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樣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2020-03-12 16:41張義如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多樣化教學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張義如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逐漸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其在一些地區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深度挖掘音樂的育人素材,并以此來展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音樂美感和鑒賞音樂的能力,在從音樂學科知識的角度提升學生,培養其藝術涵養,在充分發揮音樂學科育人作用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本文立足于當前音樂教學實際情況,就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展開多樣化形式的音樂教學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

關鍵詞:初中音樂;多樣化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071-01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的美好心靈和音樂認知正處于萌生階段,可塑性較強,對其美育作用最大。但目前部分教師在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單一,起不到培養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這一點,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探索新穎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滲透音樂知識和文化素養,促使其在音樂學習方面能有所發展,同時也能受到好的音樂的熏陶,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

一、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情感理解

與其他學科相比,音樂里包含了濃厚的個人情感、家國情懷等強烈的情感因素,能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從音樂里的情感教育方面著手,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刻認識,感悟音樂里的情感內容,在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的基礎上有機的給其滲透課堂音樂知識。

如在《保衛黃河》一課教學時,在課前教師要從這節課內容的相關史料和創作過程來搜集相關素材,并從學生的認知角度來提取音樂文化,要側重于對情感內容的解讀和滲透。在上課時教師可先從我們的母親河—黃河來給學生講述,從字面意思逐步的過渡到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如保衛黃河就是保衛我們的家園,因為當時抗日戰線主要在黃河一帶,所以才有“保衛黃河”的說法。在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相關史料以及創作歷程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后,教師再從音樂作品內容出發,如先給學生解讀一些歌詞,如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這是作品的高潮部分,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中國人民與侵略分子的斗爭決心等。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再給學生播放作品—《保衛黃河》,同時鼓勵學生一邊跟著輕唱,一邊回想當年先輩們的抗戰事跡,從而能在其內心里形成一股強烈的愛國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音樂教學情景,不僅能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情感滲透作用,也能增進其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為課堂注入活力

當前的音樂課堂教學缺乏音樂教學應有的活力,大多數教師也仍舊采用解說、領唱或者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學習的教學方式,這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不高。對此,現階段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這一現狀,可將多媒體教學技術引入音樂課堂,以圖片、視頻等素材從視覺和聽覺方面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進而也能有效的為課堂注入活力。

如在《青春舞曲》一課教學時,在上課時教師可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出發,結合網絡上的一些舞蹈視頻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并結合舞蹈動作來給學生逐步的滲透課堂音樂內容—《青春舞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先從理論上給學生作以較為全面的講述,如舞蹈與歌曲的配合、動作美感和音樂和諧度以及舞蹈和音樂的配合度等方面讓其有一個充分的了解。然后教師可詢問學生愿不愿意學習舞蹈和音樂內容?大部分學生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這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到舞蹈室,結合多媒體技術進行舞蹈動作學習和音樂作品領悟,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青春的力量,同時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將舞蹈動作和音樂內容配合起來,初步的培養其動作美感和進行音樂美育,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音樂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給學生呈現課堂內容和增進其對音樂的認知水平,能在較大程度上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利用網絡資源,促使學生辨別音樂

在信息大爆發的時代,優質音樂文化和劣質音樂文化并存,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了認知偏差。對此,當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結合一些網絡資源和課堂內容來培養學生對音樂鑒別的能力,對其進行音樂美感教育和發揮音樂的育人作用,進而能使其形成正確的音樂價值觀。

如在《青藏高原》一課教學時,在課前教師可就當前流行的一些口水歌作為教學素材,將之和課堂內容有機的整合起來,進行對比教學。在上課時教師可先詢問學生知道歌曲——《青藏高原》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然后教師可接著詢問學生是否了解歌曲——《學貓叫》,這時只有部分學生能給出回答。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以兩部音樂作品所產生的影響、韻律感以及美感、音樂水平等全方面來給學生進行講授,同時有意識的給學生滲透什么是經典的音樂作品、什么是階段性的流水歌曲等,從學生的潛意識里培養其音樂鑒別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增加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認識和提高其鑒賞能力,教師也可給其呈現一些流行的音樂作品讓學生來評析,如陳奕迅的《十年》、周杰倫的《夜曲》等,教師可予以補充,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網絡資源來給學生教授音樂辨別能力,能有效的促使其形成正確的音樂價值觀。

結語:綜上,為促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發展和進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方法,依據實際教學情況來完善課堂教學措施,在實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水平,發展其音樂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付玉英. 情景教學法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北方音樂, 2017, 037(024):208.

[2]莊紅.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6(24):23-24.

(作者單位:安徽省壽縣第三中學,安徽? ?壽縣? ?232200)

猜你喜歡
多樣化教學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中職聲樂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方式的運用分析
初中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
節奏訓練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音樂課堂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