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協同創新網絡構建研究

2020-04-02 17:17范周言唱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0年1期
關鍵詞:資源整合

范周 言唱

摘要: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更好地實現遺產價值、推動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協同創新理論為依據,針對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了構建協同創新網絡對于提升主體創新能力、推動資源要素整合、促進大運河文化資源轉化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文章詳細闡述了協同創新網絡的結構,并從政策、人才、科技、資金和制度等五個維度提出了構建該網絡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關鍵詞:活化利用;協同創新網絡;協同創新平臺;資源整合;協作互動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60(2020)01-0029-11

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是在不破壞遺產真實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挖掘和利用遺產本身或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及文化元素,并通過特定的載體、方式和技術,進行適當的加工、改造、轉化或再創造,從而充分釋放遺產自身活力及文化價值、推動遺產活態傳承及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遺產活化是傳統意義的保護與傳承,更要用活化方式對蘊含其中的物質及精神的價值進行解碼、詮釋、繼承和重構,這是一個創新的過程。然而當前,我們對大運河文化的利用呈現出資源分散且配置效率低、主體創新能力弱、缺乏協調與合作等特點,沒有充分挖掘遺產價值,讓大運河文化真正“活”起來。而協同創新能夠突破單一主體的局限性、優化資源配置,為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協同創新理論及其應用價值

1.協同創新理論溯源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創新環境日趨復雜,創新的構成要素和影響因素更加多元化,單一主體、小范圍、單向度、單層次的創新已經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協同創新逐漸成為科技創新的新范式。協同創新理論建立在系統論、協同論和耗散結構論等系統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并引入了生物學中的三螺旋理論。該理論最初主要應用于制造業領域,以技術創新為主要內容,后來逐步廣泛應用到經濟學、管理學的范疇中,并延伸到其他產業領域,成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

協同創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的概念由彼得·葛洛(Peter Gloor)首先提出,即“由自我激勵的人員所組成的網絡小組形成集體愿景,借助網絡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狀況,合作實現共同的目標”。Veronica Serrano和Thomas Fischer指出,協同創新是將各個創新主體要素進行系統優化、合作創新的過程,可以從整合與互動兩個維度來分析:前者主要包括信息、目標、績效和行動的整合;后者主要包括創新主體之間的信息互惠共享、聯合部署、系統匹配以及行動最優同步。陳勁和陽銀娟認為,協同創新是以知識增值為核心,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門為創新主體的價值創造過程,不僅注重知識的開發和創造,更強調知識的靈活應用和價值轉換。

從概念結構來看,協同創新中的“協同”是指主體的相互關系和行為模式,而“創新”既是行動目標,也是行為過程。協同創新的本質是突破創新主體問的壁壘,通過主體的相互作用和創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實現系統優化和價值創造的過程。這一過程能夠提升系統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促進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產生“1+12”的非線性效用。在協同創新模式下,主體問不再只是“點對點”的合作關系,而是建立起一個跨越組織邊界的動態關系網絡。創新模式也從傳統的線性、鏈式創新逐步演化為非線性、開放式、網絡化創新,從而形成一個多主體、多要素相互作用、彼此支撐、協調運行的創新生態系統。

2.協同創新理論在文化產業相關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協同創新理論及協同創新模式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文化產業發展及相關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學者們普遍認為,當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存在資源碎片化、配置效率低,企業規模偏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部門和區域問各自為政、缺乏聚合創新要素的有效機制等問題,而協同創新理論對于解決這些問題具有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程金亮認為,協同創新模式普遍應用于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已成為世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普遍趨勢;突破壁壘,推動創新要素協同和創新主體問相互合作,實現創意與科技、文化與資本融合、文化與多種相關產業嫁接是實現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路徑選擇。鄭志、馮益指出,創意和技術創新協同有助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和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并提出以政府為引導、以優勢文化企業為核心、以創新平臺為依托、加強行業協會地位、以本地文化為載體、以眾包模式引導智力資源等協同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對策。

