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見漢牘蒙書三種校讀筆記*

2020-02-26 02:45張傳官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 2020年0期
關鍵詞:筆者文獻失序

張傳官

劉桓先生編著的《新見漢牘〈蒼頡篇〉〈史篇〉校釋》一書對新見三種漢牘本蒙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1)劉桓編著:《新見漢牘〈蒼頡篇〉〈史篇〉校釋》,中華書局,2019年(下文簡稱爲“《新牘》”)。需要説明的是《新牘》圖版旁邊的釋文(簡稱“圖釋”)與釋文注釋部分的釋文(簡稱“文釋”)略有不同,筆者一般據其正確者引用,若有必要則分別注明。此外,《新牘》所謂“《史篇》”的擬名未必準確,爲便利起見,本文暫用此擬名。不過其釋讀也存在一些錯誤或可以改進之處。筆者曾對其中的《蒼頡篇》提供過一些校改意見,(2)張傳官:《談談新見木牘〈蒼頡篇〉的學術價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2019年12月25日?!拘0矗涸撐囊颜桨l表於本輯《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勘疚膭t繼續對《蒼頡篇》以及所謂《史篇(一)》《史篇(二)》的釋文注釋提出一些新的看法,略依原書篇次章序羅列如下,敬請方家指正。(3)本文所引北大漢簡《蒼頡篇》請參看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下文簡稱爲“《北蒼》”)。本文所引《北蒼》釋文已據學界相關意見修改,不一一注明。

(7) 《蒼頡篇》第卌八:“剖判稍辨?!薄缎聽穼ⅰ吧员妗苯忉尃憽吧约颖鎰e”。按其説非是?!吧浴碑斪x爲“削”,“刪削”“分割”“分離”之意,與本句其餘三詞義近,正可並列。

(13) 《史篇(一)》第三—第四:“史者蚤(早)休,不史(使)至眀(明)?!薄缎聽分^二者當連讀,並解釋道:“因爲‘史者蚤休’(休息得早),所以(次日)‘不史(使)至明’,即不使他休息到天明,隨即起床趕路?!卑雌湔h非是。此處二“史”字皆當指《漢書·藝文志》《説文解字·敘》、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史律》等文獻所載諷書若干千字“乃得爲史”之“史”;此二句意爲完成諷書若干字這一要求之人早去休息,而未完成者則一直諷書到次日天明。

(18) 《史篇(一)》第十:“近汝黍梁?!卑础傲骸碑斪x爲“粱”。

(19) 《史篇(一)》第十一:“家毋宦子,如羊見狼?!踩纭澄氟楘_,稚禾逢霜?!卑础把颉睜憽皥D釋”,“文釋”則誤作“羔”?!缎聽费a爲“如”之字已模糊難辨,然而從文義上看,此字很可能不是“如”字。此字所在一句應與前文“羊見狼”、後文“稚禾逢霜”並列,該字很可能是一個表示動物(如雉、鴿等飛鳥或狐、兔等走獸等常被鷹鷂捕食之動物)之字,待考。

以下是陳劍先生於2019年12月23日賜告的釋讀意見:

(24) 《蒼頡篇》第十五:“雞豚犧羊?!卑础盃蕖笨蓢栏窨瑢憼憽盃住?。

(25) 《蒼頡篇》第十五:“脯〔肉〕酒漿?!卑础皾{”可嚴格楷寫爲“”。

(29) 《史篇(一)》第十四:“污養盡哭?!卑础翱蕖弊炙?,已模糊難辨。然此章押陽部韻,“哭”不合韻,或當爲“喪”字。

(32) 《史篇(二)》第八:“毋擅游己?!卑础坝巍碑斪x爲“由”。

(34) 《史篇(二)》第廿四:“從次擅事?!卑础皬拇巍碑斪x爲“縱恣”。

(36) 《史篇(二)》第卌一乙:“非親致密,不宜直干(幹)?!薄缎聽分^:“直幹本是説挺直的樹幹,本板喻直爽,直言無隱?!卑雌湔h迂曲,“干”可讀爲“訐”。

(37) 《史篇(二)》第卌二:“能用賢人,即福奏至?!卑础案W唷碑斪x爲“輻湊”。

(39) 《史篇(二)》第五十二:“《凡將》竟訖,《孝經》道術?!卑创恕胺矊ⅰ薄靶⒔洝苯圆粦訒?。此爲此篇末章的總結語,謂本書“將竟訖”而“大凡”述之也——司馬相如《凡將篇》之得名,或亦與此近、遂取末章首兩字爲名——“孝經道術”即此書之主要內容,“經”“術”義近對文。

(43) 《史篇(二)》失序第八:“博於辟諭?!卑础氨僦I”當讀爲“譬喻”。

需要説明的是,上述陳劍先生賜告的改釋意見,是在陳先生未及見《新牘》全書的情況下做出的,原本多爲短短數字或一句話的批語,筆者據其觀點略爲敷衍成文。若有不合其説本意而致誤之處,責任皆當由筆者承擔。

《新牘》還有一些楷寫有誤、可以進一步準確釋寫,或是誤録誤排的一些釋文,如《蒼頡篇》第卅一“繭〔絲〕枲絡”之“枲絡”、《史篇(一)》第五十七“上下隨時”之“上下”,《新牘》皆作補文(“上下”,圖釋作“□□”),按上引諸字大部分筆畫皆存,可徑釋。

又如《蒼頡篇》第卅九“衛嬐”之“衛”本作“衞”,《史篇(一)》第八“予諸對”之“”上部本從“”作“矦”,《史篇(二)》第二“狀似鷄卵”之“鷄”本從“隹”作“雞”,第十“哭泣辟踴”之“踴”本不從“力”作“踴”,第十“退卻府(俯)伏”之“卻”本從“邑”作“郤(卻)”,第十“(飧)飯麤糲”之“糲”似不從“廠”作“”,失序第七“曲轍後顧”之“轍”本作“輙”。

又如諸篇之“明”(見於《蒼頡篇》第五十四“蚩尤典明”,《史篇(一)》第三“夜築承明”、第四“不史至明”、第十三“不以旦明”,《史篇二》第三“強健聰明”、第卌一“明君取士”之“明”、失序第四“明上徵召”、失序第六“明德道民”、失序第八“必明度數”),皆本作“眀”。

又如《蒼頡篇》第十一甲“撟蹻□□”之“撟蹻”當處於四字中後二字的位置,釋文當作“□□撟蹻”?!渡n頡篇》第卌二:“罷飹(—飽)……?!薄缎聽分^“”前“缺六字”。按其説與體例不符,此處應缺四字,且“”前後分別缺二字。

2019年12月30日初稿

2020年1月6日修改

本文曾發布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網(2020年1月6日)。

2020年3月23日補記

猜你喜歡
筆者文獻失序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越控制,越失序
越控制越失序
Cauchy不等式在高中數學中的簡單應用
越控制,越失序
用集合的交并運算律釋“一類恒成立問題”之疑
圓錐曲線上四點共圓的一個充要條件的證明及應用
賞園里杜鵑花開
在失序中選擇
兩個含余弦函數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