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策略

2020-02-14 05:59廖聲武劉倩
決策與信息 2020年1期
關鍵詞:媒介素養領導干部湖北

廖聲武 劉倩

[摘 ? ?要] 領導干部媒體素養是衡量領導干部本領高強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調查發現,湖北地區領導干部能主動接觸媒介,選擇信息能力較強,對新興媒體影響力的認識較為客觀、正向。但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與實際工作需要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應開展領導干部媒介素養專題培訓,增加他們對媒介基本認知,增加其與媒體打交道的相關實踐,提升其與媒體打交道的自覺性。

[關鍵詞] 湖北;領導干部;媒介素養

[中圖分類號] G20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0)01-0033-09

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擔負著為國家和地方發展提供決策的重任。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領導干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媒體素養如何,是衡量領導干部本領高強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運用輿論工具宣傳真理、動員群眾、傳播經驗、指導工作,應成為領導干部的一項基本功。我們不少領導干部不愿意面對媒體、甚至躲避媒體,這種狀況必須改變。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的能力,善于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盵1] 440總書記的講話,對領導干部提高媒介素養、有效利用媒體開展工作、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提出了要求。

媒介素養的概念最早是英國學者利維斯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來的。根據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1992年在“阿斯彭媒介領袖會議”上的定義,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于媒介信息的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產媒介信息的能力[2]。

在我國,隨著媒介事件的頻密發生,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受到關注。有論文指出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應含括以下主要內容:一是準確認識不同傳媒的種類、性質、特征及功能。二是正確解讀傳媒所傳遞和表達的各種信息。三是有效利用傳媒并以此作為提高執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借助傳媒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包括借助傳媒發布信息、開展黨務政務公開、進行輿論監督和營造輿論影響力等。四是正確與媒介互動,并游刃有余地與媒介打交道。五是科學看待境外傳媒并準確解讀其傳播的信息[3]。有學者認為,領導干部對媒介的認知體系包括對媒介的認知系統和對媒介的運用系統兩部分,包括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分別為:對傳播環境的認知、對傳播事業的認知、對傳播過程的認知和對傳播效果的認知[4]。有專家認為,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內涵有三:一是能正確認識傳媒的性質和功能;二是對媒介信息具有系統批判性意識;三是能夠利用傳媒來提高執政能力[5]。趙振宇教授認為,領導干部提高媒介素養,學會同媒體打交道,既是一項新的任務,也是對新時期干部素質的一項新要求。具體而言,一是要正確認識新聞媒體,二是要學會在媒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見[6]。也有學者就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做過調查。丁柏銓、彭婙在研究過程中對240名南京市局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媒介素養問卷調查,通過對數據進行統計和解讀后認為,接受問卷調查的領導干部,其媒介素養所達到的水平是符合當時現實對他們的要求的,然而,相對于在認知層面、態度層面體現的較高素養,在行為層面和實踐層面,卻存在著一些不足[7][8]。鄭欣在南京市所有處級以上干部中隨機抽取了700名作為問卷調查樣本,分別從媒介認知、媒介接觸、媒介使用和媒介環境適應等四個方面,對政府官員的媒介素養進行了系統考察,發現了較為突出的表現和問題:對新聞基礎知識和業務知識掌握的表面化、概念化傾向,知識框架尚未成型,實際操作經驗有待增強;對我國社會主義體制下新聞事業的特殊性及其社會轉型背景下政府與媒體關系的轉變尚未給予足夠重視;政府官員在新媒體使用方面表現出相對的“滯后性”[9]。

這些研究成果,對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內涵、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的作用等作了較為深入的分析。有學者做了實際調查,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現狀進行了較為透徹的了解,提出了提升其媒介素養的相關策略。這為新時代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新時代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涉及領導干部接觸、選擇、獲取、認知、判斷、評估相關媒介及其信息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湖北地處中部腹地,經濟總量居全國第7位,人文薈萃,同時也是輿情事件多發地區。湖北省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現狀怎樣?他們是如何接觸、分析、評判媒介,如何參與各種媒介信息提供的?他們又是怎樣利用媒體開展工作的?基于這些問題,筆者對湖北省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做了調查,并就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提出了策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及樣本特征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2017年5月至7月,筆者對湖北省范圍內75名廳級干部、259名處級干部及172名科級干部(其中科級干部主要是在基層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的正科級干部)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領導干部媒介素養調查。調查共計發放問卷525份,收回507份,回收率為96.57%。其中有效問卷494份,含廳級干部70份,處級干部256份,科級干部168份。有效率為97.4%。