在協同創新理論的具體應用方面:王慧芳對非遺協同創新保護體系進行了研究,認為非遺視角下的協同創新是指創新主體問擁有服務于非遺的一致的發展目標和內在吸引力,利用各自固有的優勢資源形成共享體系,并進行全方位、多樣化的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的活動,而政府、高等院校、企業單位、媒體、傳承人和繼承人是非遺協同創新保護的主體。熊正賢等借鑒了耗散結構理論,認為跨流域、跨部門、多主體協同創新發展模式是烏江流域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并提出創建階梯協同創新結構、建立健全利益共贏機制、建立“4+4”協同創新體系等具體策略。

此外,在協同創新理論的實踐探索方面,形成了湖南非遺產品協同創新平臺、長白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協同創新研究中心、西部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與騰訊共建的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中心等。以西部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為例:西安交通大學的人文、電信、公共管理、經濟與金融等七個學院形成局域協同,同時與香港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的優勢學科跨界互補,聯合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等文化創意企業及相關政府部門,構成了國際化、高水平、多學科、跨區域與領域的協同創新共同體。他們始終以實際問題為導向,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并建立負責人定期互訪和相關合作人員定期流動機制,高效穩定地聚合了人才團隊。

綜上,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的角度,協同創新理論在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文化產業發展及相關領域的應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適用性,對于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也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因此,本文以協同創新理論為依據,對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

二、協同創新視角下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現狀和問題分析

1.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現狀

(1)逐步建立以博物館為核心的大運河文化展示和傳播體系

博物館是當前大運河文化展示利用的主要載體和形式。其中,既包括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等綜合性博物館,也包括揚州鹽運文化展示館、中國淮揚菜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等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以運河文物和文獻資料的集中展示以及水利、漕運、飲食、風俗、建筑、藝術等運河相關文化和知識的普及性介紹為主,并結合公共教育活動進行大運河文化的宣傳推廣工作。同時,各地廣泛開展節慶、會展、藝術表演、群眾文化活動等一系列運河文化展示、教育與體驗活動。文化遺產傳播劇《遇見大運河》融合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以運河文化為依托,搭建起東西方交流溝通的橋梁。此外,中國大運河廟會(杭州)、“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暨第四屆京津冀非遺聯展”等都有效推動了大運河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2)形成了區域性的運河文化旅游項目

在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過程中,部分地區形成了一批相對成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項目,如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手工藝活態館、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東關街、臺兒莊古城等。杭州手工藝活態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十大傳承基地,這是運河文化資源活化利用與旅游開發的一個成功案例。臺兒莊古城以“百館”“百業”“百藝”為理念,整合多種文化和旅游資源,展現了“東方古水城”的風貌和南北文化交融的運河特色。這些項目擁有較為穩定的客源市場,游客參與度高且評價和反饋良好,主要分布在江南運河段的揚州、蘇州、杭州等旅游城市。但從全國范圍來看,代表性的運河文化旅游項目,尤其是創新性項目數量還比較少。

(3)部分運河遺跡和工業遺存實現了轉型和再利用

運河沿線分布著大量漕運遺跡、建筑遺址,以及老舊廠房、倉庫等工業遺存,其中已有部分在遺產保護的基礎上,通過空間改造和功能轉型成功獲得了“新生”。杭州拱墅區拱宸橋以西一帶經過“橋西歷史街區綜保工程”的綜合治理和改造,將原來的杭州第一棉紡廠、紅雷絲織廠、土特產倉庫等轉型為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群),截至2018年底其共計接待游客1627.97萬人次。作為“天下糧倉”的運河標志性遺產富義倉,轉型為富義倉文化創意產業園,由“物質糧倉”轉變為“精神糧倉”。

2.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的來說,當前對于大運河文化的利用,仍局限在對運河歷史、文物和遺跡及各種遺存承載的文化的展示和傳播方面,而對于大運河文化的深刻精神內涵和遺產內在價值的挖掘和活化利用則嚴重不足。大量運河文化資源處于待發掘或淺層開發的狀態,沒有轉化成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產品;資源開發模式呈現出單一化、粗放化、碎片化的特點,遺產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挖掘程度偏低。從協同創新的視角來看,創新要素分散、主體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協調與合作機制正是限制遺產活化和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的關鍵因素,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資源要素缺乏整合,資源配置亟待優化

