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戰陜北時期毛澤東的軍事戰略與建國方略研究
——基于《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文本

2020-02-23 06:37胡少波
榆林學院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解放戰爭陜北形勢

胡少波,張 淵

(榆林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榆林 719000)

為了深度解析解放戰爭開始以來國內外的局勢,黨中央在轉戰陜北戰爭形勢得到扭轉的背景下,適時召開了著名的楊家溝會議,這次會議也叫“十二月會議”。這次會議是黨中央在轉戰陜北期間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毛澤東作了政治報告,對當時的黨內外和國內外形勢作了詳細論述,該《報告》也被認為包含了諸多新中國的建國方略。因此,也就有了毛澤東胸有成竹地偉大預判“曙光就在前面”。轉戰陜北彰顯了毛澤東的軍事戰略和謀略,“毛澤東轉戰陜北371天,不僅充分展現了他非凡之人的非凡意志和毅力,而且顯露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非凡之膽略和奇謀”[1]。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毛澤東全面深入剖析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長期以來斗爭形勢的變化,而共產黨在這兩種革命斗爭中一直處于被動局面,這種被動局面的真正轉變就發生在轉戰陜北期間。在十二月會議上,毛澤東把對這種局面的研判宣告全黨,同時,全面系統論述了這種形勢和局面轉變以后,我們黨所面臨的任務有兩個:近的任務是移駐西柏坡,獲得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終極任務是進京趕考,由延安的局部執政走向北京的全國執政。

一、軍事戰略形勢已定

毛澤東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方法,分析戰爭形勢,在他的著作中經??梢娖鋵ξ磥砭謩莸念A判,彰顯了一代偉人的高瞻遠矚,他曾經指出:“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边@篇文章創作于黨的幼年時期,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低潮時期,預判了未來中國革命高潮時的局面,體現極大的革命樂觀主義和浪漫主義。此后中國共產黨經歷十年土地革命、延安十三年,又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革命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經過鳳凰涅槃,在延安時期的最后一年,經過一年曲折的轉戰陜北路,共產黨期盼已久的革命高潮終于到來。這個高潮就是在國共兩黨的兵力對比中,共產黨第一次超過了國民黨。通過對綜合形勢的分析,毛澤東在陜北米脂的楊家溝預料到了新中國的曙光即將出現。因此,十二月會議上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政治報告,其中分析的形勢,絕不僅僅是轉戰陜北時期的形勢,而是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抵抗外辱的斗爭,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所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深刻總結。

十二月會議前后,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形勢已然明朗,其中的軍事戰略定勢內涵意蘊豐富,如果將毛澤東對形勢的研判進行分析歸納,可以具體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大勢、中共革命取勝的中勢、轉戰陜北轉折的小勢。

(一)中華民族復興的大勢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成為了中國的主要矛盾,無數仁人志士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己任,探索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成了革命志士的首要任務。這期間與帝國主義的斗爭成為國人勵志圖強的內在動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成為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大勢。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指出:“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盵2]這種大勢的出現,是基于抗日戰爭勝利后黨對形勢的研判。日本的戰敗,宣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抵御外辱戰爭的全面勝利??谷諔馉幍膭倮?,正式警告世界: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有能力、有決心、有信心戰勝任何外來入侵者。所以,此時的形勢研判是基于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抗擊帝國主義的成功經驗和由此產生的民族自信。