本次調查問卷共設置了7個部分,主要包括:1.領導干部的媒介接觸情況及動機;2.對新聞傳播知識的了解情況;3.對現實新聞報道的看法;4.對西方新聞媒體的看法;5.與媒體打交道的相關實踐;6.對網絡媒介的看法;7.受調查者的基本信息。

(二)樣本特征分析

受調查者中,就職于武漢市(包含省直機關)的有220人,占44.53%;在市州工作的有115人,占23.28%;在縣區工作的有63人,占12.75%;在鄉鎮工作的有96人,占19.43%。此次調查對象中,供職于黨委、政府和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有423名,占85.6%,其余大多供職于省屬國有企業。從樣本的學歷構成來看: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155人,占31.38%;本科畢業297人,占60.12%。兩者相加達到91.5%。

二、調查主要發現

(一)領導干部媒介接觸情況

1. 領導干部接觸媒介的類型及途徑分析。湖北省領導干部經常接觸的媒介類型,排前三位的分別為:網站(421人)、電視(307人)、報紙(197人),而廣播、時政刊物居于末位。由此可見,網站是領導干部最常接觸的媒介類型。

通過交叉分析,綜合考察經常接觸媒介類型與文化程度這兩個因素發現,經常接觸互聯網媒體的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受調查者占這一層級學歷受調查者的89.03%,而接觸互聯網媒體的本科學歷受調查者占所有這一層級學歷受調查者的84.85%。同時,接觸互聯網媒體的大專學歷受調查者占所有大專學歷受調查者70.2%。

在對接觸報紙媒體與受調查者的文化程度的交叉分析中發現,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中經常接觸報紙的受調查者占43.87%,本科學歷者中經常接觸報紙的受調查者占38.04%,大專學歷者中經常接觸報紙的受調查者占37.8%。從這兩組數據可以看出:學歷越高接觸互聯網媒體與報紙類媒體的比例就越高。

然而在文化程度與電視這一媒體的交叉分析中卻發現,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接觸電視的比例為54.8%,本科學歷者為63.6%,大專學歷者為81.08%。這表明學歷越高的受調查者經常收看電視的比例越低。

在對所使用的上網工具的調查中發現:在494位受調查者中,使用手機進行上網的有292人,占59.11%,使用PC個人電腦上網的僅有195人,占39.47%。而用iPad等其他互聯網終端上網的僅有7人。這表明智能手機這一移動互聯網終端,由于其便攜性、簡捷性、及時性已成為領導干部上網的首選。

在對有關網站的跟進問題中,領導干部通過新聞網站(如新華網、人民網、荊楚網、長江網等)獲取信息的有350人,排名第1位。通過商業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網易、騰訊等)獲取信息的有326人,排第2位。通過微信、微博和客戶端獲取信息的有217人,排第3位。通過專業性網站(如淘寶、東方財富、趕集網等)獲取信息的不到50人。這表明受傳統新聞媒體公信力及內容生產能力的影響,傳統媒體的新媒體形式如新華網、人民網、荊楚網、長江網比其他網站形式更受領導干部的關注。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的信息傳播也受到領導干部重視。

同樣,在對電視媒體的跟進問卷調查中,經常收看電視新聞類節目的438人,經常收看紀錄片節目的198人,經常收看訪談節目的148人,經常收看影視劇的114人。其中,經常收看紀錄片的人數排第2位。筆者注意到,在進行問卷調查之時,正是《將改革進行到底》《法治中國》《大國外交》《巡視利劍》等大型專題紀錄片播放的檔期??梢?,除去新聞信息,領導干部對有關國家動態、主題宣傳的專題紀錄片也非常敏感(如圖1)。

在對報紙媒體的跟進問卷調查中,各級黨報、都市類報紙、文摘類報紙在領導干部經常接觸的報紙類型中居前三位。

2. 領導干部媒介接觸的目的考察。通過調查發現,領導干部獲取信息的目的排第1位的是“了解新聞”,共有324人,排第2位的是“工作需要”,有286人,排第3位的是“學習新知識”,有241人(如圖2)。這表明領導干部了解新聞信息的主動性較高。在對“經常使用互聯網的目的”這一問題的回答中,答“瀏覽新聞”的有451人,“搜索信息”的有340人(如圖3),遠遠高于其他選項。