大運河文化資源龐雜而分散,文化及相關旅游資源分布零散、不均衡,資源之間的關聯性和集聚性較弱。而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所需的多種資源要素一般分散在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社區居民等不同主體的手中,且資源的開放性和流動性較差,這增加了資源整合的難度,導致了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地方政府、社區和非遺傳承人掌握了豐富的大運河遺產和文化資源,但不具備足夠的資本、技術和市場資源;企業盡管具有資本和技術優勢,但缺乏優質的遺產和文化IP資源;高校和科研機構有充足的人才儲備,但往往難以獲得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資源結構的缺陷、創新要素的分散和資源配置的低效阻礙了資源向產品的轉化及產業問的充分融合,造成了資源利用效率和層次偏低。

(2)單一主體創新能力弱,缺乏多元協作與互動

在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過程中,主體的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從現階段來看,許多地方政府不僅開發理念相對落后,在資金、技術和市場渠道方面也往往處于劣勢;而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不足,具備資源整合及創意策劃能力的企業寥寥無幾。尤其是運河沿線的滄州、聊城等地,文化和旅游產業基礎薄弱,當地政府不具備專業的市場化運作經驗,運河文化資源的挖掘、加工和轉化受限。此外,不同主體之間缺乏高效、常態化的信息交流與互動合作機制,阻礙了知識、創意和技術的傳播、擴散與整合,導致了創新效率偏低。例如,運河沿線的吳橋縣盡管擁有豐富的運河與雜技文化資源、享有較高的聲譽,但當地政府在吳橋雜技大世界的長期經營過程中,創新意識和能力不足,也沒有與高校、企業等建立聯動與合作,導致傳統的旅游開發模式逐漸與新的市場需求和消費趨勢脫節。

(3)統籌協調機制缺位,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相割裂

一方面,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是一個涵蓋多主體、多要素、多維度、多層面的系統工程,需要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與協調。然而,當前文物、旅游、交通、水利、環保等眾多行政主管部門之間存在“多頭管理”、“條塊分割”、權責不清的問題,資源開發利用的行政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同時,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主體之間缺乏合作與互動,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彼此孤立。另一方面,區域之間缺乏資源共享和協調聯動機制,區域合作的范圍和深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區域問的“各自為政”導致創新要素集中在北京、天津、江蘇、浙江的發達地區,而欠發達地區的運河文化資源往往無法獲得充分的挖掘利用,導致資源的閑置浪費和文化遺產生命力的衰減。

三、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協同創新網絡

協同創新能夠推動資源整合、強化多元合作,加速創意的落地和資源向產品的轉化,對于解決現階段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創新要素分散、單一主體創新能力不足、協調與合作機制缺位等問題具有積極意義。而實現協同創新的關鍵是構建協同創新網絡。協同創新網絡是“針對系統創新所作出的一種基本制度安排”,能夠通過開放式、網絡式的結構,將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組織和連接起來,使知識、技術、資本、人力等在網絡中的各個節點之問無障礙流動,從而提高創新要素的配置效率,增加創新主體問互動與合作的頻率和深度。

1.構建協同創新網絡對于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意義

(1)有利于知識溢出與優勢互補,提升主體創新能力

協同創新的核心是知識的創造、分享和轉化。在協同創新的過程中,知識不斷轉移、擴散和增值,并通過與其他知識的集成產生新的知識。協同創新網絡將不同的創新主體連接在一起,使主體問通過交流與合作,加速知識的分享與整合,推動知識創新,同時綜合各主體的功能和優勢,增強整體競爭力。協同創新網絡的構建將為大運河文化保護主體、傳承主體、利用主體問的學習與交流提供平臺,促進主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并通過主體問的協作與互動實現功能互補與優勢整合,降低創新成本,產生規模效益與綜合優勢,提升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整體水平和層次。