(二)中共革命取勝的中勢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肩負起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在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革命另辟蹊徑,走了一條以“鄉村”為中心的發展路線,開辟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新道路。在經過中央蘇區的短暫局部執政,經過二萬五千里的長征,在面對生存還是毀滅的劫難考驗中,共產黨實現了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正因為如此,黨中央到達延安后,經過十三年的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也從幼稚走向成熟。成熟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造了輝煌。積累了局部執政的成功經驗,為走向全國執政奠定了基礎。在延安十三年,黨中央經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并在最后一年轉戰陜北時期實現中國近代以來革命形勢的大逆轉,也直接促成了解放戰爭由防御到進攻的戰略轉折,為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作了戰略上的準備。因此,毛澤東就講到:“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偉大的事變?!盵3]至此,經過十年土地革命和解放戰爭,中共終于實現了對國民黨的形勢逆轉。毛澤東曾很感慨地說,這種軍事上的優勢我們足足等了二十年。也就在轉戰陜北期間的佳縣神泉堡,毛澤東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中共對國民黨的全面優勢已然出現,這是不可逆轉的中共革命中勢?!皸罴覝稀聲h’是一次里程碑式的會議,毛澤東對國內形勢的理性判斷,體現了中共中央對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信心,毛澤東已經開始思考新中國成立的相關事宜?!盵4]

(三)轉戰陜北轉折的小勢

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共產黨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局部執政的成熟的政黨。黨中央延安十三年的最后一年是在轉戰陜北,起止時間為1947年3月18日至1948年3月23日,共計一年零五天的時間。轉戰陜北是一場戰略轉移,其中不僅包含軍事戰略,還包括建國方略。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黨中央通過高明的軍事戰略決策,取得了轉戰陜北的勝利,扭轉了西北戰場的局勢,為全國解放戰爭軍事戰略的部署奠定了基礎。同時,在這一年里,黨中央開始思考建立新中國的諸多事宜,毛澤東在轉戰陜北期間召開的多次會議上,深入闡釋了建國的諸多方略。轉戰陜北實現了戰略的轉折,楊家溝會議成為轉戰陜北勝利的最好注腳。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全面闡釋了在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大形勢下,黨的軍事、土地、經濟、統戰、黨建等的政策方針,清晰明確的建國方略,彰顯了共產黨局部執政的豐富經驗,為建立新國家,執政全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建國方略任務明晰

毛澤東在楊家溝會議上對形勢作了十分深刻的分析和總結,從軍事原則、土地革命、整頓黨風、新中國的經濟成分、統一戰線等方面闡釋了黨的建國方略,為進京趕考、執政全國,作了思想、理論和政策上的準備,體現了轉戰陜北是軍事戰略和建國方略相統一的偉大歷史事件?!安恢\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大局意識是指從整體的角度、用長遠的眼光和戰略高度謀劃處事的一種思維方式”[5]。

(一)提出十大軍事原則

毛澤東認為,戰爭要取得最后的勝利,必須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轉戰陜北時期,黨中央在軍事上出奇制勝,在短暫的一年時間里,共產黨以極小的兵力擊敗了國民黨的二十三萬大軍,可以說在軍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叭娕浜?,兩翼牽制”的戰略部署,扭轉了整個解放戰爭的局面,更加彰顯了轉戰陜北戰略決策的神奇與高明?!氨M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以上這些,就是人民解放軍打敗蔣介石的主要的方法”[6]。在此期間,黨中央總結軍事戰役的經驗,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笆筌娛略瓌t是毛澤東為‘走向全國的勝利’的人民解放軍提供的軍事指導原則”[7]。

毛澤東在轉戰陜北期間總結的十大軍事原則,既是對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戰爭歷史上成功經驗的總結,也是解放戰爭時期新的戰爭形勢的現實需要。黨中央和毛主席洞察戰爭形勢,高瞻遠矚,凝練總結了“十大軍事原則”,具體內容包括“分散集中打法,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的攻打方法;集中絕對優勢兵力的理念、打仗要做準備、發揚吃苦耐勞、不怕犧牲的精神;在攻城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還有部隊的休整和補給”[8]上述黨的軍事戰略行為準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實踐中獲得的。國民黨也試圖學習這種軍事方法,但以失敗告終。毛澤東對此指出:“這是因為我們的戰略戰術是建立在人民戰爭這個基礎上的,任何反人民的軍隊都不能利用我們的戰略戰術?!盵9]