(二)領導干部對新聞傳播知識的了解程度

通過對一些基本新聞知識的了解程度可以側面了解領導干部基本的媒介素養,因此問卷設計了一些關于新聞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問題。關于對新聞定義的了解,通過調查發現,57.9%的受調查者選擇了不正確的定義(如圖4)。

在對“新聞價值”的調查中發現,只有35.43%的受調查者選擇了正確的答案,64.57%的受調查者漏選或錯選。在關于新聞與宣傳關系的調查中,只有59.32%的受調查者不同意“新聞就是宣傳,宣傳就是新聞”的說法(如圖5)。這一比例并不占有壓倒性的優勢。表明部分領導干部對新聞與宣傳的關系不甚清晰。

同樣在對新聞與宣傳的目的的問卷調查中發現,50%的受調查者比較同意“新聞報道的主要目的是告知,宣傳的主要目的是勸服”,12.96%的受調查者持非常同意的態度。不很同意、絕對不同意的占33.8%,3.24%的受調查者表示說不清楚。

在跟進問題中,在對“所在單位是否開展過新聞傳播知識的學習教育活動”的回答中,21.05%的受調查者表示所在單位從未開展過相關學習教育活動,57.69%的受調查者表示所在單位偶爾開展,只有21.26%的受調查者表示所在單位經常開展這類學習教育活動。這表明,行政、企事業單位面向所在單位領導干部的新聞傳播知識的學習教育開展不夠。

(三)領導干部對新聞報道的看法

在“您認為新聞報道最權威、最有公信力的是哪種媒體(限填2項)”的調查中,受調查者認為最權威、最具公信力的媒體是廣播電視和報紙,分別有406人選擇廣播電視、397人選擇報紙,排前2位。網站雖排第3,但選擇的人數只有80人,與前兩者差距較大(如圖6)。這表明,雖然領導干部對經常接觸媒介的類型選擇最多的是網站,但同時又顯示出他們對網站中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持保留態度。這表明,在公信力和權威性方面,傳統媒體(廣播電視、報紙)目前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出于同屬傳統電子媒體的考慮,在設計問卷時,未將廣播電視區分開來)。

在對媒體新聞宣傳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調查中,形式不新穎、缺乏個性、內容不夠豐富、不太貼近群眾、報道不夠及時排前5位。受調查者選擇事實不夠真實準確、信息來源不權威的較少。表明領導干部對新聞宣傳真實性與權威性認同度較高,但對其創新性、個性、豐富性、及時性及群眾貼近性認同度較低。這一結果與筆者早先在普通受眾中開展的另一項調查結果相吻合。

在“我國應通過何種方式管理新聞傳媒”的調查中,問卷給出的供選擇的答案有“行政手段、法治方式、行業自律和其他”4種,77.53%的受調查者選擇了“法治方式”,“行政手段”“行業自律”分別占10.53%和10.12%。這表明領導干部傾向于用法治的方式對媒體進行管理。

在對西方國家的新聞與宣傳的認識中,91.09%的受調查者絕對不同意或不很同意“西方國家媒體只有新聞,沒有宣傳”的說法。說明領導干部對西方國家的新聞宣傳情況有相對較為清醒客觀的認知。

(四)領導干部與媒體打交道的相關實踐

領導干部與新聞媒體打交道的相關實踐主要涉及新聞發布會和接受記者采訪。針對這兩方面調查設置了四個相關問題。在“履職中是否召開過新聞發布會,頻率如何”這一調查中,72.87%的受調查者表示在履職中從未召開過新聞發布會。每年召開1~2次的占22.47%,每年召開3~5次及以上的占3.85%。在“是否接受過記者采訪”的相關調查中,50.2%的受調查者表示從未接受過記者的采訪。在“是否拒絕過媒體記者的采訪、拒絕采訪的理由”的調查中,除了不愿說的“其他”原因之外,“不想做公眾人物、對問題不了解、不愿和媒體打交道”排拒絕采訪理由的前3位。

以上數據表明,領導干部缺乏與媒介打交道的相關實踐,運用、指導、參與媒介的積極主動性也不高,不愿做公眾人物、不愿與媒體打交道的思想還普遍存在。因此,領導干部在與媒體打交道方面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運用媒介推動、引導現實工作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五)領導干部對網絡媒介的看法

