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分析

2020-01-18 18:53江夢立
學生學習報 2020年19期
關鍵詞:一年級小學語文

江夢立

【摘要】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識字。對于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如何語文漢語學習基礎的關鍵是如何學習“識字”。對于孩子開始學習,樂趣是學習的關鍵。 只有有趣的學習才能激發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好地達到“識字”的目的。 漢字是怎么來的?它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漢字?都是一年級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素養問題。掌握簡單常用的漢字也是小學一年級學習漢字的首要目標。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策略

前言

識字是小學語文一年級級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并且在小學語文家教學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心理正處于活躍階段,在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教學難度。對于這一現象,我們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將學生的積極性徹底激發出來,促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識字教學活動之中。

一、通過導入成語故事提升學生識字學習興趣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奇聞異事和寓言故事,這些文化遺存都是古人以簡要的文字記錄下來的所見、所聞、所感,其中成語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對于小學一年級級的學生來說,成語故事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很多成語故事情節和內容都符合小學一年級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值得學生去閱讀,因此在小學一年級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成語故事的優勢,將其作為識字教學的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學習成語故事的基礎上展開識字學習。例如:《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對小學生來說非常生疏,但是故事的內容對小學生非常有教育意義,而且這則故事也比較有趣味性。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作為識字學習的載體,在引導學生熟悉故事的前提下,去學習“濫”字和“竽”字的書寫,并理解這兩個字的意思。之前,很多學生一提到“竽”這個字就會聯想到“芋頭”,實際上“竽”和“芋”并不是同一個字。通過對《濫竽充數》這則成語故事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原來故事中的“竽”是一種樂器,而“濫”這個字是指雜亂無章的意思。通過對成語故事的學習,學生不僅僅了解了故事內容,領悟了故事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同時,教師還在講解成語故事的過程中實現了識字教學,并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讓學生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掌握了生字詞的書寫和意思,激發了學生對成語故事的興趣和文化認同感。

二、教師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創設識字情境

在開展識字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為學生構建相關的識字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中學習更多漢字。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的思維發展相對較慢,只有我們將學生的識字興趣激發出來,才能夠使他們帶著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教學活動之中,這樣才能將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切實提升上去。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尋找生字,尤其是在初讀文本內容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將其中的生字詞勾畫出來,從而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教學《比尾巴》這節內容的時候,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非常喜歡各種不同的小動物,我們不妨將文本中的生字做成各種小動物卡片,并在每個卡片中寫上不同的漢字,通過這樣的方式一定能使學生積極投入識字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識字教學質量與效率。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引導學生勾畫出文中的生字并加以整合,從而使學生自主創建相應的認知,并準確掌握生字的讀音和書寫,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師運用多元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識字效率

小學一年級的識字學習中不僅僅是以識字為目的,還要在識字的過程中明白字理,讓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記憶漢字??梢蚤_一節關于漢字起源的課,通過《倉頡造字》的小故事形式和歷朝歷代漢字的演變來告訴學生漢字從何而來。中文作為我們的母語,漢字就是中文的書面表達方式,是每個中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以此來告訴學生我們為什么要學漢字。漢字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明白漢字的發展歷史以及今天我們學習漢字的必要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啟蒙學習中去。通過這些鋪墊以后再進行識字的教育效果是趨于良好態勢 的,只有有了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才能更好地督促孩子進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教育理念中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做“語文的教學外延等同于生活”。將學習融入生活中,使學生學會怎么學習。

在“識字”的教學中,教師可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動物、植物加入課堂中去,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去學習生字。在學校遇見的每個新事物,如“尺”、“師”、“筆”、“?!钡鹊茸?,都可作為探索學習的目標,增加自己的識字量。在課后仍然重要,回家后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物都應該結合聯系起來,讓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比如和父母出去逛街,碰到一些商品,雞、鴨、魚、肉等肉類食品,又比如“瓜”、“果”、“蔬”、“菜”等,生活中見到的、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一種生字的學習機會,不能把學生僅僅只是局限于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字,更要拓展生活認識課外的字,培養學生養成這種習慣后,學生在學習生字時掌握的速度也會隨之提升,字詞量也會大大增加,對于語文學習起到了推動作用,也為之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一年級的識字教育可謂是語文學習的源頭和基礎,只有學好了識字才能繼續以后的語文學習,所以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把握所有學生都掌握怎么識字才是關鍵。一年級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這個時候教師要積極的將孩子往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方面去引導。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民族信心和自豪感,將此作為每個學生學習的首要任務,從而不斷地探索中文“漢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惠.論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率分析[J].科幻畫報,2020(09):41.

[2]吳淑娟.提高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探析[J].新課程,2020(38):131.

猜你喜歡
一年級小學語文
一年級數量關系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
原創校園紀實節目《一年級·大學季》特色分析及發展趨勢
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應對方案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