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子尹光中

2020-05-14 05:19廖國松
藏天下 2020年1期
關鍵詞:南明印象派畫展

文/廖國松

◎ 尹光中肖像(潘小山/攝)

據幺哥說,一次,一伙人在貫城河寫生,正凝神注目,一漢子忽從兩米來高的橋上縱身而下,幾個人驚悚未定,那漢子已報上名來:我就是尹光中!大概為其氣勢所懾,眾人一時面面相覷,不知此人是哪路神仙,半晌才回過神來,這不就是用印象派畫偉人像的那位老兄么?既是畫畫的,四海之類皆兄弟也,于是握手言歡,侃天論畫,而唯恐夕陽西下。

我與尹光中認識與此相似,一日,我在南明河畔寫生,這一帶我畫過許多次了,古橋木樓,漁舟掠影,陽光下有如夢幻。剛打開畫箱,便見河對岸有個穿藍衣服的人,也在面對古橋寫生,在當時這已算不上什么新鮮事,有的畫友還是在這種場合結識的呢。雖不在意,而隔河相望,我還是感到幾分莫名的親近。

一小時之后,我的畫接近完成,忽見眼前石板地上落下一長條人影,回頭一看,只見一高個子的年輕人立于身后,雖是筋骨峋嶙,而瘦峭之中不乏陽剛之氣,給我的感覺,仿佛一大雕突兀而下,讓人陡地一驚。他問我:畫畫?我也問他:畫畫?他說他在對岸看見了我,我說我也看到了他,他說他畫的也是南明橋,我說不畫南明橋白畫畫了,談話中,他打開畫箱,將他的畫展示出來。我一見大為驚異,與我的畫相比,雖然寫生角度各異,但筆觸的粗放和色彩的夸張,都極其相近,尤其那座白色的六孔橋,全被我們畫成黃燦燦的。天下哪有如此巧合之事?我即刻意識到,我遇上知音了,這家伙也是個“鬼畫桃符”派!

果然,話匣子一打開,兩個人不約而同就扯上了“印象派”。從康斯特勃爾到馬奈,從莫奈,西斯萊到凡高,塞尚……言不及義,出語張狂,高談闊論,旁若無人,總之,除印象派其他皆不入流,大有得印象派者得天下之勢。以至晚霞初現,還不過癮,我又邀他至家中,便餐后繼續侃天,不外乎“眼前的真實不同于畫中的真實”云云。人走后我還覺余興未了,由此而認識了尹光中。

他是茶店小學吸粉筆灰的美術教師,我是測量隊扛標桿的小工人。那個年代,兩個不名之輩,能痛快淋漓地侃畫,也算得上人生一大樂事。哪管他人側目。

之后,我與尹光中時有往來,看畫侃畫,很是投緣。在我的眼里,此人不拘小節,大而化之,有時口無遮攔,得罪了人還摸不著北,而且,他除了畫畫,穿衣吃飯從不當真,是那類從來不知鹽米貴的人物。舉一例,一日,他邀幾個畫友到家里吃飯,時近黃昏還不見動靜,有人問他何時開飯,尹光中苦笑,說菜都買回來了,就是不會做。弄得幾個畫友無可奈何,只得自個操刀,七手八腳,總算弄出一桌飯菜來。其味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飯后的碗是尹光中洗的。

◎ 尹光中肖像(鄭平/攝)

我之所以喜歡尹光中的畫,不只是它合我的味口,而是真的覺得,他的畫有才情,也畫得好。好在哪里,幾句話說不清,即便說出來,或許就是些陳詞濫調。這么說吧,尹光中的畫是那種一見就眼前發亮之作,或者說,他的畫一旦上墻,會有一種磁力,讓人駐足不前,離去后又不得不回首多看幾眼。尹光中的寫生多是靜物風景,其中“石板房”風景和“梨”的靜物我至今不忘 (順便說一下,七十年代末,吳冠中先生曾在黔靈山宏佛寺舉辦過一次畫展,其中有一幅寫生,畫的就是貴州的石板房,或許是我的眼拙,竟然認為,比尹光中的那一幅還稍遜幾分呢)。我是在一個小型畫展會上看到這兩幅小畫的,是整個畫展上讓我最為心動的作品了。據說什么人將尹光中的畫視為“另類”,展出時還有一番周折。

