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宛東戰役烈士陵園規劃設計初探

2020-04-07 09:18鄭夢柯任舟
安徽建筑 2020年1期
關鍵詞:紀念性烈士陵園陵園

鄭夢柯,任舟

(南陽師范學院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河南 南陽473061)

1 引言

烈士陵園作為因無產階級革命和人民大眾的利益而犧牲的烈士墓地,以及懷念英雄,警惕后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承載著和平年代人們精神的寄托。宛東戰役發生在1948年5月,它的勝利加快了解放區的迅速擴大,后方根據地的進一步鞏固,并為南陽的解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繼承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現擬在宛城區紅泥灣鎮對宛東戰役烈士陵園重新規劃設計,建設集文化性與紀念性于一體的現代性烈士陵園。

2 項目概況

宛東戰役烈士陵園坐落于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為悼念戰役中犧牲的戰士和紀念宛東戰役的勝利而作。陵園現址面積一萬余平,西側和南側臨路,地形規整。場地內現僅有烈士紀念碑一座,烈士墓130余座,廁所一座,由院墻圍合圈閉?,F擬對場址進行重新規劃設計,以使宛東戰役烈士陵園更好服務于大眾。

3 規劃設計理念

3.1 功能要素表達多元復合

烈士陵園作為革命烈士的犧牲地、悼念場所,現如今不僅應承擔墓葬、悼念緬懷等基本職能,同時也應融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化傳承等功能,進而形成多元復合型陵園,服務于社會及人民。

3.2 場地形態傳遞莊嚴肅穆

烈士陵園因其特殊的性質而有別于其他類型的園林景觀設計。作為革命烈士的安息地、悼念地,其景觀營造應體現出規則、整齊、對稱等空間特點,進而傳達出場所嚴肅、莊重的精神特質。在規劃中宜多采用方形、矩形、圓形等規整、對稱的圖形作為平面構圖的首選,用軸線序列串起各個紀念性場所,形成簡潔有序、對稱均衡的外部空間,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

3.3 空間序列組織空間感知

烈士陵園作為紀念性場所,其空間氛圍的渲染、場所精神的表現往往通過空間的序列來進行引導和體現。通過有序列的空間組織和設計,引導游客通過空間悲劇情景、空間肅穆情景、空間緬懷情景的塑造,情緒由莊重到肅穆再到緬懷的轉變[1]。

3.4 景觀要素點明場地主題

景觀要素是表現空間屬性異質性特點的關鍵。作為紅色文化宣揚、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場地的建筑和景觀要素可以通過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塔、紀念雕塑、悼念墻等建筑、構筑物來體現,也可以通過紀念林、紀念小品等景觀文化載體[2]來傳達。通過多元的景觀要素設計豐富場地環境,提供直觀的視覺與觸覺感受的同時,點明場所主題,強化紅色體驗。

4 總體規劃設計

4.1 總體布局

場地根據地塊現狀和規劃設計要求,結合設計理念,梳理場地功能、營造流線序列、融入景觀要素,打造集參觀、祭奠、悼念、紅色文化宣揚、警示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功能為一體的復合型陵園。

場地整體規劃分為東西兩個分區,西部以紀念館、紀念碑及紀念廣場、悼念廣場和碑林墓區為軸線,軸線序列營造主體空間,輔以西側管理和服務用房。東部以生態停車場、文化廣場及紀念性景觀為主,輔助西部整體功能表達。

宛東戰役烈士陵園規劃設計總平面圖

在設計構圖中,充分運用幾何對稱的軸線設計,將主體廣場和紀念碑串聯起來,形成規整、對稱的平面布局,烘托園區凝重、嚴肅的氛圍。并通過豎向設計的融入,豐富場地的層次,彌補場地由于南北距離過短而造成的景深不足的現狀,增進觀者的場所體驗。

4.2 空間序列

整個場地空間序列采用軸線形式,從入口廣場開始,拾級而上,分為“起—承—轉—升—收”。在空間上有開有合,使游客參觀情緒隨之跌宕起伏。

“起”。入口廣場作為整個空間序列的起點,入口廣場前端立兩座漢闕,用來分隔入口廣場與城市街道。通過漢闕體現空間的莊嚴肅穆感,游客的心理活動由雜亂變得有秩序[3],表示整個空間的主題紀念性。在廣場左右兩側設有花欄,座椅與文化墻,形成空間的圍合,在心理上產生一個積極空間。在廣場中心部分鋪設有宛東戰役路線圖的廣場磚,添加文化氣息,增加整個廣場的領域感,體現陵園的整體性。

“承”。廣場北側的紀念館作為入口廣場與后面陵園區域的承接,用紀念館建筑物特有的厚重感與體量感承擔入口大門的作用,游客直接感知陵園的莊重嚴肅。通過其建筑優美的造型構成整個廣場空間的一景,成為空間環境的代表和象征。游客通過紀念館進入陵園,在紀念館展廳中通過展示大量圖例文字了解宛東戰役歷史,塑造空間悲劇情境,為后面游覽過程中游客情緒轉變做鋪墊。

“轉”。通過建筑物直接進入園區,寬為5m的歷史大道是“轉”的過渡空間,左右兩側種植對稱式的園林綠化,用景觀綠植進行適當視線遮擋,來營造狹窄、無限延伸的空間感,來襯托主要景觀的宏偉壯觀[4]。道路中心設有解放戰爭“1945-1949”的陽刻文字,提醒人們和平來之不易,緊扣整個陵園主題。

