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角色轉變老年科新護士評價體系構建

2020-04-02 02:01張祎胡莉萍王瓊
護理學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系數護士專家

張祎,胡莉萍,王瓊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綜合科,湖北 武漢 430000)

當前,國內老年人口數量劇增[1],老年科護理相關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 新護士的評價是護理中較為常見的問題,筆者從護理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等方面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2]。 新護士指進醫院時間不超過1 年的護士,由于從學校到醫院的環境轉變,導致新護士的處事思維遭受沖擊, 本學科內稱此種轉變為角色轉變。運用角色轉變體現護士的生活、工作環境的變化,此變化可以導致新入職護士在心理、生理、工作的適應性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困擾。據相關研究表明[3],角色轉變會給護士帶來身體影響和心理沖擊,影響工作效率。新護士出現角色轉變沖擊主要的原因是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的對接。目前,國內外針對老年科護士的角色轉變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課題基礎上,針對老年科新護士,應用角色轉變的評價體系,緩解因角色轉變帶來的消極心理作用[4]?,F報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檢索與評價 以角色轉變為核心,檢索相關學術期刊網的文章,并對其進行篩選,得到相關方面研究文章一百多篇。 采用循證護理模型實踐中證據評價[5],通過證據等級和質量評估,將檢索的文章進行標準篩選,分為研究型與非研究究型證據,質量分為 A、B、C 3 個等級,分別有 112、8、10 篇。

1.2 統計專家問詢 以老年科護理為宗旨,角色轉變為線索,小組討論方式形成專家問詢[6]。 設計咨詢問詢內容包含3 個部分:(1)致專家信,將研究課題背景、方法、意義、詳細介紹,并附上簡要注意事項;(2)專家函詢表,從素質、管理、形象、關系等4 個標準進行評價, 根據各項重要程度給每一子項進行打分;(3)將專家的個人基本情況進行統計,并問詢各位專家對內容的認可程度[7-8]。

1.3 遴選專家 咨詢專家入選標準[9]:本科學歷及以上,職稱副主任護師及以上職稱,武漢協和醫院工作年限8 年及以上,對護理及相關領域有一定造詣;發表相關核心及以上等級期刊2 篇, 且對本課題有一定開創性建議和幫助。按照此標準共邀請48 名相關護理專家, 總專家人數中本科及以上學歷36 名,副高及以上職稱28 名, 專家成員平均工作年限15年,其中8 名專家臨床工作超過20 年。分別對48 名專家進行第1 輪和第2 輪問詢。

1.4 問詢條款討論及修改 問詢小組在工作日期間,以發放問詢紙質表格、電子郵件、微信等方式發放問詢表, 要求專家對問詢表上的每一項指標進行評分,評分范圍為0~100 分,并要求評分分數取整,專家評分完成后收回問詢表, 以課題討論的方式對問詢結果進行統計和總結,計算出滿分率、算術平均數、變異系數等指標[10],并采用界值法對問詢各項條款進行修正[11],刪除3 項標準都不滿足的指標,滿足1 項或2 項的指標將繼續進行討論或修改。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 專家積極系數為提議人數與總人數比值[12],權威程度用權威系數表示[13]。 變異系數用來表示專家意見集中程度,值越大,則專家意見越零散;肯德爾和諧系數可檢驗專家意見的協調度,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以層次分析法為基礎,運用yaahpV0.5.2 對專家問詢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各級指標的權重值。

2 結果

2.1 專家的積極性和權威程度 專家的熟悉程度采用測評表衡量,測評表中每一項指標分別設置“很熟悉、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5 種選項對應的參考系數為 1.0、0.8、0.5、0.2、0, 并將同一指標的票數乘以參考系數再求和,每一項指標測評得分≥12分則表示該指標被專家所熟悉,<12 分表示不被專家所熟悉,判斷程度由判定系數衡量,由判定系數定義R2=1-SSres/SStot 得出。對專家權威性用權威系數表示, 權威系數計算方法為熟悉系數和判定系數的算數平均值, 若權威系數>0.7 表示研究結果可信。本研究對專家進行了2 輪問詢, 專家在2 輪問詢中均予以回饋,回饋率為100%,故積極系數為1.0。 專家熟悉程度、判斷程度和權威程度由熟悉系數、判定系數和權威系數決定,通過2 輪問詢得到以下結果,第 1 輪問詢共 96 項指標≥12 分,14 項指標<12 分,整體指標熟悉系數為0.87,第2 輪問詢共103 項指標≥12 分,7 項指標<12 分, 整體指標熟悉系數為0.93;2 輪問詢判定系數分為 0.953 和 0.962,2 輪問詢的權威系數分別為0.911 和0.946,權威系數>0.7,則本研究結果可信。為保證問詢結果的準確性,本次研究2 輪問詢專家均為同一組人群。

