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綜合職業能力下中職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

2020-01-25 15:43吳亞榮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實驗組對照組職業

吳亞榮

[摘 ? ? ? ? ? 要] ?在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理念的強烈沖擊下,應打破“以傳遞運動技能為核心”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立足于發展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前期主要以精選設計新的教學內容、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多元的評價方式四個點組成一個面,進行體育多樣化教學的探討與分析。在此基礎上,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試圖探索符合中職學校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新型教學模式,即構建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下的中職體育教學模式。通過實驗教學驗證其實施效果,為進一步推進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提供實踐及理論依據,同時也為中職學校人才培養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關 ? ?鍵 ? 詞] ?綜合職業能力;中職體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2-0001-03

一、前言

在多元時代背景下,社會對職業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而且體育教學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獨特性,要突出現代職業教育的特點,充分發揮體育與健康在提升溝通能力、增強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組織能力方面的特殊的作用,從而提高綜合職業能力[1]。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既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也符合現代職業教育提出的要求。雖然一線教師基本都認同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更多的還是關注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以灌輸為主”,學生被動式接受學習,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考慮得較少。這種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無法滿足當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不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發展。

所面臨的困境,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會。本文研究目的是通過探討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下構建符合現代中等職業教育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本文主要通過文獻法、實驗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進行實驗干預,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分析,探討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在實際體育課堂中是否能帶來良性效果,向正向發展以及學生對新型教學模式的看法。

新型體育教學模式主要以體驗型—合作方式進行滲透,提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富有彈性、有張力的課堂,設計精細化的教學內容,匹配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融合有針對性、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將多樣化教學始終貫穿于體育課堂。此模式的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集體的凝聚力。在小組體驗型—合作學習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增強體質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同時提升溝通交流、解決問題、團結協作能力和社會適應力,達到發展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的目的。最終確定以綜合職業能力導向下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以期為中職體育教學改革添磚加瓦。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在我校選取“18級”建筑類專業的四個班級,其中1804班、1816班為實驗班,1805班、1817班為對照班,從中各隨機抽取30名被試,形成對照組(30人)和實驗組(30人)。

(二)實驗時間

本研究實驗班具體實施時間是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實驗教學計劃為20周(考慮到天氣、運動會、社會實踐等因素的干擾,有兩周為機動)。

(三)實驗研究方法

通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能力提升、學期總結反思等方面進行實驗對比分析,以驗證“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實施的效果。

(四)數據處理

采用SPSS19.0及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所有收集的實驗數據(實驗前、實驗后)進行整理統計分析。

(五)實驗控制

為達到實驗的同一性,雖實驗班的教學設計與對照班的不同,但是學期計劃的主內容教學盡可能保持一致。為更直觀查驗實驗效果,在主教學內容方面,實驗班與對照班均選擇之前未接觸過的有氧搏擊操、八式太極拳。為了讓實驗數據更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合理性,實驗過程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

三、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下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下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流程設計

體育教學模式是在某種體育教學思想和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體育教學程序,即是一個穩定的教學過程的結構和相應方法的結合體。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以體驗型—合作學習為主,通過多樣化的體育教學,形成良性課堂教學。它更多要求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針對項目進行目標設定,體驗探究、磨合、協作,由被動接受學習變為有意義的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充分發揮群體積極性,達到1+1大于2的效果,提高個體學習的同時完成指定教學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在“愛”的大家庭中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學生的交流討論中,適時引導,給予正反饋。課的每個環節都會進行階段性評價反饋,且在課的最后都會留幾分鐘進行師生分享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可以利用評價卡、交流分享、“收集印章”等方式進行。該模式以學生為主決策者,從而實現具體指標的達成:新的運動技能的掌握、交流溝通能力、體驗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評價反饋能力等。根據實踐教學總結,提煉出基于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下中職體育教學模式圖。(見下圖)

(二)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與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區別

由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教師的教學價值觀更側重于技能掌握,“一刀切”“填鴨式”限制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加之人們曲解“安全第一”,把體育課的一些內容看作危險的,導致有些體育教師保守上課。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見表1),讓學生在好學、樂學的基礎上,將“目標”“困難”在體驗中強化合作學習,積極主動溝通交流,不斷突破創新,將各方面能力的養成充分實施于課堂的各個環節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體質測試比較分析