(2)有利于要素整合與配置優化,推動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

協同創新網絡能夠集聚多種創新要素,使創新主體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取外部創新資源,并將自身的閑置資源投入其他主體,從而彌補資源結構上的缺陷、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依賴于運河生態景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與相關旅游資源的整合,以及項目策劃、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等多種專業知識和資本、創意、科技等資源要素的共同投入。通過構建協同創新網絡,能夠加強運河沿線區域內多種文化和旅游資源的聯系與整合,彌補單體資源的不足,優化文化及旅游產品的內容和結構,同時加快推動創意的落地、新技術的應用和資源的轉化。

(3)有利于跨越組織邊界,實現系統優化

協同創新網絡能夠跨越組織邊界、打破行政壁壘,將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所涉及的政府部門、市場主體、高校、科研機構、社區和社會公眾等主體有效組織起來,減少分歧和摩擦,增強目標、決策和行動上的一致性,實現系統優化。主體問的協同,又能夠將文化遺產和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和旅游資源規劃、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文旅項目策劃運營、文創產品設計等不同領域、不同環節統籌起來,推動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之間的良性互動,高效推進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

(4)有利于區域交流與合作,實現協調發展

首先,大運河作為一條文化線路,具有整體性和區域聯系性,運河沿線各地區的文化在活化利用的過程中不能被孤立地看待和割裂式地發展。協同創新網絡的構建既能夠加強區域問的信息交流與溝通,規避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的問題,又能夠促進文化的跨區域流動和傳播,以運河為紐帶強化地域文化之間的聯系。其次,協同創新能夠推動和深化區域合作、加強區域問的資源統籌與整合,使運河沿線地區通過合作開發文旅項目和文創產品、策劃跨區域旅游線路等,提升整體競爭力。同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的輻射帶動效應,使經濟發展滯后、創新能力偏弱、處于區位劣勢的地區“借力”于先發地區,推動本地區大運河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彌補區域差異所帶來的發展不均衡,促進運河沿線區域協調發展。

2.協同創新網絡的結構

本文通過梳理相關研究成果,總結出協同創新網絡的基本結構(見圖1)。在此基礎上,從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過程、特征和實際需求出發,結合其中所涉及的主要參與者、核心利益相關者等,構建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協同創新網絡。該網絡由政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遺產地社區(包括非遺傳承人)、社會公眾、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協同創新平臺等要素共同構成。其中,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遺產地社區和社會公眾屬于創新主體(主體性要素),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協同創新平臺則屬于支撐性要素,它們共同構成網絡的支撐系統(見圖2)。

(1)創新主體(主體性要素)

政府:協同創新網絡的引導者和推動者

政府的功能和職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引導和推動協同創新網絡的構建,負責搭建協同創新平臺,并提供各項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積極促成各種形式的合作創新。二是統籌規劃,確定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框架,并進行資源統籌與整體規劃。三是提供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所需的國有資源。政府是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管理者,享有運河相關的自然和文化資源的所有權和配置權。對于適宜進行活化利用的遺產資源,政府可以在嚴格保護和控制的前提下,合理適度地向其他創新主體開放其使用權,并提供創新所需的其他關鍵性資源。四是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創新平臺的運行和創新活動的開展提供財政支持和政策保障,并創造積極的制度和文化環境。

企業:創新資源的集成者

首先,企業是大運河文化資源開發的主體。企業能夠進行資源整合利用、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企業在資本、人才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使其成為推動文化資源產品化、市場化轉型的核心力量。其次,企業直接參與內容和技術創新。企業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和其他企業的交流學習與廣泛合作,進行知識的吸收、消化、整合與再創造,加速內容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進程。同時,企業也是知識、創意與市場之間的連接點。在協同創新的過程中,企業能夠“從外部獲取創新資源并將其轉化為商業價值”:一端對接高校和科研機構,借鑒其對大運河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進行文化和旅游產品開發,或利用技術的研發共同進行現代化展示;另一端對接市場,利用掌握的市場數據、需求信息和渠道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的落地和技術成果的轉化。

