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

2020-03-23 16:48梁濤
現代園藝·園林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風景園林規劃應用

梁濤

摘? ?要:改革開放發展至今,人們為了大幅度加快經濟發展速度,擴張城市發展建設,提升國民生活水平,在發展前行過程中一味地追求發展速度,而忽視了對于自然環境的保護,以至于社會經濟發展至今,雖然社會經濟和國民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提升,但大量的環境污染及自然災害問題頻繁出現,嚴重影響了人們生存質量。為了能夠實現在不影響經濟發展及城市建設的情況下,維護原有的生態環境,并有效修復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的生存環境,海綿城市理論這一新興理念被提出,并且由于該理論能夠有效解決城市生態水資源問題而備受關注。分析了海綿城市的概念和作用,探討了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并基于海綿城市理論,提出了提高風景園林規劃水平的措施。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論;風景園林;規劃;應用

現階段,城市建設發展中水資源緊缺或強降雨導致城市內澇頻繁發生,導致該類情況發生的原因是由于該城市并未建立一套健康的水生態系統,而海綿城市理論這一科學理論的提出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因此,為了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解決水資源對城市建設造成的困擾與為害,各城市已陸續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風景園林規劃作為海綿城市建設中的一個起始點,結合風景園林規劃與海綿城市理論,構建優質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率。將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創建綠色生態城市,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生存環境。

1? ? ?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即比喻該城市如同海綿一樣,具有較好的“彈性”,可以較好地適應環境變化及自然災害等情況的發生帶來的沖擊。當地域出現大量降雨時,能夠有效吸收、儲備、滲透、凈化降水,補充地下水及調節水循環。當該地域出現干旱缺水的情況時,可釋放存儲的水資源,使其可以被高效利用,進而提升水資源應用與儲備效能。海綿城市建設強調綠色、環保、生態化,實現地質“彈性”與城建設施“剛性”兩者相結合的新型城建規劃。

2? ? ?海綿城市的作用

2.1? ?保護原有生態系統

海綿城市建設可通過對自然河流、林業、草地等海綿體的運用,有效提升城市水資源涵養,使該地域原有的水循環系統維持不變,避免水資源的大量使用及消耗,從而影響該地域原有的生態系統。

2.2? ?修復生態環境

傳統城市建設受環境、經濟及技術的限制,為求城建效果,而不可避免地破壞生態環境,而海綿城市建設將會有效修復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

2.3? ?構建新海綿體

在城建中,將海綿城市理論與新型開發技術及設備相結合,構建新的海綿體,并在城建中規劃掌控城建開發強度,縮減城市不透水面積,利用新的海綿體的應用,將城建開發對城市水循環環境的破壞值降至最低。

3? ? ?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

3.1? ?園林道路規劃設計

在園林道路規劃設計中引用海綿城市理論,以保護生態環境為設計宗旨,結合園林道路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規劃園林道路時需要注意以下4點:(1)設計園林道路時,可利用環狀路網中的折線、曲線、環狀線的搭配,替換原有傳統設計中的直線路線,并在路線中設置間隔式綠化帶,利用綠化帶所占用的設計面積滿足排水需求。(2)有效利用分散、連續,且高密度的綠化植被替換道路兩旁原有的、排列整齊的、綠化性質的樹植。(3)選擇路面材質時,選擇滲透性好且具有改善雨水水質及消納雨水徑流量功能的施工材質,以此滿足海綿城市設計理念。(4)在進行風景園林規劃時,利用草皮、木屑、碎石、鵝卵石等天然的,透水性能較好的材質進行裝飾性道路設計鋪裝,為園林道路設計增添美感的同時,利用材質的透水性,實現海綿城市設計理念。但由于該類材質的附著性較差,會給后期修繕及養護增添負擔,因而只適用于小面積的裝飾性設計[1]。

3.2? ?園林水景規劃設計

園林水景,如河道、人工湖的設計能夠在既保障園林美化的同時,還能起到儲蓄雨水的作用。以往的園林水景設計,往往會將池壁及池底固態物質化,使得整個人工湖維持在靜止封閉的狀態下,為園林水景管理及養護提供便利。但卻將水資源停滯在獨立封閉的環境中,使池內的水資源無法有效與自然界中的水資源進行交換與滲透。使得園林水景的存在,變成僅在降水充沛的雨季時才能發揮其作用的蓄水池,當雨季過后,其他時節該水池為滿足水量需求,還需要通過人工注入自來水維持水量,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而在園林水景規劃設計中引入海綿城市理論,則會有效避免水資源浪費現象。規劃設計時可依據施工現場地形地貌情況,結合海綿城市理論,在低洼處進行園林水景規劃設計,利用有利的地勢形式,使雨水自然而然地流向低洼處并進行匯聚,進而流入園林水景規劃河道或湖泊中[2]。同時,在對池壁、水岸、水底進行設計施工時,還需要使其保有滲水功能,使雨水通過人工濕地、人工河岸及河道的設計,實現水質的過濾及凈化,使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如此便可呈現出海綿城市的優勢及實施目的,使城市建設及自然環境共同向優質方向協同發展。