◎ 尹光中肖像(潘小山/攝)

“另類”的人往往會做出“另類”的事。

1978年6月某日,尹光中突然找上門來,說他要到北京去弄街頭畫展,問我敢不敢與他同去,我吃了一驚,時逢文革結束不久,為了沖破“四人幫”多年來的思想桎梏,思想解放的浪潮在國內風起云涌,北京的民主墻運動也鬧得不亦樂乎。我在文革中曾因翻拍人體藝術照吃過苦頭,心存余悸,哪里敢去搞這類非官方組織的街頭畫展?再說去北京的那一大筆開銷,我一時也籌措不起。因此推辭了尹光中的邀約。之后,尹光中邀約曹瓊德、劉邦一、曠洋幾個人去了北京。

此一行竟成了尹光中人生的一大轉折。

他在北京的情況我不甚清楚,聽說幾個人在街頭弄了個“五青年畫展”,引起不小的反響。尹光中本人還加入了黃銳,王立平等人組織的“星星”畫展,被某些人稱之為中國藝術的啟蒙之舉,震動了整個美術界,在中國當代美術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還未等我省過神來,變魔術似的,尹光中突然弄出一批沙陶雕塑,以其原始古樸,奇崛怪異的風格引起了美術界的關注。并與董克俊、莆國昌、曹瓊德、王平等人的作品,被視為當代美術史上的“貴州現象”。而且,他還以一篇題為《老鴉口的漢子們》短篇小說,讓那些寫小說的行家們另眼相看。

一時尹光中名聲大振。

他受到大名鼎鼎的依文思的青睞。

他應邀到德國各地去展示他的沙陶藝術。

還有人邀他去拍電影……。如此等等。

我因去胡弄詩歌小說什么的,十幾年間很少畫畫,與尹光中的來往自然少了,后來他調到貴陽畫院,與我算是同一單位,因部門不同,他又忙于創作,幾個月難見一面,見面時也不過閑聊幾句,再無當年侃印象派時的那種興致了,印象派都成了過眼煙云。

讓我沒想到的是,我與尹光中多年交往的結果,竟是一場沖突。單位有一次開大會,我與尹光中在會場上,為什么事發生爭吵,兩個人都是火爆習性,幾乎弄到拳腳交加的地步。氣得主持會議的頭頭大呼不成體統,說此等行徑與街頭斗毆者何異?哪里還有一絲文藝家的氣息!另一個頭頭則開玩笑,說兩個五六十歲的老者還如此好斗,可見本單位還充滿活力,且大有希望,惹得一幫子人哈哈大笑。

回來后我想,我和尹光中是不是都步入“更年期”了。

不久前,在《南方周末》上,我看到一篇有關“星星畫會”三十周年回顧展的文章,結尾處特別提到尹光中,說當觀眾都離去后,遲到的尹光中還蹲在展廳的某個角落,一直哭了很久……

此刻尹光中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不想去猜度,他的哭沉重而蒼桑。不是說男人有淚不輕彈么?會哭的男人或許都還是善良的。

附記:驚聞老尹仙逝,重拾舊文,以表哀悼。

2020年2月20日

猜你喜歡
南明印象派畫展
家鄉桃花美
童話畫展
卡通畫展
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
制作印象派風光
南明大學士文安之佚詩輯錄
廣西梧州“南明興陵”迷蹤揭秘
淺析印象派與當今設計
南明委離退局召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啟動會
奇妙畫展暗藏玄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