡,還有貝克斯巴勒夫人,她最疼愛的兒子約翰犧牲了,窮苦的女人,可愛的孩子,孤兒、寡婦、戰爭。這一切都使經歷過創傷的人們飽含淚水。戰爭不僅毀滅生命,也摧毀了人性和理智,在戰爭中幸存下來的人永遠也無法抹去心中的陰霾和傷痛。在伍爾夫看來,只有博愛和心靈的融合才能減輕這種精神痛苦。她認為進攻、侵略、破壞、屠殺與戰爭是男權主義的體現,而女性代表的則是平和、溫暖、復蘇、撫慰和穩定。如果婦女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則可以緩解男人的攻擊性和暴力性,避免人類陷入殘酷的戰爭與分裂之中,避免人類走向自我毀滅的命運。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擅長溝通與交流,更加熱愛和平。因此,伍爾夫希望用女性的撫慰力量去拯救人類。達洛衛夫人熱衷舉辦宴會,原因不是如彼得認為的“她愛突出自己,喜歡有一批名流圍著她轉”[2]117,也不是像達洛衛先生所說的“僅僅以為她有些傻,因為她愛熱鬧”[2]117。其實她愛過簡樸的生活,她舉辦宴會的目的是奉獻,因為她憐憫孤獨生活的人們,想把他們聚攏起來?!霸O宴是一種奉獻:聯合,創造嘛?!盵2]118舉辦宴會是為了在戰后給大家營造一個心靈溝通、融合的場所,讓戰后悲觀、焦慮和恐懼的人們在宴會中暢所欲言,達到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隔閡,使人們擺脫戰爭的陰影,暫時遺忘戰爭帶來的傷痛。

年輕的塞普蒂默斯是戰爭的犧牲品,他曾經勇敢地懷揣著拯救英國的夢想自愿入伍走上了一戰的戰場。雖然戰后他毫發無傷地重返家園,但是他的知心朋友——埃文斯卻在大戰中犧牲了。當時,他對埃文斯的死無動于衷,甚至慶幸自己能泰然處之,頗為理智。然而,大戰結束了,他也得到了晉升,還和美麗的姑娘訂了婚,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喪失了感覺的能力。他食不知味,感覺麻木,被深深的負罪感和恐懼感淹沒了,時常陷入沉思和冥想之中,要不喃喃自語,要不就是跟死人交談。埃文斯陣亡時,他滿不在乎,他認為那便是他最大的罪過,只因犯了這樁罪過,人性就判處了他死刑,讓他喪失感覺。他認為世界本身毫無意義,人性充滿憎惡、仇恨、邪惡和絕望。雖然他并不愛盧克麗西亞,但為了擺脫戰爭給他帶來的傷害,過度壓抑和恐懼的他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他希望利用盧克麗西亞對他的愛和平靜的婚姻生活來拯救他的靈魂。他發現姑娘們制作帽子時剪刀的嘎嘎聲、姑娘們的笑聲,以及帽子的制作過程保護了他,保證了他的安全,給了他避難之處。于是,他決定跟其中一個做帽子的姑娘盧克麗西亞結婚。如此可見,女性的撫慰力量再一次得到了肯定。由男權統治的社會環境充滿矛盾與沖突,暴力與血腥,侵略與戰爭。女性的溫婉柔和可以給飽受心靈創傷的人們帶來安慰。如果婦女參與社會政治活動,那么戰爭、災難、死亡與痛苦便會離人們遠一些,和平、穩定、光明與歡樂會離人們更近一些。

三、死亡與重生

伍爾夫希望用女性的撫慰力量拯救人類的愿望是美好的, 但又顯得過于理想化了。因為婦女的權利在父權統治的社會中是非常有限的, 就“像一片樹葉上的一只小蟲”,無法改變現有的社會秩序與人的命運。塞普蒂默斯選擇了婚姻作為其避難所,可惜盧克麗西亞的愛并沒有拯救他飽受戰爭陰霾折磨的心靈,他最終在恐懼與絕望中自殺了,使自己的靈魂得到解脫。塞普蒂默斯的死亡也喚醒了達洛衛夫人,她猛然從甜美的幻夢中驚醒,意識到生與死是無法回避的問題。雖然達洛衛夫人選擇了大家公認正確的婚姻,在宴會上優雅、自信、快樂,然而實際上她是無聊、空虛、痛苦的,現實生活已經把她的生活激情淹沒,使她從一個充滿激情和夢想的少女變成了一個冷漠而勢利的老婦女,連她自己都不禁茫然,感覺到孤獨和空虛,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意義。

