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剪紙描繪多彩童年

2020-05-09 13:43唐娜馮笑琳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民間剪紙傳統藝術小學課堂

唐娜 馮笑琳

摘 要 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奔艏埵俏覈鴱V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人們用剪紙來裝點房屋、環境、美化生活。它抒發了勞動人民的真實情感,它的藝術形式親切、樸素、通俗、美觀?,F在,剪紙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插圖、郵票、印染、刺繡、舞美、動畫等都可以用到剪紙藝術。它蘊含了勞動人民非常深厚的感情,積淀了華夏兒女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是我國民俗、歷史、美學等多方面的結晶,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生命力,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應該傳承并發揚這種民間藝術。

關鍵詞 民間剪紙 傳統藝術 傳承 小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識碼:A

剪紙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中的一束奇葩,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源于我國的民俗民事活動,它有著簡單、樸實、簡練、細致的藝術特點。將剪紙藝術引入到小學美術課堂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對剪紙作品的學習和欣賞,嘗試剪紙工具、材料的使用和對剪紙制作過程的了解,能夠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提高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熱愛民間傳統工藝的熱情。

剪紙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實踐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幾年我們堅持進行剪紙教學實踐,并堅持反思、收集、整理和總結,我們提煉出民間剪紙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途徑,將剪紙藝術和其他學科進行整合,發揮民間剪紙藝術對其它學科在構建校園文化,提升孩子們民族自豪感的滲透作用,讓學生學得愉快,學中有收獲。

1有特色的剪紙課程實施體系

我們從美術教材中的剪紙課程開始,不斷嘗試新的剪紙題材、類型教學,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總結,我們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實施體系。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特點,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規劃,一、二年級學段的學生我們著重發展學生手指的協調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我們的教學內容以撕紙、折紙、剪對稱和二方連續圖形、剪團花。三、四年級學生我們培養學生通過剪紙表現自己學習生活的能力,教學內容以剪紙動物、剪紙人物、剪紙故事為主。五六年級我們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我們會帶領孩子們學習染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的工藝。

我們將這些教學內容進行了整理和歸納,并且編寫進了我們的剪紙校本教材里,每一個內容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間,老師們可根據孩子們的學習情況衍生出更多的教學內容。剪紙手法簡單,創作的隨意性強,可以給孩子們巨大的想象空間。對剪紙內容的構想和設計,對畫面的概括化鍛煉了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有效果的剪紙教學實施途徑

在民間剪紙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總結提煉出剪紙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途徑:

2.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資源

(1)群策群力,開發校本教材;我校美術專職教師們不斷的參閱資料,學習剪紙知識,設計課程并反復磨課、反思、總結,最后歸納出了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剪紙校本教材。

(2)因地制宜,引入民間資源;我們多次邀請民間剪紙藝人吳升平老人來校指導,同時也會組織孩子們參觀學習他的剪紙工作室和博物館。引導孩子了解民間剪紙的創作過程和發展歷史。

(3)揚長補短,挖掘師生資源;我們的很多孩子都能成為剪紙小老師,他們剪紙技藝比較醇熟,能夠很好的教會剛學剪紙的孩子們。我們會定期進行剪紙“工作坊”教學,所有有興趣的教師和孩子都可以在固定時間段來參加,效果非常好。

2.2加強學科滲透,普及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能夠很好的滲透進語文、數學、書法、體育等學科。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我們嘗試將剪紙和書法學科進行整合,書法字體通過剪紙的方式表現出來有讓人震撼的藝術效果。剪紙還可以和數學、語文……進行整合,都會有不可思議的藝術效果和學習效果。

2.3開展活動,巧用評價促進學生素養提升

各類剪紙活動能夠加強孩子創作剪紙的熱情,實踐研究期間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剪紙活動:學校的剪紙故事創作活動;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活動;參與中英文化交流的展示活動;各類活動中孩子們的剪紙作品和剪紙技術得到了肯定,加強了他們學習剪紙的信心和興趣。

2.4豐富校園文化建設

我們在校園里設計并裝飾了剪紙文化長廊,布置了剪紙作品展。內容除了各類剪紙作品外,還有剪紙相關知識和故事。除了每個月的三節剪紙課程外還創設了相關活動區域-- “剪紙工作坊”,為孩子們提供了自由表現的空間。校園內設有剪紙風采欄,孩子們的剪紙作品能展示在風采欄內,可讓全校師生及家長欣賞和品評,從中獲得美的感受。

3小學剪紙課程實施的效果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研究,孩子們經過剪紙學習和傳統剪紙藝術的了解,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也加深了他們對祖國傳統藝術的熱愛。在這一階段我們也進行了經驗、資料的總結和歸納,建立了學生的剪紙成長作品集,學生從自己不同階段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更加強了他們對傳統藝術的熱愛。低年級的孩子從不會使用剪刀到現在的會剪團花、對稱剪紙、二方連續、不對稱剪人和動物,動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創造能力也有了提高。中年級的孩子已經開始用刻刀進行剪刻作品,對單個的植物或者動物進行剪紙圖稿創作,他們的概括能力有了很好的提高,設計出來的剪紙圖稿簡練、精美。高年級的孩子能夠用剪紙這種藝術形式表現自己的學習生活,部分學生熱衷剪紙書法創作。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在以藝術怡情的校園特色的構建中,我們的教師能運用創新的方法設計和組織各種形式的民間剪紙藝術活動,研究適宜于孩子學習的內容、方法、途徑、策略。我們從實踐中學習,邊學習實踐邊研究探索,我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孩子喜歡的形式,進行民間剪紙藝術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社會化進程和全面素質的提高。

基金項目:此論文系省級十二五規劃課題《民間剪紙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XJK015CZXX087。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民間剪紙傳統藝術小學課堂
從圖形創意的角度淺析山西民間剪紙藝術
淺析傳統藝術互滲性的當代審美價值
建于生命關懷基礎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
近十年古箏創作特征
民間剪紙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