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灌腸液聯合腎衰合劑治療慢性腎衰竭脾腎虧虛濁瘀內阻型療效觀察

2020-04-06 07:40偉,瞿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0年12期
關鍵詞:腎衰內毒素內阻

李 偉,瞿 偉

(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院腎內分泌科,江蘇 南通 226000)

慢性腎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病發展的終末期,腎臟結構和功能嚴重受損。血液透析為臨床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常用措施[1]。慢性腎衰竭屬中醫“關格”“水腫”“癃閉”等范疇。以脾腎虧虛濁瘀內阻型為主,以脾腎陽虛為本、濕濁內阻為標,正虛邪實貫穿始終。治宜益腎清利,通腑泄濁。研究指出,中藥可通過核轉錄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調節腎組織中E-鈣粘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動蛋白(α-SMA)表達,延緩腎纖維化[2]。本研究用中藥灌腸液聯合腎衰合劑治療慢性腎衰竭脾腎虧虛濁瘀內阻型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78例,均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治療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5~69歲,平均(52.38±6.29)歲;病程1~7年,平均(3.79±1.06)年;CKD3期20例,CKD4期11例,CKD5期8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24~69歲,平均(50.85±7.01)歲;病程1~8年,平均(3.90±1.02)年; CKD3期19例,CKD4期13例,CKD5期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符合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疾病專業委員會制定的《慢性腎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3]中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腎小球濾過率(eGFR)為15~60mL/min,血清肌酐(Scr)為115~442μmol/L,伴有原發性或繼發性慢性腎臟疾病史。惡心,嘔吐,食少納呆,肢體困重,口苦,口干,脘腹脹痛,口中黏膩,舌淡有齒痕、苔白厚膩,脈沉細。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感染性疾病,血壓、血糖難以控制,合并造血系統疾病,存在精神疾病。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低鹽、低脂、低鉀飲食,控制血壓、血糖,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預防感冒,注意休息。給予腎衰合劑(桑寄生10g,懷牛膝10g,生地黃10g,菟絲子10g,肉蓯蓉10g,淫羊藿10g,制何首烏10g,當歸10g,山茱萸6g,黃芪20g,生大黃3g,茯苓30g,山藥30g,六月雪30g)加水400mL煎至200mL,分2次溫服,日1劑。

觀察組加用中藥灌腸液。藥用生大黃30g(后下),煅龍骨30g(先煎),煅牡蠣30g(先煎),蒲公英30g,槐角30g,土茯苓30g,附子10g。加水300mL煎至100mL,保留灌腸,1日1次。

兩組均治療1周。

3 觀察指標

中醫證候積分,包括惡心、嘔吐、食少納呆、肢體困重、口苦、口干、脘腹脹痛、口中黏膩,依據嚴重程度分別記0、2、4、6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腎功能指標,包括eGFR、Scr。根據eGFR=175×(SCr/88.4)-1.154×(年齡)-0.203×(0.742女)計算eGFR值。

血清內毒素、D-乳酸水平。

血清NF-κB、核轉錄因子κB亞基p65親和肽(NF-κBp65)水平。

用SPSS22.0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療效標準

肌酐清除率(Ccr)增加大于等于20%或Scr降低大于等于20%,中醫證候積分降低大于等于60%為顯效。CCr增加10%~19%或Scr降低10%~19%,中醫證候積分降低30%~59%為有效。治療后無降低或CCr增加小于10%,Scr無增加或降低小于10%,中醫證候積分降低無增加或小于30%為穩定。未達“穩定”標準為無效。

5 治療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無效1例、穩定2例、有效21例、顯效15例,總有效率92.31%。對照組無效3例、穩定7例、有效19例、顯效10例,總有效率74.3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23,P=0.033)。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eGFR(mL/min) 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9 24.37±7.64 37.61±8.37 334.09±157.04 221.61±167.30對照組 39 25.10±7.05 28.03±8.62 342.61±150.68 340.92±160.74 t 0.439 4.979 0.245 3.212 P 0.662 <0.001 0.808 0.00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39 26.34±4.52 14.34±3.58 12.997 <0.001對照組 39 25.71±5.01 18.60±3.82 7.048 <0.001 t 0.583 5.082 P 0.562 <0.001

