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灌腸聯合神闕穴濕熱敷應用于 氣滯型腸結病患者臨床療效觀察

2020-05-13 02:41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04期
關鍵詞:神闕穴氣滯灌腸

仲 娜

(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外科,江蘇 連云港 222100)

腸道氣滯證是指因腸道氣機阻滯導致腸道腸腔內容物通過障礙,表現為腹部脹痛或竄痛、腹脹、腸鳴矢氣、惡心、嘔吐、便閉等為常見癥的證候,西醫稱為不完全性腸梗阻,多見于寒疝、氣疝、腹痛等病癥[1-2]。中醫認為其病機病因位感受寒邪,或情志抑郁,怒哭嚎叫,致小腸氣機阻滯而成,或飲食不節、過食寒涼而引起臟腑功能失調,氣機瘀滯、腑氣不通而致腸道傳導失司、腸道阻塞,使大便不通而成此病[3-4]。遵循“寒者熱之,理氣散結”治則,臨床多提倡采用溫陽散寒及行氣通腑之法[5]。我院普外科對腸結病、腸道氣滯證患者在常規保守治療基礎上實施中藥灌腸聯合神闕穴濕熱敷輔助中醫外治干預,以達行氣寬腸、瀉結導滯的療效,開展以來臨床應用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01月~2020年12月間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中醫院普外科56例腸結病、腸道氣滯證患者,選取其中28例接受胃腸減壓、抗炎、活血、營養支持等常規保守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22例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增加方選厚樸三物湯合六磨湯加減中藥煎劑行中藥灌腸治療,并聯合神闕穴濕熱敷輔助中醫外治干預的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患者入院時依據病史、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初步診斷為腸梗阻,四診合參,當屬祖國醫學“腸結”范疇,證屬肝脾氣滯,中醫辨證為氣滯血瘀證。排除合并腸道惡性腫瘤、血運性腸梗阻,以及經保守治療無效轉手術治療者。觀察組男16例,女12例;年齡24~84歲,平均年齡(50.28±5.35)歲。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46~65歲,平均年齡(50.43±3.52)歲。兩組患者基本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保守治療,包括給予經鼻插入胃腸減壓,五水頭孢唑林鈉靜脈輸注抗炎,注射用血栓通活血治療,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B6及氯化鉀靜脈應用等營養支持等、治療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惡心、腹部疼痛和腹脹、排氣和排便等情況。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保守治療基礎上,配合實施中藥灌腸聯合神闕穴濕熱敷輔助中醫外治干預:(1)方選厚樸三物湯合六磨湯加減中藥煎劑行中藥灌腸治療,組方如下:生大黃10g(后下),厚樸10g,枳實10g,沉香3g,木香10g,檳榔10g,烏藥10g,枳殼6g。用法:水煎至200ml,溫度保持39~41℃,行保留灌腸,每日二次。實施中藥灌腸前患者取合理體位,臀部抬高10cm,調整病室適宜溫度并注意遮擋,潤滑肛管前端后插入肛管。適宜深度(15~20cm)中藥灌腸液置于一次性灌腸袋,液面距離肛門高度適宜(≤30cm,或緩慢灌入),保留藥液1小時以上[6]。(2)神闕穴濕熱敷:取我院自制中藥制劑復方薄荷油10滴,以1000 mL60℃熱水稀釋后,浸入無菌紗布4塊,以無菌持物鉗絞至半干后置于神闕穴,其上以薄膜纏繞后加蓋毛毯,待冷卻后再次更換,熱敷時間40min,每日二次[7]。

1.3 療效觀察及評價

1.3.1 臨床療效:干預期間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排便、排氣功能指標改改善程度,評定標準為:(1)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排便、排氣功能完全恢復,視為治愈;(2)臨床癥狀顯著緩解,排便、排氣功能明顯改善,視為顯效;(3)臨床癥狀及排氣、排便功能均得到一定改善,視為有效;(4)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現加重,視為無效。(5)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人數×100%[8]。

1.3.2 胃腸道功能臨床指標恢復或消失時間及干預前后的單選癥狀評分: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干預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高調腸鳴音消失時間及腹部透視液平面消失時間,以及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及便秘癥狀消失時間,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和平均住院治療時間。 并對患者干預前后癥狀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9]。

1.3.3 運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狀態,標準界定分值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10]。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 果

干預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均有明顯緩解,但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為明顯,觀察組中醫癥狀改善程度及干預總有效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后臨床療效比較[n(%)]

干預后,觀察組干預后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積分;觀察組干預后高調腸鳴音消失及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腹部透視液平面消失時間也明顯早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和表3。

表2 兩組干預后胃腸功能恢復指標或消失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后胃腸功能恢復指標或消失及住院時間比較(±s)

