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中的運用探析

2020-02-14 05:59張衛東梁華瑋
決策與信息 2020年1期
關鍵詞:概論典故習近平

張衛東 梁華瑋

[摘 ? ?要] 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典、精于用典,堪稱用典大家。將習近平總書記所用典故運用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中,在實現教材語言向教學語言轉化,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與認同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典故教學的同時還應合理運用故事教學法、課堂討論法、視頻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還應堅持有針對性、恰到好處、密切聯系教學內容等教學原則。

[關鍵詞] 習近平;典故;概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0)01-0084-05

2018年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教材增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容。如何針對當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程的吸引力、感召力,激發大學生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興趣,加深對新思想的理解與認同,是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面前的一個極為緊迫而重要的課題。筆者嘗試著將習近平總書記善用典故引入《概論》教學中,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解理論,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F將這方面的經驗體會加以總結,與同行分享交流。

一、典故在《概論》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一)有利于實現教材語言向教學語言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文章中引用的典故,“從諸子百家到唐詩宋詞,從孔夫子到毛澤東,旁征博引、畫龍點睛,總是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激蕩”[1] 3。把習近平總書記所用典故融入《概論》教學中,可以豐富教學語言,提高教學語言的感染力、親和力,實現教材語言真正向教學語言轉化。

例如,“中國夢”是《概論》第九章的教學重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象表達?!靶坳P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1] 403。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用這三句詩來描摹中華民族矢志不渝追逐中國夢的壯闊歷程。近代史上,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獲得民族獨立,可謂“雄關漫道真如鐵”。改革開放以來,通過艱辛探索,終于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正是“人間正道是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又告誡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行百里者半九十”[2] 99,越是接近夢想彼岸,就越會遭遇各種艱難險阻、驚濤駭浪?!扒トf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1] 382。只要我們具備“巖竹”堅韌執著的品格,不為困難所擾,不為矛盾所惑,不為利益所誘,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追求,偉大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再如,“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是《概論》第十三章的一個重要知識點。黨中央立足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了“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的戰略抉擇[3] 226。新型國際關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贏。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中,引用四地諺語:東南亞朋友講“水漲荷花高”,非洲朋友講“獨行快,眾行遠”,歐洲朋友講“一棵樹擋不住寒風”,中國人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4]。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這些典故的運用使教學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辯證思維能力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中的運用,是指從事物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出發,分析矛盾、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是科學思維能力的根本要求和集中體現,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非常重要。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注重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尤其是用辯證思維分析解決治國理政中的一系列問題。善于“以典喻理”[5]揭示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在《概論》教學中,恰當運用典故,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例如,“全面深化改革”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不斷把改革推向深入。目前,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政治穩定,社會和諧,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什么還要全面深化改革呢?“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盵1] 467這首詩的大意是:舟行水上,在險要之處小心謹慎,不易發生翻船事故,而在平流無險的地方放松警惕,往往會“舟覆人亡”。習近平總書記借用這首充滿辯證色彩的古詩,意在提醒人們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問題,多個角度想事情,才能避免“盲人摸象”。如果只看到成績,看不到存在的問題、困難和挑戰,那就可能像這首詩里面說的那樣,在“平流無石處”掉以輕心,以致沉淪。

再如,在講解“經濟全球化”時,首先,明確經濟全球化的利和弊。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為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技術條件,給各國各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加了國際風險,并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一定沖擊。然后,讓同學們討論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是支持還是反對?是肯定還是否定?最后,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典故:“甘瓜抱苦蒂,美棗生荊棘?!盵2] 237意思是:再甘甜的瓜,所連接的瓜蒂都是苦的;再美味的棗子,都長在荊棘上。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不能因為優點就把它看得完美無缺,無視其缺點;也不能因為缺點就把它看得一無是處,否認其優點。我們在分析問題時,不僅要看到正反兩個方面,還要抓住重點,那就是“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6]。引導學生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辯證統一,這樣我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就不會簡單地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對,而是權衡利弊、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

(三)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新思想的理解與認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構成了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體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其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皥猿忠匀嗣駷橹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3] 182。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爸螄谐?,而利民為本”[2] 19。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把群眾是否得利、民生是否改善作為標尺。第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情感慨,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幾千萬貧困人口是最需要關心的群體,也始終是他心中的牽掛?!吧茷閲?,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2] 5。只有拿出真情懷、真熱忱,把困難群眾的貧窮當作自己的痛楚,而不是僅僅把扶貧當成例行公事,才能真正地消滅貧困,也才能讓幫扶成為“有尊嚴的幫扶”,讓發展成為“有溫度的發展?!钡谌?,補齊民生短板?!叭娼ǔ尚】瞪鐣怀龅亩贪逶诿裆I域,發展不全面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表現在不同社會群體民生保障方面”[1] 9。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著鮮明的群眾導向?!疤斓刂?,黎元為先”[2] 11,出自《晉書·宣帝紀》,原典為“天地之大,黎元為本;邦國之貴,元首為先?!绷暯娇倳浕脼椤疤斓刂?,黎元為先”,把“黎元”排在價值坐標的首位,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耙园傩罩臑樾摹?,只要我們黨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的周圍就會吸引和凝聚億萬民眾,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邁不過的坎。從以上用典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飽含真情、充滿溫度。通過典故來分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場和價值取向,可以加深學生對新思想的理解與認同。

