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科護理新模式對孕期并發癥及分娩結局的影響分析

2020-04-13 14:19王瑞華龔靜亞姚蘭
國際感染病學(電子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產科例數孕婦

王瑞華,龔靜亞,姚蘭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江蘇 蘇州 215004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產婦選擇剖宮產的概率逐漸提升,科學研究顯示[1],自然分娩相較于剖宮產其分娩效果更好,可以降低產婦產后的心理疾病如焦慮、抑郁,以及術后并發癥如腸粘連、盆腔臟器粘連等。有研究顯示[2],剖宮產會對新生兒的呼吸系統造成一定影響,而自然分娩更有利于新生兒免疫功能的建立。對此,醫療部門應該對產婦進行自然分娩鼓勵,提升自然分娩率,以保證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水平為己任。為了探究產科護理新模式對孕期并發癥及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就我院收治的孕婦200例展開研究,具體作如下內容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孕婦20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孕婦分為兩組,每組100例,所有產婦在進入我院前進行產前檢查,對照組產婦的年齡分布為22-36歲,平均年齡分布為(28.42±3.46)歲,身高分布為1.58-1.72m,平均身高分布為(1.62±0.12)m,初產婦66例、經產婦34例,高中學歷5例、大專學歷65例、本科及以上學歷30例。觀察組產婦的年齡分布為23-34歲,平均年齡分布為(27.48±2.56)歲,身高分布為1.59-1.71m,平均身高分布為(1.60±0.14)m,初產婦61例、經產婦39例,高中學歷15例、大專學歷52例、本科及以上學歷33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無明顯統計學差異,不具有對照意義(P>0.05)。納入標準:(1)所有產婦自愿參與研究,并了解研究詳情,簽署知情書。(2)患者無高危孕產史,無妊娠并發癥。排除標準:(1)排除產道發育異?;颊?。(2)排除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疾病患者。(3)排除資料不全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產前常規檢查,醫護人員對產婦進行健康宣教,在產婦住院后,進行必要的產科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產婦常規產科護理模式基礎上,應用各項個性化產科護理新模式,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孕期護理:組織產婦進行定期的檢查以及自身護理知識學習,在12周之后,由醫生將產婦接至助產士門診,對產婦的自身能力、習慣飲食、社會支持等進行評估且對基礎數據收集,以便針對性提供護理方式[3]。制定合理的孕婦營養飲食方案,保證產婦能夠攝取足夠營養,做好對產婦孕期的質量管理。如果產婦的家屬有自愿提供陪護者,選擇合適的陪產人員陪護家屬參加助產士門診一對一服務,以便家屬能夠在分娩前后做好對產婦的照顧[4]。指導產婦練習拉瑪澤生產呼吸法,以避免分娩時遇到問題產生慌張情緒。(2)產前護理:臨產時期,責任護士做好常規護理及健康宣教的工作,根據產婦的情況,進行個性化護理,讓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情,對產婦及家屬展開感染病知識及分娩技巧培訓,做好家屬陪護安排[5]。(3)產時護理:在產婦生產期間,陪產人員做好對產婦生產的協助,讓產婦采取自由的體位,做好放松,提供容易消化的食物,盡量攝入流質食物,同時為產婦播放舒緩的音樂,可以提供瑜伽、冥想等活動。護理人員對產婦的胎心、宮縮密切觀察,如果發現有胎位異?;蛘咛バ挠凶兓?,助產士對產婦進行合適體位調適,對產婦的心理狀況進行密切觀察,提供必要的疏導、鼓勵,從而提高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幫助產婦定時進行膀胱排空,降低產程中的干擾,對產程進行入量管理,根據產婦的意愿選擇合理的體位,宮口全開后進行自由體位接產。新生兒分娩后無異常,則可以直接在產婦胸前進行接觸[6]。(4)產后護理:產婦產后送回病房,需要做好護士以及助產士的交接,協助母嬰接觸吸吮,對母乳喂養方法指導。

1.3 觀察指標 對照兩組產婦的孕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分娩結局(包括早產、剖宮產、產鉗助產、陰道產、新生兒Apagr評分),以及孕婦滿意程度,心理狀態指標焦慮評分(SAS)、抑郁評分(SDS)。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數據分析軟件為SPSS 21.0,其中所有的計數資料通過(%)表示,應用χ2進行驗證,計量資料以標準差形式表示,通過t進行檢驗,此項研究中,所有數據均滿足正態分布,如果P<0.05,則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可見,對照組患者的妊娠高血壓6例,妊娠貧血10例,妊娠糖尿病4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4%。觀察組患者的妊娠高血壓4例,妊娠貧血3例,妊娠糖尿病4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4%。對照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分娩結局對比 觀察組產婦的早產率、剖宮產率和產鉗助產率低于對照組;而陰道產率以及新生兒的Apagr評分高于對照組,P值均<0.05。如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對比

2.3 兩組產婦滿意度對比 對比兩組產婦的滿意度可見,觀察組產婦共有很滿意例數45例、滿意例數32例、一般例數15例,不滿例數為8例,觀察組產婦的滿意度為92%,對照組產婦共有很滿意例數38例、滿意例數32例、一般例數10例,不滿例數為20例,觀察組產婦的滿意度為80%。組間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孕婦SAS、SDS評分對比 對比兩組產婦的心理狀態評分,入組前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孕婦入組后,SAS、SDS評分明顯上升,組間對照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

表2 兩組孕婦SAS、SDS評分對比(Mean±SD,分)

3 討論

當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產科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孕婦的需求,為了降低產婦的不良情緒,提升分娩的質量,將產婦的疼痛降低,以便最終提升自然分娩率。女性在妊娠期間,生理狀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改變,產婦會出現疼痛、浮腫、行走不便等多種情況[7],生理變化可能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而孕婦因為身體狀態的改變會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負面情緒會對生產的質量造成影響。產科的新護理模式對傳統的產科護理模式進行改善,對于母嬰安全有了更高的保障[8]。產科的新護理模式從早孕其便開始對孕婦進行管理,讓孕婦參加定期的檢查以及自身護理知識學習,提供針對性提供護理方式。為孕婦制定合理的營養飲食方案,指導孕婦練習拉瑪澤生產呼吸法[9];產前護理時,責任護士做好常規護理及健康宣教的工作,根據產婦的情況,進行個性化護理,讓產婦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產婦生產期間,陪產人員做好對產婦生產的協助,對產婦的胎心、宮縮密切觀察,對產婦的心理狀況進行密切觀察,提供必要的疏導、鼓勵;新生兒分娩后無異常,直接在產婦胸前進行接觸。在產婦產后送回病房,協助母嬰接觸吸吮,對母乳喂養方法指導。

綜上所述,產科護理新模式能夠降低孕婦并發癥的發生率,有利于改善分娩結局,能夠提升孕婦的滿意程度,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相較于傳統的護理模式,護理效果更佳,值得廣泛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產科例數孕婦
助產士主導鎮痛分娩管理模式在產科中的應用效果
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診斷產前胎兒畸形的臨床價值
人工膝關節翻修例數太少的醫院會增加再翻修率:一項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我有一個“孕婦”爸爸
孕婦睡覺會壓到孩子嗎
孕婦接種疫苗要慎重
更正
產前檢查“高?!痹袐D別忽視
產科醫師答問錄
產科醫師答問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