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繪本,小學數學的教育智庫

2020-05-13 14:05張麗霞武傳躍
小學教學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數學繪本有效利用

張麗霞 武傳躍

【摘要】數學繪本將數學與繪本完美結合,使理性的數學變得感性,把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讓數學變得有趣好玩。一年級學生雖然超過了幼兒的年齡,但他們仍然稚氣未脫,保持著幼兒的本性,繪本依然是他們最喜愛的圖書。數學繪本是數學知識的源泉,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智庫,筆者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繪本提高教學質效。

【關鍵詞】數學繪本 教育智庫 有效利用

繪本又稱“畫出來的書”,是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既配有生動精彩的圖畫,又具有趣味誘人的故事情節,堪稱“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數學繪本是數學與繪本融合的產物,把數學融入美妙的故事情節之中,用優美的畫面和簡潔的文字予以呈現,學生在繪本閱讀中增強興趣、增長知識。數學繪本既具有繪本圖文并茂的特點,又蘊含著啟迪智慧的數學味道。一年級學生雖然超過了幼兒的年齡,剛剛步入小學校門,但他們稚氣未脫,仍然保持著幼兒的本性,繪本依然是他們最喜愛的圖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數學繪本的價值,迎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積極開發利用數學繪本資源,在數學課堂中開展繪本教學。筆者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數學繪本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品悟繪本價值,開辟教學新路徑

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較為抽象枯燥、深奧難懂,這也是多數學生不太喜歡數學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首先要設法改變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扭轉數學在學生頭腦中的認知偏差,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愛上數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之中。數學繪本是輔助數學教學的極佳工具,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隱藏于圖文并茂的繪本之中,既有激趣的功效,更有啟智的作用,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喜愛,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而且使數學學習化繁為簡,變抽象為直觀,讓數學變得好玩易學。

筆者在教學中借助繪本創設故事情境,依托繪本圖文呈現方式開展直觀教學,組織學生看精美圖畫、讀故事情節、品數學魅力,在繪本閱讀、討論、操作等活動中探索隱含故事中的數學知識。繪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催生學生飽滿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二)”一課時,筆者借助繪本《誰偷走了西瓜》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在繪本故事中認識圖形,既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又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探究圖形的積極性,優化了學習方式,促進了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認識和理解。數學繪本彌補了數學課本的不足,開辟了數學教學的新路徑,拓寬了數學學習的新天地。

二、精選數學繪本,提高教學匹配度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敝挥羞m合的才是最好的。數學繪本雖然具有較大的教學價值優勢,但是,并非都適用于每一節數學課堂,如果繪本與教學內容不能較好地匹配,繪本教學效果將會大大降低,甚至會產生負面影響。只有當繪本內容與課程內容具有較高的契合度時才適合教學使用,教師在開展數學繪本教學時,不能采取“拿來主義”,而要在認真研讀教材、學生的基礎上,精心選擇適合的數學繪本,挖掘潛在數學資源,并將其與教材進行整合,以提高繪本與數學教學的匹配度。

數學繪本是數學教學的輔助工具,數學教材才是主要的教學內容之源,教師不能喧賓奪主,而要對繪本進行合理選擇和適當取舍,使之與教材有效對接、有機融合,達到助力教學的目的。教師在選擇數學繪本時,要基于學生的立場,根據教學的需要,立足學生最近發展區,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做到高度匹配,為我所用,以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例如,“認識圖形(二)”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四種圖形,教學難點是區別“體”和“面”,建立四種圖形對應的表象。在教學該課前,筆者雖然搜集到多個有關圖形的繪本,有《誰偷走了西瓜》《圖形星的怪樣王國》《吃了魔法藥的哈哈阿姨》等,但是,在實際教學時,筆者卻選擇了《誰偷走了西瓜》這本繪本。主要原因是該繪本不僅故事情節曲折誘人,趣味性強,關鍵在于它的過程性與操作性更強,從“體”到“面”引導學生認識幾種圖形,繪本內容與教材內容更加匹配,更適合教學的實際需要。