2.2 專家意見統一度 專家意見統一度由平均值、標準差、滿分率共同決定[13-14]。 均數和滿分率越大則專家集中度越高,標準差越小,表示意見統一度越高。第1 輪問詢結果為:110 項指標中平均分為4.175(滿分為 5.0 分),標準差為0.485;第2 輪問詢結果為:110 項指標中平均分 4.169(滿分為 5.0 分),標準差為0.674。 2 輪問詢結果平均分較高,標準差較小,表明專家意見統一度高。

2.3 專家意見協調度 研究2 輪專家問詢的肯德爾和諧系數和差異結果見表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專家協調度較高。

表1 專家意見集中程度和一致性

2.4 老年科新護士評價三級指標及指標權重 根據2 輪問詢結果, 將專家2 輪問詢指標進行歸納整理,得出老年科新護士評價體系指標為:一級指標4項、每級下分為4 項二級指標共16 個、二級指標下分三級指標共110 個, 經2 輪專家問詢及修改刪除后,最終形成具體指標和權重值,見表2。

表2 老年科新護士評價體系一、二、三級指標和權重值

表2 老年科新護士評價體系一、二、三級指標和權重值

3 討論

3.1 角色轉變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靠性、可行性、實用性 本研究選取48 名專家評審,分別對護理、臨床、醫療領域進行問詢,最終得到2 輪反饋率分別為97.8%、94.3%,表明專家對本次研究認可度高,本研究評價體系具有一定科學性。本研究專家權威系數為0.921 和0.911 均處于較高權威水平, 表明該研究具有一定可信度, 本研究評價體系具有一定可靠性。 2 輪專家的意見平均數和標準差值分別為4.175、4.169 和0.485、0.674,平均數分數較高,表明專家對指標滿意度較高; 標準差較小, 表明專家總體異議較小,且在2 輪問詢中,所有指標變異系數均<0.2,即指標離散程度較小,表明專家總體意見趨同相近,且2 輪肯德爾和諧系數[15]分別為0.903、0.904,表明問詢的協調程度高度統一,故本研究評價體系具有一定可行性。

本研究以角色轉變為理論基礎, 以臨床為實際基礎,建立老年科評價體系,確定的一級指標制訂了老年科新護士評價體系, 確定的一級指標中包括了素質、管理、形象和關系等 4 個方面,這與成守珍等[16]提出的老年科護士應具備專業護理實操和相關醫療器械應用和個人素質的提升結果相似。16 個二級指標和110 個三級指標函蓋了護士基本專業技術操作、基本專業用語表達[17]、新護士的環境適應、心理生理面臨的環境。 故本研究評價體系具有一定實用性。

3.2 評價體系結果分析

3.2.1 一級指標評價標準的建立 本研究以角色轉變為理論依據, 初步構建老年科新護士評價一級指標評價標準,從素質、管理、形象、關系4 個方面評價新護士。 新護士的素質是作為一名職業工作者必備的要素,新護士代表專職工作者,體現了新入職護士勝任本職工作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知識, 是新入職護士評價的首要標準。管理是作為科室人員分配和任務安排的手段,新入職護士的管理體現了護士的執行度、自律度、嚴謹度、服從度。在科室內部的管理、護理部門的管理、醫院管理都顯得尤為重要。 形象代表著個人標簽, 對內自己的生活形象給患者較好的形象, 給家屬滿意的形象是作為一位醫護工作者的職責,對外自己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保持良好積極的形象是評價一位新護士的基本指標。關系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 人際關系能體現新入職者整體綜合素質,良好的人際關系會給人留下好印象,不僅提升本熱形象,也是評價新入職者的加分項。因此,通過重要性順序確立了素質、管理、形象、關系4 個一級指標。