平均住院日(d)觀察組2836.78±12.6826.38±7.3241.51±11.23 46.22±11.5448.69±16.718.72±1.36對照組2849.65±16.5443.22±9.1280.53±14.92 82.85±15.2584.75±17.4814.61±1.47 x2/t值--3.2677-7.6199-11.0568-10.1352-7.8906-15.5631 P值-0.00190.0000.0000.0000.0000.000組別n癥狀消失時間(h)高調腸鳴音消失時間(h)排氣時間(h)首次排便時間(h)腹部透視液平面消失時間(h)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單項癥狀積分及焦慮狀態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干預前后單項癥狀積分及焦慮狀態評分比較(±s)

項目干預前t值P值干預后t值P值觀察組(n=28) 對照組(n=28)觀察組(n=28) 對照組(n=28)SAS66.78±11.6266.39±11.320.12720.899242.26±5.5458.69±16.71-4.93850.000惡心5.90±0.645.85±0.720.27460.78461.98±0.334.02±0.52-17.52740.000便秘6.78±0.726.59±0.820.92130.36103.18±0.424.39±0.51-9.69110.000腹痛5.92±0.695.88±0.670.22010.82663.04±0.323.88±0.49-7.59500.000腹脹5.96±0.716.03±0.76-0.35610.72313.25±0.424.59±0.56-10.12940.000

3 討 論

氣滯型腸結病患者多因飲食不節、過食寒涼、憂思惱怒或久坐少動而導致氣機郁滯,不能宣達而致腸道通降失常、傳導失司,進而糟粕內停而致病。臨床表現腹痛腹脹,腹部飽脹及下腹陣發性疼痛,同時可伴惡心、嘔吐、便秘,肛門無排氣,舌苔脈象表現為舌暗紅,苔薄膩,脈弦滑,當屬祖國醫學“腸結”范疇之肝脾氣滯證。其病位在腑,腑有熟腐水谷、分清別濁,傳遞糟粕之功能。本病特征是實而不能滿,動而不靜,降而不升,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颊咚伢w脾虛、肝氣橫逆而致久病傷脾,加之平素飲食不節、饑飽不一致胃腸功能紊亂,腹痛為陣發性絞痛,腹脹較次。腸鳴音亢進,呈高調,可見腸型及氣過水聲[11-12]。

氣滯型腸結病其病位在大腸,屬虛實夾雜之證,治療應以疏肝健脾,順氣導滯為法[5]。本研究所用厚樸三物湯合六磨湯加減中藥煎劑行中藥灌腸,其中生大黃性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及心包經。具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及祛瘀通經之功效[13]。厚樸苦燥辛散,能燥濕,可下氣寬中,消積導滯,主要的功效是燥濕消痰,下氣除滿??梢灾委煗褡柚薪?,脘腹脹滿,還可治療七情郁結,痰氣互阻[14]。枳實具有破氣除痞、消積導滯的作用,有利于緩解飲食積滯、腹滿脹痛、胃腸積滯、熱結便秘等癥狀[15]。沉香具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胸痛、腹痛、肋痛等癥狀。木香主要有行氣、止痛、和胃、健脾、助消化的功效。檳榔具有行胃腸之氣、消積導滯的作用,而且還有緩瀉通便的作用,有利于治療時機氣滯、腹脹便秘以及濕熱瀉痢等癥狀[16]。烏藥具有.止痛功效,可用于治療因氣滯所致腹痛、腹脹,寒凝氣滯所致胸痛、疝氣所以疼痛、痛經等癥狀[17]。枳殼性味辛、苦,微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寬中、行痰消痞的功效。以上諸藥煎劑行保留灌腸,可共奏疏肝健脾,順氣導滯之功效。明顯改善患者腹脹、腹痛、惡心、便秘等臨床癥狀。薄荷性味辛涼,主要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薄荷醇、薄荷腦、薄荷酮、薄荷脂、茨烯、檸檬烯等,具有疏風散熱,辟穢解毒的功效。兼入肝經,能疏肝解郁。本研究以薄荷油敷神闕穴,以熱敷促其散肝郁氣滯,腹脹腹痛[18]。

綜上所述,我院普外科對氣滯型腸結病患者基于常規治療基礎上,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應用中藥灌腸聯合神闕穴濕熱敷中醫護理干預,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顯著縮短了治療周期,患者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猜你喜歡
神闕穴氣滯灌腸
自擬脾胃安方治療脾虛氣滯型餐后窘迫綜合征的臨床觀察
氣滯胃痛顆粒聯合葉酸在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加味烏藥湯合失笑散加減治療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療效觀察
紅藤湯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體會
中藥穴位貼敷神闕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兒消化道不良反應效果觀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灌腸” 治療有副作用嗎
灌腸機專利技術綜述
九蜣兩蟲散熨貼神闕穴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胃腸脹氣的理論探討
長壽名穴保健康——神闕穴:揭開“命蒂”的奧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