在“網絡的影響力大小及是否需加強控制”的調查中,83.4%的受調查者比較同意或非常同意“網絡的影響力比較大,應該加強控制”。78.34%的受調查者不很同意或絕對不同意“網絡并不可靠,不妨忽略網絡意見”。95.74%的受調查者認為“應當主動使用網絡平臺進行輿論引導”。在如何看待網絡輿論監督這一調查中,“網絡是一面鏡子,可以用來警示干部自己”(474人)、“網絡時代在媒體面前說話就是對老百姓說話”(411人)、“網絡是強大的,隨時可以把不法官員拉下馬”(364人)這三項選擇結果占絕對優勢。

三、調查總結

領導干部是社會發展的規劃者,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各項政策的執行者。其對媒介信息的接近、獲取、選擇、認知、評估、判斷、使用,關系黨和政府能否利用媒體引導輿論、設置議程、管理公共事務的能力,關系領導干部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關系政府的公信力。

這次問卷調查的受訪者中,91.5%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1.38%。同時,他們的執政經驗也相當豐富,其中任現職5年以上的占51%,任現職10年以上的占18%。這些受訪的領導干部在接觸、選擇、獲取媒介信息的能力方面素養較高,但在認知、判斷、評估媒介信息及創造生產媒介內容的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一)領導干部接觸、選擇、獲取相關信息的媒介素養較高

1. 接觸媒介的主動性較強。調查表明,領導干部通過大眾媒介獲取信息的目的是“了解新聞”“工作需要”“學習新知識”的占絕大多數,遠遠高于“只是一種習慣”“消遣娛樂”等。同樣,在“經常使用互聯網的目的”這一調查中,選擇“瀏覽新聞信息”的比例高于同期中國網民使用互聯網看新聞的83.1%比例[10],“搜索信息”的同樣遠遠高出“收發郵件”“觀看視頻”“網上聊天”“網上購物”等選項。這表明領導干部大多是主動接觸媒介,而非出于習慣、作為消遣。

2. 選擇信息能力較強,對新興媒體影響力的認識較為客觀、正向。對網絡新興媒體的看法,領導干部的認識是較為客觀的。他們最經常接觸的媒介類型是網站,但又對網絡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有所警惕;他們既認識到網絡的影響力較大,需要加強控制,又認識到了“網絡不可靠,但不能忽略其意見”。同時他們又注意到應主動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輿論引導。另外他們對待網絡輿論監督的態度是肯定的。這表明領導干部選擇信息的能力較強,同時對新興媒體的影響力具有客觀、正向的認識。

3. 大多能充分利用媒介獲取信息。調查表明,領導干部每天通過上網、讀報刊、看電視、聽廣播獲取信息,22.47%的受調查者每天花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獲取新聞信息,34.21%的受調查者每天花30分鐘至1個小時的時間獲取新聞信息,35.83%的受調查者每天花費15至30分鐘的時間了解新聞信息。同時正如前文所述,湖北地區領導干部在獲取新聞信息所接觸的媒介類型中,網絡占第一位,59.11%的受調查者使用手機上網,比使用個人電腦上網的占比39.47%高出將近20個百分點。

(二)領導干部新聞傳播知識較為缺失,認知與使用媒介的素養存在不足

1. 對新聞傳播媒介的認知不夠全面,新聞傳播學基本知識缺乏。調查發現湖北地區領導干部新聞傳播基本知識缺乏,對新聞傳播媒介的認知不全面。在對“什么是新聞”的定義的選擇中,選擇正確的僅有42.11%。在回答“新聞價值包含哪幾個要素”時,只有35.43%的受調查者選擇了正確答案。這表明領導干部對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尚不清楚,更談不上建構基本的知識框架。

2. 與媒介打交道的意愿不足,甚至存在障礙。調查中,50.2%的受調查者表示從未接受過記者采訪,在他們拒絕采訪的理由中,除了沒有明說的“其他”理由之外,不想做公眾人物與不愿和媒體打交道分別排在第2位和第4位??梢?,領導干部與媒介打交道還存在心理障礙,要做到“善用媒介”,即運用媒介造勢推動現實工作,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3. 與媒體打交道的實踐不足。調查結果表明,湖北地區領導干部與媒體打交道的實踐相對不足。調查著重從是否召開過新聞發布會和是否接受過記者采訪兩方面了解領導干部與媒體打交道的相關實踐。調查發現,每年召開1~2次和召開3次以上的占比均不高,有72.87%的受調查者表示在履職生涯中從未召開過新聞發布會。在是否接受過記者采訪的調查中,50.2%的受調查者表示從未接受過記者采訪。這一比例表明領導干部與媒介打交道的相關實踐嚴重不足。