兩組治療前后內毒素、D-乳酸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內毒素、D-乳酸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內毒素、D-乳酸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內毒素(EU/mL) D-乳酸(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9 341.52±41.68 277.29±30.58 3.17±0.24 1.89±0.25對照組 39 352.01±39.02 347.15±31.60 3.20±0.22 2.85±0.23 t 1.147 9.921 0.575 17.648 P 0.255 <0.001 0.567 <0.001

兩組治療前后NF-κB、NF-κBp65指標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F-κB、NF-κBp65指標比較 (pg/mL,±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F-κB、NF-κBp65指標比較 (pg/mL,±s)

組別 例 NF-κB NF-κBp6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9 3.37±1.72 2.18±0.85 3.32±1.29 2.14±1.09對照組 39 3.45±1.68 2.76±0.89 3.28±1.31 2.79±1.04 t 0.208 2.943 0.136 2.694 P 0.836 0.004 0.892 0.009

6 討 論

慢性腎衰竭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氣、血、陰、陽虧虛,兼以濕濁、濕熱、水氣、血瘀,脾腎虧虛、濁毒內蘊為其基本病機,故治應以健脾補腎、活血泄濁為主要原則[4]。腎衰合劑中桑寄生、懷牛膝補益肝腎、活血通絡,菟絲子、肉蓯蓉、淫羊藿、山茱萸溫陽補腎,當歸、生地黃、制何首烏滋陰養血、活血通絡,山藥補脾益腎,黃芪、茯苓健脾益氣,生大黃、六月雪祛瘀解毒利濕。諸藥合用,共奏益腎清利之效。藥理研究顯示,懷牛膝富含牛膝多糖,能有效增強體液免疫功能;肉蓯蓉能增加糖原儲備,滿足肌肉收縮和康復所需要的能量;淫羊藿可提高腎虛病人T細胞數量、淋轉率、抗體、抗原以及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5]。中藥灌腸液中生大黃、土茯苓通腑泄濁,附子溫腎壯陽,煅龍骨、煅牡蠣化濕泄濁,蒲公英、槐角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濕、通腑泄濁之效。藥理學研究表明,大黃能促進腸道氮質排泄,且可抑制腎小球硬化,延緩慢性腎衰竭進展;蒲公英可降低腸道毒素,抑制腸道細菌繁殖;煅牡蠣既可有效制約大黃瀉下太過,同時有利于增加灌腸液滲透壓,改善腸道屏障功能,抑制周圍組織向腸道內分泌毒素[6-7]。

NF-κB在腎小管間質纖維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若其活性受到抑制,腎小管細胞上皮細胞中α-SMA減少,降低細胞外基質合成量,從而抑制纖維化,減輕腎臟損傷[8]。同時,NF-κB表達上調會導致NF-κBp65磷酸化,抑制IκB磷酸酶釋放,參與慢性腎衰竭的病理、生理反應。但關于中藥灌腸液灌腸聯合腎衰合劑治療脾腎虧虛濁瘀內阻型慢性腎衰竭過程中NF-κB、NF-κBp65的具體變化機制仍未明確,仍需更多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

中藥灌腸液灌腸聯合腎衰合劑治療慢性腎衰竭脾腎虧虛濁瘀內阻型效果較好。

猜你喜歡
腎衰內毒素內阻
果蔬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探究
內毒素對規?;i場仔豬腹瀉的危害
間甲酚細菌內毒素檢查法研究
消退素E1對內毒素血癥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腎衰寧膠囊治療早中期慢性腎衰竭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價和mate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腎衰嗎
丙二醇(供注射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方法學研究
丙二醇(供注射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方法學研究
綜合護理干預在血液凈化治療腎衰竭中的應用分析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復習課之八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