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的創造性利用

2020-03-23 16:48余志勇李淙鈺楊鎏
現代園藝·園林版 2020年1期

余志勇 李淙鈺 楊鎏

摘? ?要:當下,我國正大力推進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不斷增高社會發展以及公共綠地的使用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提高公共綠地的利用效率,促使社會環境向前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創造性地利用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以增強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的使用效果,主要針對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設計,結合公共綠地的創造性利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壓走廊;公共綠地;創造性利用

分析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高壓走廊下的公共綠地景觀設計,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發現公共綠地建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對其進行解決,促使整體建設更加符合我國社會需求。這對環境建設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一直以來人們都在接受環境的饋贈,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納入保護環境意義重大,因此,以期通過簡要分析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設計建設問題,以保證其實施效果。

1? ? ? 現狀分析

1.1? ? 現狀空間關系分析

1.1.1? 東側公園空間分析。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被萬年東路分為東西2部分。東側公園以現狀公園+現狀山地為主,受高壓線擠壓影響小。

東側公園主要為現狀已建區域,山腳以大面積開闊的疏林草坪為主,山體以大面積次生林為主??臻g關系較簡單,大尺度的單一空間使場所趨于枯燥。

1.1.2? 西側公園空間分析。西側公園場地南側有現狀110KV變電站1座,西南場地內有高壓電塔共計24座,110KV,4組長約1300m(紅線范圍內)高壓線南北向平行布置,貫穿西側公園場地,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六條,高壓走廊內,劃定垂直距離限制區(4m)、風偏距離限制區(3.5m),場地受高壓走廊限制較大。

西側公園場地內多為施工破壞遺留場地,內部被道路分割為互不關聯的4部分,外部與周邊社區剝離,空間關系稀薄無序,需結合現狀遺留山體、公園設計構想、生態建設進行空間重塑。

1.2? ?現狀植被分析

東側公園植被保留較完整,山腳以疏林草坡為主,山體保留有較完整的植物群落體系,植物種類豐富,常綠及落葉樹種兼備,可為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南側臨街坡面植物較雜亂,對外展示性差。

西側公園除南側遺留山體外,植物群落損失殆盡,形成大片荒地,亟需全方位地重建植物群落。

1.3? ?現狀功能分析

東側公園主要服務于周邊住宅區,提供休閑、運動場所及生態綠肺功能。

西側公園現狀主要為周邊住宅建設施工提供便利,并為高壓走廊提供空間。

2? ? ?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的創造性利用

2.1? ?高壓走廊下空間關系的梳理與重建

在設計中,西側公園場地各部分被聯結成為連續的整體,提供完整的游憩體驗。以高壓走廊為限制條件,人為空間被限制于較為低矮狹長的空間中,在此基礎上,近人尺度變幻的空間關系帶來豐富的游覽體驗和造景效果。

2.2? ?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的利用策略

2.2.1 賦予功能。滿足公園現有功能:滿足現有金州商圈居住組團生態綠肺功能。

建議:以生態為本;強調參與、互動、體驗,關注老年、兒童,提供運動、健身、康體、親子功能。

2.2.2? 高壓走廊下的景觀補償策略。在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中涉及到的高壓走廊中,有高壓電塔(10座)、高壓電桿(14座)、垂直距離限制區(4m)、風偏距離限制區(3.5m),為此,必須要以此作為整體的設計基礎,對其進行分析設計。以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中的迷境花園為例進行分析。

迷境花園被設計為綜合性迷宮,不僅實現了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的創造性利用,同時也給予了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更多的樂趣,促使公園既符合環境友好型建設,也能在真正投入社會使用后,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

在水平方向上,迷宮使內部體驗空間趨于面狀扁平化,避免垂直距離限制區和風偏距離限制區對游覽空間的粗暴分割。而在垂直方向上,各空間的銜接和屏蔽中,則結合限制條件進行造景和景觀補償。

(1)在垂直距離限制區,靠近電塔,高壓線離地距離最大,滿足植物視線屏蔽高塔,可栽植矮而寬的喬木,越遠離電塔,高壓線離地距離逐漸變小,盡量不栽或少栽植喬木,選擇的喬木為矮而寬的橫向生長的喬木,而采用觀花、色葉植物,轉移高壓線的視覺壓力。

