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杠桿作用

2020-02-18 06:29徐立純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2期
關鍵詞:杠杠脫貧精準扶貧

徐立純

摘 要:2013年,習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是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自此全國掀起了“扶貧潮”。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奮斗目標和根本原則,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基石。精準扶貧,教育先行,教育杠桿在精準脫貧中的作用尤為明顯。本文作者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在此文中簡要論述了要如何實現“教育扶貧”和“精準脫貧”。扶貧扶智,教育為本。志、智雙扶,就是授人以漁,好比兩把“金鑰匙”,一定會破解“精神貧困”與“能力貧困”,充分釋放出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把返貧的機率降到最低。

關鍵詞:精準扶貧;脫貧;職業教育;杠杠

一、三湘大地如此多嬌

一片熱土孕育一批思想。國家重要領導人在湖南考察時,針對湖南現實狀況和全國經濟社會特征提出了“精準扶貧”,并語重心長地談到,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自2013年開始?!熬珳史鲐殹彼枷霃娜娲蟮仄鸩?,給我們湖南發出了一份最先的考卷,也給我們學校一個最貼近的答卷機會。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其奮斗目標和根本原則即為讓全國人民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這不僅僅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其次也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基石。而精準扶貧思想恰好就是共同富裕理論的延伸和發展,因為精準扶貧思想就是要幫助全國每一個貧困人口脫貧從而走上致富的道路。精準扶貧政策符合湖南實際,同時也符合中國國情。

本人是典型的80后。就在我們牙牙學語的成長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華大地宣起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和脫貧熱潮。在“脫貧”政策剛開始的時候,每個省的貧困區域為縣級單位,在當時被作為扶貧的基本單位,而到了2001年的時候全國已經達到15萬個村級貧困區域,之后,將14個集中連片特別困難的區域設定為國家重點扶貧對象。農村扶貧的主要特點是區域瞄準,沒有識別到戶。這種資金資源能在短時間內集中起來并能切實地幫助到一部分農村人口脫貧,或者能有效改善部分貧困群體的基礎生活設施。這一扶貧模式在進行了幾年之后成效不大,或者扶貧工作不持久。在總結了前數十年的扶貧工作以及經驗教訓后,“精準扶貧”這一政策是科學可行的,它根據中國目前貧困群體的現實狀況而提出行之有效的針對性措施。精準扶貧的核心概念就是精準化理念,同時也是扶貧工作的基本理念,它包括了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精準”這一理念貫穿于扶貧工作的全過程。

二、精準脫貧的教育杠桿

精準扶貧思想的戰略重點在于要帶領貧困群體們樹立脫貧信心、營造脫貧環境,幫助他們充分認識到自身優勢以及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決心,在精神上與貧困絕緣。因此教育杠桿在精準脫貧中的作用尤為明顯。精準扶貧,教育先行。自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頒布以來,教育就被明確賦予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神圣使命與歷史責任,順理成章地成為扶貧的治本之策。抓住教育扶貧這個關鍵,才能抓住扶貧工作的“牛鼻子”。如今,宏觀上的頂層設計已經出爐多年,微觀上的具體措施也要配套跟上,精準用力,扶到根上,扶到要害部位。作為我們省會的長沙,特別是省會的學校,具有獨特的資源和優勢,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形式實現邊遠地區幫扶結對,實現兩地管理共進、教學共研、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師生互動、差異互補,切中教育扶貧、精準扶貧的肯綮。相較于以往捐書、捐實驗器材等方式,此舉更值得推廣。因為,一般教育落后地區的學校師資力量難免不足,校園硬件設施也勢必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圖書資料的閑置。而通過互聯網開設“空中課堂”,就能充分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改變被幫扶地區“缺師少教”和“開不好、開不足、開不齊課”等問題,教育扶貧才不會流于形式。扶貧的最根本之策在于通過教育將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培養出來,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改善生活從而改變貧窮落后的命運。

三、 職業教育授人以漁不返貧

四兩撥千斤。教育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途徑之一。精準脫貧中的教育杠桿作用還體現在舉重若輕,事半功倍。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貧困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本質上是人的問題,深層次的原因在于人的內生動力的缺乏。內生動力不足主要體現在精神貧困和能力貧困兩個方面。精準扶貧,應扶在根上,必須找準“心理(精神)貧困”與“能力貧困”的破解之策。相對于經濟扶貧、政策扶貧、項目扶貧等,教育落后和貧乏才是導致貧窮的最根本原因。貧困群體的教育貧困存在于心理貧困和能力貧困兩方面,即志貧和智貧。職業教育精準扶貧,既要扶志,還要扶智,要志、智雙扶,才能釋放出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給貧困地區的孩子進行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在于要讓他們全部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樣才能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職業教育不僅可以消除貧困群體能力貧困,同時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即精神文化素質,從而可以解決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要想真正脫貧,就必須先從思想上脫貧,拔出這一窮根。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和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脫貧后又陷入返貧的惡性循環,也需要教育的持續發力來穩固脫貧后的狀態?!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必扶智”只有教育扶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阻隔貧困的代際傳遞,真正的從輸血式的扶貧向造血式轉變,也是保證脫貧人口不再返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從始至終在脫貧攻堅的這場無硝煙的戰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筆者老家是華容縣集成鄉,故鄉1998年被洪水吞噬,老鄉們成了精準扶貧的對象,他們的生活狀況時時牽動著我這位身居省城的游子的心。通過考察,我發現他們中間有不少是“心理(精神)貧困”者,他們有一種強烈的宿命感、自卑感和無助感,常常陷入“自我受限”的藩籬,常常失去擺脫貧困的欲望與行動。 所以說“扶貧先扶志”,教育的杠桿作用就在這里,職業教育授人以漁,力爭不返貧,要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就必須找準他們“精神貧困”的癥結所在,消除他們的消極心理,激發其自身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提升他們的主體價值與意義、發展他們的自主品質與精神、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與能力,這當然取決于文化的學習與理解,需要教育的著力引導。文化教育過程是價值引導與個體自主建構的統一,“理想社會”“美好人生”“幸福生活”的動力引導,在受教育者(貧困者)能動、自主地建構中實現精神世界的提升與改造。扶貧扶志,就是以教育的力量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蒙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孱弱的身軀帶來強健,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瑣的人們帶來自信。

四、結束語

扶貧首先要解決的是人的精神貧困問題。精準扶貧的靈魂所在即為有自強不息的精神來支撐;只有先將思想問題解決好了,才能讓扶貧舉措精準落地實施。對于貧困群體們來說,只要他們能夠在意識上先脫貧,脫貧的主動作為才會有保障,脫貧的落地效能才會凸顯。扶貧先扶人,育人先育心,扶貧工作首先要發揮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從思想上、精神上幫助貧困者樹立戰勝困難及擺脫困境的信心和斗志。扶貧扶智,教育為本。扶貧必扶智,志、智雙扶,就是授人以漁,好比兩把“金鑰匙”,一定會破解“精神貧困”與“能力貧困”,充分釋放出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把返貧的機率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鄧維杰 精準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J].農村經濟 2014(6)

[2]郭承尚 唐開蓉 淺議精準扶貧工作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安徽農學通報 2015

[3]楊秀麗 精準扶貧的困境及法制化研究[J].學習與探索 2016(1)

[4]鄭瑞強,王英 .精準扶貧政策初探[J].財政研究 2016(2)

猜你喜歡
杠杠脫貧精準扶貧
唐縣精準發力助推精準扶貧
劃“杠杠”式管理的是與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