高校和科研機構:知識創造者

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功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直接推動知識創新。作為知識創新的源頭,大學與科研機構能夠在研發新技術、創造新知識的同時,通過產學研合作交流,實現知識的轉移和擴散,不斷為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輸送新的技術和創意。二是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指導。例如,進行文化資源調查梳理、遺產價值和文化內涵研究,為文化資源開發和產品設計奠定基礎和提供素材;參與大運河文化和旅游項目的前期調研、規劃設計與政策咨詢,論證開發方式的科學性,指導遺產資源的挖掘利用等。三是聯動政產學研,推動合作交流。高校和科研機構是政產學研合作的關鍵驅動力,也常作為政府、企業和非遺傳承人之間的聯結和紐帶,能夠推動主體問交流溝通和日常合作的開展。

遺產地社區(包括非遺傳承人):直接影響者和主要參與者

首先,社區及其居民為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提供場景和內容。社區是孕育大運河文化的土壤和背景,遺產的活化利用不能脫離社區這一原生環境;社區居民是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活態載體,其獨特的飲食習慣和服飾文化、生活方式和風俗禮儀、價值觀念和精神信仰等共同塑造了大運河文化的豐富內涵,是活化利用的重要資源和素材。其次,社區居民參與到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具體活動中。居民往往以經營者或服務提供者的身份參與到運河沿線的主題展館、歷史街區、旅游演藝、節慶會展等項目和活動中,配合或協助開發主體進行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最后,非遺傳承人作為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直接參與遺產的活化與創新。他們不僅掌握了非遺的手工藝、表演形式以及實物、工具和文化場所等,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符號及象征資源”,可以通過獨立研發、經營或與企業、科研機構和非營利組織合作的方式實現資源轉化和產品創新。

社會公眾:知識傳播者和重要參與者

社會公眾在協同創新網絡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速創新知識的傳播和擴散。社會公眾具有群體性、廣泛性和流動性的特征,可以通過學習實踐、社會交往和文化交流大大增加知識傳播的范圍和擴散的速度,起到創新催化的作用。二是為大運河文化資源的產品轉化提供方向和依據。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必須與當代生活相融合,不能脫離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審美偏好和生活方式。市場需求類型和消費方式的變化引領著大運河文化和旅游產品的內容、形式、功能和結構創新。三是直接參與內容創作和產品設計。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是開放式的,不限于特定的組織和機構,公眾也可以通過提供原創內容和設計元素,分享知識、靈感和創意,將單純消費變為價值共創。

(2)支撐系統(支撐性要素)

金融機構:為創新活動提供資本和金融服務

金融機構的主要功能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為企業創新的各個環節提供資本保障。金融機構能夠為企業提供靈活多元的融資渠道和配套的金融服務,確保產品設計研發、項目開發運營、品牌營銷推廣等活動的資金投入,幫助企業降低資金風險。二是為創新平臺和創新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銀行、基金管理公司、風險投資公司等能夠建立起穩定的投資體系,為協同創新平臺的建設運行及合作創新項目的開展提供持續性的支持。三是聚集資源要素、撬動業態創新。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資本運作,發揮杠桿作用,吸引資源要素集聚,推動產業融合與產業鏈的延伸。隨著創新活動的復雜性和系統性日益增強,金融機構在區域創新網絡中的地位還將進一步凸顯。

中介機構:鏈接創新主體并提供支持和輔助

第一,中介機構是創新主體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中介機構能夠對接和協調不同創新主體,并加速物質交換以及創新要素在主體問的流動,提升創新合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第二,中介機構為創新主體和創新活動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術服務。中介機構能夠開展資產評估、版權交易、技術轉移、信息咨詢、法律咨詢、管理咨詢等多種服務,為創新主體獲得授權、研發新產品、開發文化和旅游項目、進行業務合作等提供便利,是大運河文化資源向文化產品轉化的“潤滑劑”和“催化劑”。

