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面沖擊——60位經濟學家為中國經濟2020建言

2020-02-04 07:50張子博
家族企業 2020年7期
關鍵詞:防疫肺炎新冠

張子博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在這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時代,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也會有其他各種各樣的“黑天鵝”?,F在全球經濟規模和產業分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中國經濟規模已列世界第二,中國經濟參與全球分工的規模和深度遠超想象,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艱難攀登,內外部壓力加劇,各種沖突在所難免。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到底有多大?如何制定有效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借助數字化重振經濟活力?面對疫情形成的挑戰,60位經濟學家,結合國內和國際環境的變化,為中國經濟2020,乃至國家的“十四五”建言獻策。思想觀點匯集在新書《直面沖擊—中國經濟學家建言》中,以期對中國經濟問題的研究、經濟政策的制定有所幫助。本文從中摘取了3位經濟學家的真知灼見。

劉偉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首先,疫情不會改變影響國家中長期發展趨勢和生產能力的主要決定因素。一是資本存量不會因為疫情而消失,資本積累速度更不會因為短期的疫情沖擊而發生根本性變化。二是技術的進步以及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進。

其次,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疫情過后消費和投資需求有望實現明顯回補。一是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將持續釋放強大需求拉動力。二是以創新研發為基礎的日益成熟的產業體系,持續打造經濟核心競爭力。

最后,日益成熟的宏觀調控體系和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能夠有力地抵御疫情帶來的短期沖擊。

金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營報社社長

人類最大的威脅不是病毒,而是“忽視—恐慌”。日常防疫和緊急疫情響應機制的作用不僅僅是預防病毒感染可能導致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消除“忽視—恐慌”,讓社會處于“常備不懈”之中,即把形成安全衛生的工作秩序和環境,作為人類基本的行為規范。

應建立一個關于疫情的常態預警制度,當預警信號顯示很可能有嚴重疫情發生時,社會可以啟動“精準滴灌”式的響應措施,而不是“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和齊步走對策。防疫抗疫的目標不是完全消滅病毒,而是要將病毒及其感染致病可能控制在正常的社會秩序以及醫療體系所能承受和處置的狀態中,這就是人類能夠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生態系統。

在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中國以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抗擊疫情,為世界所高度肯定。但“全民動員,不計代價地進行封城、封路、封村,停工、停產、停學”是在局面有可能失控時不得不采取的非常之舉,不能成為防疫抗疫的常規方式。病毒會“常來常往”,人類對其既不能忽視,也不可恐慌,反應適度,應對有序,才是現代國家的科學理性和社會理性的體現。

王國剛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一級教授

在防疫、復工兩手抓的過程中,貨幣金融政策應當重視幾方面的政策措施:一,加快債券市場發展。在積極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的同時,積極支持復工企業的公司債券(尤其是“防疫債”)的發行,擴展發行規模,簡化發債程序。同時,放開對實體企業和城鄉居民購買公司債券的限制,拓寬公司債券的認購對象,增加購債資金的來源。二,盤活企業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在存期內不可動用的資金。盤活的路徑包括:放松對復工企業(尤其是大型企業和主干企業)的貸款限制,使它們能夠在產業關聯基礎上向上下游企業放款,增強產業鏈的合作協同;準許復工企業根據經營運作需要,提前支取定期存款。

猜你喜歡
防疫肺炎新冠
“豪華防疫包”
防疫宣傳
防疫宣傳
來勢洶洶的肺炎
做好防護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一分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俄羅斯的防疫“宅”假期
珍愛生命,遠離“新冠”
My Hero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