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在臨床輸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2020-04-02 02:01肖美慧席明霞屈婧劉珊
護理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響鈴閉環輸液

肖美慧,席明霞,屈婧,劉珊

(1.湖南中醫藥大學 護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2.長沙市中心醫院 護理部,湖南 長沙 410004;3.南華大學 護理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1)

靜脈輸液作為藥物治療十分重要的一種方式,在輸液安全管理方面尤為需要醫護人員的重視[1]。從核對醫囑、配藥、核對患者與藥物、打針、更換輸液、處理輸液異常、輸液巡視等一系列的過程都需護士進行,且中途還會出現無用的往返,增加護士勞動量,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將可能影響患者輸液安全進行。 有研究報道,我國80%以上的護士超過75%的時間用于靜脈輸液,其中護士在給藥錯誤中,靜脈給藥錯誤率占40.9%[2-3],由此可見,減輕護士工作強度,節省輸液所用時間,規避靜脈輸液中產生的風險至關重要。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是由智能硬件、應用軟件及系統平臺3 個部分組成的一款分析和監測輸液前中后期信息的智能化系統, 不僅能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及護患滿意度, 且能減輕護士工作強度,減少醫療糾紛[4-5]。 雖有研究顯示已證實它的優點, 但鮮少有研究報道此系統在臨床輸液安全管理中與人工傳統輸液監測方式的優劣如何, 本研究通過臨床實踐, 將對我院基于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在內分泌病房臨床應用的安全性進行探究, 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內分泌科2019 年1—3 月收治的 41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對照組為1 月1 日—2 月 15 日接收的 210 例患者,年齡 18~75(47.53±4.31)歲,男性 112 例,女性 98 例,患者輸液 2~7(3.64±0.87)瓶/d。 觀察組為 2 月 16 日—3 月 31 日接收的 208 例患者,年齡 18~73(46.27±3.56)歲,男性 113 例,女性 95 例,患者輸液 2~7(3.23±0.52)瓶/d。護士需具備2 年以上工作經驗且為責任護士;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輸液瓶數經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2 方法

2.1 靜脈輸液監管方法

2.1.1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人工輸液監測方法進行監管,包括(1)輸液前患者做好輸液準備,輸液過程中遇到輸液相關問題及需求呼叫床頭鈴,或者經家屬、陪人呼叫,輸液后囑患者按壓 3~5 min。 (2)輸液前護士在電腦上常規核對醫囑打印,配液,執輸液用具和患者藥液床頭核對、詢問患者信息等,輸液過程中護士主動巡視輸液情況, 聽到床頭鈴后或陪人呼叫后前往處理,輸液后再次核對輸液信息。

2.1.2 觀察組采用全閉環智能輸液監測系統進行監管,包括(1)輸液前護士用PDA 掃描已打印醫囑,在床旁掃描患者手腕帶與輸液瓶條形碼信息是否一致,無錯誤即可執行下一步操作,有錯誤即會發出警報。 (2)輸液途中,系統將患者輸液相關信息顯示在LED 大屏幕、PC 端、PDA 終端, 同時提示護士對輸液情況進行相應處理。 (3)輸液結束時,系統會提前提醒護士是換液還是拔針。 (4)輸液后,該系統將保留患者輸液途中相關信息記錄, 以便后期需要隨時調取查詢。

