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社會構建及當代啟示

2020-05-21 02:53張雷劉睿博
理論導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分配正義

張雷 劉睿博

摘 要: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的歷代領導集體以馬克思主義經濟正義觀為指導思想,立足中國社會發展實際,積極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經濟正義實踐,使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對經濟正義的追求從空想走向了科學??傮w上看,我國在經濟正義中主要關注生產正義與分配正義兩個維度,并在堅持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基礎上,不斷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變化調整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經濟正義觀以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其基本思想與方法原則對我國當代經濟正義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經濟正義;生產正義;分配正義

一、新中國經濟正義社會構建的分析框架

當前學界較為關注分配正義在經濟正義中的突出地位,并以此為切入點來把握新中國經濟正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依據。學者趙海瑞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出發,指出現實的利益問題是馬克思經濟正義思想的邏輯起點,并認為經濟正義的核心和實質就是讓廣大人民富起來,按照應有的國民待遇生活[2]。 由此,他提出,落實好按勞分配這一基本原則是中國經濟正義的關鍵。學者朱繼勝也認為,“資本主義真正缺乏的是分配正義并且使人為物(資本)所奴役”[3],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則恰恰體現在分配正義之中。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貧富不均、經濟正義不足”是我國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需要通過改革、創新分配制度加以解決。學者朱春暉則進一步指出,中國經濟正義觀的演進主要體現在對于“富?!钡淖非笾?,中國經濟正義的建構大體上經歷了“‘劫富濟貧‘均中求富‘先后共富”三種模式。在當代,維護和實現經濟正義需要“處理好經濟自由和經濟平等之間的關系”[4],需要通過維護經濟自由權、保障經濟平等權來實現社會的和諧有序發展。

誠然,分配正義作為經濟正義最為直接的表現形式,蘊含著豐富的倫理關系,體現了人文精神與道德關懷,是經濟正義在結果上的根本體現。但是其內容具有歷史性的特征,其實現有賴于一定的前提條件。在馬克思的視野中,分配作為生產活動的產物,其內容受生產的內容所決定,其性質受生產的性質所影響。他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現存的以剝削為特征的分配方式是“在現今的生產方式基礎上唯一‘公平的分配”。而在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分配的正義與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勞動——來計量”[5],在于生產者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通過另一種形式領回來。脫離了生產實際來談按需分配,不但難以實現分配正義,就其現實性來說,也只會重蹈空想社會主義的覆轍。在這里,馬克思指出了實現分配正義的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實現生產正義;二是在生產正義的基礎上,使分配方式適應生產方式。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進一步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作為資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資本,而工人不過是人格化的勞動時間。物與物的關系掩蓋了人與人的關系,一切個人之間的區別全部都化成全日工和半日工的區別,道德與自然、年齡與性別、晝與夜的界限也統統都被摧毀了。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非正義性決定了真正的生產正義與分配正義只有通過“消滅私有制”“重建個人所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的高級的、完整的勞動產權) 來實現。這里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堅持解放與發展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二者有機互構,缺一不可。

可見,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經濟正義內含生產正義、分配正義兩個維度,并且二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辯證關系。其中,生產的正義性決定了分配的正義性,是分配正義乃至經濟正義的根本前提。而分配正義則是生產正義乃至經濟正義的集中體現,表達了分配方式與生產方式相協調的一種理想狀態,展現了社會主義的人民立場和正義追求。因此,從生產正義與分配正義兩個維度和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出發,分析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社會構建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經濟正義觀的基本邏輯的,有利于更加準確全面地理解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發展脈絡和實踐遵循。

二、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社會構建

在中國,經濟正義社會的構想由來已久。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簡單描繪,到童叟無欺、公平買賣的活動原則,再到“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謂大同”的社會愿景,中國人民對經濟正義的渴望與追求從未停止。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經濟正義觀的基礎上,堅持從中國發展實際出發,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中凝練出了一整套具備現代性特征、滿足時代發展需要、符合人民價值追求的經濟工作原理和方法論,使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經濟正義實踐從空想走向了科學??傮w上看,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社會構建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呈現出了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發展態勢,彰顯了黨的人民立場和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

(一)曲折前進:摸索奠基時期的經濟正義社會構建(1949-1977年)

