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研究

2020-04-07 10:47莫新苗
科學大眾 2020年1期
關鍵詞:高中化學信息技術應用

莫新苗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教學形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因此,高中化學課堂承載著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提高思維能力并且使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使命。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應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文章對信息技術應用基礎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旨在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更多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通過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瘜W是高中階段學習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提高化學學習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因此,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讓學生在今后的人生發展中積累更多的寶貴財富。

1? ? 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高中化學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化學教學越來越受到校方和教師的重視。

高中化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成績,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化學知識。當前高中化學教學還有很多欠缺,多數化學實驗基本依靠教師講解或者由教師來進行示范表演,當有化學考試時,學生才能親自動手操作實驗,并且只能在考前固定的一段時間內進行集中訓練。與此同時,在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注重學生學習的成果和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知識內容的實際應用才是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部分教師在教學時不能結合多媒體手段等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使得一些學生對化學教學產生抗拒心理。

2? ?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教學理念的落后是制約高中化學教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化學教學存在方法單一、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以及忽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部分教師對化學教學內容沒有做更多合理的安排,導致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低下。其次,目前大多化學教師仍以自身為課堂主體,一味灌輸化學知識,這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天性得不到釋放,創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發揮,化學的學習效率較低。最后,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愛好的培養和對學生的客觀評價,并且多是以教師對學生評價為主,只注重學習成果的評價,這種考核機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 ? 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實踐

3.1? 優化化學課堂教學模式

高中教師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化學教學內容通過新型的教學方式制作成教學課件,比如微課或者微視頻等形式。學生借助互聯網平臺,可以在互聯網上自由選課,自主地開展化學實驗和學習,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效果。例如,在教學“二價鐵與三價鐵的相互轉化”時,教師可以先把教學內容制成微視頻,上傳到百度云等平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該部分內容。完成課前預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寫出實驗要探究的問題、對此問題的猜想、實驗方案以及實驗報告。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讓學生掌握有關的化學知識,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2? 豐富化學課堂教學資源

通過觀察能讓學生獲取最正確的實驗知識,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化學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開發課堂教學資源,盡力彌補學校教學設備缺乏的問題,構建教學情境并建立化學教學資源共享群,拓寬學生的視野,開放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不同液體的導電性探究”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教學使真實的情境再現,以實驗的方式向學生闡明電解質在溶液中,溶液導電可以產生電流,利用計算機軟件5種溶液中分別放入相同的石墨電極,并將實驗活動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已經建立的資源平臺體驗教學資源,讓學生學會如何辨別酸、堿、鹽溶液導電以及與金屬導電的原理是否相同,以此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3.3? 利用信息技術完善化學教學評價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完善教學評價,從實驗操作、思維能力、知識應用等方面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建立線上評價和線下評價體系,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提升課堂評價的效能。具體地說,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將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效果,整合學生學習過程的各種信息,再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不僅教師對學生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總體和個別評價,還應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評價,指出合理或不合理之處,使教師在不斷反思自己的過程中提升化學教學水平。

化學作為高中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非常注重科學性和嚴謹性。但是化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中難免會有抵觸情緒和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必須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應用信息技術開拓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從而提升化學學習效果,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佳枝.高中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速讀,2019(2):22-23.

[2]黃茹霞.論多媒體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幫助[J].考試周刊,2019(24):35.

[3]李斌.淺析多媒體信息技術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優化[J].神州,2019(5):14-15.

[4]徐文娟,沈理明.“讓學引思”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初探—以《Fe~(2+)、Fe~(3+)的性質及轉化》為例[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10):34-36.

[5]先明香,何華玲,伍春蓮.淺析高中化學在生物學課堂中交叉滲透教學的實踐—以“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18(14):56-58.

[6]郭顥怡,翟宏菊,孫德武,等.泛雅MOOC平臺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以“生活中的有機物乙醇”教學片段為例[J].山東化工,2018(14):182-183.

猜你喜歡
高中化學信息技術應用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