2.2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工作原理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主要由智能輸液監測器、數據接收器、護士PDA 手持移動終端、PC 端、LED 顯示屏端以及無線網和藍牙組成。 護士首先通過PDA 端核對醫囑,將藥物與輸液監測器懸掛于患者床旁,再通過PDA 端掃描患者手腕帶和輸液袋或瓶上條形碼的信息,信息一致則確認開始輸液,不一致則PDA 端會發出警報提示錯誤。輸液途中,監測器所監測信息會全部通過數據接收器、無線網和藍牙顯示在護士站PC 端、LED 顯示屏、護士 PDA 手持移動終端[6]。 當護士把輸液袋(瓶)掛上輸液監測器掛鉤開始輸液時,輸液監測器能自動判斷輸液開始總量與時間、算出流速、輸液袋規格與類型、輸液串聯瓶數、安全剩余輸液量以及剩余時間;能夠感知輸液過快或過慢、滴停、漏針等輸液異常進行報警并通過無線語音提示護士及時前去檢查、處理,避免患者在輸液過程中因未及時處理而造成不良后果;當輸液結束,藥液剩余量小于預先設定值15 mL 和5 mL 時, 床號將分別進入顯示器第1 個和第2 個標尺刻度區域,護士站LED 大屏幕上或PDA 上會將輸液記錄和相關報警信息顯示(提示換液或拔針),護士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對工作進行安排,避免了許多重復、無效的工作,減輕了護士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該系統與HIS連接后,可提供輸液相關記錄,方便護理部督查和管理。

2.3 評價指標及方法 (1)觀察并比較2 組患者輸液回血、腫脹、流空、外滲、阻塞、靜脈炎等輸液風險發生情況。(2)統計分析護士處理輸液異常響鈴次數及處理輸液滴注異常所花費的時間, 傳統輸液組采用電子計時器記錄從呼叫響鈴至處理完輸液異常所用時間; 全閉環輸液監測組記錄從系統提示輸液異常至輸液正常所用時間(可在系統中查詢時間)。(3)比較2 組輸液給藥錯誤、未及時換液、未及時拔針情況。(4)觀察智能輸液報警準確度和器械故障發生情況。 研究期間每名責任護士需嚴格記錄自己處理輸液異常所花費的時間。

2.4 研究質量控制方法 對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進行統一標準操作規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培訓,熟悉掌握試驗方案的具體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規范記錄方式和判斷標準。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必須認真執行臨床方案,對試驗結果有重要影響的各項因素和指標要重點控制,如實、詳細、認真記錄表格中各項內容。如發生的不良事件應進行追蹤與核查, 監查中發現問題需及時反饋并遞交研究者確認后再做修改。

2.5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3.0 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 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 t 檢驗,α=0.05 為檢驗水準。

3 結果

3.1 2 組患者輸液風險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輸液風險發生情況與對照組相比除靜脈炎外其他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 組輸液風險發生情況比較(例,%)

3.2 2 組輸液異常響鈴及護士處理輸液異常所用時間比較 對照組因輸液異常響鈴次數、處理輸液異常所用時間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如表2。

表2 2 組輸液異常響鈴次數及護士處理異常所用時間比較()

表2 2 組輸液異常響鈴次數及護士處理異常所用時間比較()

輸液異常響鈴次數 處理異常所用時間(次/人·d) (min/次·人)對照組 210 2.18±0.43 4.72±1.46觀察組 208 1.27±0.65 2.43±0.71 t 13.986 19.463 P<0.001 <0.001組別 n

3.3 2 組輸液護患引發糾紛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患輸液糾紛發生情況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 組輸液護患引發糾紛情況比較(例,%)

3.4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報警、器械故障情況 經統計,智能輸液監測系統報警準確率為98.7%,器械故障發生率為1.0%。

4 討論

4.1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能有效降低輸液風險的發生,提升患者輸液安全指數 靜脈輸液風險是指靜脈輸液過程中所有不安全事件的統稱, 是用藥風險的一部分[7]。 本研究基于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的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與傳統的輸液方式比較,此系統優化了護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強度。傳統的靜脈輸液方式主要通過患者響鈴,護士方可知患者在輸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或護士巡視病房時發現輸液異常,該系統引入后,若輸液過程中出現如流空、輸液過快或過慢、輸液外滲、阻塞等輸液異常,系統會及時報警,提示護士處理。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輸液風險發生情況低于對照組,輸液風險的發生通過該系統的監測和提示后, 發生率明顯降低。但靜脈炎的發生率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未有明顯變化, 表明系統對輸液過程中靜脈炎的發生影響較小,這可能與藥物本身濃度、液體溫度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相關[8]。 通過該系統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護士能夠及時發現患者輸液過程中的異常,主動進行處理,可以規避各類輸液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輸液安全質量。

