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課程育人功能

2020-01-18 05:11欒凱凌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育人功能初中課程

欒凱凌

【摘要】班級文化是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布置等則是其物化反映。而良好的班級文化是育人的春風和雨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班級文化熏陶人、感染人,讓學生在積極的班級氛圍的熏陶、感染下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初中;課程;育人功能

引言

深化基礎教育育人體系變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需要發揮并實現課程的育人價值。課程作為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來源于社會,是社會意志和社會需求的體現;同時也反作用于社會,即主要是通過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體來實現促進社會發展和改造的價值。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課程內在包含著多重交互性的社會關系,成為影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因此,課程承載了重要的社會育人功能,對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在日常教學中緊扣“合作”

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與初中階段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學生暫時未能完全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感覺很吃力,出現掉隊的情況,有的學生甚至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吹竭@種情況后,找到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單獨聊天,認真傾聽他們的困惑,與他們一起分析初中、初中學科設置以及學習方法的不同。初中課堂教學容量相對較小,知識簡單,教師在課堂上細細剖析,然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堂內、外練習、輔導,反反復復鞏固,直到完全掌握知識內容。而初中階段開設的課程較多,課程的難度加大,容量加大,學生用在各學科上的學習時間相對減少。這就需要學生積極轉變、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從模仿學習轉變為創新學習,即不能模仿做題,模仿教師的推理過程,而要學會舉一反三,創新學習。高考命題的出發點也是考核學生的核心素養與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避免高分低能。因此,在教學中,會給學生們創造足夠的思考與合作討論的時間、空間,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弄清楚知識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并理解領悟,內化后學以致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創設交互式情境,體驗真實的社會情感

建構主義強調情境的重要性,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課堂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是一種交互性的情境資源,在形式上主要包括師生問答、小組合作等多種類型,在內容上涉及多元化知識的學習,在功能上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能力。但是,對于社會性知識的學習,僅將文本呈現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課程中設置真實場景,將需要掌握的社會性知識貫穿其中,學生才能通過身臨其境的學習過程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產生社會參與動機。因此,教育工作者應重視資源整合和情境創設,關注交互性情境資源為課程發揮社會育人功能所提供的過程性條件。為了合理設計課程情境,教師應重視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整合不同學科的課程情境資源,讓學生充分了解多元化社會。具體而言,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熟知學情,學生是課程中的重要主體,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有清楚地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等,才能選出適宜的社會性學習情境資源;其次,應明晰教法,交互性情境強調師生、生生等多方交流合作,教師需要基于所選資源進一步設計教法,在資源與教法的適切配合中推動學生的社會性學習;再次,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由于在社會經驗、社會認知等方面強于學生,所以也應適時引導學生認識或辨別情境、幫助他們正確地融入其中,促進學生在過程中逐步加深對社會的理解。

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微團隊的隱性教育功能,促進同伴共成長

組建微團隊。除班主任外,學生與科任教師相處時間非常有限。一個有效辦法是組建學生學習微團隊,發揮好學習微團隊的隱性功能。微團隊的成員之間互動最多,這些互動對學生的態度、認知、行為、規范、價值等發揮著重要影響。實踐證明,學習微團隊的組建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加強合作,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綜合學生各方面的表現科學分組,學習微團隊的小組長和副組長應該定期接受培訓,才能更好地成為班主任的助手、學科教師的幫手,發揮隱性因素的教育功能,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破“三難”。道法學科在八年級下學期開始學習法律知識。這些知識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陷入“三難”——難學、難記、難背。九年級時,可根據實際情況,組建六人、四人微團隊或者一對一、一對二、二對一微團隊,讓學生明白“只有深刻理解才能記憶牢固”的學習規律,逐漸形成自己學習道法的方法。延伸微團隊作用。在生活方面,通過學習微團隊集中用餐的方式,學生之間相互提醒、相互影響,養成良好用餐習慣,杜絕浪費。節假日,班主任可要求學習微團隊組織集體參觀博物館等活動,滋養靈魂、汲取精神,強化家國情懷,增強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體驗和情感認同。

結束語

現代教育制度是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圍繞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而展開。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教師要積極踐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理念,引入合作式班級文化建設模式。目前,在所在班級,學生管理方面、學習方面,以及師生間、生生間的思想溝通合作方面等都已經初具雛形,合作式班級文化模式正發揮著其積極的教育功能。在未來,會一如既往地與學生們攜手同行,不斷完善合作式班級文化建設模式,努力讓每一位學生變得更優秀。

本文系2021年度新疆中小學思政(德育)教育創新研究項目《立德樹人視閾下的育人策略與實踐研究 ——中學課程育人實踐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黃貞俊.借力經典作品,發揮育人功能[J].知識窗(教師版),2019(12):25.

[2]童申.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35):174-175.

[3]唐麗敏.網絡視覺文化育人功能及其實現[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18,35(02):74-79.

[4]劉曙光.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發揮數學育人功能[J].試題與研究,2018(16):57.

猜你喜歡
育人功能初中課程
《ERP原理與應用》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創業教育育人功能與孵化園建設的互動研究
如何在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職語文教學中育人功能的發揮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