新中國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放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之下。因此,新中國經濟正義首先考慮的就是怎樣實現生產正義的問題,也就是怎樣在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生產關系。毛澤東認為,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個體經濟,這種分散的、自顧自的個體生產是封建上層建筑的經濟基礎,是封建生產關系得以形成的根本條件,也是我國廣大農民始終無法擺脫困頓的根本原因。他指出,在中國若想實現公平正義,就必須避免走私有制的老路,就必須遠離資本主義道路。在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1956年底我國“一化三改”基本完成,變個體經濟為集體經濟、變私有制經濟為公有制經濟的歷史任務圓滿結束,為新中國經濟正義提供了根本前提。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主導、統一調配、統購統銷為特征的計劃經濟模式,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但由于對經濟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及受冷戰思維的影響,毛澤東在后期的經濟建設實踐中追求盡快實現共產主義,并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集體生產、共同勞動的生產模式。但實際上,這種生產、生活資料均歸集體所有,農民不占或占有少數財產的生產模式難以適應當時中國落后的社會生產力,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干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正常運行。此外,取消農村低級合作社、實行全國范圍內的平均主義的做法違背了人民的意愿,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在分配方面,毛澤東根據中國生產力水平較為落后的現實情況,提出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進而逐漸縮小干部與群眾、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權威者和普通人物之間的身份差別。毛澤東十分反對平均主義和“搞大鍋飯”的做法。他指出,在分配問題上必須把握好國家、集體、個人這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統籌協調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實現“軍民兼顧”“公私兼顧”;強調既要維護好國家和集體利益,也要保護好個人利益,不斷滿足個人的種種需求。1959年,毛澤東再次強調,必須檢查和糾正平均主義傾向和過分集中傾向。前者糾正了否認各生產隊、各個人之間收入合理差別的錯誤思想,強調了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不勞動者不得食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后者則保護了生產隊與個人的獨立生產權利,避免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他還指出,如果不能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來,就會失去信任。因此,在毛澤東的視野中,能否保護好個人利益,維護好分配正義,是關乎人民對黨的信任、關乎黨的執政根基的大事。然而,由于后來的工作失誤,我國未能堅持按勞分配的科學原則,反而將按勞分配、八級工資制和商品經濟簡單地作為資產階級法權來進行批判。而抹殺差別、強制平等、行政干預的分配模式實際上也與毛澤東最初構建經濟正義的設想背道而馳,成為了經濟非正義的重要表現。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新中國經濟體制完成了從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轉變,生產方式完成了從非正義向正義的轉變,為我國經濟正義創造了根本前提。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計劃經濟模式與我國落后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是生產正義性的重要表現。同時,在分配方面,我國遵循按勞分配原則,保護個人勞動所得,努力消除勞動差別,縮小貧富差距,激發了人民的生產熱情,既推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為社會發展積累了物質財富,符合社會生產的需要,是我國經濟正義的突出特征。在此作用下,我國社會逐漸形成了平等、公正的良好風氣,基本滿足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公平正義的渴求與期盼,是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第一次實踐與嘗試。但是,在后來的經濟建設中,由于脫離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實際狀況而追求“平均”“共產”,阻礙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分配方式因此演變為忽視差別的平均分配,阻礙了我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轉。

(二)撥亂反正:恢復重塑時期的經濟正義社會構建(1978-1992年)

這一時期我國經濟正義社會構建是在總結吸取上一階段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得以進行的。鄧小平從我國經濟仍然十分落后、生產力水平仍然較低、物質產品仍然較為單一的國情出發,指出解放與發展生產力是當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經濟正義的必然途徑。而現存的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難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甚至會導致生產的非正義性。為此,鄧小平指出,計劃與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都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必備方法,并據此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結構,將智力、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納入到了社會主義經濟運行體系之中,豐富發展了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制。事實證明,這一所有制結構滿足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需要,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維護了社會主義生產的正義性。

在分配方面,鄧小平對此前平均分配的做法進行了反思,并重新闡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他認為,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的現實情況決定了以往忽視貢獻、技術、能力等差別的分配方式帶有較強的非正義特征,是對人民生產積極性的嚴重挫傷。在這種分配方式下,所謂的經濟正義只能寓于共同貧困之中,是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的。為此,他遵循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共同富裕,并提出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以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分配原則,以期達到先富帶動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同時,鄧小平還高度重視這一分配方式所帶來的收入差距問題。他強調,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最重要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不搞兩極分化。因此,必須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他指出,“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盵6]