4.2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可降低輸液異常響鈴次數,減少護士處理輸液異常所用時間 傳統輸液方式護士只有加強病房巡視或通過患者床頭呼叫,才能及時為患者更換輸液或拔針、發現輸液異常,處理輸液故障,以此保證患者輸液安全[9]。 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輸液方式比較,觀察組患者因輸液異常每日每人平均響鈴次數低于對照組, 說明該系統能有效降低輸液異常的響鈴次數, 護士無需頻繁接聽響鈴并往返于病房與護士站之間做相應處理, 減輕了護士的勞動強度、節省了工作時間。也從側面反映出輸液異常事件減少, 比傳統的人工輸液監督方式更安全可靠。其次,觀察組護士處理輸液異常所用時間少于對照組,說明護士能夠通過輸液監測系統提示,第一時間前去處理輸液異?;蚬收?, 節省了需患者本身發現輸液異常所用時間、 呼叫響鈴或等待護士前往時間, 并能使護士及時發現和主動處理輸液異常,給患者及家屬增添了安全感。 最關鍵問題是,通過減少處理輸液異常所用時間, 及時為患者提供處理,避免了進一步的輸液不良后果,能夠預防多種輸液風險的發生。

4.3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能減少輸液引發護患糾紛 控制和減少護患在輸液過程中糾紛情況的發生是體現護理安全質量管理的標準之一,輸液問題少,則糾紛少。所以規范靜脈輸液各個環節,減少輸液問題的發生,改善輸液治療護理質量,是患者輸液安全的保障[10]。 據報道,靜脈輸液中給藥錯誤、拔針不及時、換藥不及時占總投訴糾紛率的33.3%[11],因此,保證患者輸液安全, 減少護患糾紛是我們醫務工作者正面臨的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該輸液監測系統進行輸液監測管理后, 觀察組會引發輸液護患糾紛的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 護士靜脈給藥錯誤率降低,不能及時換液和拔針情況有所改善,2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此系統能夠有效降低輸液過程中可能引發護患糾紛的情況。 這主要由于該系統能夠識別給藥信息,包括藥物條型碼信息、藥物輸液量及速度等,從而護士能及時停止或調整輸液,減少給藥錯誤事件的發生。 同時,通過系統報警功能將輸液信息顯示在LED 大屏幕、PC 端、PDA 端提示護士及時前去換液或拔針,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同時也提升了輸液過程中的安全度。

4.4 全閉環輸液監測系統報警準確率較高,系統故障發生率低,可保證輸液安全 該系統投入使用后,報警準確率98.7%, 經調查訪談發現, 系統使用前期,報警率高,護士操作不太熟練,需經過多次正規專業培訓和使用后, 方可熟練掌握系統的操作步驟及方法, 從而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報警錯誤率高的現象,尤其是對新入職護士和實習生需嚴格培訓。此外,系統發生故障的概率為1.0%,據統計,系統只有在無電池情況下會發生故障。 兩者均說明該智能輸液監測系統能正常運轉, 可為護理人員工作帶來方便, 不會因系統報警錯誤或故障發生率高而耽誤患者輸液時間以及護士工作時間,安全可靠。

猜你喜歡
響鈴閉環輸液
大型軍工企業集團重大風險全流程閉環管控方法探析
時尚與數字共舞,打造印花供應鏈生態閉環
公平關切下閉環供應鏈差別定價決策
戰略管理型模式下的產業閉環管理體系建設
小貓帶響鈴
響鈴和念念
卷軸:駱駝
輸液時短細管中為什么沒有藥液流出
頸枕輸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與常用輸液配伍穩定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