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在青年群體中因何存在與泛化

2020-05-14 13:15劉佳麗
海外文摘·學術 2020年22期
關鍵詞:青年群體歷史虛無主義互聯網

劉佳麗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各種思潮碰撞的“主戰場”。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互聯網的時域性、互動性、娛樂性等特點,將歷史虛無主義與互聯網相融合,孕育出網絡歷史虛無主義。本人剖析反華勢力利用歷史虛無主義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滲透的原因、現狀和手段,旨在警醒青年群眾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動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關鍵詞:互聯網;歷史虛無主義;青年群體;存在與泛化

中圖分類號:D669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22-0059-02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0億,20~39歲網民占比為40.3%,高于其他年齡群體,數據表明青年群體已經成為網民的“主力軍”[1]。歷史虛無主義披著新的外衣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說明它有其自身的價值邏輯,對部分人群具有“積極意義”和“有用性”。

1 因何存在:滿足反華勢力的需要

波瀾壯闊七十余載,新中國逐步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此過程中,反華勢力從未缺席。從世紀之交到現在,世界全球化趨勢加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自身強大的經濟、文化、軍事實力不斷加強對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滲透,企圖用普世價值的說辭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這也是歷史虛無主義在中國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

在以廣播、報刊為主的傳媒時代,歷史虛無主義者主要由中外反華人士和反黨人士構成,他們大多具備專業知識,在學術界擁有一定話語權和影響力。受到傳播媒介的約束,歷史虛無主義主要依靠學術文章、專著等紙質載體來傳播。例如,他們鼓吹革命是近代中國落后的“罪魁禍首”,從而否定歷史規律,反對階級革命。還有人在文章中假借“反思文化大革命”為由,掀起“全盤否定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思潮,應該改弦易張走資本主義道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虛無主義者將傳統的“作戰陣地”轉移到“新戰場”。在互聯網的戰場上,每個網民都擁有網絡話語權,使得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形式突破原有單一化的局面,變得更加多元化與去中心化,廣大網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成為反華勢力的棋子。在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傳播的過程中,“偽學者們”打著反思歷史、學術探討的旗號,對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歪曲評價,肆意歪曲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惡意污蔑新中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等,以達到顛覆我國政權的政治目的;而“非專業人士”則是通過惡搞、戲說歷史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以達到獲取經濟效益的目的。

時代的進步,推動歷史虛無主義表現形式的轉變。網絡歷史虛無主義打著歷史學術研究的幌子,看似保持意識形態中立,而實質是通過詆毀黨的領袖來否定黨的政治品格;通過抹殺、歪曲從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等一系列進步運動來否定中國革命的正確性;通過用虛無縹緲、捕風捉影的故事情節虛化歷史線索,從而消費主流價值觀,否定我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要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揭開網絡歷史虛無主義的面具,充分暴露了反華勢力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意圖。因此,無論是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反華勢力的需要都是歷史虛無主義得以存在的基礎。

2 因何泛化:鎖定青年群體,迎合受眾娛樂化心理

歷史虛無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有一個過程,結合不同時期的社會特點,呈現不同的表現形式。近年來,網絡歷史虛無主義者將攻擊對象鎖定為青年群體,為滿足其泛娛樂化的心理,不斷向文藝領域滲透。這種被藝術包裹的歷史虛無主義更加具有欺騙性、隱蔽性和反動性,其危害之大,不斷潛移默化地阻礙青年群體主流意識形態的養成。

隨著我國4G網絡開始普及,各類瀏覽器、直播平臺、視頻軟件如雨后春筍出現在青年人的面前。網絡歷史虛無主義也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由過去硬性進攻改為柔和滲透,其中新媒體成為傳播歷史虛無主義的“重災區”。為了迎合青年群體追求“快餐文化”“詼諧文化”的心理,網絡歷史虛無主義一改過去長篇大論的陳說,通過大眾傳媒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借以快手、抖音、微信等軟件呈現碎片化的敘述,促使受眾轉載、評論,形成輿論場,主導輿論走向。比如有人在嗶哩嗶哩上發布視頻說:“邱少云在被火燒的瞬間,是不可能通過意志來保持完全的‘一動不動”;有人自制微電影《熱血雷鋒俠》中用“無厘頭”式的幽默講述發生在雷鋒俠和地溝油俠、周女俠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利用文藝作品的觀賞化、明星化、娛樂化、非理論化等優勢,虛構歷史情節、違背藝術創作規律,以重新評價歷史和歷史人物的名義胡編亂造,惡搞戲說,肆意否定革命,任意貶低英雄,為反面歷史人物翻案,背離歷史真實,歪曲歷史真相,以達到解構主流價值、消解民族精神、質疑中國革命歷史,從而否定中國道路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文藝視域下的網絡歷史虛無主義是難以甄別的,這是因為文藝作品因其特殊的表現形式,常被別有用心之人用來打擦邊球,青年群體在觀看過程中受到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情節影響,卻不自知。因此,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得以發展、泛化,正是抓住了“網絡主力軍”的眼球,迎合青年群體娛樂化的心理。

