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問卷調查結果探討中醫院校研究生生物化學的課程教學問題

2020-05-12 01:07王雅蕾宋晨晨何芳
學周刊 2020年14期
關鍵詞:中醫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

王雅蕾 宋晨晨 何芳 

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中醫院校正逐步向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闡釋傳統醫學理論的方向轉變。生物化學技術是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強有力的工具,其相關理論依據和實驗技術也更多地應用到中醫藥的實驗研究中。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院校研究生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質量,進一步優化改革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者對本校選修生物化學課程的77名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選課學生大部分理論基礎較強,實驗基礎薄弱,學習目的明確,各自有相關的學習方法,對于課程的進行有很多創新性的建議。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解到學生對于生物化學課程的掌握程度、學習動機、學習目的、學習方法以及對課程的建議,調查結果能夠為授課教師提供很好的參考,為課程的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中醫院校;研究生;生物化學;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4-0005-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4.002

生物化學被定義為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功能,生命活動的化學機制及其規律,以闡明生命的本質[1]。目前生物化學是我國高等院校生物、醫學類學生的專業必修課,是學生進行科研實驗的必修課程。但是中醫藥的研究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對于生物化學的掌握情況和程度不統一,這給生物化學的教學以及學生以后的科研實驗都帶來了困難和挑戰。為了更好地了解中醫藥研究生對于生物化學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使教師更好地開展生物化學的教學課程,提高教學質量,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運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級選修生物化學課程的研究生進行了隨機調查,發放問卷,以自填問卷的方式作答。問卷設計以選擇題為主,包括單選和多選。本調查實發放問卷77份,回收77份,回收率100%,均為有效問卷。調查問卷采用圖表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以2017級選修生物化學課程的77名研究生為研究對象,對其發放問卷,學生無記名填寫。本次調查共發放77份問卷,回收77份,回收率100%,均為有效問卷。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采用百分比法,采用突變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不記名問卷調查方法,由授課教師編制《研究生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問卷》,在第一堂課前發放給每一個學生。問卷涉及學生對于生物化學課程的掌握程度、學習動機、學習目的、學習方法以及對課程的建議。收回問卷后,根據問卷結果統計并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對學生的生物化學理論技能基礎的考察

如表1(見附表),對學校選課學生本科期間生物化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查發現:88.31%的學生在本科期間學過生物化學的基本理論,但不能靈活應用知識;5.19%的學生非常熟悉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靈活應用知識;有6.49%的學生沒有學過生物化學這門課程,其中有5.19%的學生完全不了解這門課程。

表2(見附表)對選課學生本科期間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發現:44.16%的學生在實驗課中接觸過生物化學實驗,但是并沒有自己動手設計操作過;36.36%的學生可以操作基本的生物化學實驗技術;3.9%的學生可以熟練操作生物化學相關的實驗技術;而有15.58%的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相關實驗操作。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對于選修生物化學的研究生來說,由于本科期間在不同的學校學習,學生的生物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大部分學生學過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但是從掌握情況來看并不是十分熟練,而且也有少數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生物化學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的學習。所以,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要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這樣會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相關技能。

(二)選修本課程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

1.學習動機

表3(見附表)對選課學生認為是否有必要開設生物化學這門課程進行調查:其中有44.16%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開設生物化學這門課程;42.86%的學生認為可以開設這門課程;6.49%的學生認為沒必要開設這門課程;而有6.49%的學生并不太了解是否有必要開設這門課程。

表4(見附表)調查選課學生認為什么才是學好生物化學的關鍵:這是一道多選題。其中有77.92%的學生認為學好生物化學的關鍵在于自己的用功程度;59.74%的學生認為學好的關鍵在于自己的興趣;有59.74%的學生認為學好的關鍵在于生化實驗室的實驗平臺;也有50.65%的學生認為學好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水平。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于開設生物化學這門課程積極性很高,具有較強的學習動機,而且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生物化學這門課程具有一定的主動性,認為學好的關鍵在于自己??梢钥闯龃蟛糠謱W生的學習態度很端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正面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學習目標

表5(見附表)調查選課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主要目的發現:63.64%的學生認為學習生物化學這門課程對研究生期間開展實驗有幫助;20.78%的學生目前沒有相關實驗需求,但是覺得以后會用到;9.09%的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湊學分;6.49%的學生并不了解自己學習生物化學的真正目的。

表6(見附表)調查選課學生對于生物化學課程比較感興趣的知識和應用技術:這是一道多選題。有75.32%的學生想學習與臨床醫學相關的生物化學知識;67.53%的學生想學習常用的實驗基本技能和具體實驗方案;44.16%的學生想學習生物化學課程中的物質和能量代謝;40.26%的學生想學習生物化學課程中關于生物大分子的知識。

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生物化學可以用于以后的實驗研究,但也有少數學生對于生物化學并不了解,還需要多加宣傳和講解。由于每個學生本科時期的學習環境不同,所以對于生物化學重要性的認識也有所不同,而且選課學生來自不同的學院,對于課程需求也不同,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必要講解一些關于生物化學的學習意義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這門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

3.學習方法

表7(見附表)調查選課學生對于生物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這是一道多選題。76.62%的學生可以做到課上認真聽講;有48.05%的學生會在課下閱讀相關書籍;49.35%的學生會在課下查閱相關文獻;只有22.08%的學生只是在考試前學習一下。