協同創新平臺:協同創新網絡的載體

協同創新平臺是以互聯網為依托、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建立的,推動資源整合、主體問協作互動與創新成果轉化的開放式、智能化網絡服務平臺,是協同創新網絡構建和運行的基礎,是創新主體和創新要素聚集的載體。平臺功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整合資源,即提供創新活動所需的各種公共資源,并將私有資源的需求方與提供方對接起來,實現資源的開放與共享;二是集成信息,即統一管理并向主體輸送關鍵的技術、市場、金融和政策等信息;三是提供服務,即為主體提供各項軟硬件設施和公共服務,輔助創新活動的開展;四是促成合作,即促進主體問的交流與互動,使主體可以突破時空局限,以靈活、高效的方式共同開展學術研究、技術交流、產品研發和項目策劃等多種創新活動。

(3)要素問相互關系

在協同創新網絡中,政府是主要的推動者和組織者,不僅負責搭建平臺,引導和鼓勵其他主體共同參與,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研究和教育資金,對社區和非遺傳承人進行扶持,還能夠直接參與創新,獨立或與其他主體合作進行項目開發建設。企業是創新要素的集成者,一方面消化吸收高校和科研機構轉移的知識并整合內外部的多種資源;另一方面為其他主體提供市場信息和資金支持,推動智力資源和創新成果的轉化。高校和科研機構是智力資源的輸出端,為其他主體輸送專業知識、技術和人才,并與政府、企業、社區等展開多種形式的合作。遺產地社區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配合其他主體開展創新活動。社會公眾一般不直接參與協同創新網絡的構建,但同樣貢獻著重要的知識和創意資源,并加速知識的擴散和文化的傳播。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負責對接政府、企業及其他創新主體,密切各主體問的聯系。協同創新平臺則是整個協同創新網絡的載體和承托,匯聚各個節點的創新要素,促進創新主體問的交流與合作。

不同創新主體之間以價值共識和共同的行動目標為基礎和前提進行協作,既發揮各自的優勢,又充分協調和互動,促進創新要素在各個網絡節點之間流動,并向優勢企業和產業園區、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集聚,加速知識創新和成果轉化。同時,創新網絡還能夠順暢、充分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確保自身的開放性和發展活力。當然,協同創新網絡的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逐步深入,各主體的位置、作用和相互關系都可能隨著發展需求和內外部影響因素的變化而發生改變,或衍生出新的子系統、子網絡,逐步從無序、不穩定狀態向有序、穩定狀態演化和完善。

四、推動協同創新網絡構建的基本策略

1.加強統籌規劃,發揮政策引導力

政府是引導和推動協同創新網絡構建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要制定總體規劃,進行網絡結構的整體設計和功能布局,引導網絡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要高效組織和協調不同行政部門,同時調動其他創新主體的積極性,“由單純的個體創新激勵向協同創新主體問的互動激勵轉變”,促進文化保護、傳承與利用主體之間的良性互動。例如,美國北卡三角研究園(The Research Trian-gle Park of North Carolina)的協同創新網絡就是由北卡羅來納州政府全面規劃、??钔顿Y并全程參與建設的。州政府結合了當地多所大學的學科優勢和區域傳統產業改造的需求,整體布局創新網絡的重點發展領域,建立多個研究中心,并通過優惠政策吸引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BDTechnologies等著名企業入駐,不斷完善網絡組織架構。

此外,還要加快完善促進協同創新的政策法規體系。在稅收政策方面:制定針對創新型企業的稅收減免政策,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制定針對知識產權轉讓、高校和科研機構橫向科研收入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創新成果轉移,盤活技術資源,提升科研創新積極性;建立針對PPP項目的稅收激勵體系,鼓勵企業與政府合作創新等。在科技政策方面:“制定各類科技資源的標準規范,建立促進科技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體系”,出臺簡化手續和流程、加快新技術評價認定的規定,推動資源共享和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等。在產業政策方面:制定促進與大運河文化相關的多種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融合與業態創新的政策,健全知識產權評估與交易體系等。在市場政策方面:完善培育和扶持市場主體、改善市場環境的政策,出臺引導和刺激大運河文化及旅游消費的專項政策等。在現階段健全的市場調節機制和良好的協同創新氛圍尚未形成的情況下,政府在制度安排和環境營造方面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