總的來說,鄧小平基于對社會主義和現代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深刻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目標和價值追求。同時,在實踐中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結構,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恢復了社會主義生產的正義性。他還科學闡釋了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指出在當前生產方式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以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這一分配原則的合理性,糾正了此前忽視差距,集中生產、平均分配的錯誤做法,展現出了非凡的理論勇氣,重塑了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下分配正義的合理樣態,為中國經濟正義社會構建指明了工作方向。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制度體系的欠缺導致我國分配原則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社會上逐漸出現了貧富差距拉大問題,損害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正義性。

(三)繼往開來:補充強化時期的經濟正義社會構建(1993-2011年)

這一時期,我國以公有制為主要特征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確立,生產關系顯示出了對生產力極大的容納能力。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發展生產力,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既保證發展效率又保障社會公平,進而維護經濟正義的問題成為了我們黨思考與探索的重點。江澤民從我國社會生產力明顯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明顯進步,但是人民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這一國情出發,深入探究了效率與公平之間的辯證關系。他認為,實現共同富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關鍵要靠發展,因此效率是擺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首要問題。他強調,要通過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經濟發展,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經濟正義,保障社會公平。他明確提出,要允許和鼓勵其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在經濟領域形成合理競爭,不斷完善收入分配結構,激發經濟發展活力。而關于社會再分配的論述則集中體現了江澤民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他指出,要通過調整分配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正常工資增長機制”[7]等途徑完善分配方式,保障人民利益,使勞動者勞有所得、勞有所獲;激勵勞動者個人不斷通過勞動積累個人財富,實現個人夢想,縮小貧富差距。他還十分關注社會保障體系在構建經濟正義中的突出作用,強調要通過創新養老、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會救濟制度來幫扶社會弱勢群體,減少收入差距,推動實現共同富裕。

進入21世紀,胡錦濤基于地區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加重、基尼系數不斷上升的形勢,進一步發展完善了經濟正義的理論和方法,特別是在分配方面作出了更為全面深入的闡述。他認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成果應該由全體人民共同享有,因此,我國經濟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將人民的根本利益擺在首位。為此,他強調,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都應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要努力提高國民收入水平和勞動報酬,讓人民真正享受到國家發展為個人生活帶來的福祉與利好。還要著重提升低收入者的財產性收入,通過逐步提高扶貧和最低工資標準,完善支付保障機制等方式,讓低收入者群體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獲得更多幸福感,努力推動形成“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8]的和諧社會。

胡錦濤還從我國資源消耗嚴重、人與自然矛盾加深、發展的不可持續性凸顯等問題出發,對我國未來發展道路做出了探索與規劃。黨的十六大,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科學發展觀,要求將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黨的重大戰略思想加以貫徹落實,“其基本出發點是在堅持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良性互動、相互協調的基礎上既滿足當代中國的發展要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的發展潛力,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盵9]換言之,也就是在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發生矛盾時,注重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避免竭澤而漁、飲鴆止渴的經濟發展方式。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再一次闡發并強調了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他指出,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關乎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必須動員全國人民,共同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讓子孫后代享有和當代同樣的藍天、綠水、青山,擁有和當代同樣的發展機會,平等享有發展成果。這些理念具有深刻的代際公平內涵。

總的來說,這一時期黨在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的基礎上,立足我國經濟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和新變化,創造性地提出了多種要素參與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等多項重要舉措,并在吸收前一階段經驗的基礎上,努力改革完善分配制度,著力維護分配公平。這些舉措是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兩極分化加深、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的積極回應,也是對我國經濟正義原則和方法的補充和強化,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當今經濟正義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踐中,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速度”背后所隱藏的失衡問題,部分地區在經濟建設中片面追求數字,“唯GDP論”一度占據了思想主流,導致了經濟發展質量較低、不可持續性顯著、城鄉區域發展失衡等問題,阻礙了我國經濟正義的構建。