(二)調整土地政策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剛剛投身革命的毛澤東就在思考馬克思主義理論如何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后,毛澤東回到農村,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得出的結論就是中國革命要依靠廣大的農民,要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開展革命。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因此要得到農民的支持和擁護,就要把土地還給他們。戰爭的勝利,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和支持,也得益于黨的土地政策和土地革命?!霸谵D戰陜北的一年零五天,毛澤東、周恩來等黨的主要領導人,深入陜北農村調查研究,集中討論各個階段的土地政策,糾正了土改中‘左’傾錯誤,尤其是保護了中農利益,為贏得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創造了條件”[10]。

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的最大特質就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土地政策的內容也隨之進行調整??谷諔馉帟r期,為了抵御外辱、打敗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是“減租減息”。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種土地政策最大程度地團結了中國人,為全民族抗戰提供了政策保障。解放戰爭期間,因為矛盾的轉化,黨中央適時調整土地政策,召開全國土地工作會議,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提出“沒收地主土地”等。土地政策的改變,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矛盾,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靈活多變的執政方略。毛澤東曾指出:“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并立即在各地普遍實行”[11]。中國土地法大綱為黨的土地政策確立了基本的綱領,使中國革命獲得了最基本的依靠力量。解放戰爭時期,黨的土地政策調整為:“依靠貧農,鞏固地聯合中農,消滅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的封建的和半封建的剝削制度”。為了保障土地革命的順利進行,黨中央制定政策的同時,特別強調要時刻關注貧農和雇農,力爭實現他們的愿望,尤其是要處理好中農問題,要保障中農的利益。毛澤東對此評價到:“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兩條基本原則,我們的土地改革任務就一定能夠勝利地完成?!痹谥袊伯a黨的革命史上,土地革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體現了偉大的歷史意義?!叭绻覀兡軌蚱毡榈貜氐椎亟鉀Q土地問題,我們就獲得了足以戰勝一切敵人的最基本的條件”[12]。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歷程中,農民是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土地革命是獲得農民支持,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同時,共產黨能夠與時俱進,從戰略的高度出發,根據不同時期的革命對象和革命任務,不斷調整土地政策。解放戰爭時期,也正是頒布《土地法大綱》,適時調整土地政策,為建立新中國做好了土地制度的準備。

(三)整頓黨的隊伍

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發展歷史中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在戰爭年代,它成為我們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為了增強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都要開展整黨運動。延安時期,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發揮黨的模范帶頭作用,黨中央進行了整黨運動,在抗日動員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解放戰爭期間,轉戰陜北過程當中,黨中央和毛澤東在指揮戰爭的同時,沒有忘記黨的建設,在靖邊小河會議和米脂楊家溝會議上,毛澤東特別強調了整黨的意義,這不僅是為了取得轉戰陜北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更是為了建立新中國做準備,是軍事戰略和建國方略的高度統一。毛澤東在米脂楊家溝會議上對土地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整編黨的隊伍,使黨能夠和最廣大的勞動群眾完全站在一個方向,并領導他們前進,是解決土地問題和支持長期戰爭的一個決定性環節”。黨的建設是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加強對黨的隊伍建設、保證黨員干部的素質、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最終實現由延安的局部執政到北京的全國執政。

(四)新中國的經濟成分

毛澤東曾說,革命勝利后建立一個新國家對共產黨來講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尤其是經濟建設最為關鍵。怎么把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建設好,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犯急性病,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要真誠地向蘇聯學習?!翱谷諔馉幦〉脛倮院?,毛澤東對于中國未來走向何處去的問題有了更加深切的考慮。他在帶領全國人民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的基礎上,對中國社會的經濟形態問題作出了明確的回答”[13]。在轉戰陜北時期,毛澤東在指揮戰爭的同時,深入思考了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的經濟成分問題。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14]。但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社會的階級矛盾和社會成分會發生很大變化,因此經濟和社會情況隨之發生根本性改變。通過綜合分析,新中國的經濟成分有“國營經濟、農業經濟;獨立小工商業者的經濟和私人資本經濟”[15]。上述經濟成分都應該屬于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組成部分,這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特殊產物。