2.推進智庫建設與人才培養。發揮人才驅動力

智庫和創新人才是協同創新網絡的“大腦”,是驅動知識創新的源動力。首先,要大力推進智庫機構建設。以高校和科研機構為陣地,聯合開展學術研究與創新活動:在加強運河學、非遺保護和傳承等領域的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集中力量進行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梳理、遺產價值評估、精神內涵挖掘與當代價值闡釋,為文藝創作、文創產品設計、文旅項目開發等輸送知識和創意。發揮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的作用,整合運河沿線不同地區、不同高校的學科和專業優勢,廣泛調動科研機構、文博機構、政策咨詢機構資源,為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提供理論指導和決策咨詢。

其次,要全面優化創新人才培養和管理體系。在學校教育方面,推動高校與企業、科研機構資源共享,通過開放式課堂、跨學科學習小組以及產學研協同化的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應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人才培訓方面,重點培養非遺傳承人以及藝術和內容創作、創意設計、文化和旅游規劃、項目經營管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的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并搭建人才學習、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同時,暢通人才流動渠道、創新人才激勵機制、改革人才評價機制,推動創新人才在協同創新網絡中自由流動,最大程度調動人才創新積極性、激發人才創新潛力。

最后,還要積極營造創新文化氛圍。培育創新精神和協同理念,鼓勵跨學科合作與交叉領域學術和實踐創新。通過積極宣傳引導,舉辦創新大賽、創意設計大賽、遺產活化與可持續發展論壇等活動,推動思想文化的跨界交流,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有效利用創新基地、創新實驗室、眾創空間等載體,提升社會公眾參與熱情,推動開放式創新,為協同創新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3.加快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發揮科技支撐力

協同創新平臺的搭建是構建協同創新網絡的基礎性工作。該平臺既可以整合運河沿線區域資源,集中打造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綜合性平臺,又可以依據主體優勢和區域發展需求,建設針對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創產品研發、傳統工藝振興、數字化與虛擬展示技術研究應用等領域的專業性平臺。關鍵是要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充分運用各種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平臺的開放性與交互性,以及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創新主體的高效協作和資源要素的快速流轉提供技術支撐。協同創新平臺主要包括四個部分:

(1)研究開發平臺

研究開發平臺是協同創新平臺的核心。創新主體可以依托平臺進行分布式協作,聯合開展大運河的文化研究,展示利用技術研發以及具體產品和項目的創意構思、方案設計、技術交流、測試評估等一系列創新實踐活動。例如,美國的開放式創新平臺InnoCentive利用先進技術和網絡,針對企業所面臨的科研難題,與世界各地、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搭建溝通和對接的平臺,促成難題需求者與供給者的快速配對,實現了更大范圍內的跨界合作與協同創新。

(2)信息交流平臺

信息交流平臺提供統一的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集成管理創新的觀念、設計、制造以及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數據,實現數據的收集、交換、共享和處理”,推動信息的標準化、規范化,為信息的交流反饋以及新知識、新技術的轉移擴散提供便捷的渠道,減少主體問的信息不對稱。

(3)資源共享平臺

資源共享平臺提供場地、儀器、設備等硬件資源以及研究成果、內容和形象版權、創意和設計人才等軟件資源,并將分散的資源要素整合在一起,同時引導資源向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傾斜和集聚,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4)公共服務平臺

公共服務平臺對接中介機構資源,提供包括版權交易、技術轉移、專家咨詢、項目孵化在內的一系列配套服務,支持和輔助創新活動的開展。

4.完善投融資體系。發揮資金聚合力

資金是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和創新活動開展所需的關鍵要素。一是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建立財政直接投入和政府采購制度,將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和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為平臺提供穩定的資金和需求保障。同時,建立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協同創新基金,設置專項經費、扶持和獎勵資金等,并向創新型企業和重大協同創新項目傾斜。

