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訣的源流與價值

2020-02-04 08:06李永忠
書畫世界 2020年11期

李永忠

內容提要:本文討論了書訣這一特殊的書法理論文獻形式的特征、性質、功能以及其在歷史上的存續狀況等問題。主要結論包括:書法藝術的技術內容是書訣得以發生和發展的客觀條件,相應地,書訣主要解決的是書法的技術問題;書訣有口頭傳播和書面傳播兩種途徑,口頭傳播的書訣往往不容易社會化;書訣與時代風氣相關,因而是認識書法史的一條線索;書訣在當今依然有價值,但不宜過分夸大書訣的功能。

關鍵詞:書訣;口頭傳播;書面傳播

由于既能抓住要點,又能降低記誦難度,所以在技術傳習過程中訣法往往被作為重要的手段。訣法有口頭傳播與書面傳播之分,前者一般稱為口訣。不同的傳播方式可能對應著不同的語句音律要求,口頭傳播傾向于押韻,書面傳播則不限于押韻。訣法涉及的領域很廣,《西京雜記》就記載了西漢景帝時的六博訣:“方畔揭道張,張畔揭道方;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張道揭畔方,方畔揭道張;張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張?!盵1]六博是一種棋類游戲,講究智力和心理技術,其中存在著可以通過訣法來傳遞的要領。又如武術,其核心是身體運動的技術,訣法就很常見。刀法訣: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卑藰O拳的腿法訣:“搓腳寸力不過膝,趟拉鉤掛不離地。繞步旁門雙盤切,別挑扣進身要擠……”《十二式易筋經》的降魔杵訣: “足趾支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p>

由于藝術中包含著技術內容,所以訣法常常伴隨著藝術活動出現。宋人陳元靚《事林廣記-樂星圖譜-八犯訣》:“宮商角羽宮商羽,三出逆八七歸祖。商宮角角羽商宮,四出逆八八歸宗。羽角宮商復再動,三四五六逆八用?!盵2]又,元人王繹《寫像秘訣-寫真古訣>: “先觀八格,次看三庭;眼橫五配,口約三勻;明其大局,好定寸分?!盵3]與音樂、繪畫相比,書法的技術性有過之而無不及,因而訣法在書法傳習中也不時而出。作為—種現象,書訣在書法研究中是值得重視的。

在被確定為藝術門類之前,書法就是普通意義上的書寫,它的本質是技術;獲得藝術身份之后,書法依然保持著原先的技術內容,并將其深刻化。深刻化的技術就是書法的“法”的落腳處。書法獲得藝術身份的確切標志是書法理論的出現。從文獻看,東漢崔瑗《草勢》是書法理論的開篇之作,這與人們普遍認為的書法到東漢時期發展成為自覺的藝術是吻合的?!恫輨荨分赋霾輹囊粋€特點是“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這—特點就可以被理解為草書嚴格的技術性(張芝“匆匆不暇草書”,就是草書嚴格技術性的—個注腳)。后來蔡邕作《篆勢》,指出篆書的—個特點是“迫而視之,端際不可得見,指}為不可勝原”,這—特點又可以被理解為篆書技術的復雜性。非同—般的書寫技術吸引并要求書家提供解決之道。相傳蔡邕就作了《九勢八字訣》,其中九勢包括結字上下關系、轉筆、藏鋒、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和橫鱗,八訣包括輕、巧、鋒、力、均、稱、損、益。不難發現,若把八訣分作兩個四字句(輕巧鋒力、均稱損益),則它們是押韻的,這完全符合口訣的音律要求。

書訣是解決書法技術問題的高級方法,其價值不言而喻。對于創制者來說,限制流傳是必要的,因為知道的人越多,書訣的價值被稀釋得越嚴重;作為矛盾的另一方,求索者得到書訣的難度可想而知。虞喜《志林》: “鐘繇問蔡邕筆法于韋誕,誕借不與,乃自捶胸嘔血,曹操以五靈丹救活之。及誕死,繇令人盜其墓,遂得其法?!盵4]又,包世臣《藝舟雙楫-記兩棒師語》說: “古人于筆法無不自秘者,然亦以秘之甚,故求者心摯而思銳,一得其法,則必有成?!盵5]這似乎是對虞喜所述故事的解釋,其中“一得其法,則必有成”—語直指問題的要害。當然,這里的故事中所說的筆法未必就是《九勢八字訣》之類的書訣,但借以理解書訣的性質與功能是毫不為過的。