表8(見附表)調查選課學生在課后是否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有51.95%的學生能夠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基本沒有進行延伸學習;28.57%的學生能夠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并查閱資料進行延伸學習;18.18%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能夠完成,但只是為了應付而完成任務;1.3%的學生推遲完成任務或完不成任務。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學生能夠認真完成學習任務,一部分學生能夠做到延伸學習,查閱課外資料,只有少數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大部分學生只是在課上進行生物化學的學習,課下并沒有查閱相關資料,說明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積極性還不夠。課上的學習效率很重要,但是課下的延伸學習也很重要。所以,教師在課上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課下的資料查閱和整理。

(三)對生物化學課程教學和學習的建議

表9(見附表)調查學生認為研究生生物化學的課程應該偏重的內容:這是一道多選題。75.32%的學生認為應該讓學生熟悉生物化學的實驗技能;71.43%的學生認為應該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64.94%的學生認為應該培養學生閱讀文獻和設計實驗的能力;53.25%的學生認為應該讓學生全面了解生物化學的理論知識。

表10(見附表)調查選課學生對于生物化學課程創新的建議:這是一道多選題。81.82%的學生認為應該開展“理論結合文獻實例”教學;48.05%的學生認為應該開展“翻轉課堂”教學;28.57%的學生認為應該開展雙語教學;22.08%的學生比較喜歡傳統教學;也有2.6%的學生給出了其他建議,包括:與實踐多結合,有條件的話希望可以針對相關理論知識設計實驗串聯知識點,增加實驗課練習機會。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在學習一般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希望能夠多學習實踐方面的內容,能夠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實驗和寫作的能力,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實驗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多作內容的延伸,講述相關文獻,這有利于學生靈活應用知識。

三、總結討論

隨著中醫藥的不斷發展,生物化學已經逐漸深入中醫藥研究的各個領域。近年興起以小分子化合物為工具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學問題,生物化學可以從分子水平對中醫基礎理論進行深入探討。為了提高中醫藥學生的科研能力,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學的理論和實驗知識也成為學校研究生的迫切需求。所以,深入探索和優化生物化學的課程教學變得尤為重要。本次調查從對學生的生物化學理論技能基礎的考察,選修本課程的學習動機、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對課程教學和學習的建議三個方面展開調查,旨在通過分析選課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學習期望,對生物化學課程進行相關改革,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調查結果發現,選修生物化學課程的研究生對于課程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有所差異,學習目標和學習動機有所差異,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可以選擇分層教學,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進行分層教學;而在問卷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更希望課程能夠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且大多數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差,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多開展實踐項目教學,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創新教學項目,將課程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實驗問題相結合。

(一)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又稱分組教學、能力分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使得各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較好的發展和提高[2],與我國教育家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主張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通過本次調查問卷發現,選課學生由于所就讀的本科院校不同,生物化學的理論和實驗基礎參差不齊;且選課學生來自不同的學院,關于課程需求也不同。分層教學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分層教學的形式多樣,包括: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分級走班模式以及能力目標分層監測模式等等[3]。其中,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是指在不打亂之前教學班的情況下,對基礎層次不同或者學習目標不同的學生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差別地進行教學輔導。分級走班模式是在學期開始時對學生進行生物化學課程的摸底考試,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將其分為不同的班級進行差別教學。能力目標分層監測模式是指在分級走班模式上疊加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根據學生后續的學習情況及課程掌握程度動態調整學生所屬的層次,根據不同層次調整教學方案。所以,由于中醫藥院校研究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目標具有差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模式進行分層教學。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對于研究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研究生的學習要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多地進行實踐應用,這樣才能增強實驗動手能力、設計實驗和解決問題的科研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夠做到理論知識與相關文獻實驗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課下進行延伸學習,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能夠讓學生將課上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課上所學到的知識;教師要多安排實驗課,在實驗課上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更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嘗試課程創新,加入“翻轉課堂(FlippedClass?Model)”[4]“團隊教學法?(team-based?learning,?TBL)”[5]等教學模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很好地做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胺D課堂”是指轉換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學生自主地學習掌握知識,教師更多的是輔導而不是教授?!胺D課堂”能夠激發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去開拓實踐內容的學習興趣?!皥F隊教學法”同樣減少了教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更多的是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學習課堂知識,并能夠自主地學習,舉一反三,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更多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本次問卷調查為生物化學課程的優化改革提供了依據和思路,為進一步提高中醫院校研究生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水平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唐炳華.生物化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1.

[2]李翠萍,張偉,趙春澎.分層教學在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2015(9z):111.

[3]肖愛玲,王錦玉.大學數學分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5):130.

[4]Bergmann?J,Sams?A.Flip?your?classroom:Reach?every?student?in?every?class?every?day[J].Christian?Education?Journal,2012(4):42.

[5]Michaelsen?LK,Bauman?KA,Fink?LD.Team-based?learning:a?transformative?use?of?small?groups?in?college?teaching[M].New?York:Sterling(VA)Stylus?Publishing,2002:1.

[責任編輯 李愛莉]

猜你喜歡
中醫院校生物化學課程教學
生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分析
中醫院校研究生外語課程設置的思考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中醫院校留學生病理學教學的幾點思考與體會
習得性無助感與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研究
PBL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教學在高職高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