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創設淺探

2020-01-18 18:53王穎萍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生活情境創設

王穎萍

【摘要】教育領域一直在不斷改革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理念在不斷更新,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優化創新,大大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生活情景教學法,是在傳統教育方法基礎上的創新和嘗試,其原理是通過“生活”,向學生傳遞“數學”知識,使抽象隱蔽的數學內容,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課堂;創設

引言

數學學科相對其它學科來講更為單調、抽象,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發達,教師直接的講解、灌輸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進一步探究學習。實際上,數學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生活情境的創設,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能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全面的發展。

1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意義

①降難提效,改善學生狀態。數學和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運用到數學知識,如到商場買東西。所以,教師在教授小學數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構建數學生活化課堂。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能夠讓學生借助熟悉的事物學習數學,降低學生學習難度,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趣味,樹立學生的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另外,由于小學生思想、認識和理解,正處于薄弱的狀態中,而通過參與生活情境,可以更加輕松地理解、學習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記憶,鞏固數學基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探究數學的意識。②寓教于樂,活躍課堂氛圍。在小學階段開展教學活動,首先需要抓住學生的興趣。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而它的調動離不開良好學習氛圍的構造。所以,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經驗,合理運用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生活情境,即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通過生活情境在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還可以徹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變得愛學、樂學、會學,啟迪學生智慧,開發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邏輯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學生的恐懼心理、害羞心理,增加師生溝通,改善師生關系,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2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生活情境的策略

2.1創設生活情境模式,靈活運用數學知識

小學階段,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很低,導致有些小學生不能正確學習文字性強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創設生活情境,使小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并將掌握好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年、月、日”一課時,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活情境,從而引入新課: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數學問題,我們需要掌握數學知識才能正確解決生活的難題,而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比如,我們國家有很多重要的節日,它們都是用數字來表示的。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們知道的重要節日有哪些呢?同學們思考后踴躍回答問題: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建黨節、10月1日國慶節,1月1日元旦。教師引導學生,這些重要的節日都是用時間年、月、日來表達的。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生活情境來正確認識時間單位,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并充分感受到了實際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系,進而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將掌握的數學內容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去。

2.2引入生活元素,促進學生有效思考

小學生的思維相對比較簡單,而數學內容的抽象性,難以讓學生消化理解。作為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將抽象內容具體化,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而很多數學知識的來源是我們的生活,可以合理地利用這一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一些生活元素,讓學生可以借助一些熟悉的生活元素,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深入、全面地認識,并有效地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實現高效率的數學課堂。例如:在教學“千克與克”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對這一數學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堂中引入了一些稱量工具,有托盤天平,有電子秤,將這些工具教給學生。讓學生稱物體的重量,更好地感知克和千克。如有學生利用電子秤稱量出一根粉筆的質量大致為15克,從而很好地體驗到15克的意義。學生就這樣在教師營造的實際操作情境中,對這些數學概念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

2.3提供實踐機會,培養數學運用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口頭上學到的知識,遠不如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得來的效果顯著。在生活化情境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多提供一些課堂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切實感受到知識和生活的聯系,并進一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如在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學時,學生對于圖形的抽象性概念比較難于理解,教師可以提出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對生活問題進行數學思考,展開實踐探索。教師提示學生:“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物品,你能說一說哪些物品的表面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嗎?”學生的思維開始快速和生活建立聯系,通過回憶、思考,說出很多物品,如長方形物品有課桌、教室、講臺等,正方形有粉筆盒、魔方等。接著,教師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實踐操作,讓各個小組測量不同物品的長度、計算周長等。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手腦并用,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究和運用,為學生開展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生活實踐機會。

結語

小學數學的學習難度較大,小學生由于缺乏學習興趣,再加上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習能力尚且不夠成熟,因此就導致小學生學習效果參差不齊。對于小學生而言,接受知識的能力尚且有限,教師如果想要幫助學生順利接受新知識,就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使數學課堂更加生動,幫助學生順利學習數學知識。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是小學生最熟知的事物,如果教師能夠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互結合,就可以幫助小學生順利理解復雜的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盧小英.淺談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7):52.

[2]劉青.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祖國,2018(5):228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課堂生活情境創設
創設未來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簡約數學”創設簡約課堂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分析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