“升”。通過三級臺階上到開闊的紀念碑廣場,在廣場上進行公祭活動,瞻仰紀念碑。紀念碑位于廣場中心偏后,給廣場前端留有大量空間讓游客進行活動。通過大尺度的廣場設計,人的尺度在廣場中變小,進而體現空間肅穆情境。在紀念碑廣場北側設有靜思廣場,通過三組五級臺階與之相連,通向墓葬區。隨著地形起伏,空間達到序列高潮。廣場由大到小,臺階由寬至窄,利用透視,使人的視線得到延伸,引發人們肅穆的情緒。

“束”。整個軸線后端,在悼念廣場上設有一面英名墻,作為“束”的表達,墻上刻有宛東戰役犧牲戰士的英名。游客在此地追思為無產階級革命而獻身的戰士們,將情緒由莊重嚴肅轉到沉重緬懷,形成空間緬懷情境。

4.3 主要節點設計

①紀念館??偨ㄖ娣e456m2,建筑形體是由矩形體塊組合而成,兩側的階梯屋頂使建筑看起來更有立體感,凹凸的大門設計層層引領參觀者進入館中,大門兩旁設立方柱,更加突出莊嚴肅穆氣氛,臺階設立五級,紀念五月的革命。

②紀念碑。碑體整體分三段,下端為基座,高2.7m,花崗巖貼面上刻畫宛東戰役場景,基座共有3000塊大理石瓷磚作為奠基,象征宛東戰役流血犧牲的3000烈士,為解放和革命流血犧牲,筑起基礎。碑身通直,高13m,立面青灰色,碑身上寫有“宛東戰役紀念碑”,碑頂矗立紅色五角星,象征革命精神光耀四方,碑體全高19.48m,暗示南陽解放時間。紀念碑碑體渾厚敦實,而又筆挺高聳,是整個空間的視覺焦點和軸線重點。

③碑林墓區。通過三組五級臺階,用由大到小的廣場進行銜接,人在一步步攀登中,力氣逐漸消耗,對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慢慢突顯[5]。整體規劃呈臺階式升高,還寓意著中國共產黨領導著的中國人民在一步步進步,紀念碑后面的設計形似蠟燭,既表明了烈士英雄在戰役中犧牲自己照亮了他人的英勇行為,也表明后人對他們深切的哀思。墓區位于整個場地后側,墓碑分排、分階梯布置,規劃曲線優美、擺位和諧、分區明顯。

④停車區。位于整個場地的東南角,停車區采用垂直式停車,最大容量能承受30輛小汽車,4輛大巴車。停車區周圍采用列植方式間隔栽植綠化植物,為車遮蔭,避免陽光直射,從而使車內溫度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人的舒適度增加。

⑤文化廣場。紀念碑廣場通過東側小道到達文化廣場,為整個陵園場地的文化展示區。廣場上設有花崗巖材質的烈士群雕,通過雕塑表現無數革命先烈英勇就義前的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烘托整個陵園的文化氛圍。

⑥文化長廊。文化長廊位于文化廣場北側,廊內一側有木制長椅供人休息,一側有以浮雕形式直接再現革命戰役場景的石墻,使人在游覽過程中,既能得到休息,又能受到烈士陵園紅色文化的熏陶。

4.4 色彩設計

色彩是園林環境中最能引起視覺美感的要素,它具有的特性和象征意義能使游客在游覽中,激發不同的情感,與周圍環境產生共鳴。

整個烈士陵園色彩設計遵循整體性原則,色調統一,在配色上不跳脫,體現烈士陵園嚴肅莊重的風格[6]。以綠色草地作為陵園的底色,在這個底色之上,用色相明度不同的綠色植物疊加,又點綴少量的白色菊花,形成莊重的氛圍。

4.5 植物配置

園林綠化是烈士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植物的合理配置能夠體現整個園區的風格。

在種植方式上,在陵園園區小道及廣場周圍采用規則對稱的種植方式。通過植物的規整烘托陵園主題,作為陵園建筑的背景。在小道兩側種植高大的植物,通過植物的高反襯道路的長,空間嚴謹,給人們以莊重、嚴肅的感覺,在道路上完成情感的轉換。在廣場周圍種植不會阻擋視線的低矮灌木,游客在廣場中視線通達,可在廣場中自由瞻仰烈士陵園紀念碑,以此襯托紀念碑的高大雄偉。

在植物種類上,選用了大量松柏、楊樹、竹、菊花等既能夠反映陵園特點,又具有象征意義和紀念內涵的品種,從而烘托烈士陵園莊嚴肅穆的氛圍。在入口廣場上擺放具有象征貞烈多姿,不怕寒霜的菊花花欄,直接在場地的入口表明陵園的性質。在墓區周圍種植大量松樹,既能用來遮擋視線,使墓區形成安靜神圣的封閉空間,又通過松樹象征革命戰士堅強不屈、萬古長青的英雄氣概[7]。在園區休閑場地的紀念性小品周圍種植竹等植物,既美化空間,又能體現紀念性主題。

5 結語

宛東戰役烈士陵園在設計過程中通過軸線設計,融合多種紅色文化元素,使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領會紅色文化;合理運用豎向設計,引導游客情緒變化;整體色調和諧統一,烘托莊嚴肅穆的文化氛圍;合理配置植物,點明烈士陵園紀念性主題,從而形成了集文化性與紀念性于一體的現代性烈士陵園。

猜你喜歡
紀念性烈士陵園陵園
維權解難題,英烈歸陵園
普蘭店區唐房革命烈士陵園
沙嶺戰役烈士陵園
大石橋市烈士陵園
鐵嶺市烈士陵園
西蜀名人紀念園林紀念性研究及當代啟示
走進陵園(外一首)
紀念性景觀的隱喻性研究
建設陵園 緬懷先烈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陵園藝術雕塑的文化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