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的引導對策

2020-03-24 08:47禹泳如金哲
中國德育 2020年1期
關鍵詞:網絡空間暴力青少年

禹泳如 金哲

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的解決不能以消極的懲罰為主,而是應該有預見性地進行正確的引導,防患于未然。應對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引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當前我國正處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引領著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與此同時,也衍生出一系列的負面問題,網絡空間出現越來越多的失范行為,網絡暴力就是典型問題之一。

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的解決不能以消極的懲罰為主,而是應該有預見性地進行正確的引導,防患于未然。應對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引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一、基礎:家庭的引導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并且是伴隨人一生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內容可以豐富多樣,但最根本的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2019年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修訂)》,其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兒童信息素養,規范上網行為。

(一)注重言傳身教

父母若想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性,不但要增強自身言語的信服力,還要言行一致,作好示范。家庭是青少年活動的最主要場所,父母的所作所為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如果父母能自覺遵守法律規范,以嚴格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那么就會對孩子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父母的話也更具有信服力;反之,如果父母品行不端還要教育孩子,不僅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還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就青少年網絡語言暴力這一問題來說,一方面,青少年的判斷能力比較弱,認知存在一定局限,當父母對某一個事件或某一個人發表了不當的言論時,這個評論可能也深入了孩子的心中,孩子會盲目地相信父母的判斷,跟父母說出同樣的話,因此父母要秉持正確的“三觀”教育孩子。另一方面,有的家長平時講話就十分不文明,動不動與人爭吵、侮辱別人,無法容忍別人的異見,這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方式,孩子會按照父母的樣子爆粗口說臟話、辱罵自己不喜歡的人,逐漸形成暴戾的性格。老子講“不言之教”,意在通過自身的行為進行潤物無聲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要用自己文明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的性情,凈化孩子的心靈,進而增強孩子的網絡道德意識。

(二)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一個家庭來說無比重要,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國外一項追蹤調查表明,家長比較專制的家庭中孩子的犯罪幾率大于平等民主的家庭。[1]如果父母比較強硬,不考慮孩子的意見,遇到事情不和孩子溝通,動輒打罵,這樣的家庭氛圍容易使孩子的性格變得急躁和暴戾,也會使孩子形成通過暴力途徑解決問題的思維。而有的父母一心忙于工作,很少在生活上給予孩子關心,無法滿足孩子對父愛和母愛的情感需求,長此以往,孩子很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繼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同時,青少年階段考試和升學的壓力很大,如果父母要求過于嚴格,對孩子施加過度的壓力,會使孩子情緒長期壓抑,這種壓抑容易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爆發。

可見,和諧的家庭氛圍對于預防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至關重要。首先,父母不能通過語言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應當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其次,青少年處于人生的特殊階段,往往會有許多成長的困擾,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多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并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孩子通過網絡來發泄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進而獲得心理宣泄。再次,父母不應過于關注孩子的成績,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而應在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更關注其是否形成了良好的品德。最后,父母應當關注孩子的上網情況,加強對孩子網絡行為的管理,一旦發現孩子成為網絡暴力的施暴者或者受害者,要及時介入,給予孩子幫助和指導。

二、關鍵:學校的引導

青少年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進行學習,而且學校教育具有嚴密的組織、系統的內容、有效的方法、固定的形式,這也決定了學校教育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就青少年網絡暴力而言,學校一方面要重視對青少年的網絡道德教育和網絡法治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營造向上向善的校園網絡文化。

(一)重視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

正確引導青少年的網絡行為,網絡道德教育不能缺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指出:“要加強網絡倫理、網絡文明建設,發揮道德教化引導作用,用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滋養網絡空間、修復網絡生態?!盵2]開展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可以從培育青少年的網絡自律意識、網絡責任意識和開展網絡文明教育三個方面展開。

自律意識在我國傳統道德中也可以找到來源,即“慎獨”,就是說不管有沒有人監督、會不會被發現,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規范。網絡是一個完全虛擬的空間,外部的約束力相比現實社會大大降低,而青少年往往感性先于理性,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培育青少年網絡自律意識的目的就在于使其能夠自覺約束自身網絡行為。網絡的虛擬性導致了網絡空間中主體責任的削弱,實施網絡暴力的青少年存在著自己不會被懲罰的規避責任心理,在這種情況下,青少年網絡責任意識的重要性就格外凸顯了。一些青少年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在網絡空間中任意發聲,卻忽視了每個人都應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培養青少年的網絡責任,就是要讓其明白網絡言論的內容應該是客觀的,應該是基于事實或是有依據的,且網絡言論應該是理性的,要使用文明語言,不能進行網絡謾罵等。開展網絡文明教育,旨在教育青少年在網絡空間中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意見時,要遵循不同環境中的不同表達規則,不得暴力抨擊與自己看法相反的個人,甚至因為意見不同而對他人進行言語侮辱和人身攻擊;在網絡空間中與人交際時,應使用文明語言,尊重他人,寬容待人,不造謠誹謗他人。遵守禮儀是具備良好道德修養的前提,重視網絡文明教育,可以具體規范青少年的網絡行為,使其在網絡空間中約束自己的言行。