二、典故在《概論》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1. 故事教學法。有些知識點通過故事的形式表達出來,效果會更好。例如,在講解“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時,可以展示習近平總書記引用的古語:“莫用三爺,廢職亡家?!盵2] 199“三爺”指的是“子為少爺,婿為姑爺,妻兄弟為舅爺”。清代乾嘉年間的紹興師爺汪輝祖在州縣任職多年,親歷目睹委任“三爺”之害,故大聲疾呼革除這一積弊。但是,在封建社會做不到,始終是任人唯親。我們黨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突出政治標準,提拔重用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把“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3] 209的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當然,在干部任用上也存在一些不正之風,習近平總書記借用古語,意在告誡為官者,不要任人唯親,否則會丟官罷職,敗家毀業。

2. 課堂討論法。有些知識點通過課堂討論的方式,效果會更好。例如講解“新發展理念”時,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路中,創新始終占據著重要位置。針對創新問題,習近平引用了多個典故:“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 413“不日新者必日退?!盵1] 416“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盵2] 135“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未形”[2] 239等,讓同學們討論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新的基礎、創新的方法等問題。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面對復雜的改革環境、艱巨的發展任務,今天的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驅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古語,就是要讓我們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蹦贻p學子要想成為創新型人才,首先要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打牢創新的基礎?!奥斦呗犛跓o聲,明者見于未形”。習近平總書記借此典故來說明創新的一個重要方法,即在事情開始之時,善于抓住趨向性問題,抓住“起于青蘋之末”的先機,才能更好地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3. 視頻教學法?!镀健罢Z”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是《百家講壇》特別節目,由中宣部、中央廣電總臺聯合制作,共12集,已全部播完。節目以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所引用的典故為切入點,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是非常好的教學資源。在《概論》教學中,根據教學需要選取若干視頻用于課堂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典故在《概論》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1. 有針對性。要考慮當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有針對性地運用典故?!陡耪摗肥潜究粕匦薜墓不A課程。由于高中文理分科,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同,人文素養參差不齊,同一個典故,文科專業的學生能夠理解,其他專業的學生就不一定能理解。例如在講解“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時,我們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的典故:“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盵2] 3典出上古歷史文獻《尚書》,難度較大。結果發現文科生基本能夠理解,其他專業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運用典故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

2. 恰到好處。運用典故不是多多益善,一個知識點運用一兩個典故即可,太多了會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例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概論》第十章的教學重點,發展社會主義民主,首先,要從中國的國情和實際出發,既要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要把握走過的發展道路、積累的政治經驗、形成的政治原則,還要把握現實要求、著眼解決現實問題。其次,要借鑒國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絕不能放棄中國政治制度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照抄照搬他國的政治制度行不通,會水土不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甚至會把國家前途命運葬送掉。最后,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用的一句古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1] 195作為結語,既形象生動,又恰到好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 密切聯系教學內容。典故的運用應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服務于教學內容,不可“無的放矢”,脫離教學內容。凡與教學內容聯系密切,學生較為熟悉或不難理解,且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的典故,才可以運用于課堂教學中。

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典、精于用典,堪稱用典大家?!俺39艦榻裼?、推陳出新,不斷激活優秀傳統文化,賦予其鮮活的當代價值與意義”[1] 2。把習近平總書記所用典故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使《概論》成為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語言生動,深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程,在切實提高《概論》教學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熱愛經典、閱讀經典,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人民日報評論部.習近平用典:第二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本書編寫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習近平.邁向命運共同體 開創亞洲新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5-03-29.

[5] ?楊立新.習近平的用典藝術[N].文藝報,2015-06-05.

[6] ?習近平.深化伙伴關系 增強發展動力——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6-11-21.

[責任編輯:李利林]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s good at using allusions. Applying the allusions us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o the teaching of the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played a good role in transforming the textbook language into the teaching language, improving the students 'dialec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deepen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while applying allusion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story teaching, classroom discussion, and video teaching should be also used reasonably; teaching principles such as pertinence, appropriateness, and close connection with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also be adhered to.

Keywords: Xi Jinping; Allusions; Introduction; Teaching

猜你喜歡
概論典故習近平
典故逸事龍文鞭影
李劍農和他的《政治學概論》
青銅器辨偽概論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藝術概論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藝術概論
楹聯牌匾上的典故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聞雞起舞
標題黨
典故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