4. 對領導干部的新聞傳播知識的培訓教育不夠。調查發現,湖北地區領導干部新聞傳播基本知識缺乏、不愿與媒介打交道,其原因在于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的培訓缺位。在受調查者中,大多數人表示其所在單位從未或偶爾開展新聞傳播知識的學習教育活動。這表明在對領導干部新聞傳播知識的培訓教育方面具有較大提升空間。

四、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路徑建議

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了領導干部與媒介打交道的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盵11]根據此次問卷調查的相關結果,湖北地區領導干部能主動接觸媒介,選擇信息能力較強,對新興媒體影響力的認識較為客觀、正向。但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與中央的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仍存在差距。因此,要高度重視提升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和與媒介打交道的能力。

(一)開展領導干部媒介素養專題培訓

一是相關部門應重視對領導干部新聞傳播學知識、媒介素養方面的培訓??刹扇∫詴?、舉辦專題培訓班等形式,邀請高校新聞傳播院系、媒體方面的學者專家進行輔導。二是在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培訓中增加新聞傳播相關課程。通過課堂講解、案例教學、模擬演練等相關形式使領導干部加深對新聞傳媒的認知和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新時代習近平新聞思想的學習,增強對新聞傳播規律的了解。三是新聞宣傳部門和相關單位可以適時組織相關專題研討會或培訓班,通過短期研討培訓的形式將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集中起來,相互探討,相互交流,提升運用媒體開展工作的能力。

(二)加強領導干部與媒體的交流互動

加強領導干部與媒體之間的交流就要消除其交流的壁壘,暢通媒體工作人員與領導干部交流的渠道。領導干部要主動深入媒體開展調研、座談,了解當今媒介發展的現狀,同新聞工作者交朋友,熟悉新聞工作流程,把握新聞工作規律,提升利用媒體開展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增加領導干部與媒體打交道的相關實踐

調查表明,湖北地區領導干部與媒介打交道的相關實踐較為缺乏。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有待提升。筆者建議,應不斷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繼續穩步推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形成鼓勵領導干部接近和使用媒介的氛圍和機制。

(四)增加領導干部自我知識更新的主動性,提升其與媒體打交道的自覺性

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水平高低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愿望密不可分。內因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只有領導干部具有自我知識更新的意識和自覺性,才能在繁忙的公務中,學會適應新興媒體發展的新形勢,自我革新,主動實踐,進一步提升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文章選編[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6.

[2] ?Aufderheide.P.(ed.):Media Literacy: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media literacy,Aspen,CO: Aspen Institute,1993.

[3] ?郭小平.我國黨政干部媒介素養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6年.

[4] ?駱正林.黨政干部的媒介素養與執政能力建設[J].嶺南學刊,2010,(2).

[5] ?伍皓.領導干部的人文素養與媒介素養[J].紅河探索,2011,(5).

[6] ?趙振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論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

[7] ?丁柏銓,彭婙.領導干部媒介素養考察報告——基于一項對南京市局級領導干部的調查分析(上)[J].當代傳播,2010,(3).

[8] ?丁柏銓,彭婙.領導干部媒介素養考察報告——基于一項對南京市局級領導干部的調查分析(下)[J].當代傳播,2010,(4).

[9] ?鄭欣.政府官員:一個特殊群體的媒介認知及其應對行為研究——以700名處級以上干部媒介素養調查為例[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3).

[10] ?CNNIC:2017年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文互聯網數據資訊網,2017-08-04.http://www.199it.com/archives/619812.html.

[11] ?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6).

[責任編輯:胡 ?梁]

Abstract: The media literacy of leading cadre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measuring the ability of leading cadres. Through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leading cadres in Hubei can actively contact the media, have a strong ability to choose information, and have an objective and pos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 of emerging media. However, there is a large gap between the media literacy of leading cadres and the actual work needs. Therefore, special training on media literacy of leading cadr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ncrease their basic knowledge of the media, increase their relevant practices in dealing with the media, and improve their consciousness in dealing with the media.

Keywords: Hubei; Leading Cadres; Media Literacy

猜你喜歡
媒介素養領導干部湖北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新媒體背景下中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與應對
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黨員干部要以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互聯網+”時代高職學生媒介素養的培育路徑研究
參加體育運動對改善領導干部“亞健康”狀態的積極影響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大學生媒介素養調查研究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業收購生豬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