3.2.2 二級指標評價標準的建立 基礎知識是護理學的基石,專家對其的重視度極高,許多研究表明了基礎護理是護理學科發現新突破點的第一根據,專家建議重視基礎護理在臨床上的運用。 基于臨床上護理人員低級錯誤屢見不鮮,如將口服藥當做注射藥物等新聞層出不窮, 給患者和家屬帶來極大心理隱患,降低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賴度,造成嚴重緊張的醫患關系,歸根結底是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和態度散漫的結果, 因此專家建議構建有專業知識的評價標準。專家強調專業技能的重要性是體現在臨床實操中,很多新護士對科室內部儀器僅有文字認識,對操作一無所知,需要臨床運用時手忙腳亂,這是專業技能不足的表現,專家建議將其納入指標體系。 管理指標中的預防管理是護理人員最為忽視的一部分,專家建議要定期集中對新護士的預防進行教育,增強護理類人員的預防意識,有前瞻性眼光,對疾病做到防范于未然。形象指標中生活形象是最為常見的指標,但也是最為忽視的指標,有專家提到,護理人員應在生活中牢記本人政治身份及本職身份,以身作則。 關系體系標準中的集體關系,專家建議醫護人員增強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增強本院在社會中的存在感,應維護好集體與社會的良好關系,避免因個人因素破壞集體關系。

3.2.3 三級指標評價標準的建立 本研究針對老年科新護士的評價體系, 故在基礎知識下一級指標中,內科權重值相對其他權重值大,以針對性培養高素質專業護理人才。 專業知識指標類增加常見疾病治療這一類,根據目前老年科患者伴發多種并發癥等身體素質情況,需要長時間陪同和照顧,在缺乏醫生監管情況下,常見疾病的處理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故專家在專業知識類加入常見疾病指標,以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臨床管理指標類加入患者康復鍛煉指標是為適應本科室的有關特殊情況而提出的指標,科室常住老年患者較多, 這是相對其他科室不同之處,對于患者長期康復鍛煉管理需要護理人員監管和指導,本條由5 名專家共同提出,具有代表性和參照性。有關專家提出預防管理不僅僅代表在醫院和科室內部進行有效醫療預防控制和管理,要從源頭進行有效預防是給社會普及相關醫療知識, 提高預防意識,故預防管理中增加參與預防活動和宣傳公益活動顯得相當必要。 生活形象中應刪除家庭狀況、個人身體狀況和感情狀況,以上3 項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不應對此加入評價體系,應從尊重人權的角度出發,有關專家建議刪除。 科室關系中將對工資的滿意度和對單位的滿意度刪除, 因這2 項并不是評價體系指標,是新護士對自身單位的評價,故與評價指標概念不符,建議刪除,增加與科室護士關系、與科室醫生關系2 項。需修改的指標有尊老愛幼、拾金不昧、科室關系等10項指標,包含表達范圍太廣、措辭不當、指標級別劃分不均等問題,將需修改的指標進行討論、聽取專家建議后修改后加入對應的三級指標內。

3.3 角色轉變評價體系對臨床工作的指導意義 在本研究的評價體系中, 強調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也突出了評價和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這與國外老年科護士核心能力的要求是相同的[18]。 本研究以臨床實操作為評價體系重點,并且將角色轉變作為指標引入評價體系,且對老年科護士評價指標進行分類,根據評價體系, 將新護士以評價體系為標準進行臨床評價,加快老年科新護士對角色轉變和工作的適應,減少工作適應緩沖時間,提高臨床工作效率,為將來老年科護士的評價體系奠定基礎,推動了老年科新護士評價方向的發展,對臨床實踐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系數護士專家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致謝審稿專家
援鄂護士林燕華的元宵節
小小糕點師
蘋果屋
嬉水
在美國當護士的酸甜苦辣
請叫我專家
專家面對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