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學視角下探析國產電視劇劇名的直譯與意譯

2020-04-30 06:48湯虹
文存閱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直譯意譯接受美學

摘要:國產劇在走向國際市場時,擁有一個合適的英文劇名是走向目的語觀眾的第一步。本文在接受美學理論的指導下,對時下熱播國產電視劇的英文劇名的翻譯進行了探討,觀點是在根據接受者不同的審美要求并實現文化信息的傳播可相應的采取直譯與意譯的翻譯方式。

關鍵詞:接受美學;國產電視劇劇名;直譯;意譯

一、引言

電視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肩負著滿足觀眾審美需求、弘揚中華民族優良文化的艱巨任務。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文化傳播能力,不斷擴大我國文化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一方面要不斷豐富和創新文化內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須花大力氣提高文化傳播能力。中國是世界上電視劇生產和消費的第一大國,目前已逐步形成較為完整成熟的產業鏈。然而,國產電視劇的出口之路卻并不通暢。如何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語言環境的觀眾感受到同樣的中國魅力,這離不開電視劇的制作與完成度。但是如果作為電視劇門面的劇名翻譯不能兼顧接受者的審美意識,制作的再精良、完成度再高也無法第一眼就俘獲受眾的青睞。以往關于劇名翻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英文劇名的漢譯或是港劇名的英譯上,真正談及國產劇劇名英譯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借用接受美學的相關理論,對當前國產劇劇名的英譯進行分析與比較,試圖總結出適用于國產劇劇名英譯的翻譯方法。

二、接受美學理論與翻譯

接受美學由從事文學接受研究的沃夫爾岡伊瑟爾(Wolfang Iser)和漢斯羅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創立,集中研究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和反應,強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的地位和作用。姚斯認為文學史是讀者的文學史,在作家、作品和讀者的關系中,讀者并不是單純的做出反應而是積極地創造。讀者在閱讀作品之前對于作品有一個“期待視界”或“前理解”,即讀者由于審美經驗的積累和審美取向所形成的對于作品的一種潛在的審美期待。接受者的審美經驗和審美取向對作品再創作的過程被稱作接受。在此過程中發掘出作品的教育和娛樂功能等意蘊,從而賦予作品生命力和完整性。接受者的接受活動受制于個人經驗、道德標準、社會和歷史條件,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要注重接受者的審美意識和需求。同樣的理論也適用于電視劇劇名的翻譯。

三、接受美學視角下國產劇劇名的直譯

接受美學理論指導下的直譯,不僅是在片名翻譯過程中,根據源語言與譯語的特點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中的內容與形式;更要考慮接受者的審美經驗和審美取向的翻譯方法。

描述急診科醫生工作、情感的醫療劇《急診科醫生》的英文劇名為ER Doctors,其中ER是Emergency Room的縮寫,這就是對中文劇名字對字的直譯。對于廣大英語國家的受眾來說Emergency Room是很好理解的,這一翻譯不僅準確的傳達了劇情,同時還暗示了該劇的類型,是一個成功的翻譯。同樣與醫療有關的的電視劇《法醫秦明》的劇名翻譯為Medical Examiner Dr. Qin在點明該劇主人公職業的同時也點明了該劇的類型,是不錯的翻譯。

可是直譯也不是所有的劇名都適合的。比如2016年的諜戰大劇《麻雀》被直譯為Sparrow。該譯名給觀眾留下一種即將觀看動物世界的印象,而絕不會聯想到這是一個間諜的代號。不僅無法滿足接受者的審美情趣,還達不到傳播文化的功能。

四、接受美學視角下國產劇劇名的意譯

在進行國產劇劇名翻譯的時候,要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異。翻譯國產劇劇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因此,在接受美學指導下的國產劇劇名翻譯要考慮到中西方受眾的審美經驗與審美取向的差異,不能直譯時,意譯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下中國最流行根據IP來改編電視劇,這其中以古裝、仙俠類作品居多。這類作品的中文劇名通常為古詩詞的化用,對于沒有經過長久文化熏陶的西方國家的受眾來說很難理解。西方國家的電視劇劇名普遍較短,而國產劇的片名普遍較長,動輒5個字以上且涵義頗深。比如2018年的古裝宅斗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該片名取自李清照的《如夢令》,若是直譯定難以傳情達意且很難為西方受眾所接受。The Story of Ming Lan這一譯名就很好的點明了故事的主人翁,但這一譯名還是不夠簡潔,且沒能傳達出主人翁明蘭坎坷卻奮進的一生。私以為不如效仿《花木蘭》的翻譯Mulan,直接取主人翁明蘭名字將其音譯為Ming Lan,更具音韻美。2017年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在翻譯時采取了意譯,將劇名翻譯為In the Name of People。該翻譯使用了英文中的固定短語:in the name of,很好的凸顯了原中文劇名中替人民鏟除蛀蟲的決心,不失為一個佳譯。再比如2019年夏季熱播劇《陳情令》被翻譯為The Untamed意為難以駕馭的,很好的詮釋了主人公魏無羨不羈的性格,受到廣泛好評;2014年的戰爭劇《北平無戰事》被譯為All Quiet in Peking,這一譯名化用曾獲得第三屆奧斯卡金像獎的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方受眾能夠很好的把握該片的主題且不會產生水土不服的感覺。類似的翻譯還有《白夜追兇》(Day and Night)、《小丈夫》(May-December Love)、《香蜜沉沉燼如霜》(Ashes of Love)等。這些翻譯都很好的將傳統的中文文化融入到了英文表達中,在吸引目的語觀眾的同時,也完成了其接受美學的目的。

五、結語

為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國產劇的“走出去”勢在必行。除了提升電視劇的制作水平,還要加強劇名的翻譯工作。劇名的翻譯既要最大限度的忠于原劇名,又要兼顧西方受眾的審美經驗與審美取向。翻譯的過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慮到劇名的文化內涵,合理使用直譯與意譯的手法使劇名達到簡約美、通俗美和意境美等美學要求。吸引觀眾、發揮導視功能、幫助打開海外市場、起到傳播中華文化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曾慶瑜.接受美學視角下的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9年13期

[2]劉洋.淺析中國電視劇出口現狀[C].出版地:北京,出版者: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出版年:2019年

[3]陳津.跨文化傳播效果視角下國產劇劇名的翻譯策略[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06期

[4]劉麗麗,李豐.談香港電視劇集片名的直譯與意譯[J].大眾文藝,2010(2):12

作者簡介:

湯虹(1989年—),女,湖南邵陽人,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和翻譯。

猜你喜歡
直譯意譯接受美學
淺談英漢翻譯中的直譯與意譯
直譯與意譯在英劇Townton Abbey字幕翻譯中的相關思考
淺談直譯與意譯的合理結合
接受美學視角下的戲劇翻譯
英伽登的“具體化”理論研究
接受美學視域下的《美人魚》
接受美學視角下Mulan的翻譯研究
大陸與港臺譯制片對英文電影片名的直譯與意譯取向研究
文化傳真視角下中醫隱喻的“直譯”法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