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大數據新聞的盈利模式探析

2020-05-28 09:47韓金
記者搖籃 2020年4期
關鍵詞:盈利模式

韓金

[摘要]大數據新聞制作成本高,如何利用其實現盈利成了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從付費墻模式綜合利用、數據驅動廣告、建立自身數據庫以及開展各種增值服務四個角度探討了大數據新聞盈利的方向和可能。

[關鍵詞]大數據新聞;盈利模式;付費墻增值服務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將成為具有深遠影響的技術變革力量,人類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走向DT(Data Technology)時代,云計算+大數據正在替代硬件+軟件成為新的方向?!丙溈襄a咨詢公司認為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各行各業,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新聞業也因為大數據迎來了新的生態。

“大數據新聞是基于大數據分析思維的新聞報道,是數據驅動新聞更高一級的形態。通過反復抓取、篩選和重組來深度挖掘數據,聚焦專門信息以過濾數據,可視化地呈現數據并合成新聞故事?!蹦壳按髷祿r代已步入下半場,本文從四個方面論述數據新聞實現變現盈利的模式。

一、“付費墻”模式的綜合利用是初級盈利手段

大數據新聞成本高昂,從前期大數據獲取、中期數據分析到后期可視化形式呈現,均要求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所以付費墻的建立可以用來抵銷生產成本并產生利潤。付費墻主要分為三種模式:硬付費墻(Hardpaywall)模式、免費增值(Freemium)模式與計量付費(Metered)模式。

目前,財新網的《數字說》欄目是我國大數據新聞“硬付費墻”的代表性媒體。財新傳媒在2013年8月開始嘗試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報道,10月正式成立財新數據新聞與可視化實驗室,同步推出財新“數字說”頻道,將最能體現數據價值的財經報道與數據可視化相融合。2017年11月6日,財新傳媒啟動新聞內容全面付費模式,連續包年定價為498元。除年費收費形式外,還有連續包月、包季、包半年的收費標準。

英國前首相布朗曾在接受《廣播時報》采訪時表示,人們是不會為最簡單的新聞信息付錢的。由于先前人們長期習慣于免費從媒體獲取信息,絕大多數民眾尚未形成為優質內容付費的思想與習慣,且國內目前對原創內容保護機制有所欠缺。因此為了長久性盈利,計量模式可以在大數據新聞市場得到一定程度的利用。適當考慮部分初級大數據內容對民眾免費閱讀,待閱讀到達一定額度后或試圖拓展深度閱讀等高附加值的大數據新聞內容時再予以收費。長期來看可以強化用戶黏性,待用戶形成閱讀習慣后實行收費制度會更易被接受。比如《紐約時報》就是計量模式的采用媒體,非訂閱用戶1個月可以免費閱讀10篇文章,超過10篇則需要付費閱讀。

除此之外,一些小眾付費墻模式也伴隨新媒體的出現和移動支付的普及而形成。微支付模式又稱單篇付費模式,指在互聯網上進行的一些小額的資金支付或單次購買行為,如單次為某一篇大數據新聞付費等。

二、數據驅動廣告模式,傳統“二次販賣”模式的翻新再利用盈利

若實行計量付費模式,與已付費的用戶相比,針對未付費閱讀的用戶,則需要折損一定程度的閱讀體驗,即用“強迫收看廣告”來保障付費用戶的利益。傳統的“二次售賣”模式在大數據背景下,已不必再依賴于傳統媒體有限的廣告位置與時段,也擺脫了以同一廣告內容面向不同用戶的“千人一面”模式??赏ㄟ^大數據技術對未付費用戶進行肖像刻畫,再依據不同的廣告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分發與投放,“千人千面”廣告分發也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宣傳效果。

北歐最大報業集團施博史泰德媒體集團(schibst-ed Media Group)也將“數據驅動廣告”列為優先發展的戰略之一。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曾描述過以每個用戶的需求為核心的新聞業新模式:不僅新聞是定制化的,廣告也被定制化了。

三、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靠數據本身盈利

數據是數據新聞的原材料,自身具備獨立存在價值。但由于此前媒體本身并不生產數據,因此大數據新聞的原材料來源要依賴于第三方數據機構。數據來源主要來自三種渠道——政府、公共服務機構以及各種商業組織。政府目前并不能做到完全數據公開,商業組織出于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對數據有所保留。盡管互聯網上存在一些公開的數據源和用戶自建的數據博客,但在“數據即訊息”的背景下,單純依賴外部條件并不是長久之道,建立自身的大數據庫顯得尤為必要,可以利用自身的數據儲備開展相關行業的咨詢服務等,艾克索·斯普林格集團就通過建立可橫跨所有平臺的用戶ID,獨立于任何第三方,擁有自己的“數據的生態系統”(Data ecosystem)。目前該集團62%的收入和70%的稅前利潤來自數字端。

四、與用戶深度互動,開展增值服務盈利

紐約國際新聞媒體協會(INMA)執行董事兼CEO厄爾·威爾金森(Earl Wilkinson)談及為何媒體需要大數據時,曾說到“可以定義新的產品、功能和服務”。大數據新聞背后的數據,可以為用戶提供類似訪問原始數據的附加收費服務。除了此種買賣關系外,在社交環境背景下,將讀者視為具備獨特個性與交往需求的個體,也可通過大數據為用戶制定個性化大數據新聞服務,將大數據新聞分門別類制作成不同主題的期刊,例如可以根據屬性實行差異化大數據新聞期刊制作服務,收取期刊訂閱費用。用戶可依據自身喜好直接閱讀,而不必在數字新聞欄目中逐一尋找內容。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顛覆了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在今天的媒介信息接受習慣下,盡管“渠道為王”的言論具備一定合理性,但“內容為王”依然是核心。大數據新聞部門的媒體實現長遠盈利需要持續在內容上精耕細作,在可視化呈現上不拘一格,在與用戶的關系上注重互動與反饋。配備精良的數據新聞團隊與開展立體、多層的盈利方式也不可或缺。

(作者系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8級新聞與傳播碩士)

猜你喜歡
盈利模式
湯臣倍健輕資產盈利模式研究
從盈利模式角度看騰訊公司的發展之路
傳播學視角下吃播的受眾心理及盈利模式探究
淺析淘寶網盈利模式的相關問題
組織際信息系統的盈利模式研究綜述
媒介融合背景下省級衛視的盈利模式創新
盈利模式清晰成熟,但侵權、涉黃等問題也層出不窮 直播經濟火中有憂
開放存取盈利模式之思考
基于活動營銷的專業報盈利模式之探索——以《平安時報》為例
著力構建復合型盈利模式 促進新媒體產業健康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