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分制教育下實驗課程排課的改革研究與探索

2020-01-19 13:04吳一塵章曙光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空閑學分制實驗室

吳一塵,章曙光,鐘 娟

(安徽建筑大學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2)

1 學分制教育及相關影響

傳統的學年制下,學生按統一的教學計劃,按專業、年級統一上課,修業年限是一樣的,在實行學分制后,學校按照專業的培養目標,規定各門課程的學分數和學生畢業 所應達到總學分數,學生可自主選擇課程,選擇授課教師。

學分制教育首先是具有廣泛的選擇性,以選課制為核心,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其二是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教學模式靈活,能較快適應社會的發展[1];其三是具有較大的競爭性,不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提高其積極性;其四是符合教育創新的要求,在基本專業教學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2]。

同時,學分制的有效實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建立在一定教育工作背景和足夠教育資源的基礎之上的。雖然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已經實施了學分制教育改革[3],但是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往往還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4-6],尤其是其核心之一的選課制,在實施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7-8]。特別是對實驗教學方面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大大增加了實驗課程安排管理的難度,提高了排課所需的人力成本,但是學生實驗課堂教學效果不升反降。然而這些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實驗教學始終是在校園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重要課堂[9],所以實驗課程管理效率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整個高校教育中應當是給與重點關注的[10-11]。本文針對此種情況,秉著在現有資源條件下把實驗排課管理效率最大化的目標,探索出了可行的改革途徑。

2 學分制教育下實驗課程安排的現狀

實行學分制教育后,為了真正實現學生教育的個性化,很多高校都增加了選修課數量,擴大了選課范圍。充足的教育資源則是選課制順利推進的先決條件。而對于我國大部分高校而言,教育資源是相對短缺的[12]。當然,這里所指的教育資源也包括實驗教育資源。

在傳統教育中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的觀念同樣被帶到了學分制教育中來,高校對教學用實驗室的建設與實驗教學的管理相對不夠看重、不夠上心[13]。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實驗課程只是作為相關理論課程擴展延伸的教學項目,不獨立開設。所以所有實驗課程的排課工作都是在理論課程選課及其排課結果塵埃落定之后才由相關負責教師展開。

這樣的模式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實驗課程一課難排的問題,即使勉強安排了,實驗效果也不理想[14]。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2.1 理論課程安排凌亂

學分制教育的變革對以往的學生學習和管理體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強烈的沖擊,教學班級的概念一步步淡化,學生的差異性進一步突出。由于每名學生的自身興趣和發展方向都不相同,選擇的理論課程自然也是大相徑庭。這導致學生的上課時間都十分分散,除四年級學生外,90%的學生每個工作日都有理論課程,這其中80%的學生每個工作日上下午都有理論課程。在同一屆同一專業的學生中,也僅僅只有70%的學生選擇了全部同樣的課程,而且即便是同樣的課程也不一定由同一個教師在同一時段授課,所以學生們的課表不盡相同。這樣直接導致了實驗課程的安排經常顧此失彼,照顧了A學生的課表時間就沖突了B學生的課表時間,負責教師很難找到一個時間讓所有學習這門實驗課程的學生都能夠出勤,實驗排課成了老大難,消耗了實驗教師大量的時間。尤其是現在實驗排課大多使用計算機排課軟件,大部分實驗排課系統與理論排課系統共享數據庫,提供了多種排課方式,但是不論哪種方式也都默認了實驗教師在安排實驗課時必須保證是三方(所有學生、教師、實驗室)皆空閑的時間段,否則此次排課不成功,靈活性反而不如老式的排課方法。

2.2 理論課程排課結果多次變化

在大部分高校中,學生一般在新學期開學前通過計算機系統統一完成理論課程選課,之后學校再確定理論課程具體排課時間與使用場所。但是一部分學生可能由于網絡問題或操作不及時沒能在先前的線上系統完成選課;一部分學生可能在學習了一段先前選擇的課程之后,自身感覺不理想,沒有足夠的學習熱情,想重新選擇其他課程;還有一部分學生,如重修科目較多或其他特殊情況的,他們往往需要在返校后人工辦理若干手續后才能選課。所以很多學校還會在學期初至學期中的時間內對特定情況的學生提供第二輪,甚至第三輪理論課程選課的機會,這就導致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每門課程的學生名單持續變動,造成實驗排課工作經常返工,大大增加了實驗教師的工作量。

