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置鼻空腸管與常規經鼻置胃管在重癥醫學科臨床應用探討

2020-04-13 14:19單晴晴孟曉燕
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鼻空醫學科腸管

單晴晴,孟曉燕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徐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江蘇 徐州 221006

目前,反流誤吸是重癥醫學科防治肺部感染的難點及重點之一,而鼻空腸管的廣泛臨床應用,對防誤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1-2],誤吸高風險患者應用后肺部感染率的下降已得到臨床認可。目前常規放置鼻空腸管存在內鏡引導下、超聲引導、術中放置、徒手盲置等幾種主要操作方法,超聲及內鏡操作均要求儀器配合,相對對科室及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術中放置位置準確,但屬于特殊操作,局限性較大。對比而言,徒手盲置對患者損傷小,對術者及環境要求不高,且反復操作技術熟練后,成功率較高,值得推廣。鼻空腸管種類較多,器械發展較快。我科應用的為柯惠醫療器材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的10Fr/Ch(3.3mm)×55”(140cm)鼻空腸管?,F收集我科2018-01月到2020-05盲置鼻空腸管病例資料22例,對其分析總結。

1 方法

1.1 收集我科 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應用鼻空腸管及常規鼻胃管患者44例為本次研究對象,分為研究組(A組)及對照組(B組)組,每組 22 例。 A組(研究組)中,男 12例,女10 例;年齡 50-87 歲,平均(71.8±11.4)歲。 B(對照)組中,男 11 例,女 11 例 ;年 齡50-88 歲 ,平 均 (73.6±10.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組包括AECOPD患者8人,心功能不全患者12。肺部感染13人。B組AECOPD患者10人,心功能不全10人,肺部感染13人。疾病嚴重程度A組APAGE評分均分(23±5),B組(24.2±4.8),組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

1.2 A組操作要點 ①操作為兩人,術者及助手;②執行操作前水化管路,試抽導絲,滑利為度,盡可能選用合理體位(右側半臥位)[3],操作前最好先置入鼻胃管,保證在位抽注順暢;③胃動力藥物應用(操作前10分鐘胃復安10mg肌注),操作時順時針按摩劍突下上腹部位置;④置管前測量鼻尖到耳尖、鼻尖到劍突距離;⑤予以利多卡因棉簽擦拭鼻腔,取無菌單覆蓋患者胸前;戴無菌手套,持鼻空腸管緩慢置入所量刻度處(忌超過),聽診在胃內,予以空氣5-10ml/kg的劑量快速推注,反復旋動鼻空腸管,再予溫開水50-100ml推注;輕輕旋開導絲但不拔出;后緩慢送入鼻空腸管;⑥置管感覺有阻力時,保持張力,避免暴力(易損傷或者打折),緩慢隨呼吸送入,吸氣時一次送入約1-2cm左右。在此過程中,鼻空腸管無張力時不再彈出,輕拔受阻(如停止送管自行滑出則提示管路可能在胃內打圈);同時導絲逐步彈出約10-15cm左右,但輕輕可順利回納,表明操作順利;置入深度達75-80以上時停止,輕拔受阻,PH法、注水回抽法、觀察十二指腸液法、亞甲藍稀釋后鼻空腸管注入法(自覺成功率較高時應用)均可應用評估鼻空腸管是否在位;如果回抽率(注入空氣患者注入溫開水后回抽)小于1/3到1/2或者直接抽出少量金黃色十二指腸液,判斷在位;必要時抽出液體可測PH值評估(多數腸液偏堿性),金標準為影像學腹部平片。判斷在位后再重復置管步驟至送管達90-105cm(結合身高體重)左右固定。

A組均采用徒手盲置法置入鼻空腸管,首次置管成功率在84%,反復操作后置管成功率在95%。

B組操作要點:常規經鼻置入鼻胃管固定。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總蛋白治療前后變化及并發癥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數據錄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22.0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Mean±SD)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軟件結顯示P<0.05則代表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本組前白蛋白與總蛋白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組間治療前后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并發癥發生率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肺部感染發生率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研究組的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

2.1 兩組患者的營養效果對比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指標對比

2.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情況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比較[例(%)]

3 討論

對于重癥醫學科意識障礙患者條件許可時,盡可能早期恢復腸內營養對于恢復消化道黏膜屏障、防治異位型感染已成為共識,鼻空腸管置入后對比常規胃管置入在防止反流誤吸上確實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徒手盲置鼻空腸管因其損傷小,成功率高,易操作受到臨床關注[4]。 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蛋白來自于肝臟,主要受營養攝入、高分解代謝等因素影響,是常用的營養指標。本研究對比患者入科72小時及21天的兩個指標變化,充分反映疾病狀態下營養水平變化,結果兩者的營養指標變化之間無統計學差異,與文獻不符[5-6],考慮可能與樣本量小及截取時間觀察點不同有關;但并發癥發生率鼻空腸管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合臨床效果,對于此類患者仍建議在血流動力學穩定后予以鼻空腸管置入保證腸內營養,積極預防并發癥。

猜你喜歡
鼻空醫學科腸管
床旁超聲引導下改良胃內注氣法留置鼻空腸管在ICU腦外傷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
超聲引導下床旁鼻空腸管置入術在危重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術的套管法在更換鼻腸管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核醫學科的放射防護及護理管理研究
三級綜合醫院全科醫學科在分級診療中的作用及實踐探索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核醫學科簡介
導絲固定鼻空腸管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雙置管中的應用體會
提高重癥醫學科床頭抬高合格率
鼻空腸管與鼻胃管應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豬直腸脫的手術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