二是要拓展資金來源和投入渠道,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建立包括企業直接投資、股權融資、銀行貸款、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在內的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例如,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按照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的思路,形成了包括自然基金、政府專項經費、知識產權基金、協同創新子基金、銀行融資及社會投資等在內的多元化的投資體系,形成了覆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及產業發展全創新鏈的資金鏈,并形成資本問的“繩編效應”。這種方式能夠將政府資金與多種社會資本有機組合,使資金體系更穩定、資金流動更加靈活和順暢。

三是要完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為協同創新網絡的運行及協同創新過程中的企業融資、項目投資、風險評估、信用擔保等提供支持,降低創新主體的資金風險、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尤其要推動文化、金融與科技相融合,發揮互聯網金融的優勢,通過資本吸附和聚集優勢資源等方式,加速文化資源整合及轉化。

5.健全協同機制。發揮制度維系力

協同機制是維持協同創新網絡高效、穩定、可持續運行的保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建立信息交流與溝通機制。提高信息的流動性,開放關鍵數據、資源信息、市場信息等,實現全系統信息共享;增強信息的交互性,建立更加便捷、靈活的信息傳遞與反饋渠道,確保創新主體問在目標、決策和行動方向上保持一致;搭建利益主體問協商對話的平臺,形成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協同,增進彼此的理解、認同與信任??梢猿浞纸梃b長三角地區的成功經驗:每年召開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座談會、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并舉辦金融論壇、科技論壇、城市群發展論壇等,推動區域問、主體問的交流與對話。

二是建立資源共享與合作機制。一方面要確保資源協同,建立跨越組織邊界的資源共享機制,提高資源的開放性、流動速率和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強行為協同,制定協同規劃,明確和細化各主體的責任、權利、義務和分工,“協調各方工作方式及工作進度,加快各方文化整合,尋找多方的最佳契合點”;同時,建立常態化的合作機制、制定統一的行動策略和行動方案,提高合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完善利益分配與協調機制。首先,要設置公平合理的分配規則,尤其要鼓勵科研人員和文化創意人才以其知識產權獲得合理收入,支持遺產地居民和非遺傳承人通過就業、創業或以技術、資源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利益分配。其次,要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結合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績效獎勵、創新企業或產品認定等多種措施和手段,提升創新主體的積極性。最后,要健全利益協調和糾紛處理機制,成立第三方機構,以制度化的途徑整合各方利益訴求、解決矛盾和沖突。

四是強化風險控制與監督機制。一方面,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和風險分擔機制。加強遺產監測和資源管理,防范資源風險;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關鍵技術研發、共擔技術風險;做好創新項目(產品)評估和市場分析,規避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完善行為約束和監督機制。構建自律監督、創新主體相互監督、第三方機構監督、公眾輿論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機制,嚴格約束創新主體的行為,避免遺產的濫用、資源的浪費和破壞以及權利的侵犯。

五、結語

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其本質是推動大運河文化遺產與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型和創新發展,從而使大運河文化遺產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煥發新的生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構建跨部門、跨學科、跨領域、跨地區的協同創新網絡。其關鍵是搭建協同創新平臺,并完善政策、人才、科技、資金和制度等全方位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大運河文化活化利用的協同創新,不是單純的技術創新,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產業創新,必須始終圍繞大運河文化的內核,強調創新過程中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屬性,注重文化自身的創新與發展,避免“唯技術”的傾向和商業化的濫觴。

猜你喜歡
資源整合
國有企業發展養老產業的模式創新研究
基于MDX數據庫的譯者參考資源整合對翻譯工具能力培養的意義
少先隊活動與校外資源整合的實踐與探索
大數據時代電力運營監控數據處理技術
“互聯網+”背景下的創業營銷核心思路探索
物流行業發展中資源整合模式分析
資源整合視角下夏布的手工藝品設計研究
物流資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體化視角下河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