大約在南朝時期,出現了若干托名王羲之的書論,其中有一篇《白云先生書訣》,這是完整的“書訣”概念的首次出現。該文記錄了名為天臺紫真的仙人傳授給王羲之的書訣: “子雖至矣,而未善也。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寶齊貴,萬古能名。陽氣明則華壁立,陰氣太則風神生。把筆抵鋒,肇乎本性。力圓則潤,勢疾則澀;緊則勁,險則峻;內貴盈,外貴虛;起不孤,伏不寡;回仰非近,背接非遠;望之惟逸,發之惟靜。敬茲法也,書妙盡矣?!盵6]37-38這篇書訣中有兩個應當留意的地方,一是涉及了書法的精神層面,這極大地拓展了書訣的范圍;二是并不押韻,表明它大概本來就是書面的。

《付善奴訣》(或稱《傳授訣》)是托名歐陽詢的一篇書訣,文曰: “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均,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欹正。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癡;又不可瘦,瘦當形枯;復不可肥,肥即質濁。細詳緩臨,自然體備,此是最要妙處?!盵6] 105與《白云先生書訣》類似,該文也是句式整齊但不押韻,可知押韻的確不是書訣的必要條件。

晚唐盧攜的《臨池妙訣》(或稱《臨池訣》)是一篇涉及事項較多的書訣,計有用紙筆、認勢、裹束、真如立、行如行(真、行兩條并屬—項)、草如走、上稀、中勻、下密等八項。其序言部分有這樣的話: “蓋書非口傳手授而云能者,未之見也。小子蒙昧,常有心焉。而良師不遇,歲月久矣,天機懵然,因取《翰林隱術》、右軍《筆勢論》、徐吏部《論書》、竇臮《字格》、《永字八法勢論》,刪繁選要,以為其篇?!断缔o》言智者觀其彖辭,思過半矣?!盵6]294盧氏在這里準確辨析了書訣的特征,即書法傳授無非口傳和手授兩種途徑,他本人與良師無緣,也就與手授無緣,因而唯有口傳一條途徑了;而如果口傳這條途徑能夠得其要領(比如掌握了書訣),那就會像彖辭一樣讓人達到基本理解的程度,這也就相當于遇到良師了。在一般的理解中,書訣內容應當出自師尊,但盧氏的書訣出自對已有書學成果的提煉,這有效地擴展了書訣的來源。

到了南宋,書訣受到了書論史家的注意,陳思《書苑菁華>將“書訣”單列為書法理論的一類(見該書卷十九),這是書訣在書法理論史上獲得正式地位的標志。該著收錄的書訣篇目包括蔡邕《九勢八字訣》、王羲之《白云先生書訣》《變通異訣》、李世民《筆法訣》和盧攜《臨池妙訣》,共計5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盧攜《臨池妙訣》外,《書苑菁華》中的其他書訣大約都是偽托的(此外,收錄于《說郛》的《陽冰筆訣》也是偽托的),這不會是巧合。那么,應該如何認識這種情況呢?筆者以為這種情況反映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唐代之前的頂級書家往往由家族內部傳授書法(帝王的書法傳授如果不是出自家族內部則必出自專門人員),這樣的傳授是以現場教學為主的,書訣并不十分必要,而且即使有書訣,也不見得有機會外傳;另一方面,偽托名家的做法說明了社會對書訣重要性的認識—一雖然書訣與名家在著作權屬上并不對應,但二者在重要性上是相稱的,受眾不僅不排斥這樣的做法,而且全體參與那種對應關系的流傳。從價值上看,由于上述托名書訣的內容與被托名者的藝術造詣是一致的,所以人們愿意相信那些珍貴的語句也許真的出自顯赫的署名者之手。應當特別指出的一點是,某些書訣對于被托名者來說當然是偽作,但它們在本質上是真正的書訣,這是無可置疑的。

陳思之后,纂輯書論者似乎沒有專門將書訣單列的,直到近人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中始有“歌訣”一類(包括書訣、畫訣,見卷二),其中書訣有盧攜《臨池妙訣》、陳繹曾《翰林要訣》、佚名《書法三昧》、豐坊《書訣》《筆訣》、佚名《增訂草訣歌》及李濱撰、卓定謀補訂的《急就章偏旁歌》。除去與《書苑菁華》重復的一篇外,共有6篇。