3 阻斷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對青年群體產生影響的進路與退路

反華勢力的需要是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得以存在的基礎,青年群體娛樂化心理的產生,是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得以泛化的外部條件。反華勢力侵入網絡主要因為其具有信息發布速度快卻難以監管的特點,所以受到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關注與青睞。部分青年群體受到網絡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從自身而言是由于他們未能正確認識歷史,否定歷史的進步性與客觀性,用形而上學的方法論指導實踐。

3.1發展網絡核心技術,改善網絡輿論生態

網絡空間中,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遭到攻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互聯網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要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把握網絡發展主動權,我國必須夯實互聯網技術基礎,全面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同時,網絡核心技術的構建,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國家應該集成企業、學校、科研單位各方面力量,大力培養網絡技術人才,進一步突破網絡信息技術的屏障,建設中國自主的網絡核心技術,把握住“命門”,從源頭撅斷西方國家文化霸權主義的滲透,保護青年群體主流意識形態安全。

3.2網絡并非法外之地,用法治手段遏制不良詆毀

網絡歷史虛無主義慣用矮化、污名化等方式污蔑英雄和英雄行為,或通過惡搞、娛樂等形式惡意中傷英雄先烈。這一行為,不僅褻瀆了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流血犧牲的英雄,而且擾亂青年群體激揚英雄精神,砥礪家國情懷的思想底線。因此,要采用法律手段遏制網絡歷史虛無主義對英雄的詆毀,讓違法者接受應有的處罰,讓試圖效仿者望風而逃。一方面,用法治手段阻斷不良言論傳播的途徑。要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全面推進網絡法制化,推動建立互聯網服務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制度,嚴格把控微博、微信、抖音、各類直播等自媒體平臺,肅清自媒體亂象對青年群體的誤導;另一方面,用法治手段保護英雄名譽。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法律制度。2018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施行,有力回擊網絡歷史虛無主義詆毀英雄先烈的惡劣行為,為建立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提供法律保障。

3.3滿足青年群體認知訴求,增強青年人主流意識形態的實踐力與認同感

對于青年人的教育方式要秉持“宜疏不宜堵”的原則,講究“說服與教育”相結合的形式。一方面,推動唯物史觀的網絡教育,促進史學研究大眾化。利用網絡媒體對青年人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新四史”教育等,并且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優勢,揭露、剖析西方國家的圖謀,深刻揭示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正確認識和對待黨史、國史上的失誤和曲折。青年群體只有自覺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網絡歷史虛無主義不攻自破。另一方面,國家主流媒體要改變以往嚴肅的政治話語,用青年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來表達觀點,讓青年人感受到國家的“人情味”、 國家的“溫度”。例如,新聞網在微博上發起的《主播說聯播》,通過錄制短視頻的方式表達主流媒體對某一事件的看法。輕松的語言風格不僅讓青年人更加關于國際國內新聞,還讓他們在會心一笑中接受、認同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 結語

目前,中國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時期,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成為我國治理的重點。網絡歷史虛無主義作為西方“和平演變”中國的新手段,我們要認識到它的本質,警惕它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滲透。青年群體作為網絡使用者的主力軍,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作為實現中國夢的希望,必須要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主動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Z].2020.

(責編:陳靜姝)

猜你喜歡
青年群體歷史虛無主義互聯網
解構和超越歷史虛無主義
歷史虛無主義網絡傳播特征初探
當下青年群體思想動態的喜與憂
站在唯物史觀的高度解析歷史虛無主義
道教研究的歷史虛無主義困境及出路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基于屌絲文化審視青年群體的社會心理
流行文化境遇中青年價值觀的重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