三、有效利用繪本,提升教學質效性

數學繪本作為一種數學課程資源,是數學教育的智庫。要發揮好繪本智庫的價值,需要教師精心開發設計,挖掘繪本中蘊藏的數學元素,將其與各教學環節無痕對接,以提高繪本的綜合價值,提升數學教學的質效性。筆者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著重挖掘繪本的趣味點、自學點、思考點,使學生動心、靜心、齊心,以達到對數學繪本的有效利用。

1.挖掘繪本趣味點,動心卷入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驅使學生自學成才、無師自通。學生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之中,培養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因此,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使學生喜歡數學課,愛好數學學習。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要設法使枯燥的數學教學材料變得生動有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趣味性是數學繪本的最大特點,數學圖畫的直觀生動、故事情節的扣人心弦,讓數學繪本充滿誘惑力,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火花,催長學生探究欲望。

筆者在教學導入環節,挖掘和利用繪本的趣味點,組織學生觀察感知,抓住學生眼球,讓學生心動,使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學習。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二)”一課中,筆者利用繪本《誰偷走了西瓜》導入教學,該繪本的趣點多,懸念大,西瓜的丟失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催生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他們非常想要知道誰偷走了西瓜,西瓜地留下的腳印成為尋找小偷的重要線索,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有趣的故事配上生動的圖畫,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進入學習。

2.設置繪本自學點,靜心獨立預學

俗話說得好:“預則立,不預則廢?!鳖A學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學生的預先自學簡稱預學,是指學生在沒有接受教師指導的前提下,對所教知識展開自我學習,形成初步的認識理解,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發現疑難問題,提高課堂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有效先學表現在學生自學興趣高,預學效果好。數學繪本不只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自學數學知識。數學繪本作為自學的材料,自學興趣已經不是問題,幾乎每個學生都會對繪本愛不釋手,重要的是如何用好繪本,提高學生的自學效果。為此,筆者認真設置好繪本的自學點,把知識要點羅列成自學提綱,給每位學生提供預學單,以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練習,讓學生靜心、獨立、高效預學。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二)”一課中,為了幫助學生較好地認識圖形,筆者把繪本《誰偷走了西瓜》作為教學的補充材料;同時給每位學生提供一張導學單,把繪本中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要點作為自學點,有明確自學點的導學單,如同一張明燈,為自學能力弱的學生照亮了學習道路,他們在導學單的引領下靜心預習,邊閱讀,邊思考,邊操作,達到有效先學。

3.創生繪本思考點,齊心合作研學

塔吉克族有句諺語:“草要經過牛的反復消化,才能變成牛奶;書要經過人的反復思考,才能變成知識?!睍伎际菍W生一生的財富。數學思考是數學繪本教學的核心,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痹跀祵W繪本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要教會學生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數學繪本充滿數學的味道,它啟迪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理解。為了發揮繪本的益智價值,幫助學生有效思考,筆者創生繪本思考點,設計數學核心問題,點燃學生思維火花,激勵學生齊心合作,共同搭建研學橋梁。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二)”一課中,筆者從繪本《誰偷走了西瓜》中創生出如下幾個思考點:“村子里住著哪幾戶人家?”“各家兄弟分別長什么樣子?”“有哪些形狀的腳???”“如何找腳???”然后,著重圍繞“如何尋找腳印”這一核心問題展開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分組體驗齊心協力找出偷西瓜的兄弟。

數學繪本將數學與繪本完美結合,使理性的數學變得感性,把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讓數學變得有趣好玩。繪本以精練的文字與奇妙的圖畫帶給學生非常自由的想象空間,繪本教學拓展了數學教學的空間。教師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數學繪本,使之成為數學知識的源泉,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智庫。

【參考文獻】

洪瑤琪,周秋華. 數學繪本在小學數學活動中的價值研究 [J]. 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 (3).

猜你喜歡
數學繪本有效利用
談數學繪本融入數學教學的策略
淺談數學繪本在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的運用
童眼“讀”繪本,童心“涂”繪本
基于有效利用視角分析醫院檔案管理
談對小學語文插圖教學的有效利用
渭南市主城區文化事業設施調查與有效利用分析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巧用趣味繪本,玩轉數學課堂
小學數學繪本中數學信息的間接呈現方式
數學繪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