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的實踐研究

2020-05-29 08:17高少華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微信

高少華

【摘?要】班主任德育工作是引領初中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路徑。本文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圍繞拉近師生溝通距離、動態掌握心理特征、開展集體交流活動、推進德育教學融合四個層面,探討了班主任基于微信推動互動德育模式與歷史教學融合的教學實踐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微信;互動德育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痹凇盎ヂ摼W+教育”模式興起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應積極利用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工具為互動式德育的開展提供平臺載體,創新德育形式、拓寬德育渠道,進一步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質量。

一、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

(一)充分發揮班主任德育功能

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學校缺乏對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正確認知,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賦予了德育教育全新的內涵,要求教師推進德育教育與日常教學活動的密切結合,致力于培養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班主任作為初中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最直接管理者,更應當明確認識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徑,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學生建立平等密切的溝通關系,從多種渠道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微信輔助教學管理

互聯網與智能設備的普及改變了現代人的信息獲取路徑與溝通交流方式,據統計2019年一季度的微信活躍用戶數量已達到11.12億,其應用群體的規模極為龐大。與此同時,微信作為一種即時通訊工具可有效打破溝通過程中的時空局限,為人際溝通交流創設了平臺載體。班主任應當充分利用微信這一便捷通訊工具輔助教學管理,與學生建立密切交互關系、拉近與學生間的溝通距離,進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時性與互動性[1]。

二、班主任基于微信推動互動德育模式與歷史教學融合的教學實踐策略

(一)拉近師生溝通交流距離,拓寬德育滲透渠道

素質教育的實施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下師生間不平等的關系,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微信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通過與學生建立平等、緊密的信任關系提升師生交流的有效性,營造輕松和諧的交流氛圍,為德育教育的開展創設良好的前提。班主任應主動與學生建立微信好友關系,定期訪問學生朋友圈關注其生活動態,針對學生發表的意見想法予以及時點贊、評論,并結合歷史教學內容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滲透德育內容,以此促進德育與教學的融合滲透,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渠道。

例如班主任在講解有關文化史的知識后,可從教材中挖掘史料素材并進行再創造,選取諸如《司馬遷與<史記>》、《風追司馬》、《史圣司馬遷》等紀錄片資源上傳至朋友圈,在學生現有認知基礎上增進其對于司馬遷生平經歷的理解,打破學科知識與真實歷史事件之間的隔閡感,借此激活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通過觀看視頻片段感受古人自強不屈、百折不撓的人格魅力與強大生命力,利用朋友圈評論區與學生圍繞紀錄片進行觀點交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如何處理個人與國家集體間的關系,深化對學生的道德意志教育,更好地發揮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引導與支持作用[2]。

(二)動態掌握學生心理特征,輔導解決實際問題

由于初中生處于由兒童向青少年時期過渡的關鍵階段,在此時期學生的思想觀念、情感體驗處于波動變化狀態,易產生敏感、自卑、變化等復雜情緒,并且缺乏與家長、教師的主動溝通意愿,不利于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對此班主任應充分把握好微信社交軟件的虛擬交流特點,借助虛擬、隱私化交流方式縮短與學生間的心理交流距離,降低學生的心理防范意識、保護學生的敏感情緒,并結合學生在微信朋友圈中表達的情緒予以及時疏導、幫助學生解決煩惱與問題,更好地提高德育教育與思想輔導的針對性,深化德育工作效果。

由于初中階段學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做事缺乏恒心與毅力的特點,在學習或人際交往中遇到困難時會產生灰心喪氣、失去信心甚至放棄的想法,班主任需結合初中生存在的普遍特質進行針對性輔導,引用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典型案例提高教育的說服力。例如當學生在朋友圈中抱怨其付出的努力未能在成績上得到證明時,教師可以選取曹雪芹耗費10年光陰著成《紅樓夢》、司馬遷用時18年著成《史記》、馬克思歷經40年寫成《資本論》等典型人物案例,引導學生領悟到任何一項成就都需要付出長久不懈的努力,倘若做事缺乏堅強的意志與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則只會半途而廢,借此在疏導學生負面情緒的同時培養其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與樂觀放達的人生態度,更好地發揮德育教育功效、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三)開展班級集體交流活動,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通常微信的作用不僅局限于雙方的交流互動,更加注重營造集體性的交流氛圍,為群體人際交流、社會交往活動創設有效平臺,因此班主任也應當注重擴大德育教育的覆蓋面積,以全體學生作為德育教育對象、營造立體化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影響力與實效性。

班主任應創設一個班集體的微信群,定期向微信群中上傳有關德育教育的資料、分享正能量的文化信息,引領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開展有關微演講、微辯論等學習活動,選取有關德育教育的話題或問題引導學生開展線上討論,由教師結合學生討論情況給出引導性意見,向學生傳播正確的德育思想。例如舉辦以“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的線上演講活動,引導學生充分挖掘教材中有關描繪愛國主義的內容,如戚繼光、鄭成功頑強抵抗強敵的民族氣節,鄧世昌、譚嗣同為民族崛起的獻身精神,朱自清、梅蘭芳捍衛民族尊嚴的高風亮節等。借助線上活動的舉辦調動學生開展歷史知識學習的熱情,利用榜樣力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說服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與民族自豪感,深化德育價值的發揮[3]。

(四)推進德育與教學相融合,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德育教育倘若脫離教學與日常生活單獨存在,必然會出現空洞性、說教性等弊端,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因此班主任還應當積極推動德育與教學的有機結合,引入趣味性話題、創新活動形式,以此激活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提升教學互動性,更好地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接受到正面影響。

例如班主任在講解工業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知識后,可為學生布置有關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瓦特改良蒸汽機、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等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工具制作PPT、撰寫調查報告、剪輯小視頻或編寫公眾號推送消息,并將自身探究學習成果發布到微信群中與同學分享經驗,借此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搭配動手制作小發明等實踐活動,由教師將學生的實踐活動成果上傳至校園微信公眾號、班級微信群與家長微信群中,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此過程中進一步實現對學生創新精神、自主探究習慣的有效培養,在歷史教學活動中實現德育教育目標。

三、結語

信息化工具的普及拉近了現代人的溝通距離,也為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創設了新的契機。班主任承擔著初中生學習生活的教育與管理責任,更應充分利用微信這一便捷溝通工具與學生建立密切交流關系,積極推進德育工作在教學管理中滲透,提升德育工作效果,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發揮正確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波榮.新媒體背景下初中生網絡道德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4):47~49.

[2]李毅文.借用角色互換,促進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10):86.

[3]汪娜.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微信平臺的巧妙運用分析[J].高考,2018(14):79.

猜你喜歡
初中班主任微信
微信
微信
困境中的陽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創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體進行學生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實現學科教師與教學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關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情感的運用研究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