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劇理論”視域下社交平臺用戶表露行為分析

2020-05-28 09:47馬明娟
記者搖籃 2020年4期
關鍵詞:隱私社交網絡

馬明娟

[摘要]新媒介技術帶來用戶媒介使用習慣的變革,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平臺成為互聯網用戶虛擬空間中自我表露的舞臺,基于社交網絡的自我表露行為受到新媒介技術及用戶心理等因素的影響,表露過程中存在社交網絡平臺用戶隱私觀的變化、用戶虛擬形象強化現實形象弱化等問題。

[關鍵詞]擬劇理論;社交網絡;自我表露;隱私

一、社交網絡中自我呈現的新“舞臺”

人們的媒介使用習慣與目的受到技術迭代升級的影響,如今社交網絡平臺為用戶提供了自我呈現的新“舞臺”。

1.新媒介技術改變用戶媒介使用習慣。在口語、文字、印刷傳播時代,媒介以提供信息為主,所承載的信息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如今的社交網絡平臺,不再是單純信息的集散地,更是用戶進行個『生化社交的虛擬社區。

技術影響用戶媒介使用習慣,用戶更加追求使用媒介的儀式感。微信朋友圈中的隱私設置,如“僅三天可見”“不看他(她)”等都是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帶來了屬于各個時代的信息接收終端,這些媒介本身也在改變著用戶的使用習慣。

2.封閉性社交場景搭建自我呈現新“舞臺”。個體的自我表露是一種經過包裝的舞臺表演,包括言談舉止、穿著打扮。以微信為例的用戶自我表演的新舞臺,呈現出相對封閉的特點。

微信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轉移到網絡空間,對比微博的開放性,微信是相對封閉的空間。微信好友大多是自己所熟知的人,屬于一種熟人社交平臺,偏向于戈夫曼所說的前臺。

微信社交場景下,用戶可以選擇自身想要呈現的內容、限制觀看對象,這為用戶提供了一種自我感知安全的社交場景。用戶自我感知享有自身信息的絕對控制權,即表演的內容、時長、觀看的觀眾,都可以自行選擇。

二、自我表露行為的價值重構

個人的自我表露行為是在進行自身的印象管理,社會是一個用以表演的戲劇舞臺,演員即觀眾,觀眾即演員,每個人都利用各種符號和道具展現自己的形象。

1.感知價值與感知風險的博弈。網絡空間向來是價值與風險并存,用戶感知自我表露行為為自己帶來的價值超越風險時,便會選擇進行這樣的行為。在價值與風險博弈的過程中伴隨著許多影響因素,包括用戶個人受教育程度、社交媒體過度娛樂化趨勢、媒介技術對用戶隱私觀的影響等。

2.狂歡與沉默:行為聯系的脆弱性。個人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分子,需要通過社交建構和維護自身社會關系,增強個人歸屬感。媒介技術使社交場景從現實生活向網絡空間過渡,各大社交網絡平臺中的點贊、評論、轉發,成為新的社會互動形式,社交網絡平臺的自我表露行為成了新的社交手段。

用戶通過微信中的分享、互動維持著自身的虛擬社交關系。這個過程是一種網絡空間的社交狂歡,如跨年夜的微信朋友圈文案大賽,用戶自覺參與其中獲得社會交往的在場感。在這個過程中也存在狂歡的旁觀者、社會交往的沉默者,這種分化現象與用戶媒介使用的心理因素轉變有關。

3.自我表演中的形象塑造與個體需求。表演與角色是息息相關的兩個概念。表演是通過自身有選擇的行為,向他人展現自己,而角色是這些行為所塑造出來的個人形象,即人設。明星通過塑造人設來吸粉,一旦人設崩塌,自身的利益便會受損。明星基于一種利益訴求來進行自我表演。社交網絡平臺用戶,也出于自身的媒介使用目的來打造屬于自己的社交名片。

微信用戶通過自我表露來塑造各種人設。那些極少進行自我分享的用戶,也可以說是一種人設的體現。用戶向他人展現了一個自己滿意的角色,這個角色可能會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不能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不再流行或者不符合當下審美,此時用戶就會根據具體情況改變人設塑造方向,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社交媒體場景。

三、社交網絡平臺用戶自我表露行為思考

媒介技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重構了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社會交往場景、交往形式更加多元。人作為社會交往的主體,交往觀念、媒介使用習慣都發生很大改變。媒介技術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用戶隱私觀念,用戶虛擬形象與現實形象也在不斷變化。

1.隱私邊界消解與重構。以用戶數據為支撐的社交媒體不可避免地伴隨隱私安全問題,在社交媒體中,用戶的隱私關注影響其社交媒體使用。

社交媒體為大眾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網絡狂歡平臺,用戶的隱私展示更具主動性。用戶選擇自愿披露信息以滿足自身的社交需求,信息表露不僅取決于其是否屬于隱私,是否具有泄露的風險,還取決于用戶自身是否認為其屬于隱私,是否想通過該信息實現自己的社交需求。這個過程是用戶隱私觀的變化與其風險感知共同作用的。

2.虛擬形象強化與現實形象弱化。個人的現實形象是現實中所呈現出來的自我,面向的“觀眾”是我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人。虛擬形象則是在網絡場景中的個人形象,其面向的“觀眾”是線上的社交人群。隨著媒介技術發展,虛擬社交空間成為人們的主要社交場所。社交媒體用戶更加注重自身的虛擬形象塑造,從而使得現實社會的關系變弱,現實形象弱化。但由于兩種形象都是用戶自身對所處環境的表演式表達,我們不能斷言網絡空間的虛擬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形象誰真誰假。

四、結語

社交網絡平臺是用戶進行自我呈現的新舞臺,從擬劇理論視角下對用戶自我表露行為進行分析,可以得知在這個過程中媒介技術與用戶心理因素都對用戶的表露行為發揮著影響。通過對這種現象分析,能更清楚地理解用戶行為,把握社交媒體發展方向,這種表露行為過程中所伴隨的隱私觀念變化及用戶心理機制轉變等一系列問題,是值得我們重視與思考的。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

猜你喜歡
隱私社交網絡
數據安全事件頻發 “隱私”何處安放?
網絡環境下的隱私保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