從數據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可知(見表2),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學生在50m、立定跳遠、1000m、肺活量四個指標方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身體素質水平基本相同,具有可研究性,可以進行實驗干預。

(二)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體質測試增值差異分析

從表3數據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通過一個學期的體育教學,學生體能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均有改善。但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的50m、立定跳遠、1000m呈顯著性差異,說明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的效果更為顯著。在肺活量方面并無明顯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分析得知,說明短短一個學期的體育多樣化的教學對學生心肺功能的發展尚未凸顯。

(三)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習效果的分析

從表4的數據可知,實驗后實驗組的學生在學習積極性、交往溝通、自信心、團隊協作、集體意識、自我管理、信任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透過這個層面,可以推斷出相較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采用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更具有較強的體驗性、合作性、多樣性,對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有積極、穩定的促進作用,是有理可循的。根據自身上課的真實感受:在授課主內容相同的情況下,實驗班的學生整體練習密度、參與度、積極性均高于對照組。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體育多樣化教學,讓學生盡快適應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學會運用體驗型—合作式學習,每次課的課課練(體能)時間會短些。而對照組每次課都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課課練,但是參與度、積極性不高,整個課堂呈現的效果不明朗。而且實驗組的課堂氛圍相對更和諧溫暖,置身于這樣的學習氛圍,學生會明顯感受到被大家接納、鼓勵、關愛,學習的效果會好很多。

為了更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效果,設定了“暢聊吧”,通過訪談,師生共聊,列舉一個問題(見表5)。在訪談中,傾聽同學們敞開心扉暢聊時,從實驗班的學生談論中感覺到他們收獲滿滿,基本都提到團隊協作的重要、分工決策、交往溝通、體驗互助、關愛等方面。而對照班沒有實驗組那般靈動發散,更多停留在技能上的獲得,合作方面也僅是在簡單的分組練習中感受到,沒有涉獵更多,我反思在未來的教學道路上要投入更多的心力,為學生的各方面發展肩負責任。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中職體育多樣化教學,構建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實證研究以及訪談資料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身體素質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在對實驗組進行體育教學干預,實驗數據表明:體育多樣化教學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符合中職學生身心特點,有效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各項指標的發展。

2.雖然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但實驗表明,實驗組相比對照組教學干預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它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踐教學中不僅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練中。在人際交往、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信心、團隊協作能力、自我管理等方面指標的發展均高于對照組,更有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它符合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需求,符合現代職業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二)建議

1.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需教師精心設計每一個內容,在實踐運用中,必須抓準每一個環節。新型體育教學模式的推進不是一步強制到位的,而是在慢慢滲透中形成一種規范。教師不應思維定式去做“主導者”,必須改變方式,真正引導學生積極地思考、合作、反思,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其實每個活動項目的解決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實踐中學生給出的解決方案不盡相同。

2.目前實驗組的學習還主要是依托于教師呈現的任務單、超星網絡平臺等傳遞的相關任務信息,可能導致涉及面不夠廣泛,未來可以有多種途徑的方式進行任務呈現。

3.為了能夠積極有效推進中職體育多樣化教學和實施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教師不僅對教學內容要精熟,還要精心準備教學材料呈現給學生,比如任務單、評價卡、集章本等。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自身能力,扎根實踐,指導實踐,不斷創新調適,努力前行。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117-120.

[2]周紅杰.論地理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實施[J].成都體育學報,2005,19(2):71-73.

[3]劉瑩.新時期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創新教育,2015(11).

◎編輯 常超波

猜你喜歡
實驗組對照組職業
論下肢力量訓練對拉丁舞的重要性
戒酒可降低房顫復發風險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趣味 “課課練”對城鎮小學四年級肥胖男生的體重和BMI的影響
我愛的職業
抗螨高產蜂種“北京一號”
也議對照實驗中的“對照組”和“實驗組”
五花八門的職業
關于馬術職業
盯緊!這些將是5年內最賺錢的平民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