(四)調整創新:深化改革時期的經濟正義社會構建(2012年至今)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根據世界發展形勢深刻變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需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主要內容的新發展理念,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正義構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方法原則。新發展理念是指揮棒,是紅綠燈,是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行動先導和方向指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形成了系統完備、內含豐富的經濟正義思想,是黨在新時代對我國經濟正義方法的重要調整和創新。

習近平指出,當前我國面臨著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社會發展失衡、生態環境退化等諸多問題,其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科學技術水平不高是處于主導地位的關鍵問題??萍紕撔率菭縿游覈l展全局的牛鼻子,是解決當前國家發展問題的重要依托,也是切實保障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中國夢”的必然選擇。為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地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旨在通過提高創新能力、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化科研體系等方式實現發展動力轉化,乘上時代發展潮流,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而完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為妥善解決社會問題、構建經濟正義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習近平指出:“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盵10]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學習吸收能力不斷增強,跨國交流合作不斷深入,符合國際發展潮流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這些積極因素為我國加快經濟建設,推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與世界各國一道利用好全球資源,實現共同發展,構建全球范圍的經濟正義提供了重要歷史機遇。

在分配方面,習近平認為,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前我國“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11],部分地區貧困問題尚未解決,貧富差距仍然較為懸殊。為此,他強調,“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在實處。以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努力減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他還在統籌把握區域之間緊密聯系的基礎上,將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性與協調性作為新時代經濟工作的重點內容。中央先后作出了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東北振興戰略等重大戰略部署,旨在推動我國東西部區域間的協調發展,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大體相當這三個戰略目標提供了重要手段,確保全體人民共同擁有參與生產、參與分配的權利,為實現分配公平、構建經濟正義提供了重要抓手。與此同時,習近平還十分重視制度的引導和保障作用,強調各地區各部門應著力做好頂層設計,在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的基礎上,從生產力的實際水平出發,根據各地區發展實情,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體系,通過“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12],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同時,習近平從我國資源消耗嚴重、污染排放過量、生態環境危機加深等實際情況出發,指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追求,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13]23,要通過推進綠色發展“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13]33,具有深厚經濟正義意蘊。

總的來說,習近平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歷史階段,從我國當前發展所面臨的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與自然矛盾加深等一系列問題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發展理念,解答了在經濟增長動力明顯減弱、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的條件下,如何著眼未來、放眼長遠地維護生產正義與分配正義的問題,為當代經濟正義構建提供了思想原則和方法基礎。從歷史上看,我國經濟正義的構建是一個隨生產力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動態的過程。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順應社會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推動我國經濟正義構建邁上更高的臺階。

三、新中國經濟正義社會構建的當代啟示

70年來,我國經濟正義的社會構建在內容上體現出了由片面走向完整、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演進特征;在方法上呈現出了由單一走向全面、由摸索走向科學的變遷趨勢。其基本經驗對當代經濟正義構建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斷解放發展生產力

習近平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盵14]258新中國70年來經濟正義的社會構建表明,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也是維護經濟正義的必然選擇。當前,在我國經濟建設領域出現了一些放棄公有制、全盤市場化的論調,少數別有用心之人妄圖以此來消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根本上破壞中國經濟的正義性。對此,習近平強調,公有制經濟在國家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能動搖,這是我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證,為當代經濟正義明確了基本方向。同時,歷史經驗啟示我們,現階段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無法適應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甚至會對經濟發展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習近平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鞍压兄平洕柟毯?、發展好,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盵14]260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統籌把握好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辯證關系,要在堅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不斷鞏固發展公有制經濟的基礎上,引導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推動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形成市場合力,激發我國經濟活力;要堅持通過改革相關制度,落實配套政策等方式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減輕負擔、掃清障礙。

(二)加快推進制度體制改革,發揮好制度體制的引導和保障作用

正如習近平所言:“不論處在什么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盵15]29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單一的按勞分配方式到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分配機制,70年來,我國不斷根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變化積極改革調整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正義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長足進步,社會生產力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綜合國力明顯增強。據統計,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900309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個人層面,2018年中國人均收入較2017年增長65%,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228元。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獲得感有所增強。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城鄉區域發展失衡、貧富差距增大等問題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阻礙了經濟正義的構建。同時,“人民群眾的公平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不公問題反映越來越強烈?!盵15]27這些現實情況促使黨和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做出回應,以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

