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醫院397例痰培養病原菌分布及藥敏分析

2020-05-13 02:41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04期
關鍵詞:革蘭球菌單胞菌

湯 進

(沭陽銘和康復醫院,江蘇 宿遷 223600)

痰培養為臨床常用病原微生物診斷方法,多以自然咳痰法或氣管插管吸痰法選取痰液標本,其中自然咳痰法收集標本時,痰液經上呼吸道時可能受到正常菌群污染;氣管插管法多用于難以自主咳痰者。隨著抗菌藥物大量使用,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越發復雜,細菌耐藥性逐漸提升,因此監測呼吸道病原菌種類及耐藥性極為重要[1]。本文以397例痰培養標本為樣本,分析病原菌分布情況及耐藥性,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時間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共選取397例痰培養標本。選入標本均為合格標本,所有樣本鱗狀上皮細胞均≤10個,白細胞均≥25個,或上述指標比例低于1∶2.5為合格標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采集標本方案:可自主咯痰者,收取晨起第一口痰液,隨后準備清水反復漱口,指導患者經氣管深處咳痰,收集標本置入無菌痰杯內進行檢查,難以自主咳痰者,利用導管吸取病灶附近痰液進行檢查,注意檢查需在獲取痰液標本后2h內進行[2]。

細菌培養、鑒定與藥敏實驗方案:獲取痰標本后開展涂片檢查,確定涂片白細胞數量與上皮細胞數量,評判標本是否合格。若標本合格將痰液按無菌操作在生物安全柜中,接種到準備好的哥倫比亞血瓊脂培養基、巧克力培養基、沙保羅培養基及麥康凱培養基放培養箱中進行培養,細菌培養成功后,挑選單個菌落制成細菌懸液加入相應的生化藥敏鑒定條里面,培養18-24小時后,加入相應的輔助試劑,35℃孵育10分鐘,利用恒星HX-21B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鑒定[3]。 腸桿菌、非發酵菌、腸/鏈球菌、葡萄球菌和酵母樣真菌等分別選取恒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相應的藥敏條及藥敏試劑盒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研究

SPSS 21.0對選入397例痰培養標本數據進行計算,%、±s記錄計數、計量指標變化,檢驗方案為x2、t。P<0.05具備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2.1 分析痰標本內病原菌分布

送檢397例痰培養標本中,共檢查75株病原菌,占比18.89%,其中58株為革蘭陰性桿菌,占比77.33%,分別為7株鮑曼不動桿菌、4株產堿假單胞菌、4株產氣腸桿菌、1株大腸埃希菌、2株惡臭假單胞菌、2株格高菲腸桿菌、1株聚團腸桿菌、1株卡他莫拉菌、4株洛菲不動桿菌、1株食神鞘氨醇桿菌、1株嗜麥芽窄食單胞菌、15株銅綠假單胞菌、7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3株液化沙雷菌、1株熒光假單胞菌、1株粘質沙雷菌、1株尿道寡源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 ;9株為革蘭陽性球菌,占比12.00%,分別為1株腸球菌屬、1株華納葡萄球菌、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2株藤黃微球菌、1株豬葡萄球菌、2株松鼠葡萄球菌;8株為真菌,占比10.67%,分別為5株白色念珠菌、1株季也蒙念珠菌、2株近平滑念珠菌。

2.2 前三位革蘭陰性桿菌抗生素耐藥性分析

藥敏結果顯示,大部分革蘭陰性桿菌對頭孢硫脒、慶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藥性較高,銅綠假單胞菌對復方新諾明及頭孢硫脒耐藥性較高,分別占比93.3%、93.3%;鮑曼不動桿菌對環丙沙星及頭孢硫脒耐藥性較高,分別占比71.4%、100%;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環丙沙星、慶大霉素及頭孢硫脒耐藥性較高,分別占比85.7%、71.4%、71.4%。見表1。

表1 前三位革蘭陰性桿菌抗生素耐藥性分析表(n,%)

2.2 前三位革蘭陽性球菌抗生素耐藥性分析

藥敏結果顯示,革蘭陽性球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藥性較高,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藤黃微球菌、松鼠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耐藥性分析見表2。

表2 前三位革蘭陽性球菌抗生素耐藥性分析

3 討 論

近年來,痰培養診斷逐漸應用于臨床,本次研究要求患者反復漱口后咳出深部痰液,以降低正常菌群對定值菌污染,獲取高質量痰液標本,提升檢出準確率[4]。隨著我國抗菌藥物濫用率逐年增加,肺部病原菌菌譜與藥物敏感性隨之變化,結合本次研究分析,397例痰培養標本檢出率為18.89%,病原菌多為革蘭陰性桿菌,占比77.33%,且近年來仍呈上升趨勢,其中銅綠假單胞菌菌株分離最多,其次為鮑曼不動桿菌與洋蔥伯克霍爾德菌;檢出革蘭陽性球菌占比12.00%,主要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藤黃微球菌、松鼠葡萄球菌為主。本次研究病原菌中檢出率最高菌株為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機制復雜,因此治療此類病菌時,需結合藥敏結果進行聯合抗菌藥物治療,嚴格遵循藥物分級原則選取藥物治療。此外,本次研究中,檢出真菌占比10.67%,分析原因可知,真菌感染與抗生素濫用率增加、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導致致病性真菌感染或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類藥物導致器官損傷有關,因此臨床需重視鑒別真菌感染,降低患者死亡風險[5]。

綜上所述,痰培養標本中革蘭陰性桿菌占比較高,常見類型為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頭孢硫脒、慶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藥性較高,而革蘭陽性球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苯唑西林、青霉素耐藥性較高,與濫用抗生素類藥物密切相關。因此要求臨床醫師掌握細菌多變性,未明確病原菌時謹慎用藥,同時密切配合檢驗科人員,及時獲取病原菌報告及藥敏試驗結果,以便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依據,進而減少耐藥菌株、降低菌群失調情況[6]。

猜你喜歡
革蘭球菌單胞菌
2020年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簡要版)
腸球菌血流感染臨床特征及預后危險因素分析
遼中區患病草魚體內嗜水氣單胞菌分離、鑒定與致病力測定
宏基因組測序輔助診斷原發性肺隱球菌
牙齦卟啉單胞菌口腔感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研究進展
腫瘤醫院感染患者革蘭陽性菌分布與耐藥性及經驗性抗MRSA的研究
住院患者氣單胞菌流行病學特征及耐藥性分析
什么是革蘭陰性桿菌
降鈣素原水平在早期細菌感染患者中的病原菌種屬鑒別價值
臨床檢驗科普之你不知道的腸球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