(五)統一戰線政策

1947年10月,中央軍委在轉戰陜北期間發表宣言,指出了解放戰爭期間黨的統一戰線所包含的內容,目的是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奥摵瞎まr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解放戰爭期間,黨對統一戰線理論進了重大調整,改變了抗日戰爭時期的愛國民主統一戰線。為了取得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爭取廣大人民群眾為建立新中國、為建立一個民主聯合政府而努力。黨的統一戰線更有針對性,這一時期主要針對的就是國民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不僅在解放區取得了顯著成效,而且在國統區獲得了大批民主人士的認可。毛澤東曾講到“和國民黨相反,中國共產黨不但在解放區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在國民黨統治區,在國民黨控制的大城市,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16]。黨中央和毛澤東認識到,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的邪惡本質已經暴露出來,廣大人民群眾對其有了全面認識。在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中國共產黨的朋友在不斷擴大,革命的隊伍逐漸壯大,中國革命必然進入一個新的高潮?!爸袊旅裰髦髁x的革命要勝利,沒有一個包括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不可能的”[17]。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智慧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憑借此戰略優勢,充分調動各種力量,為解放全中國做好了政策上的準備?!敖y一戰線運用靈活的斗爭策略,在各派政治勢力空前復雜和激烈的較量中,充分動員各階層人民群眾,徹底孤立了獨裁內戰的國民黨反動派,配合人民解放戰爭取得輝煌勝利”[18]。

(六)國家局勢的研判

在十二月會議時期,國際形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毛澤東縱觀國際風云,在深入分析國際形勢的基礎上,預判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美好前景。毛澤東一生除了出訪蘇聯,并未訪問過其他國家,但這并不代表他不關注國際局勢。轉戰陜北期間,毛澤東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立場,他認為全世界的受壓迫人民應該起來反抗,與帝國主義進行堅決抵抗,同時還要做好世界大戰再次爆發的準備。毛主席認為,從總的形勢來看,帝國主義主義矛盾重重、經濟危機嚴重,這種社會形態必然走向消亡,所以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對走自己的道路充滿信心,正如毛澤東所講:“全世界反帝國主義陣營的力量超過了帝國主義陣營的力量。優勢是在我們方面,不是在敵人方面?!边@一時期,毛澤東對國際形勢有著理性的判斷,也體現了此時黨的一種自信?!拔覀冏约旱拿\完全應當由我們自己來掌握。我們應當在自己內部肅清一切軟弱無能的思想?!痹谛蝿莸难信兄?,毛澤東繼續堅持了黨的群眾觀點,這種形勢的出現根本上源于人民。共產黨贏得了民心,獲得了人民的支持,自然有了取得勝利的底氣和自信?!笆锕饩驮谇懊?,我們應當努力”[19]。毛澤東在講話的結尾預言了新中國成立的曙光,為形勢的研判作了最好的注解。

轉戰陜北時期,毛澤東在緊張的戰爭環境中,堅持理論創作。據統計,這一時期毛澤東的理論創作成果有17篇入選《毛澤東選集》,有67篇入選《毛澤東文集》。在這些文獻當中,最被大家熟知且最有名氣的就是《目前形勢與我們的任務》。毛澤東以政治報告的形式,宣告了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抵御外辱的革命歷史發生了轉折,國共兩黨二十多年內戰力量對抗的局面發生了轉折,轉戰陜北乃至解放戰爭的形勢發生了轉折,并謀劃了未來建立新國家的諸多方略,為解放戰爭的最終勝利和執政全國作了充分的準備。

猜你喜歡
解放戰爭陜北形勢
陜北綠了 百姓笑了
劉文西陜北過大年
1947年,攀越解放戰爭的“十八盤”
黨建地圖·陜北
2011年中亞形勢回顧與展望
解放戰爭戰略考
解放戰爭:得東北者得天下
毛澤東轉戰陜北二三事
解放戰爭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
適應形勢 增強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