塞普蒂默斯的死亡引發了達洛衛夫人一系列的關于生命與死亡的思考,喚醒了她沉睡了多年的意識。她經歷了從聽到消息后的震驚,到面對死亡的恐懼,到最后坦然接受,獲得新生的心理過程。死神的到來給她帶來了瞬間的靈魂震撼,碰撞出心靈的火花,讓她感悟到生存與死亡的真正含義。雖然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帶著面具行走,然而在死亡面前,不管是誰,都必須撕下偽裝,面對最本真的自我。生命的盛宴終將散去,親密會變得疏遠,狂歡會褪色,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孤獨,任何人也無法跨越死亡。塞普蒂默斯以死來抗議父權社會的統治與迫害,以死來保持生命的中心,以死來傳遞信息。達洛衛夫人意識到“無論如何,生命有一個至關緊要的中心,而在她的生命中,它卻被無聊的閑談磨損了,湮沒了,每天都在腐敗、謊言與閑聊中虛度?!盵2]74瞬間負罪感淹沒了她,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對自身的生存方式感到愧疚,深刻意識到靈魂被現實銷蝕的厲害,并開始重新找回本真的自我。她意識到生之恐怖,死之幸福。她回憶在鄉下的布爾頓莊園里,她曾經無比快樂地沉醉于生命的流程中,異常欣喜地感到生命的搏動。而在倫敦的無盡宴會里,男人女人們接連沉淪,消失在黑森森的深淵中。她感受來自生命本能力量的召喚,一種要求她回歸本我的召喚,喚醒了掩埋在靈魂深處的最真實、獨立、完整的本真自我。經過對生與死的思索和選擇后,達洛衛夫人的內心豁然開朗,當她重新回到了宴會上,她這樣想:“這夜晚,多奇妙呵!不知怎的,她覺得自己和他像的很——那自殺了的年輕人。他干了,她覺得高興;他拋掉了生命,而她們照樣活下去?!盵2]180塞普蒂默斯選擇死亡,達洛衛夫人替他高興,因為他是懷著寶貴的中心去擁抱死亡。而她選擇了生存,所以她必須要重新振作,必須要找到薩利和彼得,必須重新選擇人生之路。生命的頓悟給達洛衛夫人帶來脫胎換骨的感覺,她找回了自我,重新煥發出生命的光彩,開啟了人生新的征程。

結束語

伍爾夫是女權主義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她對女性主義思想的探索為后世的女性主義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她所倡導的女權主義思想至今仍然是國際婦女解放運動的指導思想之一,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為后世女性主義運動的發展以及女性文學創作指引了方向?!哆_洛衛夫人》正是她女權主義思想集中體現的代表作之一,小說對達洛衛夫人內心世界的呈現,反映男權主義社會下女性所面臨的束縛和枷鎖,也反映了女性渴望自由、平等與和平的愿望。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男權主義社會的弊端進行重新審視和思考,對男權主義社會下女性身份的定義進行重新探尋和構建。在當今世界局部地區仍然動蕩不安的局面下,伍爾夫倡導的反戰主義與和平主義也有現實指導意義。她把暴力、侵略、戰爭歸為男權主義的產物;把撫慰、和平、穩定與女權主義緊密聯系在一起,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力量參與社會政治活動。再者,她在作品中突出地呈現著死亡意象,包含著她對生存和死亡的敏銳感受和深度思考,讓我們感悟到生存與死亡的真正含義,也讓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生命的可貴。

猜你喜歡
衛夫人伍爾夫彼得
晉 衛夫人 行書急就帖
論弗吉尼亞·伍爾夫《倫敦風景》中的情景交融
衛夫人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長不大的彼得·潘
The Modern Narrative features and the Connection Modes of Mrs Dalloway
伍爾夫《黛洛維夫人》的意識流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