(2)對風偏限制區,則可選擇高而窄的喬木,通過喬木向上生長,屏蔽高壓線,緩解高壓線帶給人的壓迫感、緊張感。景觀補償通過迷宮面狀空間、樹種的選擇將高壓走廊的限制條件轉化為和諧的空間韻律。

(3)交通引導:直線引導,不靠近電塔,盡量少地穿越高壓線下空間。推薦使用者在風偏距離限制區通行。為了保證游客在實際游玩過程中的安全,在迷境花園中,針對游玩的安全以及疏散通道做了相關的規定,在整個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中,都在不同的地區設置了相關的、可以貫穿公園的跑步道。相較于其他的通道更為寬敞、耐用,并且可滿足無障礙通行。不僅如此,在跑步道外,有著數條園路構成輔助疏散通道網,便于幫助人們快速疏散。在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中含有一定數量的消防栓,防止在實際游玩中出現問題,其中每一個消防栓的間距約100m,服務半徑約150m,可及時提供消防用水。

在迷境花園中,其所含有的自行車騎行跑道:長887m、寬3~6m,面積約4265㎡;自行車飛橋:長377m、寬3m,面積約1131m2;地下建筑2個(公廁):466m2;鏡面水:504m2;生態停車場P2面積:1910m2(可???4輛);礫石:810m2;綠化面積:116280m2。

3? ? ?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植物景觀營造

3.1? ?植被的設計原則

(1)保留現狀原則,即在實際設計時,在保留現狀植物的基礎上,增加植物多樣性。(2)適地適樹,即所選樹種以鄉土樹種為主,從本地自然植物中選擇優良樹種,充分發揮地方性特色。(3)生態性原則,即從基地的健康生態系統出發,建立完好健康的植物群落,以發揮其生態效益。(4)自然化原則,即以天然植物景觀營造為主,回歸自然景觀風貌。

3.2? ?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東西側植物設計

在東側公園,本身為改造區域,以生態保護為主,大面積保留原生林,節點及展示面點綴花喬及色葉植物。依據場地現狀及功能需求,在盡可能保留現有大樹的情況下,運用多種植物景觀類型,營造的豐富空間氛圍。主要植物景觀觀類型有片植花帶、散植、純林列植、草坪空間、濕塘等。在臨街邊坡能種植喬木區域,片植花喬?;▎唐贩N選用櫻花、紅梅、垂絲海棠等。通過植物栽植形成背景屏蔽外部干擾。

西側公園本身為新建區域,主要目的為生態恢復。保留:南部山體林木,梳理植物群落,適當進行補植。新建:大范圍內以迷宮植物、草坪、觀賞草類植物為主,常綠喬木、色葉喬木點綴或列植造景。迷宮造型植物選擇以側柏、大葉黃楊、小葉女貞、紅葉石楠等耐修剪、耐瘠薄、造型能力強、生長茂密的灌木為主,按照顏色和造型需要可進行多種組合。觀賞草類植物選擇粉黛亂子草、狼尾草、細葉芒等表現力強、生命力較強、管護較簡單的植物為主,形成優美的片植景觀。

公園區域段市政道路植物建議:為營造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的休閑性,建議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區域內市政道路以花喬、彩葉類為主,與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的郊野休閑氛圍融為一體。使行人經過此段道路,能立馬感受到已進入公園區域。

4? ? ?結語

綜上所述,在創造性利用高壓走廊下公共綠地時,必須要考慮到各個不同方面的實際使用效果,以及環境發展,確保其利用的質量能真正積極影響環境發展。在開展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設計時,只有改進公園現狀及潛在問題,評估和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保證在投入使用后重慶市兩江新區金渝郊野公園景觀設計的預期效果,滿足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軍琴.高壓走廊下大型居住社區拓展基地配套景觀設計[J].安徽建筑,2017(5)

[2]王小英.淺析眉山高壓線下公共綠地景觀設計[J].綠色科技,2013(1)

(責任編輯? ?張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