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改善效果觀察

2020-02-24 07:14李志芹詹國慶
健康大視野 2020年3期
關鍵詞:負性情緒抑郁心理護理

李志芹 詹國慶

【摘 要】 目的:對肺癌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分析對其負性情緒的改善情況。方法: 將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納入研究,按雙盲法將其分為參照組與干預組,各32例,參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組在參照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就兩組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組間比對。結果: 干預組患者經干預后SAS、SDS評分下降趨勢顯著大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肺癌患者施以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躁、惶恐等負性情緒,保障患者的心境相對平和。

【關鍵詞】 心理護理;肺癌;負性情緒;抑郁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51-01

隨著環境狀況的惡化,我國肺癌的發病幾率也隨之呈逐年上漲趨勢[1],因肺癌的發病較為隱匿,通常經臨床明確診斷,患者病情已發展至中、晚期,與最佳的手術根治時機失之交臂[2],此時患者極易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出現焦躁、抑郁、易怒等負性情緒,予以患者適當的心理護理意義重大,有利于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升患者生命質量[3]。為此本文對肺癌患者施以心理護理干預,淺析其應用效果,以下為本文研究結果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囊括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64例,依據雙盲法展開分組,各32例,參照組男21例,女11例,年齡51~78歲,平均(61.36±2.17)歲,病程1~4年,平均(2.94±0.87)年。干預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52~78歲,平均(61.94±2.39)歲,病程1~4年,平均(2.74±0.71)年?;颊呋举Y料經組間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 納入標準

①患者自愿加入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③經影像學及病理學確診為肺癌。

1.1.2? 排除標準

①患有精神疾病、認知障礙不能配合實驗的患者。②合并重大臟器障礙的患者。③合并心腦血管嚴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施以常規護理,即開展常規健康教育,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干預組加以心理護理干預,以下為具體措施:

(1)健康宣教: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與疾病有關的知識,科普負面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另外指導患者適當舒緩情緒,協助其對疾病建立正確的認知,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心。

(2)心理干預:定時開展護理人員的心理學相關培訓、講座等,針對不同的患者施以不同的心理疏導與安慰,積極與患者交流,掌握患者內心的真實想法,用和善的態度面對患者,不私下議論患者的病情,構建良好相對輕松的病室環境,盡可能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其不過多的專注于疾病,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在病室內播放舒緩的音樂,培養患者的興趣愛好等。同時為患者提供一個相對輕松的治療環境。必要時可請治療顯著的患者現身說法,最大程度消除或降低患者負性情緒。

(3)家庭支持:引導家屬多陪伴患者,家屬的支持對患者的心理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護理人員指導家屬為患者舒緩負性情緒,協助患者維持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前后,采取焦慮、憂郁自評量表[4](SAS、SDS)展開負性情緒的評估,量表均采取百分制,分值越高負性情緒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x±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P決定是否有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患者經干預后SAS、SDS評分下降趨勢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肺癌是臨床中較為多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通?;颊咴诮浥R床確診后,病情已發展至中、晚期,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孱弱、咳嗽,甚至有咳血癥狀,極易誘發多種合并癥。有臨床數據統計,肺癌患者中僅3/10的患者可得以根治[5],通?;颊呔枰磸偷幕?,使得肺癌患者的預后效果不佳,具有較高的病死率,為患者及其家屬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另外,癌癥的治療需長期進行、費用較高,且不良反應較多,容易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對疾病的預后造成影響。

本文研究結果可知, 干預組患者經干預后SAS、SDS評分下降趨勢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狀態,會導致患生活質量下降,同時對治療的積極性也隨之減低,因此,需對此負性情緒加以重視,另外,有少數患者會因長時間的病痛,將對疾病的恐慌情緒逐步轉變為冷漠,呈現消極治療的狀態。本研究對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干預,協助患者加深對疾病的正確認知,保障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同時為患者建立對抗疾病的信心,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不但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還可了解患者的內心真實想法,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變化,從而最大限度的消除或緩解負性情緒。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能有效的消除肺癌患者的各種負性情緒,保障患者心境的相對平和,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艷麗.心理護理對肺癌化療病人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9):1112-1113.

[2] 王惠,劉歡歡,陳建輝等.全程綜合護理對肺癌術后輔助放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5,36(21):3418-3420.

[3] 李玉梅,薛智穎.開展肺癌患者心理護理門診服務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12):1699-1702.

[4] 對肺癌確診后的病人如何做好心理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0):1834-1834.

[5] 孫兆玲.個性心理護理對肺癌手術患者術前焦慮與術后恢復的影響[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6,39(4):291-293,296.

猜你喜歡
負性情緒抑郁心理護理
群發性產品傷害危機中未曝光企業應對策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動態機制研究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