3.3? ?園林建筑物的規劃設計

建筑物的應用也能有效發揮海綿城市理論的特性,通過對施工地形及地貌的考察,將地形設計與建筑物設計有效結合,使雨水能夠通過地形及建筑物的結合性設計,構建出一條雨水收集及循環使用的運行系統。遇雨季時,下落的雨水經由建筑物的管渠進行收集,并利用管渠的設計與排列,將收集后的雨水引入具有過濾功能的水槽中。利用水槽中的砂石與鵝卵石等材料過濾水質,而后將過濾后的水資源引入蓄水池,以備后期使用,或將過濾后的水資源用于植被灌溉,用以減少植被灌溉所需要的耗水量。

3.4? ?園林綠地規劃設計

基于海綿城市理論,應結合施工設計地勢地形的特征進行園林規劃設計,盡量減少對于原有生態環境形成的地質、地勢的改變,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生態形態及地質地貌。因此,應有效利用原有地勢地貌所形成的凹陷及走向,將自然形成的凹陷處設計為蓄水池,利用凹陷走向,建立隱形的水渠,使雨水通過自然形成的凹陷型路線進行匯流。在公園林地規劃中,為保障綠化施工面積,構建優質園林,園林規劃設計時會設計大面積的綠地,應結合綠地種植植被根系生長及分布情況,并在設計時注意園林植被與水塘的分布及排比,盡量使得植被的種植分布呈現出圍繞式的形態,以便于植被攝取水分。同時,還需要注意景觀布置中凹陷處水流通道與地下管網及排水口位置的設計與計量,避免因設計計算失誤導致植被生長及水資源應用受阻[3]。因此,為了保障海綿城市理論的有效實施,園林綠地規劃設計應著重注意配比。

4? ? ?基于海綿城市理論的風景園林規劃

4.1? ?引入生態系統服務手段

現階段,隨著人們對于生態環境重視度的逐漸提升,使得風景園林規劃項目也隨之興盛起來?,F如今,風景園林規劃面積不斷擴張,越來越多的科學理論被運用其中,如生物學、生態學及群落生態學等。人們通過種植綠化植被、水生植被、地域專屬性植被吸引野生動物,利用野生動物與植被間的特殊聯系,維持該地域的生態平衡,同時,有效利用生態平衡創建優質環境,進而提高人們生存的生態環境質量。

4.2?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

為了有效落實海綿城市理論,應注重原有生態環境的保護,避免因過度人為操作導致園林生態環境受損,應從細致處著手,如施工材料的選擇、園林風景規劃的方式、種植植被的選擇及種植方式等,皆應從保障園林生態環境為出發點進行專項性選擇。同時,還應充分了解園林植被的生態習性,并根據植被習性定期進行澆灌、修剪、養護等養護管理。

4.3? ?提升綠化景觀效果

基于海綿城市理論規劃風景園林時,應著重關注景觀綠化效果,尤其需要特別關注園區內湖泊、水道的水質問題,避免水質污染影響園林整體生態環境,應定期清理湖泊、水道內的垃圾,以保障水質,降解污染。另外,還需結合城市生態系統,建立地下集水區域及水循環系統,利用相關技術及設備凈化集水,并將凈化后的水資源進行二次利用,可用于植被澆灌,以此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最終實現水資源的有效節約。

5? ? ?結語

在風景園林規劃中應用海綿城市理論,可有效實現生態環境與人文生活的優質結合,既能滿足美化城市建設,又能為城市生態發展做出貢獻。因此,應深入了解海綿城市理論宗旨,并在規劃設計中將其貫徹實施,利用園林規劃設計與海面城市理論的有效結合,為人們創建出更加優質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薛雨葳.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1)

[2]宋琳琳.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8)

[3]汪煜婷.風景園林規劃中整合海綿城市理論之實踐[J].才智,2018(24)

(責任編輯 舒丹丹)

猜你喜歡
風景園林規劃應用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風景園林設計中對于人性化理念的應用探討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地域特征的分析
新時期下中國風景園林標準化體系的構建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