“社會公平正義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最主要的還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盵16]因此,加快推進制度體制改革首先要將解放與發展生產力放在優先位置。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我國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的勞動力以及資源驅動模式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經濟發展道路由粗獷型向集約型轉變。還要努力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堅持推動簡政放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的市場經濟服務能力和監督能力,著力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杜絕管理“越位”“錯位”等問題,提升管理效率,激發市場活力。此外,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努力提升宏觀調控能力,用好“看得見的手”,優化資源配置,彌補市場失靈所帶來的缺陷,保證我國經濟體系的平穩健康運行,不斷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為構建經濟正義創造有利條件。其次,“‘蛋糕不斷做大了,同時還要把蛋糕分好?!盵17]習近平認為,改革發展的最終判斷標準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而收入分配制度則是保障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有效手段。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應“把落實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作為重要任務,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18];著力通過制度確保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漸進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到位,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切身利益,享受更多的發展成果,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和對公平正義的向往。

習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盵19]環境保護和治理不僅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生活幸福、社會工作的重要體現。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應改變以往以“GDP”論英雄的觀念,將生態環境擺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中的突出位置,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關系。要避免以犧牲環境換取發展的做法,改變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努力通過提升發展質量來減少資源、能源消耗,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和矛盾;牢固樹立生態紅線觀念,建立更為細致全面的責任追究制度,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懲戒破壞環境行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積極維護空間正義和代際公平,讓全體人民共享綠水青山。

(三)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社會主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全民、全面是新中國經濟正義的突出特征。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補齊民生短板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重要任務,在教育、分配、醫療、養老、保障、住房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推動了我國經濟正義,促進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但與此同時,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扶貧工作呈現出時間緊、任務重的特征。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國貧困人口仍有1660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貧困人口生活在艱苦邊遠地區,處于深度貧困狀態,脫貧難度仍然較大。

筆者認為,當前階段應該以系統思維統籌安排扶貧工作,在就業、保障、幫扶三個方面齊頭并進。具體來說,各級黨委和政府,一是要關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問題,改善農村的就業條件。要努力打破城鄉流通壁壘,促進城鄉勞動力合理流動,增加農民經營性和財產性收入比例,改善農民收入結構,讓他們享有更多的平等發展的機會,防止返貧現象發生。二是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完備科學的社會保障機制。通過社會政策托底、保險體系補償等方式保障基本民生,發揮好社會保障“穩定器”的作用。要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范圍,實現從廣覆蓋到全覆蓋的轉變,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推動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需要指出的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要量力而行,要立足于中國的發展實際。這個實際就是我國仍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外的實踐經驗表明,脫離實際追求高福利只會導致經濟停滯、民生凋敝,最終事與愿違。三是要加快提高扶貧工作能力、提升脫貧攻堅水平。當前扶貧工作已經進入深水區,主要扶貧對象為貧困連片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扶貧工作難度明顯加大,困難明顯增多?!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备骷夵h委和政府應堅持從各地區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應堅持通過創新扶貧方法、建立貧困退出機制、完善收入結構等方式,打好扶貧“組合拳”,解決好“如何退”和“如何防止返”的問題,幫助貧困地區人民通過自身勞動而不是簡單地接受外界援助來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實現脫貧致富,從而真正將經濟正義的構建落在實處,體現在人民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N].人民日報,2014-04-02(01).

[2]趙海瑞.建構新政治經濟學的關鍵:社會主義經濟正義的建構[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34(3) ∶ 6-12.

[3]朱繼勝,譚培文.經濟正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認同[J].長白學刊,2011(1) ∶ 148-152.

[4]朱春暉.當代中國經濟正義觀演變研究[J].理論與現代化,2009(6) ∶ 61-65.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18-19.

[6]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111.

[7]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N].人民日報,1992-10-13(01).

[8]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0-16(01).

[9]秦書生,王寬,張瑞.胡錦濤可持續發展思想探析[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3) ∶310-314.

[10]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8-04-11(01).

[1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19(01).

[1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11-25(01).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1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論述摘編[G].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16]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11-13(01).

[17]習近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N].人民日報,2014-01-01(02).

[18]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01(01).

[19]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4-11(01).

【責任編輯:雨 蕙】

猜你喜歡
分配正義
關于分配正義,馬克思怎么看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根源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