2.3 實驗教學資源有限

對大部分高校而言,基礎實驗教學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包含了實驗教師資源、實驗室資源和實驗課程資源。如果某個時間段內只有幾名學生有共同空閑時間,而相關實驗室卻有50臺套設備,此時的確可以安排這些學生做實驗,這樣就不用去一一對應的為50臺套設備去尋找50名學生的共同空閑時間,降低了實驗課程安排的難度,但是實驗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卻大打折扣。即使實驗教師愿意花費幾倍的時間把同一個實驗項目重復多次教授給不同的小撮同學,實驗室也沒有這么多的空閑時間。再如果某個時間段內有200名學生有共同空閑時間,而相關實驗室只有50臺套設備,假如能有具備相匹配設備臺套數的實驗室安排全部200名學生做實驗,這樣確實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上述問題,但是實驗室資源的更新擴充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況且盲目的添置設備也是不明智的。

目前,雖然實驗教學開放型、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提出[15-17],能較好地解決實驗排課問題,但是現階段也同樣受限于不足的實驗教學資源,至少近幾年內大部分高校還是很難真正脫離教師統一安排實驗課程時間的模式。最終不得已,很多實驗課程都被集中安排在了沒有理論課程開展的中午、晚上和周末,占用了實驗教師和學生很多的私人時間,造成了學生不理解,教師不情愿,實驗效果事倍功半的結果,偏離了實驗教學的初衷。

3 實驗課程排課方式的改革

3.1 改革的可行性

針對上述問題,對學生理論課程選課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本科一年級至本科三年級學生所選的理論課程較多,每學期理論課程平均5門,總課時數約為290節課時(總課時數=每名學生的平均選課門數每門課程的課時數)。大部分學校每學期的教學周數為18周左右,常規情況下一天可安排10節課時(上午5節,下午5節),以此標準計算,每學期每人最多共可安排約900節課時,遠遠大于學生實際選擇的理論課時節數。而相關基礎教育實驗室每學期平均承擔的實驗課時數約為200節課時,也是遠遠小于每學期能承擔的最大課時數的。此種情況說明在學生日常在校學習中,時間使用比較零散,碎片較多,利用率較低,同時實驗室的使用率也不高,空閑時間較多,如果一旦有更合適的理論課程選課方式,再輔以相合的實驗課程安排,學生和實驗室的時間利用率等指標將會得到立竿見影的改變。

3.2 改革的方式

針對上述情況,提出如下改革步驟:

3.2.1 化零為整

把學生分散的碎片時間化零為整。對于同年級同專業的相關可選理論課程,盡最大可能使這些課程時間集中化,在每個工作日都調整在同一個半天,而在之前的可行性分析中也說明了這樣的安排是完全有條件實現的。

在時間整合之后,理論課程都集中在一個半天,而另外一個半天用來安排實驗教學和其他教學活動。例如,計算機選課系統后臺對某年級某專業學生開放的所有可選理論課程都設置在上午,而下午無任何理論課程可選。在學生理論課程選定后教師進行實驗排課時,由于有半天的整塊空閑時間且實驗課程相較于理論課程課時數本來就少了很多,所以能很容易地錯開時間,完成排課。這樣就可以在不改變學分制教育自由選課的前提下,很好地解決了實驗課程排課難的問題,也沒有改變理論課程先選、實驗課程后選的模式,同時使得學生在沒有實驗課程的時候可以自由安排半天時間自主學習或從事其他文體活動,大大提高了時間利用率。

3.2.2 錯落安排

為了解決集中時間安排課程造成的教學資源利用率降低的問題——上午進行理論課程授課時,實驗室空閑;下午進行實驗課程授課時,理論課程教室空閑,不讓改革顧此失彼,提出了錯落安排的方式。

錯落安排既通過不同班級、不同專業或不同年級課程設置交叉錯落。以班級為例,A班在上午安排理論課程,在下午安排實驗課程和其他教學活動;B班則反而行之,在下午安排理論課程,在上午安排實驗課程和其他教學活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解決了教室、實驗室的閑置問題。

3.2.3 定期變更

為了避免同一名學生大學本科四年都是同樣的上午理論課下午實驗課或者上午實驗課下午理論課的授課模式,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影響,可以讓同專業的相關課程設置以學期為單位定期變更。以班級為例,某班上學期上午理論課下午實驗課,下學期就安排上午實驗課下午理論課,如此循環交替。這樣的安排不僅考慮到了小部分學生跨年級選課的需求,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的新鮮度,改善教學效果。

4 結語

實驗教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環,而實驗課程排課的效率直接關系到學生和教師,對實驗教學的最終效果有很大影響。為了適應學分制教育下的實驗教學,實驗課程排課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文中從理論課程選課制度著手展開研究,提出了在現有條件下可行的實驗課程排課制度改革方法。教學實踐表明,實驗時間安排變得更輕松、更合理。不論學生還是教師,其積極性、參與度都進一步提高。

猜你喜歡
空閑學分制實驗室
學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學分制模式下的學生到課率
“鳥”字謎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電競實驗室
西灣村采風
彪悍的“寵”生,不需要解釋
高職教育學分制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