(二)強化青少年網絡法治教育

縱觀我國大中小學的課程安排,不難發現學生很小就開始接觸計算機相關課程,但是受到的都是計算機知識理論和具體操作方面的教育,網絡法治教育基本處于缺位的狀態。隨著青少年對網絡的使用越來越頻繁,且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網絡法治教育亟須得到重視。

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從知識指向轉變為實踐指向。青少年網絡法治教育的基礎必然是法律法規、權利義務等知識性的內容,但是傳授這些知識點絕對不是最終目的,以知識學習為導向的教育十分容易與實踐脫離。2017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就強調,法學學科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3]青少年網絡法治教育的關鍵在于培植青少年的網絡法治意識,否則就是紙上談兵。應結合網絡的特點,使學生明白網絡暴力會侵犯他人的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需要承擔違法的后果。

其次是要改進教育方法,注重案例教學。通過邀請法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剖析典型案例等方式,增強網絡法治教育的感染力。此外,注重引導學生對典型案例進行討論,這種互動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思考與決策,從而掌握相關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運用法治思維去思考問題。

(三)營造向上向善的校園網絡文化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強學校報刊、廣播電視、網絡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和周邊環境整治,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4]校園網絡文化作為校園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網絡育人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學校要充分運用網站、互動性學生社區和“兩微一端”等校園網絡平臺,積極整合網絡文化資源,創新網絡育人方式方法,通過實施“校園好網民選樹計劃”、舉辦校園網絡文化節和開展青年網絡文明志愿者行動等方式,鼓勵青少年學生爭當好網民、唱響網絡好聲音、傳播網絡正能量,自覺抵制網絡暴力。

三、保障:社會的引導

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的解決需要多方的合力,社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社會引導集聚全社會之力,比家庭和學校的引導力量更強大,影響范圍更廣。社會的引導對策體現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三個方面,對于解決青少年網絡暴力問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近年來我國針對網絡暴力行為也在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對網絡暴力行為不斷進行規制,也逐漸彌補了我國網絡空間立法的空白。但是從目前關于網絡暴力行為的司法實踐來看,由于網絡暴力行為責任主體較難確定、網絡暴力行為危害難以界定、網絡暴力行為的違法成本較低等方面的弊端,法治在治理網絡暴力問題上尚未完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相關法律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建議通過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對網絡暴力行為進行法律規制,提高網絡暴力施暴者的違法成本,使青少年了解實施網絡暴力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從而使青少年避免成為網絡暴力的實施者。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使青少年避免成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2017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其中明確指出,對未成年人實施網絡欺凌,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日前,全國人大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其中增加了網絡保護專章規定,對涉及未成年人網絡欺凌、信息泄露等方面的問題作出了回應。這些法律法規的制定實現了我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從理念到立法的轉變,今后還需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二)加大網絡監管力度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其中提到要“凈化網絡空間,完善網絡文化、網絡出版、網絡視聽節目審查制度和市場監管,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5],明確了網絡監管的重要性。

青少年網絡暴力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網絡的匿名性和虛擬性,因此推行網絡實名制是進行網絡監管的有效手段?!吨腥A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在提供相關網絡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否則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但是從目前網絡實名制的推行過程來看,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術支持,以及網絡實名制相關制度還不夠細化,網絡監管還存在不少的漏洞。網絡暴力、網絡謠言往往直接以語言文字為表現形式,要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通過建立網絡過濾系統和網絡謠言識別系統,有效預防青少年網絡暴力。此外,要加強對網絡媒體的監管。相比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傳播的范圍更廣、時效性更強,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網絡媒體因其鮮明的趨利傾向,往往追求點擊率、轉載量、播放量和評論量,容易忽視新聞的真實性和價值導向,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青少年網絡暴力行為。

(三)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盵6]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營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對于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預防青少年網絡暴力至關重要。我們要加快建設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提高管網治網的能力,進而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

參考文獻:

[1]韋志鋼.30歲前的犯罪—瑞典一項追蹤研究評介[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2(5):45-49.

[2]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2-17(2).

[3]立德樹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養 勵志勤學刻苦磨煉促進青年成長進步[N].人民日報,2017-05-04(1).

[4]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2).

[5]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N].人民日報,2017-04-14(6).

[6]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2).

【禹泳如,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金哲,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何 蕊

讀者熱線:010-62003355

投稿郵箱:zgdy_huati@163.com

猜你喜歡
網絡空間暴力青少年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反性別暴力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網絡空間安全》訂閱單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推動形成網絡空間新生態
暴力的班長
暴力和痛苦
“疆獨”暴力襲擊我駐外使領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