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灌注成像在腦缺血疾病中的應用

2020-05-13 02:41于平年朱本祥曹國強祖景世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104期
關鍵詞:短暫性評測腦缺血

周 斯,于平年,朱本祥,曹國強,祖景世

(通化市中心醫院CT核磁科,吉林 通化 134000)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社會加劇,明顯增多了腦血管疾病的罹患比例。其中,腦缺血疾病為重要病理類型之一,其預后,有較高的后遺癥遺留風險。在病程早期,會有缺血半暗帶出現,缺血腦組織結構具時限可逆性,故盡早促血流灌注恢復,是防范梗死灶擴大的關鍵[1]。CT灌注成像除可精準定位急性期缺血病灶外,還可對早期血流動力學變化進行定量評價,進而為臨床治療及預后評估提供指導。本次研究就此展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6例腦缺血疾病患者,均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與《神經病學》相關診斷標準符合。依據頭顱MRI平掃,按腦梗死組50例,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組36例劃分。腦梗死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介于40-75歲之間,平均(59.42±7.69)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組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介于39-74歲之間,平均(59.51±7.73)歲,組間自然信息具均衡性(P>0.05)。

1.2 方法

應用2 5 6 排C T 對頭顱實施常規平掃操作,結合結果,對CT灌注成像掃描中心層面進行確定,并開展掃描。步驟:取0.9%氯化鈉溶液40mL和碘佛醇注射液50mL作非離子型對比劑。依據5mL/s的速率 ,經肘靜脈,將雙筒高壓注射器于體內注入。在對注射劑注入同時,依據管電流為80kV,管電壓為150mAs,間接時間為1.5s,速度為0.75s/圈,層厚5mm,覆蓋范圍為40mm,同步動態橫軸位對感興趣層面掃描,并對128幅圖像提取。常規開展上下4cm范圍、8個層面的CT灌注成像評價,對病變最大層面選擇,以此為評價層面,以于同層面分布的大腦前、中動脈為對象,對時間-密度曲線提出。依托CT功能灌注軟件,應用去卷積算法,分析CT灌注成像,將腦中線作為檢查的中軸線,對健、患側腦區達峰時間(TTP)、腦血容量(C B V)、平均通過時間(M T T)、腦血流量(CBF)參數及偽彩圖獲取。其中,CT灌注成像陽性,為有對應臨床癥狀的灌注異常區檢出。應用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對顱內外動脈系統分支發生狹窄或閉塞的特征進行觀察,完成血管狹窄分數的測量,即狹窄率=發生狹窄遠端血管正常直徑-血管最狹窄處直徑/遠端正常血管直徑×100%。同時,依據狹窄率,對狹窄程度實施分級:無狹窄,經對狹窄率進行評測,為0%;狹窄為輕度,經對狹窄率進行評測,在0%-30%以上;中度狹窄,經對狹窄率進行評測,介于30%-<70%這間;重度狹窄:針對狹窄率進行評測,介于70%-<100%之間;完全閉塞,經對狹窄率進行評測,為100%。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CT灌注成像參數;(2)對比不同狹窄程度的責任血管CT灌注成像陽性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對本次所涉數據進行統計,組間計量在表述時應用(±s),經t檢驗對結果獲取,計量在表述時應用(%),經卡方檢驗對結果獲取,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CT灌注成像參數對比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組腦血容量高于腦梗死組,腦區達峰時間、平均通過時間少于腦梗死組,腦血流量高于腦梗死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T灌注成像參數對比(±s)

表1 兩組CT灌注成像參數對比(±s)

組別CBF(mL/100g)CBV(mL/100g·min)MTT(s)TTP(s)患側健側患側健側患側健側患側健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組(n=36) 73.30±19.71 81.22±19.43 5.39±1.81 6.57±1.19 8.61±1.72 4.89±1.21 26.35±3.9823.02±2.17腦梗死組(n=50)43.65±16.79 86.31±15.27 4.76±0.80 6.71±1.29 11.73±1.45 5.09±1.43 29.76±3.7223.49±2.22 t 7.5091.3592.1860.5139.1020.6814.0720.977 P 0.0000.1780.0320.6090.0000.4980.0000.331

2.2 不同狹窄程度的CT灌注成像陽性檢出率

本次所抽取的86例患者,均進行DSA、CTA、MRA檢查,閉塞及重度狹窄52例,無狹窄及輕中度狹窄34例,閉塞及重度狹窄中,CT灌注成像陽性檢出率96.15%(50/52)高于無狹窄及輕中度狹窄者50.00%(17/34),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x2=25.443,P=0.000)。

3 討 論

采用CT灌注成像技術對腦缺血疾病患者局部CBV、TTP等參數進行分析,可定量評估腦血流動力學,將早期灌注存在異常的區域檢出,對具可逆與不可逆特性的缺血腦組織進行區分,進而為疾病仍療提供準確的參考依據[2]。CT灌注成像各血流動力學灌注參與所具有的對缺血的敏感性存在較大差異,MTT可對缺血與正常腦組織進行區分,為早期較敏感的評估腦損傷的指標;而TTP發生變化,同側支循環建立、血流速度下降具密切相關性,故在建立側支循環時,可將之做為參考指標[3]。本次研究中也顯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組腦血容量高于腦梗死組,腦區達峰時間、平均通過時間少于腦梗死組,腦血流量高于腦梗死組。對原因展開分析,是血流速度和側支循環下降,引發TTP延長,故可經檢測MTT,評估腦組織灌注儲備損害程度和灌注壓力下降程度。而CBF、CBV均為較敏感的對缺血損害程度和腦梗死危險性評估的指標,對診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4]。本次研究結果還表明,閉塞及重度狹窄中,CT灌注成像陽性檢出率高于無狹窄及輕中度狹窄者,提示病變與血管成像檢出度存在密切關聯。

綜上,針對臨床收治的腦缺血疾病患者,應用CT灌注成像技術進行診斷,可將病發部位、波及范圍及早檢出,并可對病情做出評估,為鑒別診斷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短暫性評測腦缺血
針刺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大腦皮質細胞焦亡的影響
意向性運動干預影響局部腦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達的影響
熱力站設備評測分析
次時代主機微軟XSX全方位評測(下)
次時代主機微軟XSX全方位評測(上)
過去進行時考點梳理一表清
解放還是奴役
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是什么病
內皮衍生超級化因子對腦缺血損傷大鼠腦血管的影響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頸總動脈內中膜厚度與顱外血管事件及腦卒中復發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