《書苑菁華》和《書畫書錄解題》收錄的書訣篇目數量實在不能說是很多,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種。一是在社會上流傳的書訣遠遠少于實際存在的。上文提到了書訣的私密性,這一性質決定了書訣對傳播的抗拒,以致處于自由傳播狀態的書訣數量是極為有限的。二是某些文字在性質上是書訣,但在名目上卻不是。如梁武帝蕭衍《觀鐘繇書法十二意》,它與蔡邕的《八字訣》十分相似, “十二意”完全包含了“八字訣”,只是多出了“平、直、密、決”四字而已。與蕭衍所作類似的還有托名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又如歐陽詢《八訣》屬于書訣,但與它存在著明顯淵源的永字八法卻不屬于書訣,其實后者在古音當中也是押韻的(見周汝昌《永字八法》)。三是社會上流傳的書訣未被悉數收錄。盡管書訣的傳播一般是私下的、特定的,但是無意逸出的或有意通行的并不止《書苑菁華》和《書畫書錄解題》所收錄的。例如,宋人采真子《草訣百韻歌》、金人張天錫《草書韻會》、元人應在《篆法辨訣》、明人朱之蕃《篆法偏旁歌訣》、佚名《草訣百韻歌》《草訣續韻歌》《后韻草訣歌》及清人陳介祺《習字訣》、汪由敦《草訣偏旁辨疑》、佚名《草書要訣》、佚名《隸字心訣》(《六藝之一錄》卷七十)等。更為關鍵的是,其中有的書訣是十分重要的,如陳介祺為他的長孫陳阜所寫的《習字訣》: “墨硯本平,磨須鄭重。濡毫勿卷,須適其性。指肚著管,大二先并;三以為輔,四五從令;掌心必空,筆得仍正。忌邪與拘,忙乃大病。臨帖求似,法于古鏡。即此是學,作字要敬?!盵7]這是十分地道的書訣,切中肯綮,而又朗朗上口。

從時代分布看,唐代和明清的書訣明顯多于其他朝代。這是因為,書訣是對書寫方法的規律性總結,而唐代和明清正是書寫方法受到特別重視的時代。相比之下,宋代書法的風尚是個人意趣的表達,這樣書訣就很難出現和流傳。從這樣的角度看,為書訣的考察提供了認識書法史的一條線索。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國范圍內的書法活動日益活躍。作為一門專業,書法甚至進入了高等教育領域??涨皵U大的書法實踐規模呼喚適宜書法理論的參與,對古人已有書訣的發現和整理,創作屬于當代的新書訣等,都應當成為重要的選項。這樣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也許以下事項是需要注意的。一、古人書訣未必全部精準,也未必完全適合當下,因此甄別、整理是必要的。如豐坊《書訣》說“古大家之書,必通篆籀”,而且“篆有百種,宜常用者六種而已”[6]506-507,指古文、奇字、大篆、小篆、繆篆、疊篆6種。這幾乎就是故弄玄虛、大言欺人,應予以特別警惕。二、古人的書訣可能會被以某種方式輯入非書訣類著述,如元人董內直《書訣》被戈守智輯入《漢溪書法通解》等,這需要一些爬梳的功夫。三、對于古人近于書訣的非書訣類著述,可以將其攬入書訣范圍,如王僧虔《筆意贊》、釋智果《心成頌》等;還可以將某些非書訣類著述的部分內容離析出來并整理為書訣,如李溥光《雪庵字要》、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等。四、應當認識到書法是一門十分玄妙的藝術,而書訣所能解決的問題是有限的,過多依賴書訣可能導致書法實踐走向浮薄。

參考文獻

[1]葛洪.西京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0-31.

[2]呂建強.《樂星圖譜》中的中宮調理論[J].黃鐘,1992 (4):26.

[3]盧輔圣.中國書畫全書:第二冊[G].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958.

[4]國學扶輪社.古今說部叢書:雜志[G].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478.

[5]包世臣.藝舟雙楫[G]//王云五.萬有文庫.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72.

[6]歷代書法論文選[G].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7]張超.書論輯要[G].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8:116—117.

本文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20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美育課程設計中理論與實踐均衡關系的建立與強化——以漢字藝術課程為切入點”(項目編號:JG2050)研究成果。

約稿、責編:史春霖、金前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